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管理典型案例
12795800000007

第7章 学校德育的管理(7)

学校德育是在教学工作和校内外活动中进行的,是通过各种形式来完成的。没有一定的德育工作过程,也就没有德育工作效果。因此,评价学校德育工作,应采取过程评价的方法。首先要考察分析德育工作状况,并确定评价指标。比如:党组织是否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学校行政领导是否像关心教学工作那样关心德育工作,教师是否自觉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课外、校外德育活动是否符合教育目的总要求,是否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立体教育网等。在考虑评估德育工作状况的基础上,然后评估德育工作效果,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结论。对德育效果的评估,从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可建立如下指标:通过一个阶段的教育,是否使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道德认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政治、品德课的考核成绩达到优良以上;通过德育工作能否使95%以上的学生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初步形成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整个学校是否形成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进步风尚,学生中的团员、队员的比例是否逐年增加,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是否不断上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学生是否自觉遵守,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普遍上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否有明显的提高;90%以上的学生是否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具有勤奋学习、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勤俭朴素、尊老爱幼、待人诚恳、助人为乐的精神,违犯校纪校规受到各种处分的学生是否降到1%以下等等。在评价项目指标设定之后还要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

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评估指标的设定,应以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学校德育大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等为主要依据,借鉴国内外品德测评的有关内容和指标体系,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概括、归纳出最能反映学生道德面貌的、基本的、具体的行为,建立科学、可操作的测评指标体系。

德育评估的定性与定量

在德育评估活动中,究竟应当采用定性的方法还是定量的方法,常常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下面的案例就反映了两位校长对德育量化评估的不同看法。

某区教育局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就德育的量化评估问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会上,A校长介绍了本校实行学生品行量化评分管理的大体做法:我校自1996年9月以来,把量化作为一项德育管理措施,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检查记分。评定一个学生的操行,一方面看他是否遵规守纪,另一方面看他参加了多少次活动,做了多少件好事。在评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自评与互评,校内评与校外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测评,学生不仅知道了“该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自评、互评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通过家长、社会的评分和学校最后定分的反馈,促进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配合。我校坚持两年多来,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上个学期全校大小活动开展了100多次,好人好事有700多件。通过评分活动,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严重事件得以杜绝,校风、班风大为改善。事实证明,进行量化管理对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B校长就A校长的介绍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从效能来说,实行量化管理,并与奖罚、升学挂起钩来,这对于刺激学生遵规守纪和使学校风气好转等方面的作用特别灵,而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但是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考察一项教育措施的效果不仅要看它在某一具体问题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看它对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一最终目标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大量事实表明,由于“量化”实际上只重视行为结果的评分,并不注意学生的行为过程,因而导致了一些学生投管理者所好,不择手段地争取高分,想尽办法躲避低分,而德育评价的教育作用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有悖于学校整体培养目标的短期行为,作为一项德育管理措施是不可取的。

实际上,德育的定量化评估和定性化评估各有利弊。所谓定量化就是把学生操行通过评分产生的具体的“数”记载下来,一定数所积累的“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道德水平和行为发展的情况,因而它能比较有效地克服定性评估中经常出现的“表现一般”、“较好”、“有较大进步”等随意性比较大的评语。同时又能为以后的奖罚、升学提供比较精确的参考依据。此外,“量化”中所出现的“量”,还能激发学生道德动机的产生,从而促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矫正不良行为,使得学风、班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由干“量化”得到的分数有时会与学生实际思想品德状况不一致,因而就很难发挥它作为评价应有的选择、导向、激励和教育作用。更何况学校开展德育活动,不能仅仅强调开展了多少次活动,做了多少件好事,结果得了多少分,还应该去分析那些活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展的?动机怎样?活动的质量如何?是否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只有定量和定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对德育活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德育评估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

