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想就这么破罐子破摔,等将来混张文凭出去打工浑天聊日得了。是司马老师的两个字改变了我的一切,硬生生将我从泥垢里拉出来,从此走上一条阳光大道。
那是初三下学期最后三个月,以前的班主任突然生病休假,司马老师被临时从邻校借调到我们学校担任三(2)班主任。司马老师三十多岁,长得五大三粗,浓眉大眼,满脸络腮胡子,说话嗡嗡响,乍一看魁梧得不像个语文老师倒像是一个弄枪舞棒的。
第一堂课上,司马老师指着坐在角落里的我问道:那个同学,泉城济南有名泉72个,请你能说出多少个?以前老师是很少提问到我的,即便偶尔提问我我总是属卖秫秸的,嘴巴紧闭高低不回答,这次居然鬼使神差地回答了,并且一口气说了二十多个泉名。我之所以能说出这么多,完全是瞎猫碰了个死老鼠。因为就在前一天我刚刚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过这方面的资料。司马老师微笑着说“还行啊。你”,一边把右手往下用力一压,示意我坐下。这么多年我第一次听到有老师说我还行,犹如久行在黑暗中的人一下子见到了一缕阳光,这让我的心里十分激动。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位新老师。我残存的一点自尊和上进心被激活了。我开始认真上他的课,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一切任务。许多老师和同学都以惊奇的眼光看我,那神情不亚于看一个外星人。
虽然我的身上悄然发生着许多变化,但长期形成的一些坏习惯一时难以彻底改正。有一次上历史课,我的那个调皮捣蛋好搞恶作剧的老毛病又犯了。课堂上,我趁前面的那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不注意,顺势用前脚将他的凳子往后一钩,他一坐咕咚落了空跌倒在地,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历史老师被气得脸色铁青,可也无可奈何。
事后,司马老师得知了我的恶作剧,把我叫到办公室,我以为一场暴风骤雨来临了,低着头做好了挨批挨揍的准备。出乎意料,司马老师并没有生气,更没有体罚我,只是很平静地跟我讲了一些要遵守课堂纪律、团结同学、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一类的道理。我频频点头承认自己的错误。末了,当我转身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我听到身后传来司马老师的一声“还行”。这是我第二次听到有老师说我还行。我的脸上滚烫起来。那夜,我平生第一次尝到了失眠的滋味。我觉得再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
从此以后,我尽最大努力克制自己,并且想法设法弥补拉下课程。每次请教司马老师问题的时候,他都百问不厌。那段时间,我成了最好学的学生。
三个月后,我以班级前五名的优异成绩升入了重点高中。学校老师都说我创造了一个奇迹。可他们那里知道,奇迹的诞生完全源于司马老师的两次“还行”。
升入高中后,我牢牢记住了司马老师的那个“还行”,更加勤奋学习,三年结束,我以优异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四年后,我留校当了一名大学老师。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20年过去,那次我回到母校参加建校50周年庆典活动,碰到了当年那个被我在课堂上抽掉凳子跌倒在地同学。当我满含歉意地回忆起那次的恶作剧,回忆起对我一生发生重要转折的初三生活,我无限感激地说起司马老师的两次“还行”时,不料这位同学一听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还行?哈哈,那是司马老师的一句口头禅,你难道不记得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司马老师都对他们说过还行俩字?你才两次我还听过三次。那是他说话结尾时候的惯用语,意思跟“嗯”差不多……
我愕然了。也许那真的是司马老师的一句口头禅,但正是这句随口说出的两个字却让一个浪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多么神奇多么宝贵的两个字。
那次庆典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嘴上居然也多了一句口头禅:还行!有初中同学说,剑童,你说这俩字的时候那语气和神情与当年的司马老师说的一模一样。
扑哧,我笑了。
领导鞠过躬的人
三七在靠山中学是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好事基本轮不到他,坏事也找不到他。平淡得像办公楼前墙角处的一棵草、师生脚下的一块砖。要不是局长听了他的一次课,也许他这一辈子都会这么平淡下去。
局长听他的课纯属偶然。那天马局长到旮旯中学检查指导工作,突然提出听一堂课,随便哪个教师的课都行。学校事前没有准备,司马校长虽然很担心出岔子,可也无可奈何,只好随着局长的步子进了二(1)班教室。
三七正在讲台上讲课,见校长领着一群人来了,知道来的一定都是些领导,赶紧停下课打招呼。局长将手往下一压,示意三七接着讲不要管他。三七红着脸继续讲课。司马校长心里急得差点喊出来:怎么这么巧,单单进了这个班,进了也就进了,怎么单单是三七讲课。在学校他既不是教学骨干,也不是教学能手,他那课哪的出门吗?孬好能逃过业务出身的局长的法眼?
