书城亲子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12906900000006

第6章 确保孩子“相对均衡”地发展

着力培养儿童某个方面的能力而忽略其他方面发展的做法,常常要付出较大的代价。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能否确保孩子在各方面“均衡发展”,即家长在推动孩子向着某个目标努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需要父母的教养保持一个适当的“度”。对孩子的培养可以有所侧重,但完全“倾斜”的做法和态度是有风险的。

伴随着每个生命的降生,父母无不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应该拥有最美好的未来。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完全可以理解。一个新生命也的确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或可能性。大量事实说明,在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既可以沿着一个光明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沿着一个充满邪恶的方向前进。正因为如此,许多父母为唯恐孩子误入歧途,在孩子一出生甚至在未出生之前,就为孩子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希望他们成为这样的人,或者成为那样的人。

1.成人预定目标的风险

这种做法无所谓对与错。我们不能一概认为,这些父母过早地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他们有自己的理由。也许,由于他们自己对某个方面具有特殊的兴趣,因而希望孩子也具有某种兴趣,或者,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实现。心理学家发现,当环境具有某种倾向时,如父母具有某种基因倾向或兴趣时,这种倾向就会影响孩子,让孩子也向着某个方向发展。事实的确说明,一些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就为孩子设定了未来努力的方向或目标,然后,竭尽全力地推动孩子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而这些孩子也的确不负家长重望,最终一举成名,成为父母想要培养的那种人。在这类人中,有音乐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有科学家、画家。我们常常为这些父母的付出和孩子不遗余力的奋斗而感佩不已,这些家长也因此成为后来的许多家长的榜样,而这些孩子也成为后来的许多孩子的榜样。

这种“本质先于存在”的做法虽然无可厚非,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一些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太切,为了让孩子实现预定的目标,迫使他们将全部的精力或注意力投入到某个领域,而无暇顾及其他方面。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音乐家,父母就想尽办法让孩子天天弹钢琴、练发声;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画家,父母就不遗余力地催促孩子天天画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家长用心良苦,结果可能如他们心目中的榜样一样,美满如意。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带来意外的后果,那就是,孩子对成人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失去兴趣,不仅不能从他们所做的事情中得到快乐,反而会感到痛苦,最终最初的乐趣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压力和烦恼。也可能是,孩子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到某个方面,而且的确小有成就,但在其他方面却技不如人,甚至缺乏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如果说,在某个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常可以得到某种满意的结果,那么,这种满意的结果常常是以其他方面发展的滞后为代价的。

2.确保孩子“相对均衡”地发展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家长是否为孩子设定了某种发展的目标,而在于家长能否确保孩子在各方面均衡发展。当然,这里所谓的均衡,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家长在推动孩子向着某个目标努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或生存技能的发展、人格和品德的发展、理性判断能力的发展。这并不是要求孩子成为全才,而是让孩子首先满足基本的发展要求,而后才能以此为基础,向更高、更专的目标发展。在这个人口膨胀、科技发展的时代,唯有如此,才可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同时,才能让成人追求的那个目标具有真正的意义。

孩子的均衡发展需要父母的教养保持一个适当的“度”,对孩子的培养可以有所侧重,但完全“倾斜”的做法和态度是有风险的。孩子不仅可能由此丧失早年生活的乐趣,而且可能终生都活在父母的阴影中。我们什么时候都不应忘记,任何“偏才”的成功都意味着巨大的代价,这种代价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成功带来的喜悦经常难以补偿这种代价带来的缺憾。这也是许多“偏才”缺乏幸福感的症结所在。

在心理学研究中,通常把心理的发展分为认知的发展、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要全面发展,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感知或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认知品质,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格,对社会生活具有良好的适应力。研究显示,儿童在各个方面不仅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在各个方面也可能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健康发展的儿童通常能在各个方面保持相对均衡。保持心理的均衡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其中家庭环境或父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高期望可以转化为儿童的自我期望,进而促成符合期望的行为。这是一种“期望效应”,也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种说法:天才不是疯子,就是残疾。这种说法恰好可以说明这种“倾斜”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一些天才人物真的天生是疯子或残疾人吗?绝对不是!之所以成为人们眼中的“疯子”或“残疾”,更可能是因为在某个方面的“倾斜”发展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方面,哪怕是身体锻炼、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这类最基本的方面。不可否认,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但某一方面的成功常常并不能确保孩子的幸福,大量事实和研究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显然,在人类文明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无须再让孩子为了达到某个既定的目标而付出过于惨重的代价(譬如变成疯子或残疾)而不妨在确保孩子相对均衡发展的前提下,为他们指明努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