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12906900000002

第2章 序言2

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再地问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细想之下,我才发觉自己内心的冲动其实来自对儿童心理的共鸣。每当我看到父母们面对孩子无所适从的样子,每当我听到孩子的哭声,每当我听到或看到各种本不应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现象时,我都禁不住地想,我们的父母太需要读书了。天下的好父母应该是那种喜欢读书、会读书的父母。当父母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无所适从,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当父母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或者与孩子心贴心的时候,他们才会深深地感到孩子需要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做孩子的好父母肯定是需要用心的,尽管用心的父母未必能做好父母。当孩子的主要养育者不是孩子的父母而是其他人时,这一点同样适用。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具体的做法,而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具体的做法用到具体的孩子身上也可能失效,但进入我们头脑的某种观念或意识,则可以从深层次改变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成为我们心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也指引着孩子发展的方向。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核心意义所在。在本书中,每一个专题的分析都来源于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这些心理学的知识或研究结论是分析的理论依据,其目的是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作为儿童心理研究者,同时,也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深深地感到,成年以后的很多问题,包括我们心理上的许多困扰和痛苦,我们内心的多种观念、情感和信仰,其实都是扎根于早年的生活之中的,是扎根于父母的养育方式之中的。当我们备感抑郁、烦躁或无论如何都感到不幸福的时候,当对自己的性格感到无法理解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所有这些,都可能与我们早年所受的教养有关,或者说,很多问题在我们的早年就已经播种,成年后,当我们遇到种种不如意的时候,它们就开始生根发芽,乃至成长为我们内心的毒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孩子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的父母生活在一个文明、开放的时代,他们的父母通常愿意而且能够培植一种不同于蒙昧时代的养育观念,因而能够为他们的茁壮成长创设一种适宜的环境,而恰恰是这种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决定着他们的幸福。我们需要记住,父母就是孩子的命运,父母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命运。让所有的孩子都幸福快乐,拥有幸福的人生,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可怜天下父母心。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成为好父母!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