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12902800000021

第21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18)

古城堡占地2900多平方米,城墙周长686米,东西长153米,南北长190米,墙高5.6米,厚2.9米,城墙走道宽2.4米。城墙古建筑独具一格,采用当地人说屋技艺和朝廷工匠技艺的结合,城墙有大小箭垛300个,城门3个,即东门“育门”、西门“实城门”、北门“日光门”。3个城楼的建筑均为两层,歇山屋顶,飞檐翘角,十分壮观。由于年久失修,东门城楼曾经倒塌,1986年后加以修复。

在古城内外居住的苗家人,仍保留着祖辈的风俗,长期以来严格遵守城的规定进出城门:嫁娶喜事、生儿育女从“和育门”进出,殡葬队伍从“日光门”将棺材送出,归来时从“和育门”进,烧香祭祖则从“实城门”出入。

黄丝桥古城虽经历了千年风雨,仍巍然屹立,雄踞于湘黔边陲。登上古城,可以乌瞰百里,山川野道尽受眼底,秀丽之景瑰丽妖娆,成为游人观赏建筑风貌和民族风情的好去处。

五十四、大邑刘氏庄园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坐落着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且最为完整的私人庄园--大地主刘文彩的大邑刘氏庄园。刘氏家族是旧中国集军阀、官僚、地主于一体的豪门望族。大邑刘氏庄园是刘文彩及其五个兄弟的公馆和一处祖居组成的庄园建筑群。公馆始建于清末民初,到20世纪20至30年代,刘家先后出了刘湘、刘文辉两个大军阀,控制了川康两省,刘氏家族也开始急剧壮大。庄园就是在这个时期营建起来的。庄园占地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55平方米。现存开放的两座庄园,分别为原来的老公馆和新公馆。

老公馆外形为不规则多边形,以6米多高的封火山墙围绕,有大门7道,大门两侧的墙上均设有枪眼。公馆内有180余间房屋,27个天井,3个花园。内有大厅、客厅、接待室、账房、雇工院、收租院、粮仓、秘密金库、佛堂、望月台、逍遥宫、花园及果园等。老公馆是刘文彩于1932年修建起来的。园内重墙窄巷,铁门大锁,布局复杂,形如迷宫。但建筑装饰却十分奢华,楼阁亭台皆雕梁画栋,窗棂栏杆刻有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图案数百种。

刘氏庄园独具特色的“小姐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楼高三层,平面设计为六角形,攒尖屋顶。一二层外墙做成连续的拱廊;三层为矩形窗,通风采光好。且视野开阔,在此可俯视全园,亦可做观测台,巡视外围情况。小姐楼为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和庄园上端三角形的窗户及柱式拱廊结合在一起。

整个刘氏庄园是一组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既有中国封建豪门的奢华遗风,又吸收了西方宗教建筑的特色。其建筑风格,反映了清末民初川西民间的建筑形态和民俗传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历经的变迁。

大邑刘氏庄园于1959年开始对外开放;1980年被列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使陈列的内容更丰富,1988年在庄园新公馆创办了川西民俗博物馆;1993年,庄园利用刘文臣(刘文彩四哥)公馆设立了庄园文物珍品馆;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庄园小姐楼经过维修对外开放并更名为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

五十五、大理白族民居

白族历史悠久,经济文化较发达,很早就与汉族交往密切,通晓汉文,曾涌现出不少著名学者文人,被誉为“文献之邦”。自治州首府大理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山川秀丽、气候温和,是闻名的风景游览区。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是秦汉之际的蜀(四川)身毒(印度)古道--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蒙舍诏第四代首领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并其他五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宋代称为大理国,大理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大理古城规模壮阔,方圆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各有4座城门,上有城楼,城上还建有楼群15座,垛口1560个,城外有护城河。现古城仅剩余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和部分城墙,城楼雄伟,古朴风雅。大理古城内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