局长站在教室一角,饶有兴趣地听着,不时皱皱头又点点头。司马校长的眼睛一直紧盯着局长的脸,心里便一惊一乍的,手心里热一阵凉一阵,汗一阵水一阵。
课上完了,局长回到接待室,提出要和刚讲课的那个老师谈谈。司马校长那颗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三七来了,很拘谨地站在局长对面。局长两次示意他坐下他坚持要站着,说领导辛苦,我在站着就行习惯了。
局长脸上面带微笑。其实也没谈什么,不外乎问问那年毕业的,找人口没有,喜欢不喜欢在山区当老师,工资发放情况怎么样一类的话题。
局长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表情却怪怪的,一忽儿皱紧眉头,一忽儿又浅浅地笑笑。司马校长的心也就紧跟着紧一阵松一阵,悬一阵落一阵,始终在半空停着,随时准备着升或降。问着问着,局长突然站起来,将手半放在胸前,身体前倾,朝着三七深深鞠了一躬,表情极为庄重。
三七慌了,领导您这是?
局长,您这……这……司马校长结结巴巴地问。
哈哈,好了,你们忙吧,我要回去了,三七老师好好干,组织上不会忘了你们这些扎根山区默默奉献的人……局长还说了些啥,司马校长紧张得记不清了,三七也记不清了。
局长向三七鞠躬的消息很快在全校教职工中传开了:
局长为什么向三七鞠躬?什么事感动的?
八成三七跟局长有什么特殊关系?要不局长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可能是三七的课讲得太好了,太生动了,局长感动的吧?
三七这下走运了,好事快来了,不信你们等着看,说不上明年就调走了……
职工们议论纷纷,司马校长也入坠云里雾里,心里擂起了鼓。但不管怎么说,局长向三七鞠躬是板上叮钉的事实。
司马校长为此召开班子会进行专题研究。最后达成共识:作为一局之长,绝不会平白无辜地向教职工鞠躬。不管局长出于什么原因鞠躬,三七都是局长鞠过躬的人。小而言之是对我校教职工的关怀,大而言之是对我校教学工作以及各项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整个奋战在山区第一线的全体教师的关怀。既然局长这么看重三七,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加大对三七的培养力度……
“鞠躬会议”过后,三七的好事接踵而至。先是送去参加县里市里省里的业务培训,接着参加县、市讲课大赛,年底又被评为县市教学能手……大家很快都知道三七是局长向他鞠过躬的人,见了他都热情打招呼。
一年后,局长被提拔当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三七水涨船高,成了县长曾向他鞠过躬的人。
在司马校长的提议下,三七被破格提拔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导主任。
司马校长提升当了教育局副局长,主抓教学和人事工作。三七作为县长鞠过躬的人,在司马局长的亲切关怀下,顺理成章成了旮旯中学的副校长、校长。
秋季刚开学,县长在司马校长的陪同下,到旮旯中学视察教学工作。休息间隙,县长问旮旯中学的校长叫什么名字,司马局长说您不记得了?他叫三七。
三七?县长想了一会儿又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县长,您还记得某年某月某日您曾来过这里。那时他还是一般教师,这些年各方面进步很快,已经是全县的名校长了。
县长还是一脸茫然。
司马局长赶紧又补充说,那年您听了三七的课,还在接待室里向他鞠了一躬,司马校长说着,朝县长作出鞠躬的样子。
鞠躬?我哪鞠什么躬!那天我突然肚子痛,闹肚子哩!县长脸色一沉。
司马校长做鞠躬状,满脸堆笑,尴尬地立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山子
山子,一如他的名字,来自大山深处的那个小山村,父母都是靠土里扒食的农民。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有一天山子能够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去做一个像村支书儿子那样在县城上班的城里人。
山子是一个性格倔强且有些傲气的男孩。山子从小聪明好学,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山子八岁那年,当父母第一次说,山子,你长大了能像你村支书家大哥那样做个城里人,就是把俺们累死了也心甘情愿时,山子却说,我才不像他呢,我长大了要考大学到省城到北京去!
