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本书Philosophieren über den TodHansGeorg Mller und Guünter Wohlfart (Hrsg.), Philosophieren ber den Tod. Death in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ies. 1. Aufl., Academie du Midi. Kln: Edition Chora, 2004.,中文可以译为《用哲学来思考死亡》。为什么今天我要谈死亡的问题呢?在山东曲阜举办的国际儒学大会座谈会上,我专门谈了一下《论语》、孔子和死的问题,提出汉学家们很少研究的死亡的问题。我上个星期在波恩整理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因为找到了这本书,所以我意识到当时我说的话有一点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和京特·沃尔法特。梅勒现在在爱尔兰的一个重要的城市科克(Cork)教哲学,他以前在波恩大学跟我读过博士,他的专业是中国古代哲学,出版过不少有关道家的书。他写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人)和庄子(约前369—前286)写得很好,所以这些书也被翻译成英文和汉语在美国和中国出版。他为什么从汉学转到哲学呢?因为他的水平可以与哲学家相比美。不过水平太高的人在德国是没有地位的,因此他无法申请到教授的席位。沃尔法特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诗人、哲学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他开始大量阅读庄子、老子的书而到后来完全放弃了德国哲学,他认为德国哲学“it takes you nowhere”——意思是“它不能把你带到什么地方去”,从德国哲学中得不到任何东西。他现在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他学过一点古代汉语,他可以同时看翻译和原文。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他呢?他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之所以要关注他是因为他从事的一种比较哲学在中国和德国都是很少被人触及的领域。如他在《袖珍汉学》(minima sinica)上发表的文章,把苏格拉底前的古代希腊哲学学派与孔子、孟子、老子相比较,想说明中国古代哲学跟前苏格拉底哲学学派之间的异同。此外,他的比较都是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由于他想模仿老子和庄子的生活方式,因此很早就退休了。他在法国南部买了农庄,养了一些山羊。这本书的副标题是“Death in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死亡之于东西方哲学),封面印有孔子的一句话“朝闻道”,由科隆一家非常小的出版社用德文和英文出版,封面很漂亮,但销量并不好。
附录4.1
Günter Wohlfart (1943—)
中文译名:京特·沃尔法特。
德国哲学家、汉学家。1943年生于法兰克福。曾在大学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心理分析。年轻时他曾在德国大学教授德国观念论与古希腊哲学。出版过有关康德、黑格尔、尼采和赫拉克利特的专著。当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和语言哲学。在接触到东亚哲学后,他开始研究禅宗与道家哲学,出版了一系列有关禅宗、老庄研究的专著。他任教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这一时期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退休后,沃尔法特隐居在法国南部的小村庄中,他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旅行、写作和园艺工作上,撰写了一系列跨文化哲学研究的著作。
人们一般避免研究死亡这个题目,但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做哲学研究,我们要学会死亡。”这是什么意思呢?苏格拉底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去死的问题,因为我们都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死是好的。孔子也是为了把死亡的问题弄清楚,现在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小枫(1956—)教授曾经说中国没有哲学,孔子不做什么哲学研究。但我认为我们可以试图从德国哲学的角度来看《论语》,从而丰富《论语》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一门哲学。“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我们“朝闻道”的话,我们还是孩子,还是年轻人,我们真的懂得“道”吗?这是第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我们早上听闻到“道”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等到晚上才死?因为早上听闻到“道”的话,我什么都知道了,但是生活的时候也可能会碰到好多困难,也可能会碰到一个庄子、一个老子,他们跟我说你早上听闻到的“道”是完全错误的,我开始糊涂,不如早死。为什么中午不能够死,晚上可以死?为什么不是第二天死?这里如果把“朝”理解为年轻人是不合适的,年轻人如何能得“道”。如果将“朝”理解为早晨,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等到晚上才死?如果我们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才真正进入了哲学思考。
