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12904900000090

第90章 节俭悖论:为何越节俭反而越萧条

“博古论今”

曼德维尔是18世纪荷兰著名的科学家。他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蜜蜂王国,里面的每一只蜜蜂都非常爱挥霍,但是一直以来蜜蜂王国都非常繁荣兴旺。直到有一天,蜜蜂国王突然下达命令,要求全体蜜蜂必须改掉挥霍的恶习,开始节约。蜜蜂们逐渐改变了原来奢侈的生活方式,厉行节约。但是出乎蜂王的意料,蜜蜂王国不但没有更加强盛,整个蜂群反而迅速衰败下去。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我们用有限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为什么蜂群挥霍反而比节约更有利于发展呢?这就涉及“节俭悖论”的经济学知识了。

“点睛释义”

什么是节俭悖论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节俭悖论让很多经济学家倍感困惑,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却从中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凯恩斯对西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贡献,曾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节俭悖论”就是他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如果一个家庭能够勤俭持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不断增加储蓄,那么这个家庭的生活会过得非常富足。但是,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

事实上,这里蕴含着一个尖锐的矛盾:如果要求公众节俭,增加储蓄,往往会致使社会收入减少。因为,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消费,一种是储蓄,而消费和储蓄是呈现反方向变动的,即消费如果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如果减少,储蓄就会增加。因此,储蓄同国民收入就会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相应就会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必然会增加。根据这种理论,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

节俭悖论与节俭传统

为什么我们的传统美德到了今天却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了呢?这里有两点我们必须要考虑,它有助于我们对此问题的理解。一是我们必须牢记,在经济学中有时1 1并非一定等于2.也就是说,对个人非常有利的事情并不一定就对全体有益。二是解决节俭悖论这一问题要综合分析一国经济是否处于萧条阶段,或是处于经济低潮时期。在一个传统的社会中,我们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我们把国民产品用于当前消费的越多,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会越少。如果产出可以假定总是处在其潜在水平,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就是完全正确的,即从个人和社会角度来说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节俭悖论的产生、存在,是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的,只有在存在着大量闲置的资源、商品供过于求、社会需求不足等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类现象。如果是在某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比如油荒、电荒的时候,节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好处,而不会产生悖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刺激国内消费是必需的,因为只有增加消费量,才能真正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无论如何,消费都应该控制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经济条件的范围内,不要盲目消费,甚至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