你去干什么?父母故意问他。
当大学教授,教很多很多的学生。山子高昂着头说,那一刻仿佛自己真成了大学教授。
山子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结束初中学业走进了县重点中学。八中。
山子的父亲亲自陪山子去学校报到,并认识了山子的班主任王老师。一个50多岁头发花白、和蔼可亲的老教师。山子一见面就深深喜欢上了老师。
在山子的班上,全班50个人只有山子一人来自偏远的农村。但山子不自卑,因为山子的成绩是50个人中最好的。
山子第一次听到给老师送礼、请客的事是在两周后的一次课外活动,身旁几个同学小声唧咕:
哎,你家请老师没有……
我爸说了,周末就请我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客……
我妈说了,过两天就去班主任家坐坐……
我爸刚从深圳回来,带回两瓶名酒,我听我爸妈说明天就送给班主任……
山子听了,心里像翻倒了五味瓶。自己小学6年,父母从没给班主任、任课老师送过一次礼,没请过一次客,老师待自己待每一个同学都很好。这城里……
一段时间,请客送礼成了班里学生议论的热门话题。山子知道家里的情况,他对此本能的反感。
山子第一次回家发现家里的鸡婆少了几只。半天父母才告诉他托人捎给班主任王老师了。
谁让你们送的?山子知道,家里的油盐酱醋全靠那几只鸡婆的屁股,很不高兴地问。
山子,我听你村支书家大哥说,现在在城里上学都兴这个。再说几只鸡婆算什么礼,人家老师能收就是看得起咱了。父母分辩说。
以后,不许再给老师送东西了。山子对王老师有看法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他总觉得对学生那么和蔼可亲的王老师不应当是那样的人。因为王老师不止一次在班里说的那些不让任何学生给老师送礼请客。
以后的课上、课下山子见到王老师,心里总觉得很别扭,看老师的眼神多了一种说不清的东西。
一个学期过去。山子的父母果然没有再给老师送礼。这让山子很高兴。山子只想用不送礼照样考第一来证实自己。
一连两个学期过去了。山子的学习成绩稳居全班第一。
初三期中考试后山子回来了,发现家里的那只羊不见了。父母经不住山子的再三追问,只好道出实情,那只羊山子父亲到城里办事顺便送给了王老师。
山子顿时对王老师的人品画了个大大的问号,觉得王老师越来越不值得尊敬,他甚至不愿跟王老师多说一句话。
山子以全县中考第一的成绩被省重点高中录取了。山子的父母东借西取,可学费还差2000元。眼看开学日期已到,山子母亲天天唉声叹气,父亲更是只知道吧嗒吧嗒抽闷烟。
就在山子决定放弃到省城重点中学时,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拿出1000元钱,说这是这三年来你们送给我的那些东西的折款。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当时收下那些东西只想让你们少一份顾虑,也好让山子安心学习。说罢,王老师将手里的那摞钱一张一张点给山子的父母。
点完,王老师又拿出一个红包,说,这1500元钱是我当老师的一份心意算借给你们的……
山子的父母捧着厚厚两摞钱眼睛里早已噙满了泪水。
王老师走了,山子一层一层打开红包,里面一张带字的纸掉出来,山子细细读着:山子,你要理解你父母的行为,我不怪他们,你也不要责备他们……不请吃、不收学生一丝一毫的财物是我一贯的做人原则……
山子发疯似地追出来,王老师已经走到山那边去了,只留下一个矮小的背影和被山风吹起几缕白发,山子对着苍茫的大山突然深深地鞠了一躬……
山子不知道,凡是到过王老师家送过东西的家长,学生毕业之后,他们都收到了王老师的一份物品折款单和一个红包。每一份红包里都包着一份王老师精心撰写的人生寄语。
特级教师
能成为一名特级教师是很多当教师的梦寐以求的事。我从踏上讲台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成为这样一名特级教师。可人到不惑之年,这个愿望至今没能实现。只好退而求其次,哪怕有机会一睹特级教师风采也好,可惜我们这个小县特级教师了了无几,自己又长年在乡下任教,身边没有这样优秀的教师。因此,想不到亲眼看目睹一次特级教师风采竟成为我此生的一大愿望。
机会终于来了。不久前,市教育局宣教科的领导让我到乡镇某初中采访一位中学特级教师,完成一篇报社的约稿。并告诉我,这位特级教师姓张,叫张成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