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美国人“今天花明天的钱”的消费观念被很多人推崇。国内很多人,尤其是以“80后”为主争相效仿、鼓吹美国人超前消费的行为,提倡“人不应该为钱所累,变金钱的奴隶为金钱的主人,快乐至上”的消费观。
然而,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及次贷危机将这种消费观念打得遍体鳞伤,习惯了这种消费观念的人同样被击打得遍体鳞伤,月光型的穷忙族,甚至是一些高收入人群也在为不知如何度日而烦恼。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博士在他的著作《经济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两句话:
最终决定财富的不是收入,而是支出。
是否富有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在于未来你有多少钱可以花。
这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他认为,消费是决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今社会中不断壮大的“穷忙族”,缺乏理性消费观念同样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管是低收入者还是月薪过万者,刚拿到工资时,消费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理由很简单,犒劳自己一个月的忙碌奔波。这样的消费观念是极不理智的,往往表现为高估手中的资金,消费起来毫无节制,直到完全用光,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如果依旧想消费,就需要借助时下银行最大力推崇的业务——信用卡。
信用卡——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重新回到了美国推崇的消费模式“花明天的钱”,到明天的时候,必须偿还信用卡,剩下的钱再进行消费。可想而知,可供支配的钱会越来越少。为了能够有更多的钱可供支配,只好将希望寄托于工作。为了更多的钱,只能拼命工作、拼命加班,通过透支身体来偿还“昨天的债务”,这时,就已经陷入了穷忙的怪圈,且很难走出来。
“穷忙族”为什么会越忙越穷?
“穷忙族”是世界上最忙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了金钱,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理性的消费观念,总是无法有剩余的钱,甚至负债累累。为了“圆明天的梦”,甚至只是为了偿还高筑的债台,只有努力工作。
关于理性消费,再来举两个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
到一家服装商场购买一件衬衫,售价60元。在相隔1000米的另一家服装店发现了同样的衬衫,只卖50元。
此时,你会如何选择?
在普通人的观念中,多半会去售价为50元的服装店购买。
同样,如果你想购买一套家具,同样一套家具,一家家具城的售价是12000元,相隔1000米的另外一家家具城的售价是11900元。
此时,你会如何选择?
相信很多人不会去相隔1000米的售价为11900元的家具城购买。很多人愿意为10元多跑1000米,却不愿意为100元多跑1000米。
这种现象被称为舍大求小。很多人习惯于把小的开支藏在大的开支里面,以获得一种心理慰藉。
12000元的家具与60元一件的衬衫,在不同的地方购买,节省的钱是显而易见的。可60元与50元的衬衫之间,其差额与衬衫本身的价格相差不大。而12000元与11900元的家具之间,其差额与家具本身的价格相差悬殊。
由此可见,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价格越低,很多人就越会注意到节省的效果,而消费的价格越高,就往往会忽略节省的效果。
再来说一个门槛效应的事例:
购买了一个非常好的笔记本电脑,花费8000元。这时,推销员会向你推销可以折叠的电脑桌,售价只要80元,方便实用。此时,你考虑到80元对于8000元来说,九牛之一毛,尽管你原本已经有一台还可以使用的电脑桌,但考虑到新款可供折叠,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如果推销员再向你推销无线鼠标和键盘,这时,一种追求完美的心理会驱使你连带的消费,因为你需要“完美”地使用你的笔记本。这就是说,开支越大,消费越高,带给人的期望就越大,就越不可能理性地管理自己的财务。
上述从心理学角度描述的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消费。
小说《块肉余生》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如果每年收入20英镑,却花掉20英镑6便士,那将是一件最令人痛苦的事情。反之,如果他每年收入20英镑,却只花掉19英镑6便士,那是一件最令人高兴的事。
一句简单的台词,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要过得快乐,就必须理性消费,不合理的消费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事情。穷忙族缺乏理性消费,形成不正常、不健康的消费链,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耗费了正常劳动创造的价值,且造成了不愿意面对的穷忙局面。
或许理性消费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理性面对又是一回事。其实有很多人就是在明知这个道理的情况下成为穷忙族的。
事实上,最终决定一个人是不是穷忙,收入只是一个因素,支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只有走出消费的误区,科学合理地理性消费,在解决穷忙的问题上,效果才会显著。
回归到源头,消费没有固定的统一模式,健康、理性的消费是相同的,缺乏理性的消费却各有各的不同。人与人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理财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