如果问哲学家死亡是什么的问题,他们也许不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没办法解决死亡是什么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哲学的思考来提出死亡的问题。德国当代哲学家们都是一个口气,认为哲学的作用是让你提出问题,但哲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很早就对死亡的问题感兴趣,所以我在波恩每个学期都会专门谈死亡的问题,这跟我的出生地有关。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中欧人而不是真正的德国人,因为我母亲是维也纳人。1945年以前奥地利人都认为自己是德国人,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有所谓的奥地利人的身份认同。我是在维也纳长大的,维也纳的德语还保留着18世纪的词汇。维也纳人特别忧郁(Melancholie),这里被称为“死亡之都”。我还记得一个九十二岁的亲戚总是重复着一句话“不如去死”(Oh, wenn ich doch nur sterben knnte!)。所以我从小就很好奇,为什么他们总想着死亡的问题,死了以后他们能够得到什么。在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知道怎么去死,知道如何更好地去死。比如孔子不希望死在路上,也不要椁葬,希望死在自己弟子的怀抱中。因为他知道死在路上是没有人给他埋葬的。而当今之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去死。我有个四十多岁的同事,他知道自己快要死的时候给我寄信说自己还有三年的寿命,他觉得自己生命将尽的时候,就把他的一群朋友叫到自己家里聊天。另外一个和我1974、1975年在北京学习过汉语的同学,他是一个著名的德国记者,他得到自己快死的消息后便通知我,但不允许我跟他谈死亡的问题。当他的生命只剩一年的时间,我觉得应该跟他谈一谈死亡的问题,他非常愤怒,生我的气,说要和我绝交,不再给我写信、见面,但后来重归于好。记得那是在一个星期日,他宴请了很多朋友去他家里做客,吃完午饭后他觉得疲惫,就回房休息了,于是再也没能出来。还有一个柏林的朋友,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突然去世。她临终前叮嘱丈夫不得将她去世的消息告知好友,她的墓碑上不应该有她的名字。她还在的时候没办法跟自己告别,死了以后我们也没办法跟她告别,她这样做让我们比她更孤独、难过。
附录4.2
Rolf Trauzettel (1930—)
中文名:陶德文、陶策德。中文译名:罗尔夫·特罗蔡特尔。
德国汉学家。1930年生于德国莱比锡,1951—1952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汉学、日本学以及印度学。1962年他继续在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于1964年获得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为《奸佞之臣的典型蔡京(1046—1126)》(德文名为Tsai Ching (1046—1126) als Typus des illegitimen Ministers. 1964)。陶德文于1968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大学授课资格,教授汉学课程。1969年起担任哥廷根(Gttingen)大学汉学讲师职务。1972年开始,任哥廷根大学科研顾问和汉学教授。1975年起担任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陶德文早年的兴趣主要在蒙元史。除了对历史感兴趣之外,他也一直对哲学和艺术有着兴趣。他在研究中国历史、编年史学以及语言之后,转而研究中国的哲学,并专注于文化人类学的议题。他与傅海波合著的《中华帝国》(Das Chinesische Kaiserreich. 1968)曾作为Fischer“世界史丛书”的第19种出版,获得了巨大成功,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曾参与编写顾彬主编的10卷本《中国文学史》中的《中国古典散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006年台湾辅仁大学专门为他出版了《位格和个人概念在中国与西方:Rolf Trauzettel教授周围的波恩汉学学派》一书。
梅勒和我共同代表波恩汉学学派(Bonner Schule)。我们精神上的老师是陶德文,他写过不少关于死亡的东西,他的作品也有个别的被翻成中文。我认为,他是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海德堡大学的瓦格纳和法国的于连。陶德文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复杂且内容丰富。
附录4.3
Rudolf G. Wagner (1941—)
中文名:瓦格纳。中文译名:鲁道夫·瓦格纳。
德国汉学家。1941年生于威斯巴登。1962—1969年间,他在波恩大学、海德堡大学、巴黎大学及慕尼黑大学攻读汉学、日本学、政治学与哲学专业。1969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为《慧远向鸠摩罗什的问法》(Huiyuans Questions to Kumarajiva)。其后获联邦基金会哈克尼斯奖学金,在哈佛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987年,瓦格纳被海德堡大学汉学系聘为教授,兼任系主任,一直到后来退休。此外,瓦格纳还在1992年9月至1996年8月期间担任欧洲汉学学会(EACS)秘书长;1992年12月获得了德国研究基金会的莱布尼茨大奖;1996年成为上海社科院的特聘教授;1996年
9月至1998年9月,担任欧洲汉学学会(EACS)主席;2005至2009年期间,任海德堡大学东亚学中心主任。
瓦格纳教授的研究领域广泛,早年主要研究佛学、魏晋玄学、严复、19世纪西方和中国的关系等,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对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王弼的研究。1993年起,瓦格纳教授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点,组织“近代中国公共空间结构”研究团队,展开对《申报》及上海的深入研究,成为德国乃至欧洲屈指可数的上海学研究专家。
附录4.4
Franois Jullien (1951—)中文名:于连、朱利安、余连。
中文译名:弗兰西瓦·于连、弗兰西瓦·朱利安、弗兰西瓦·余连。
法国汉学家、哲学家。生于1951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曾留学北京和上海。1978年获得远东研究的博士学位。曾任法国中国研究学会主席、巴黎大学组织资深会员。现任巴黎第七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一般哲学与中国思想(上古中国思想及宋明理学,中国古典文学及美学概念)、比较方法论与跨文化研究。于连习惯于在中国思想及欧洲哲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工作,以使思想产生陌生化的效果,在东亚之中探索与欧洲思想所发展者不同的可理解性;同时透过这一距离,产生回返效应,上诉欧洲理性深埋的选择,并询问其立场选择。于连有多种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