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12895100000053

第53章 对山姆大叔的建言(4)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将从单纯的利用和改进他国技术迅速转变为发展自己的技术创新,这一趋势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就渐渐表现了出来,并还在朝向一个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最终将对世界造成革命性的影响。笔者甚至非常肯定地相信,中国很快将拥有与美国相抗衡的两大经济平台:一是低工资但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二是与美国相媲美并在一些重要领域超过美国的高科技行业。在这一点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是否做好了准备?美国必须搞清楚如何才能与中国共同繁荣,分享中国崛起带来的持久大红利。美国,是到了考虑与中国共处“双赢”模式的时候了。由于外部竞争,美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早已竞争力尽失,中国和印度已在高科技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争夺,最终将迫使美国通过降低工资来保持竞争力。在这种贸易中,尽管美国人可以享受到便宜的中国产品,却将表明是一个失败者。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短视来自于他们的政治体制。对华政策是需要足够耐心的,但左右美国对华政策的那些政客们却没有这份耐性。没有耐心是因为他们只是鼠目寸光关注和自己命运相关的下一届选举,因此失去耐心去等待演变的力量逐渐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来。和政客需要在短期内在本地国土取得成绩一样,他们的选民同样缺乏远见。所以他们现在做出的所有对华干预,都来自于这种缺乏耐心的短视行为使然。可以这么说,美国民主政体正在逐步丧失回应类似“中国崛起”这类前无古人的大事件的能力。只要美国国会“鸡一嘴、鸭一嘴”的争吵场面一直下去,就不难发现,美国在面临中国崛起这类千载一遇的大机遇时是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意志,也因此延误了美国国家对华政策的有效调整。

美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回答是:准备迎接挑战中国而不是千方百计地用围堵和遏制中国这类逃避方式来对付中国。对美国人来说,这意味着重新把重点放在迄今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科学技术上。《纽约时报》评论员汤姆森·弗雷德曼诙谐地描述美国人面对中国崛起的变化:过去,美国人出门从不带伞,因为他们总是在晴朗的天空下行走。如今,美国人开始看到“远处地平线上有一片黑云”,于是美国人开始备伞,因为他们无法预知哪块乌云将会突然变成瓢泼大雨把他们淋得像个落汤鸡。是的,在中国强大崛起的当下,美国亟待努力改变方向,避免受到风暴的袭击。

弗雷德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小时候,父母经常对他说:“汤姆,赶紧吃完你的饭,中国人还在挨饿呢!”现在我却经常告诉女儿:“孩子,赶紧完成作业,生活在中国和印度的人正在抢你的饭碗!”

是的,美国给世人的印象从来都是:只顾往前走,不问成败,一切只问眼前。这不免流于骄傲与狂妄的自信。到了今天,美国人必须面临角色转换的严峻挑战。究竟是什么改变了美国?为什么美国需要开始其前所未有的反思?美国又该如何适应当今乃至将来的中国崛起?该如何调整自己?该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如果美国不反思或者不进行励精图治的改革,在一定时期内美国对全球事务的支配能力必将衰落,而且越来越衰落,最后可能会像当年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一样沦落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都未可知。对国际社会而言,这场剧烈的结构调整过程不会平静,中国崛起与美国捍卫衰落之战实际已经来临。

务实的对华政策

一边是中国的强大崛起,而另一边,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对于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状究竟处在怎样的状态,她的未来趋势又将怎样,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很无知的混沌状态中。他们对于中国的一些事情知之甚少,很多人从来没有来过中国,有人甚至不屑了解中国。他们对于中国一切发展和状况都处在一种无知状态,仍然简单地将中国想象成为一个落后、大部分地区贫穷、人民没有地方住、并且处在恐怖专制统治下的国家,他们觉得中国一点都不好。美国人所想象的中国状况就是他们所理解的前苏联共产党领导下的状态,他们觉得中国共产党就和前苏联的共产党以及在欧洲共产党的领导一样,但他们不明白中国现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开放、不断改革并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虽然这个党,这个国家的问题仍然很多。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虽然两国都不愿意回复到另一个冷战年代,但中美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决定21世纪是风平浪静还是动荡不断,决定中国、美国及全球经济是充满活力还是日渐式微,中美关系将直接关系到世界货币和金融体系的重振及支持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的能力,它也将关系到是否是促进还是阻碍全球气候环境问题的解决及能源、食品和矿产供应的管理,它将决定国际法能否与时俱进,全球行政体系能否出现更为有效的模式。但遗憾的是,若干年过去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要把中国“拉”进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而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这个体系,美国却不知道怎样好好拿捏这一国际体系中的中美双边关系。