理想德育还是现实德育

评价学校德育管理的质量,还应该评价它的内容安排是否遵循德育工作自身的规律,即是否处理好理想的德育和现实的德育之间的矛盾。

学校思想品德的内容是由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道德品质、政治态度和世界观等构成的。而这些构成因素在人的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构成情况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处于学龄初期的儿童,道德品质乃是构成思想品德内容的主要因素。随着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影响,到了学龄晚期,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等逐步成为思想品德中的核心成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变化,既表现了道德发展的多水平,又表现了道德教育的连续性、阶段性。根据这一规律,教育部门一方面要按序组织德育内容;另一方面要按照螺旋式循环的方法安排德育内容。下面这一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孙处长在天津市河北区红光中学德育工作年会上指出:德育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是由低到高逐步提高的,德育工作也应该这样。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上下一般粗”,“文革”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份中央文件,上至中央的几级干部在学,下至中小学生在学。最有本事是我们的老师,谁都不敢讲的东西,我们老师还要站在课堂上讲。这个问题现在并没有解决。

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助人为乐”这四个字用得最多,但同志们思考过没有,它是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自己的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内容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力的方向。能否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乐于助人”就是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的意思,能达到这一点要求并不低,现实中很多人可以做到,但也有不少人做不到。能不能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助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帮助别人的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有人说这条低了,我认为并不低。假如,大多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都遵循着“不妨碍别人”的原则,那么,社会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考察日本的时候,在15天中多次乘坐过地铁。来来回回那么多趟,我没发现一起让座的事儿,哪怕是一位弯腰、负重的老太太就站在年轻人旁边,那些年轻人连看都不看一眼,所以我没看出日本人道德水平有多高;但我也没发现一起大姑娘、小伙子拨开众人抢座位的现象,所以也不能说日本人道德情况很差。在那里,人们未必去帮助别人,但似乎人人都遵循着“不妨碍别人”的原则。这样做,在一个人多、车多的社会里就能秩序井然。

以上道德要求被分成了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自然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时时想着“不妨碍别人”,做到这点并不够,还要要求他们“应该助人”,进而要求他们“乐于助人”,并向着“助人为乐”的方向努力。

孙处长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教育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第二,教育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第三,要掌握不同教育过程发展的“度”,低了,不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了,做不到,也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德育管理者明确了这三点道理,也就能处理好现实德育与理想德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研究的开发与深化

德育研究的开发与深化是评价工作的一项后续性活动,它是开启德育现代化、科学化大门的钥匙。学校德育管理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研究才能和创造才能都发挥出来并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要求教育部门进一步重视德育研究的开发与深化。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如前所述,美国、英国等国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学校德育工作走上了理论化、科学化的轨道。国外成功的理论研究给予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1)解放思想,创造宽松氛围。我国学校德育研究比较落后。由于受传统德育框架的束缚和“阶级斗争理论”的干扰,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德育仅停留在注释上级指示和领导人讲话的格式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育科学研究才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初步提出了德育大纲,有力地促进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发展。为了繁荣学校德育研究,我们应当创设宽松的研究氛围,把德育研究活动与政治区分开来,鼓励人们大胆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2)积极倡导新的德育观。面对时代的激烈变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讨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从而修正传统的道德价值。对我国来说,倡导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民族传统的新价值观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3)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研究。目前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日本、美国所提出的有关价值观、开拓意识、注重交际等标准,对学校德育都产生了直接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基本理论研究比较缺乏,还没有形成具有独特理论色彩的学术流派。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德育实验基地,研究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探讨未来人的道德形象等。

(4)建立起科学研究队伍,加强对德育科学研究,开展广泛的实验活动,并建立专家咨询机构,辅助学校开展相应的德育规划,而政府对德育的重大决策,都需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方可实施。

10.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迅速发展、变化,学校德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远远达不到人们的期望。俗语说:“没有知识是可悲的,可耻的,没有良好的品德是危险的,近年来,屡屡发生青少年学生离家出走,自杀、杀人等等事件,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可见,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世纪接班人的质量。如何改革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重振思想教育的权威,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功能,是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广大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更是学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背景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经济体制转轨与学校德育密切相关。学校德育若无视经济环境的变化,关起门来泛谈德育,必然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而丧失其活力。经济环境的变化,迫使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如何有成效地教育好下一代。商品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青少年学生现在正生活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环境中,又是未来参与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