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53

第53章 邪僻事 绝勿问

“译文”

那些邪恶怪癖的事,一定要远离,绝对不要去过问。

“注释”

邪:邪恶,不正当,不正派。此处指不正当的思想或行为。僻:怪僻,荒诞不经。问:过问,询问,打听。

拓展故事

季路问鬼神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老师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活人还侍奉不好呢,怎么能去侍奉鬼神呢?”子路问老师应如何对待鬼神?孔子回答说:“敬鬼神而远之。”意思是先把人做好,再去研究鬼神的问题,如果连人还没有做好就想去了解鬼神之事,太远了。子路又说:“我大胆地请问,死是怎么一回事?”孔子回答说:“生的道理我还没弄明白呢,哪里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呢?”

孔子不仅巧妙地回答了学生关于生死和鬼神的话题,还意在告诫学生:正事还关心不过来呢,那些非正事、荒诞不稽的事关心它干什么?人间的事还关心不过来呢,那些非人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和事,关心它有什么意思?也在暗示学生:只要我们活着的时候,好好活下去,把人做好,尽力活出人的本分就好。

范仲淹赠座右铭

1045年9月,邓州有位新科状元贾黯,回乡省亲,慕名来探望范仲淹。他以学生自居,施礼求教说:“范大人是当朝名臣贤相,有勇有谋,晚辈深为敬仰,今日幸会,万望指教。”范仲淹推心置腹:“我为官数十年,忧国忧民,虽然遭受过不少挫折,但我从不灰心。如今朝中还有些人诽谤我,污蔑我,对于他们那些邪僻怪诞且无中生有之事,于人于己我都不会去过问,也不会去打听,更不会去询问个究竟,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保持一颗清净之心,心正则眼明。”贾黯深为佩服,又问道:“范大人,学生初入仕途,应当怎样做才对?”“为官就要忧国忧民,不然就难当好官。我以为官不在大小,都要上不欺君,下不欺民,为官清正。如果一心想爬上高位,不用欺骗手段是不行的。你是一位有志之士,我愿以‘不欺’二字,送你作座右铭。”

“评析”

“邪僻事,绝勿问。”此句出自《朱子童梦须知·杂细事宜第五》中的“无益之事,不可为。”“邪”就是不正、不正当的这些事情,“僻”就是怪僻、奇怪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对于那些邪恶下流,色情暴力,妖魔鬼怪,一切能引起人好奇心却见不得人的事情千万别去问,也不要去听,否则会侵蚀人的良知,污染人的善良的本性。若人的本性被其污染,随波逐流,就会产生邪念,有甚者参与其中,不仅害人害己,更使祖宗蒙羞。孔子就从来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一类的事情,并告诫我们,凡是不合道理的都不要去看、去听、去说,更不要去行动。

“思考”

若能做到远离是非,不闻不问,便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意思是学习知识技术天天增加,不断丰富完善,精益求精;可是你修道,从理想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过程中的阻隔障碍都要一一剪除,是一个去繁就简,华去而朴存的过程,以期求我与自然的便捷沟通,与道会合,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无论“为学”还是“为道”,我们都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多向饱学之士请教,多与友善人士为朋,修身养性,实现自我人生的最佳状态。

名言欣赏

1.子孙不得惑于邪说,溺于淫祀,以邀福于鬼神。——《郑氏规范》

2.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已良箴。——《格言联璧》3.人心贵乎光明洁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