中国领导人清楚什么是重中之重。在全球和地区竞技场上,很少犯错的中国领导人一直都和美国在进行着谨慎、耐心、低风险的比赛。反观美国,他们却不如中国人那么有风险意识,也不清楚如果搞砸了与中国的关系会招致什么后果。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在贸易和货币问题上如律师般谨慎,在政治问题上苛求,时而带着惯有的那种狂妄,在军事问题上越来越爱冒险,甚至好战。美国常常让世人感到困惑,在许多中国人的想象中,美国致力于压制他们的国家,否认中国在地区中的作用及影响。相当多的美国人也同样只进行选择性聆听,对中国存在偏见。美国官员及军事规划者对中国意图和能力的理解过度敏感,这对中美关系最终造成有害且负面的影响。

美国在外交上一直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潮流,重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和原则,并将自身价值和原则套用在其他包括中国在内的主权国家头上。美国在和中国打交道至少缺少了一条最基本的认知原则,那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很少会心甘情愿做出有损自身所认定的本国国家利益的事情,不要说其中不少是其国家的核心利益。世界上很多小国家面对美国的自行其事都会说“不”,更何况中国!鉴于此,美国应从现实作为政策指导,在对华政策跳出过往延续多年的俗套,进行革命性的务实的转变:

一、在中国崛起和全球力量分布一些意义深远的变化上,美国对中国有更多警觉似难趋避,但美国不应掉入这些单向的警觉中不可自拔。中国崛起不含有针对美国的主观恶意。美国的力量仍在全球遥遥领先,但新兴国家纷纷自强,美国从对世界权力的“绝对控股”向“最大持股人”转变已是注定了的。美国因此不安并且为难中国于事无补。

二、中国崛起是由历史的积蓄力和无数细致原因共同促成的,这些原因同时也给中国带来麻烦。中国崛起既是中国人对全球机会的成功把握,也是这个国家民间活动总量挡不住的溢出。美国人现在或许开始意识到了,遏制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国家已经完全没有胜算。如果把中国当成上世纪的苏联来批斗,来围剿,这只是美国和西方一些人把内部问题变成朝外撒气的自欺欺人。而这样做的政治后果却可能很严重。最近几个月,一些美国国内智库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批评美国政府没有把美国“重返亚洲”向中国解释好,这进一步损害了中美本来就很脆弱的战略互信。

三、中国的发展将影响未来的世界。冷战时期以及19世纪欧洲的均势政治模式不再适合用来看待21世纪的中国。中国显然需要有一个有利于本国国内经济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当然,中国希望受到尊重,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能得到国际认同。中国并不想与美国发生冲突。然而,很多美国人却担心中国这条龙一朝会变成一条火龙,对中国存在着强烈的担忧。这是美国的杞人忧天,也是中美关系将来可能最终出现对抗的根源。

四、作为国际大家庭一名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中国不仅仅是一名成员,而且她正努力维护这个使之获得成功的国际体系。美方应鼓励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享有利益的参与者,与美国和其它国家共同合作、支持、适应和促进。

五、美国应尊重中国在世界和亚洲的利益,欢迎一个自信、和平、繁荣的中国。美国需要清楚,中国与美国建立深厚的关系需要“共同利益”,但也同时需要自身与美国不同的价值观。美国需要学会不同主权国家对自身价值和自身利益的不同的诉求和表达。