建于大理苍山洱海间缓坡地带的白族村寨,规模数十户至千余户不等。入口常有大青树或照壁,内有贸易活动广场。过去沿街巷常引入苍山十八溪溪水,洗涤物品又美化环境。

历史上与汉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白族建筑的发展,形成了独具民族特点的建筑风格。大理的白族民居基本上是合院式,平面形式分“曲尺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三坊一照壁”是基本型,一般村镇的民居均采用此种形式,是由三合院与照壁组成。“四合五天井”也是常用的民居形式,四合院内共有大小5个天井。民居一般为两层,上下层均可住人。有的民居是底层住人,楼层存放物品。民居房前建有廊檐,形成围合的带廊作为家务活动处。正房与厢房的两坊相交形成天井,小院称之为“漏角开井”,内建厨房等。居民不论贫富,都有在庭院内养花种草的习惯,故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之美誉。

民居建筑常背山面水修建,正房朝东,质量较高。特别是喜州一带,经商做官者多,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加以建筑技术水平较高,因而民居绚丽精美。白族住房喜装修,重点是大门、照壁、内院木雕。大门位于宅前左方,常采用三段式,称“三滴水大门”。高翘如飞的檐下用斗栱、泥塑、大理石等装修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照壁在正房对面,也为三段式,称“三滴水照壁”,其比例匀称,屋顶曲线优美,斗栱、泥塑、大理石等装饰的壁面,疏密得体,极其秀美。内院门窗、梁枋均施雕刻,尤以堂尾的6扇格子门雕工最为精美。后檐下及门尖处用绘画、泥塑保护护土墙,增加美观。白族传统民居的色彩以白、兰、黑为主,照壁上、山花处均有颇具白族特色的纹饰。建筑采用石料砌墙是这一带民居又一特色,其中“卵石砌墙墙不倒”被称为大理一宝。

五十六、西版纳傣族民居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公里。西双版纳聚居着傣、哈尼、拉枯、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84万人的74%。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它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惟一的一块绿州,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0万亩,至今仍有70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所以西双版纳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物王国”的美誉。1986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州。

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掩映在翠竹丛林中。竹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一家一座,围有小院。楼近似方形,一般都是上下两层,上层住人,既隔潮又通风,还可避免毒蛇、蚊虫的侵袭,非常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下层舂米或圈养牛鸡猪狗,存放常用的农具和杂物,充分利用空间。每家的竹楼都用竹篱笆和木柱围住,形成小院,院内种植着香蕉、柚子、木瓜等。上楼之后,先见一凉台,摆着盆花、水罐、器皿、小凳子等什物,供家人在此洗漱冲凉。到了晚上,一家人可以坐在这里纳凉。凉台里面是宽敞的正屋,小间有火塘,是主人做饭、吃饭和会客的地方。正房的一边又用木板隔成若干小间,作为卧室。

位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内的傣族村寨是曼景兰,不过今天曼景兰的所谓竹楼,大部分人家已全部用木板或其他材料代替,并且住进了一些经商的外地人。可是傣家的美食文化依旧。在西双版纳游览民居的同时还能体验到傣族的民族文化,傣族的佛寺佛塔常常也就挨在村边,在村寨中细细打听还能见到家神、寨神、勐神的位置,体验到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

距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另一个较近傣族村寨是曼典,向北约一小时的车程。曼典是已经开发的旅游村寨,可以天天泼水,有专门的傣族导游带领,除看到民居外还可到后山观赏热带雨林,步行一个多小时观看曼典瀑布。

景洪市向东可以去橄榄坝,这是傣族有特色的寨子,沿路向前还可再到勐仑植物园、基诺山民俗山寨。

西双版纳州府景洪的东南方向可以去勐腊,约需6小时的车程,勐腊的傣族传统风貌和风俗保存得相对完整和纯正。途中还有颇具特色的爱伲村寨可以参观,爱伲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西双版纳的哈尼族自称为爱伲,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在西双版纳人口约有16万,是西双版纳第二大的少数民族。爱伲人民世代都居住在山区,以狩猎为生,他们所居住的房屋也是当地“干栏式”的竹楼。爱伲人信仰原始宗教,认为万物都有灵魂,家有家神,寨有寨神。爱伲人的寨门叫做龙巴门,门框顶上的神鹰被视为吉祥物,在爱伲人民心目中,龙巴门能拒恶魔于寨外并保护全寨人吉祥平安,左右两边的门柱是一对童男童女,两边有兵器是爱伲族的守护神。位于半山上的爱伲山寨,只有惟一的一条通道,是一座长80米,宽2米,载重80吨的吊桥。

