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12715900000005

第5章 “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3)

理念只有转化为行为,也就是说,理念必须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转化为具体的与学生相适应的行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顾泠沅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的确如此,你看魏书生、李希贵、李镇西、窦桂梅、华应龙、吴正宪,有哪一个不是教研双馨的呢?有哪一个不是既“下得了厨房”(上课)又“上得了厅堂”(著述)的呢?事实表明,没有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用经过日常教学的“实践操练”的,也没有一个教育名师名家的成长不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为什么说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因为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这种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具体教学情境的历练和教学实践的体验。基于这种认识,教师要发展,就必须要坚持实践的路径取向,必须立足课堂。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育实践是教师成长的最好环境,真正的优秀教师都是产生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而不是出现在书斋里的。当然,实践不是盲目的操作,而是有理论指导或者以观念和理论为基础的。要上好一堂课,未必有多难,有行家点拨,新教师也有可能在一节课上出彩,把一时段的课上好也不算难,只要教师熟悉教材,善于扬长避短。可是,要能长期直立于课堂,有自己的创造,有自己的风格,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靠的是我们常说的治学。《高考1977》中,数学老师陈甫德在写给场长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知识乃人之应该有,人须臾不可以离开知识,若无知识,人和禽、和兽还有什么两样呢?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亲身得之于实践,二就是读书。”我以为,最好的方法是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

五、 思维自觉

恩格斯曾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对教师而言,思维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使教师作出不同的选择。而一旦思维方式出了问题而不自觉,就会使教师固守着传统的知识经验,面对变革或者不知所措,或者横加阻扰,或者逐步被“边缘化”。因此,教师要有思维自觉,努力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认识到变革是这个社会的常态,积极参与变革并在变革中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的事业。教育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者思维方式的转变。一名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才能使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在很多时候,处在一线的教师明明知道自己的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许多教师面对问题或困惑时的真实体验。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教师专业成长不仅是接受教育理论、学习他人经验、吸收同行成果的过程,还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特别需要敢于突破传统、突破自我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师更多地把自己放在执行者的位置上,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缺乏主动、系统的思考,常常是“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做”,因此,一旦遇到问题自然就缺乏自我觉醒、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当成钉子”。在一个问题上形成思维定势的时间越长,重复的次数越多,它对人创新思维的约束就越强。但如果能转变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会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正确定位自己。尤其是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更需要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勇气。一般来说,由于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你得出的见解和结论也会与别人不同。特别是当你遇到困境和难题时,一旦有了“思维自觉”,就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得见“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景。可以说,人是离不开思维的。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如果离开了思维自觉,你就失去了创新与发展的活力和生命。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要求“君子日三省乎己”;西方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思”。反省,就是问自己有哪些缺点;反思则不同,反思是问自己: 我还有多少能力和长处没有发挥出来,我如何做得更好。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来说,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有的人“一节课备了一辈子”,而有的人“一节课用了一辈子”。不难看出,前者备课是在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不断创新,演绎着教育“春天的故事”;而后者备课是在年复一年地套用教案,一直重复“昨天的故事”,如此备课,其课堂教学效果必然“涛声依旧”。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反思,还要有哲学思维。有了哲学思维,你就能从更高层次去理解、思考问题。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他所说的幸福,是心无旁骛的哲学思辨。哲学需要闲暇,在闲暇之中我们才能进行哲思。与教育研究者相比,我们一线教师最不缺少的就是实践,源自教学的真真切切的实践,我们每天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但因为我们缺乏对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对问题的哲学思考,所以我们的智慧并未得到切实的、理想的提高,这恐怕也是一些教师不能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主要原因。

现在有不少专家倡导教师课后写反思日记的做法,我认为是很有效的。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像顾泠沅、李镇西、杨瑞清等名师,他们都有写教育反思的习惯。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反思,就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那么,什么是反思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说,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学会了反思,就会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增长教育智慧,提高教学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了思维自觉,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教师就不会失语。尤其是在面对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时,教师也有自己的话语权。在教育工作强调专业化的形势下,要求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言说能力也要增强“专业味道”。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有赖于教师理论水平、科学素养、课堂教学能力等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表现在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方面,而且表现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

值得指出的是,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教学反思,也还是默默无闻,原因在于,他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是零碎的。没有教育信念的教育随笔就是一地鸡毛,就是一堆没有灵魂、没有线索、散落在地的珠子。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凭借很多因素。以爬山为例,学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人都知道,成功有三个因素——志向、力量和外物,把它们分成两类,就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但对教师来说,客观环境和条件我们个人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自己出发,做到内外兼修。俗话说: 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李政涛教授曾引用过这样的比喻,即每个教师的生命就如同一条船,船的启动和远行需要帆和桨。“帆”就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它涉及教师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如何看待学生和同事,也事关如何看待自我。有没有帆,是什么样的帆,主导了船将驶向何方。“桨”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有没有这样的动力,这样的动力有多大,决定了“船”能够走多远。因此,我们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自我意识问题。于漪老师说:“只有当自己平凡的日常工作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站得高、看得远,才会看到你的工作是多么的有意义、有价值。”如果只有外力驱动而缺乏内心的深度觉醒,教师就不可能实现专业上的自主发展。“文化自觉”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影响着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文化自觉不仅是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教师有了文化自觉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中,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显然,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越强,他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情感依赖与投入程度就越高,幸福感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