六、鉴于认识到中国崛起之势不可阻挡,美国应准备对中国开辟新的外交渠道,以降低两国之间可能因误判而引发经济、政治危险,特别是出现军事上的冲突。新的外交方针应突破以往集中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和安全问题模式,在更大战略框架下重新审视中美关系并与中国展开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对话。

七、中美应找到一条共处之道,简言之,既不对双边关系抱有“不合实际的浪漫幻想”,指望一夜之间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也不再盲目悲观,动辄以“战略竞争对手”、军事冲突相要挟。今天的中美关系正如“建设性合作关系”这一定位所显示的那样,在共同利益下努力合作,进一步扩展双边关系基础,在有矛盾分歧处敢于面对并不怕相互指责。

八、在中美关系上,美国应切实关照中国及其崛起过程中一些不容触碰的国家核心利益,其中钓鱼岛归属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南海和东海问题,特别是中美关系的最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美国政府应非常清楚,一旦政策逾越了这些底线,就意味着对抗,甚至战争。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方面的立场非常清楚,即只要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大陆就绝不会坐视。一旦美国拖入同中国对决的可怕战争之中,中美都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尽管中美战争注定是一场非对称的战争,但只要中国具备二次核打击的力量,即便中国毁灭了,美国也将同归于尽!

九、也是最后,中国和美国都是当前乃至未来世界秩序的利益攸关者,也是世界秩序的最终受益者,它们理应用睿智共同承担责任。美国应该同时接受中国迅速发展或者说“回归大国本位”的现实。由于中国崛起,中美两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利益正在增加,两国完全可以慢慢培养出一些战略共识,在经贸、反恐、环境、执法、科教、卫生等重要领域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有效的磋商与合作,以期这两个“利益攸关者”一起来做一些事情。而台湾问题本质上只是中美之间的一个问题,在中美关系的大框架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重要的现实中,台湾因素正在变得越来越弱化。美国越来越看到必要的务实对华关系政策。2012年4月10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北京召开中美战略对华峰会上说:

“30多年前,中美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可言,而现在两国已经‘全面、不可避免地相互依存’,两国的繁荣不仅对彼此有利,也将造福于亚太及全球地区。”

“今天的中国不是苏联,美国无意与之为敌,现在中美没有站在一场‘新冷战’的边缘……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

“美国希望在朝核、伊核等棘手外交问题上与中国加强合作,并且努力增进中美在军事领域的沟通交流,避免彼此间的误解误判,进而打造稳定可靠的两军关系。”

第11届亚洲安全峰会于2012年6月3日在新加坡落下帷幕。美国防长帕内塔在会议期间称,美国未来会将其海军六成战舰转移到亚太地区,同时强调该军事战略与美中在该地区的竞争无关。

离开帕内塔参加亚洲安全峰会仅20多天,6月29日,美国主导的第23次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开始,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军事演习,共有22个国家参与。演习的规模为42艘舰艇、6艘潜艇、超过200架飞机以及2.5万名军人,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和“埃塞克斯”号两栖突击舰将轮番上阵,一展实力。俄罗斯、印度、墨西哥、菲律宾、新西兰、挪威、英国和汤加8国为首次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2010年,14个参加军演的国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法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荷兰、秘鲁、韩国、新加坡和泰国。耐人寻味的是,作为环太平洋最大的国家,中国却被排斥在外。再一次美国在军演开始前及正在进行时,一再“此地无疑三百两”地强调军演不针对任何国家。但世界舆论却众说纷纭,美国趁机显示军事实力,拉拢军事盟友,遏制中国崛起的心思暴露无遗。

无论是希拉里国务卿在海军学院对中国的那番描述,还是美国防长帕内塔在2012年亚洲安全峰会上否认针对中国的亚洲军事布局是值得欢迎的,当然我们更欢迎的是希拉里和帕内塔的这些话能得到美国行动上的验证。目前,这些话中国人听上去将信将疑,或者干脆就是三个字“不可信”,因为美国实际对华政策中流露出太多的冷战思维的蛛丝马迹。避免说一套做一套,这是我们对美国政府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