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日子里,木尔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回想着那个不知是梦还是幻觉的学校,回想着那些老师和学生,回想着那无数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和鲜花,回响着那条弯弯的小河和满河的莲花……常常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要是这一切都是真的该多好……
装满爱的碗
马局长再过一年就退了。日子一天天过去,马局长的心事也一天天加重。妻子翠花记不清近段日子有多少次听丈夫咕咕噜噜说梦话:这事我一定要在退之前给办了!坚决办了!翠花就疑惑:这老东西,什么事让他这么牵肠挂肚的?
昨晚上,马局长又在梦里重复着那些话。翠花失眠了。清晨一醒来,翠花就变了脸色,问到底是什么人的事叫你念念不忘?别是那老妖精的事吧?
翠花说的老妖精叫柳叶儿,是柳树沟小学的校长。马局长上师范的时候和柳叶儿是同学,两人搞过恋爱。后来是柳叶儿的父母反对两人这才散了伙。柳叶儿一气之下跑到全县最偏僻的柳树沟小学当了老师,现在已经是那所小学的校长了。提起柳叶儿,翠花就莫名地妒嫉,就开口一个妖精闭口一个妖精。老马没办法,权当没听见。
翠花和老马结婚这么些年,特别是老马当局长多年,虽然没有发现和柳叶儿有什么来往,也没听到有什么风流韵事,但翠花总是防备着,就怕老马脱了轨,跑到老妖精那去。
这次你一定要告诉我!翠花说。马局长说,不要问了,不是你想的那事。这是天机。翠花就更加疑惑,就泪水涟涟。
这天,老马从老家回来带回了八只老白碗。那碗很大,碗沿上一边有一个红五星,两个五星之间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字。老马把碗宝贝似的精心擦拭干净,将一只碗端端正正地摆放在客厅的木格子上。又把另外七只小心翼翼地放进大柜子里,外加了一把大锁。
翠花认得,这几只碗是老婆婆家的。老婆婆文革时省吃俭用买了二十几个陶瓷白碗,现在只剩下这八只了,老家二弟媳妇平时用来喂兔子使。
瞅着那几只破碗,翠花就奇怪:不就只破碗,值得这么宝贝?
晚上,翠花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是办公室王主任。王主任进门就说,听局长说家里有一只碗,文革时的,过来看看。
翠华一边说你听他瞎咧咧,一边领王主任到了木格子根。王主任仔细端详着那只碗,转来转去,嘴里啧啧称赞:好碗,有年岁了,怪不得局长这几天天天挂在嘴上呢。
王主任拿出厚厚一摞钱,说:嫂子,这是3000元,要是你舍得,这碗我买了。
翠花赶紧推辞说,还买不买的,不就个破碗嘛,又不是古董,白送你了。
我可不能白拿。说着,王主任撂下钱,拿着碗就走了。
王主任走后,翠花有些后悔,怕老马回来生气。
晚上,马局长回来了。翠花小心翼翼地说了碗的事。出乎意料,老马没有生气,只是说好、好。打开柜子,又取出一只碗,端端正正地摆在木格子上。
第二天晚上,翠花一人在家看电视,有人敲门,是牛副局长。牛副局长开门见山:嫂子,听说您家有文革时的碗,我想买一只,这是5000块钱……
晚上,老马回来又摆上一只。
第二天晚上,那碗又被赵副局长以8000元钱买去了。
晚上,老马回来又摆上一只。
第二天晚上,那碗又被搞工程的李老板以2万元买去了。
晚上,老马回来又摆上一只。
……
不消几个晚上,这几只碗就被人抢购一空。
翠花数了数,八只碗一共卖了25万元。翠花心里很疑惑:这碗真的值这么多钱?别是有人贿赂老马吧?翠花想到老马这么多年,自家兄弟调动他都不给办,更没收过别人一分钱的礼,眼看要退了,可别出什么事啊……
晚上,马局长回来了,翠花将心中的疑问告诉老马。马局长说,这是天机,天机不可泄漏。还有,你把咱家的那两万元存折给我,我有用场。
翠花虽然不舍得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那俩钱,可老马的话他还是听的,嘴上不忘叮嘱一句:你可别给了那老妖精!
