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五谷养生
12899800000013

第13章 黍米——补中益气之良药

黍米,又称糯秫、糯粟、糜子米等,在我国是最古老的一种农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一般来说,黍米分两种类型,以秆上有毛,偏穗,种子粘者为黍;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粘者为稷。有白、黄、红诸色。我国华北、西北多有栽培。当地民间百姓将黍米制成面粉,再制成油炸糕,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男婚女嫁,都要用“油炸糕”来款待亲友和客人。传统小吃“驴打滚”就是用黍米中的黄米制成的。黍米还是酿造黄酒的最好原材料。

黍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高出粳米1倍,蛋白质中有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等种类。所含淀粉略低于粳米。脂肪含量高于米、麦,近似玉米,主要有棕榈酸、廿四烷酸、十七烷酸、油酸、亚油酸、异亚油酸等。黍米中还含有粗纤维、灰分、黍素等。

黍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益脾和胃,安神助眠,止泻,乌发。主治咳逆,烦渴、霍乱,止泄,除热,胃痛、不思饮食、肺虚咳嗽、烫伤等。《名医别录》中记载: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黍米在中医中药中被列为“补中益气”具有食疗价值的食品。黍米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有棕榈酸、廿四烷酸、十七烷酸、油酸、亚油酸、异亚油酸等,均有利于生长发育。黍米中含有的粗纤维、灰分、黍素等有促进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黍米中还含多种米、麦中所缺乏的氨基酸,对调补机体代谢十分重要。此外,黍米还有治疗小儿鹅口疮及水火烫伤的功效。

选购黍米时,可抓一把黍米两手轻磨,手上沾有糠面的为新黍米,若无糠面且有黄色沾在手上的,即为掺假黍米。

黍米宜储存于低温、干燥、避光处。

养生食疗方

羊肉黍米粥

羊肉500克,调料适量。羊肉用水洗净,锅中加适量水,放入羊肉熬汤,再放入黍米熬成粥,用调料调味,连吃数周。对于治疗神疲乏力、不思饮食等症有不错的效果。

黍米粉

黍米、黄磨粉各适量。一同入锅拌炒,糖拌匀。每日服2次,每次4匙,连服数月,有治疗脾胃虚弱、胃痛吐泻之功效。

贴心小叮咛

“糖瓜”是一种用黍米和麦芽熬成的黏性很大的糖,有的地方叫它麦芽糖,糖瓜特别黏,太硬,孩子、老人一定要少吃。另外,麦芽糖的含糖量很高,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

黍米性黏滞,难以消化,切忌过量食用,尤其老弱病人和胃肠功能欠佳者更要少食,过多食用令人燥热。心血管病人、血脂过高者,最好不食,以防止胆固醇、血脂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