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圣山秘境大追踪
12891900000016

第16章 道教第五洞天——青城山(3)

实际上,此派之兴当得力于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朱洞元、南毕道、黄舜申等人。此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宋代盛行的内丹术与符咒术相结合。即所谓内炼正气,合天神之灵。

宋元以后,内丹崛起,崔希范、谭峭、陈抟、张伯端等皆在青城山炼道,还有李钰得黄房公金丹之道,陈致虚得赵缘督传北宋丹法。张随居在青城山着有《参同契注》三卷;黄甫坦精医道养生,为宋显仁太后成功治愈眼疾;丈人观道士唐道丰为成都知府辛谏议治愈风疾等。

黄舜申为此派集大成者,得到宋理宗召见,后来元代又封他为雷渊广福普化真人。

清微派的雷部诸神多为三目。显然来自蜀地原始鬼道的信仰。其中青城赵公山的赵公明地位甚高,主持3个帅班。该派主张内炼精气神为本,符咒术为用,接近于神宵派,但所用符不同。

在北宋形成的道教派别还有丹鼎派南宗,此派也称为紫阳派。在北宋,天台山道士张伯端来到青城山,得到青城山老仙的传授,着《悟真篇》,创立了此派,因张伯端号紫阳,所以又名紫阳派。

丹鼎派南宗在修炼方法上,主张先命、后性,与北宗不同。后来在元代,该派并入了全真道。

在南宋年间,虚靖天师张继先来到青城山,再兴正一派于常道观。同时,在道教中后来与天师道齐名的全真道逐步建立了起来。

全真道,也称全真派或称律宗,与正一道同为元代以后道教两大派。在1167年的,王重阳于山东宁海全真庵聚徒讲道创立此派。主张儒、释、道三教圆融、知心见性和独全其真。

在教规上,全真道与正一道不同的是,全真道不娶妻室,不入荤腥,投师住庵为出家道士,养身习静,脱欲界,积功德。全真道分为七派,青城山所传为邱处机所创的龙门派。

至元代,全真教更加兴盛起来。据记载,全真教着名道士邱处机曾在陇州龙门山修道。元太祖曾遣使召他,次年邱处机与弟子18人同往西域,太祖召见后赐予他神仙的称号,封他的爵位为大宗师,命他掌管天下道教。

后来,元世祖命提举李道谦为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李道谦是着名的全真道士,自号天乐道人,赐号玄明文靖天乐真人,全真道于此时开始传入了青城山。

至明代,伏龙观道士吴碧于善辩雷篆。五雷天心正法本传自青城通慧真人朱洞元,当时高道张三丰也曾来青城山访道求真,并留下碑刻,可惜所题之碑刻毁于动乱。

历经明末战乱,青城山道士又逃走。清康熙八年有武当山全真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以此地为神仙都会,于静坐谈玄之余兼理务,使青城山破败的局面焕然一新。

西蜀观察使司臬台赵良璧遇陈于青羊宫,很尊敬他,特建二仙庵,迎陈住持。

至清代,李西月开创西派丹法,主要着述有《无根树注释》、《道窍谈》、《后天串述》、《三车密旨》等。

康熙皇帝因良璧奏闻,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悟真篇》,封陈氏为碧洞真人。从此,青城山道系属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下传第十二代至易理论大师。

丹台碧洞宗的传承字派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数永元明,至理忠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为懋,希微衍自宁。

在1955年以后,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有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了很大的改观。张至益道长是王明月的高徒,他好广交武林英杰,曾与海灯法师、川中武林高道李真果为友,同拜深通各门派内外功法的高道朱智涵为师,学习道教的秘传武功。

晚年在青城山上清宫、玉清宫居住的道士李永宏,他对道家内丹真功及医理、医术十分精通。此外,青城山的高道还有刘圆常、刘理钊和邓理云等人。

其中,刘圆常医道全面,他的高徒曹明仙,承其医道和炼养功夫,成为青城山功夫卓着、医术高明、道法精微的高道,虽然已经90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曹明仙还能识各类动、植、矿物上千种,所传弟子为人治病也颇有成效。

除此以外,青城山的高道还有许多,他们的存在都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发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旁注】

清微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该派自称出于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故以清微为名。以行雷法为事,主天人合一,以内练为基础,辅以外法。

全真道道教教派。由王重阳于金代初年创立。王重阳自称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后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邱处机、王处一、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创立全真派。

李道谦字和甫,开封人,金末元初全真教道士。从师于全真道祖庭重阳宫住持通玄广德洞真真人于志道。元成宗即位后,封李道谦为玄明文靖天乐真人,赐号崇玄大师。

陈清觉道号赛松,又号烟霞。至武当山太子坡拜龙门道士詹太林为师,后康熙皇帝赐封碧洞真人号,并钦赐碧洞丹台匾额,为碧洞宗开派祖师。

【图注】

邱处机生活在1148年~1227年间,原名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今属山东省人。是道教的一支派全真道掌教人。从师于王重阳,和其他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创立道教全真派。

【阅读链接】

全真七子是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因其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作过贡献,被尊为北宋真人,并得到元世祖的诏封。

其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师承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虽各创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以柔克刚的青城道教武术

青城山的道教不仅道派文化源远流长,而且道教武术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华武术史上,青城武术刀光拳影,名侠辈出,一剑纵横,笑傲千年。许多名门大派的睿宿宗师在弥留之际,总是谆谆告诫门人:

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

青城武术,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代,青城山属巫文化系列支系。传说轩辕帝问道青城山时,就曾留下水火神功和风火神功。

青城山出现道教文化后,青城武术又属仙道文化系列分支。青城武术真正可以考证据说是从张道陵开始的。据传说早在143年,109岁的张道陵来到青城山,凭精深的雌雄剑术,劈三岛石,开掷笔槽。

与八大鬼帅进行了大小数十战,将八部鬼帅和六部魔王打得落花流水,使古巫文化为主的地方势力拜服在道教门下,并开创了道教二十四治,同时为青城山的道教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城武术历来都是中华武术的大门派,它最辉煌的时代就是清代。

在清代短短300多年时间里,青城派门人中出了一个武榜眼和111个武举人,书写了青城派最巅峰的时代。这些武术高道各有神通,其中青城山汶川黄龙观道长张永平就非常有名。

张永平在出家前为清军参将,据传他有陆地神行术,他一日步行成都至汶川可来回数次。他不仅武艺高强,还有诸多弟子。其中,其弟子刘元尚精通医术,丹功深厚,常入定数日,传有隔空点穴治病术。

还有着名的巴蜀真人朱智涵。朱智涵原属于青城一脉,后入江油传道。他是鹤鸣山张至益大师的师弟,其少林童子功也系青城丹功舒筋术的一小部分,而其排打功也系青城六合气功。

还有欢喜道人李杰,他是青城武术名家中颇具传奇性的一位。

我国武术的门派虽然很多,但始终离不开道佛两教的深刻影响。青城武术原出道家、修炼家,重体道养生,长生久视,修为武德,所以特别看重内功、气功和精神修炼。

修炼为青城一派道教武功者,皆重无为,重阴柔,重以柔克刚,并非讲先发制人。

青城武术,或曰道家武术,至八卦太极而炉火纯青。太极拳抱天地乾坤于一无,至柔之极,而发力至猛之极,可谓无坚不摧。因此,有人说我国武术与我国道教源流一样,其根也在青城,其衍化发展最早也在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