几个月后的一天,翠花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让她赶紧到教育局。在局门口,翠花看到,一群人正抬着一面写着“人民教育人民办、捐款建校人称赞”的大锦旗,正恭恭敬敬地向马局长、牛局长、赵局长、王主任、李老板们鞠躬致谢。
翠花愣了。王主任红着脸说:嫂子,这些人都是柳树沟小学的老师和学生。您还记得你家那些碗吗?这是马局长为了改建柳树沟小学校舍想出绝招,那八只碗现在就摆在学校的展览室里。说心里话,那些钱我们都出的心甘情愿,那校舍早就该好好修修了……柳校长生前想建一座教学楼的心愿总算完成了……
什么?老……,呃,柳校长她……
几个月前她为了抢救一名落水学生被大水冲走了……
刹那间,翠花想起老马说的那些梦话,眼睛顿时润湿了,嘴里呜咽地喊着:柳叶儿,不,柳校长,我的好姐妹啊……
唯一的名额
这是初一新生到校后的第二周。担任一(2)班班主任的小马老师大步走进教室。小马老师身材高大,走起路来咚咚咚,是那么的雄壮有力。
此刻,小马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前面,目光从右往左,慢慢巡视了一圈,又从右往左,慢慢巡视了一圈。台下静静的。52双眼睛齐刷刷看着他。这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喊:“上课”,却将目光再一次从左往右,在每一个学生脸上,慢慢地移过,又从右到左,在每一个学生脸上慢慢移过去。
“好了,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说一件事”小马老师神情庄重地说,“学校刚分配给我们班一个困难学生捐助名额,捐助者是县某局的一个领导。由于我刚接你们这个班,还没来得及家访,对同学们的家庭情况不熟悉,所以这个名额的分配方式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学校最后决定方式确定。想报名的同学中午回家跟家里人商量一下,今天下午放学前,班长负责把申请书收交后送到我办公室,听明白了?”
“重申一遍,就一个名额,要报的抓紧。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学生回答得很响亮。
“好,上课!”……
下午放学的时候,班长将厚厚一摞申请书送到了小马老师的办公桌上。小马老师数了数,11份,占到全班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强。
没想到有这么多困难学生。小马老师一边想着,一边逐一仔细翻看着那11份申请书。
张阳的写着:老师,我父亲得了偏瘫,母亲下岗在家,家里连我上学的学杂费都是借来的……可不管家里多么穷,我一定要坚持上学!
小马老师看了,眼睛红了。多么坚强的孩子。这个名额应当优先给他。
小马老师接着看下去。李俊的这样写着:我妈出了车祸,我爸爸重病,我还有个姐姐上大学。爸妈好几次都不让我上学了,可我想读书……
这个学生家里实在太不幸了。多么懂事的孩子。这个名额应该优先给他。小马老师的眼睛更红了。
小马老师继续看下去。王辉的写着:我母亲跟人跑了,父亲到外地打工去再也没回来,我现在跟我八十岁的爷爷奶奶生活,他们年纪大了,我真不知道这学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又是一个不幸的孩子。这个名额应当优先给他。
等小马老师全部看完的时候,眼睛早已润湿了。上报的那些学生家里都很困难,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幸,但到底把这个名额给谁呢,他一时犹豫不决。考虑再三,最后小马老师决定利用午休、晚上、星期天空闲时间逐一进行家访,看情况再说。
当天晚上,小马老师拿着申请表,开始对那11名申请捐助的学生一一进行家访。
小马老师到的第一家是张三同学家。在这里,小马老师了解到的却是另一番情况:原来,张阳的爸爸在城里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妈妈在家开了个小卖部,家境并不困难。小马老师的脸色沉下来。
小马老师走访的第二家是李俊同学家。小马老师看到的也和申请书上的不一样。接着小马老师又去了王辉家、刘海家……
家访结束,令小马老师震惊的是,这11份申请书中,居然有8份作假,其中张阳、李俊、王辉纯粹无中生有。小马老师脸色沉重。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突然决定对所有学生全部进行一次家访。
两个星期后,家访全部结束。小马老师发现,家里真正特别贫困的那几个学生却没有写捐助申请去争这个名额。
看着那摞申请书,小马老师再次陷入了沉思。
这些学生怎么啦?睁着眼撒谎?难道这个捐助名额在他们的心里有这么重要?
这些日子,老师们发现,小马老师走路显得有些沉重。
这天,小马老师正在办公室里。张阳的家长张三来了,李俊的家长李四来了,王辉家长王五也来了。他们争先恐后打听那个捐助名额,那架势每个人都志在必得。
小马老师的眼睛在三个学生家长的脸上停留了很久。
突然,小马老师深情庄重地说:刚刚接到消息,那个捐助的人今天早晨出车祸死了。
“什么?死了?!这不白忙活了!老师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可别忘了告诉张阳……”
“哎,白耽误了我一天的功夫。早知道会这样,还报什么名?……下次又这样的机会也别忘了告诉李俊,嘿嘿”
“这样的好事不要白不要。这样好,都不用惦记了……”
看着张三、李四、王五的失望的背影,小马老师叹了口气,没想到我输了,让小牛老师说对了。不过我找到原因了……
那几个家长万万不会想到,这个捐助困难生名额的事是两周前小马老师跟和他一样刚刚参加工作的小牛老师为打赌做的一个调查。
小牛老师当时是这样说的:要是有捐助的,肯定会有不少不困难的学生和家长来争,你信不信?不信咱打个赌,你调查调查看看,到时谁输了谁请客。敢不?其实小马老师心里早就有捐助困难学生的想法,于是便接受了小牛的挑战。
此刻,小马老师的耳畔响起了一个声音:老师,把名额给更困难的同学吧。这是家访中最困难的那个同学的话。小马老师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