五十七、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始建于清朝中前期,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共有98户人家,羌族占了99%。桃坪羌寨位于汶川县与理县之间的高山山腰,依山而建杂谷脑河水从寨前奔流而过。远远望去,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坡逐次上垒,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楼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与对岸山峰的烽火台遥遥相望。

羌族的居住建筑在战国前是“穹庐”,即账幕,后来居住土屋。现羌民仍有筑土墙为屋或筑矮土墙的习惯,在土墙中混入牛、羊毛,使墙体极为牢实。再后羌民“依山而居,累石为室”,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最著名。

目前羌族村寨多筑于山腰且靠近溪泉之地,也有少数居高山河谷地带,筑房依地形而建,不太注重朝向。民居以乱石为料,用泥土做黏合剂,结构严谨,棱角分明,壁面光滑平整,坚固耐用,所以数十年、上百年也不会倒塌,有的经过多次地震,仍旧完好无损。寨中大多数寨房相连相通,外墙卵石和片石的混合建构,斑驳有致。有些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保留了远古羌族居“穹庐”的习惯。寨中巷道纵横,岔道极多,犹如迷宫。

羌族民居用石片砌成的平顶庄房呈方形。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形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夯实,屋顶有涧槽引水,不会漏雨雪。建筑冬暖夏凉。房顶平台为开敞的檐廊和晒台,作为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游戏、老人休歇的场地。有些楼房还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庄房通常做成二层或三层,室内多用独木截成锯形的楼梯上下。三层者,底层为牲畜厩舍并堆放杂草和沤粪,层高较低,外墙不开窗,仅有很小的透气孔;中层为居住用房,除了卧室、储藏室外,还有锅庄(灶),正中靠墙处供有神位,内部整修考究,为一家起居、会客及婚丧礼仪之地,类似汉族民居的堂屋。二层的庄房,人居住在下层,牲畜另在屋外设圈,圈旁附设厕所,环境比较卫生,庄房屋顶佛楼供奉神龛。庄房大都有壁饰,图案简单明朗,最常见的是“王”字形、“十”字形、风轮形等。图案的中心用小白石块镶成,有用石片砌成光芒状者,也有用瓦片砌成似古钱币的孔方圆形者。在房背矮墙上常见石刻羊、犬等家畜图案作为镇压邪祟之物,也可视为装饰。

每间房屋的房顶四角或一角垒有“小塔”状供台,供奉卵状白色石头,当地俗称鸡公石,这是羌人供奉的白石神。羌寨楼层的用途体现了羌民族“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习俗。羌寨中最具特色的是碉楼,一个羌寨中总有几座碉楼立于寨中。桃坪羌寨中有两座古碉楼最为引人瞩目,它们均为9层,高约30米,层与层之间用楼梯相连。碉楼上布满了枪孔,楼内供进出的门修得很小,人只能躬身进出,攀上碉楼,整个羌寨一览无遗。羌寨碉楼为四角堡垒似的造型,底部较宽,逐渐向上收缩,内部设有木梯直通顶端云台,窗户内宽外窄。碉楼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御敌、观察通报敌情之用,所以坚固雄伟、棱角有致。

羌碉又称“邛笼”,“邛笼”一词来自于当地羌语,就是碉楼之意。邛笼用石块和黄泥土砌成,分四棱、六棱、八棱多种,线条垂直分明,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邛笼高达数十米,有的高十三、四层。一般建于寨口或路口要冲,平时贮存粮食柴草,战时起防御作用,并兼备烽火台的功能。古羌人设计的军事用途之设施很多,如通向河边的暗道和类似于紧急出口的信道,用来系绳子的木耳朵等,都充满了防御性的色彩。作为现存不多的石碉楼,它体现出的不仅是古羌人生于忧患的意识,同时也把羌族精美的建筑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