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
12706200000001

第1章 选对工作做对事(1)

第一次就选对工作很重要!为选对工作投入时间和精力也是必要的!因为人生是有限的,任何一次不能符合职业规划的就业会使我们落后,而跳槽会让我们付出更多的成本,包括应付现有工作的投入和离开这份工作的赔偿。

1. “工作”还是“事业”?

我们从工作中不仅仅收获货币华的薪酬,而且收获着影响我们清神层面的非货币薪酬。工作决定了我们的事业成败,是我们谋事业的第一步和基础。

所以,我们择业必须充分考虑一份职业带给我们的诸多方面,包括近期的和远期的。

很多人认为事业就是一份好的“工作”,其中存在一定的误解。“事业”和“工作”并不完全等同。这一点,是我们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的事情。

同样是在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志得意满,有的人郁郁郁寡欢?即使是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人锦衣玉食,有的人穷困聊倒?有的人因为事业有成,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尊重,而有些人在工作中碌碌无为,大家就会评价他“混日子”。我们很多人会对此感到困惑,而实际上,造成这二者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你所从事的是“工作”还是“事业”。

“工作”和“事业”既有某些方面的联系,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同。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对你的未来择业有很大的帮助。

一方面,工作对应的是一个职位,比如说你是销售主管,还是业务员,或者是技术工人。你承担这个职位的职责,并且获得相应的薪酬,一份工作能给人带来很多方面的好处:足够的金钱、安定的生活、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等等。而“事业”则是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比如说,你将努力从普通业务员做起,一直做到高级主管,甚至销售总监。你对这个职位寄予了比工作更高的期望。从这方面来说,他们找工作的目的,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有很多富人,如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华人首富李嘉诚等人,他们的财富足以和一个国家媲美,但他们还在勤奋工作,奋斗终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另一方面,职业发展的基石是工作,工作是实现事业理想的平台和载体。我们常常说要干一番事业,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个“事业”往往是抽象的,需要具体的职业目标去支撑。无论是打工,还是自己创业,都是工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事业”和“工作”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工作”满足现实的需求,给我们提供生活保障、地位,“事业”给我们提供未来的方向,是愉悦心灵的营养。如果没有“事业”,我们从工作中得到的更多是厌倦、紧张和失望,因为有了“事业”,工作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这么简单,再累我们也不会觉得痛苦。

2. “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

选择职业,需要在“我想干什么”和“我能干什么”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果我向读者提一个问题:“你们是‘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是两种对职业轨迹的选择,即从事业理想开始,去寻找合适的工作;还是相反,从工作开始,去适应职业的需要。

我们很难说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传统的教育都是提倡“干一行,爱一行”,提倡个人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环境变化。殊不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特定的职业具有浓厚的兴趣,更容易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很容易融工作、生活、事业于一体,更加有利于人的才能发挥。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爱一行,干一行”更加有利于个人的职业成长。在有条件选择职业机会的情况下,我们最好选择“爱一行,干一行”。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会如我们所愿,一方面,职业选择是双向行为,社会未必会为我们准备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对某项职业有兴趣,并不表示我们具备从事这项职业的能力,比如说有人很想成为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但他的身体条件却不一定符合要求。而且,人的兴趣有时会发生变化,有些我们很曾经很感兴趣的职业,可能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感到厌烦,而另一些我们并不喜欢的职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喜欢上它。

因此,我们选择职业,就是在“爱一行”和“干一行”中寻求一种平衡。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了解,一个简单的方法便是给自己提三个问题:

“我适合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

在你对以上三个问题给出答案以后,别急于做决定,把答案写下来。过一段时间后,再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同样,把答案写下来。如此,反复几次,如果你得出的答案都是相同的,那么,你就可以从容地开始选择你的职业了。

而更多时候,我们对自己也并不是很了解,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测试,来帮助自己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确定职业方向,做出更合适自己的职业决策。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会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评价个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了解自己的特点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自己职业的选择。这样的话,我们在职场上更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3. 如何才能更快地成功

选择职业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想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我们适合做什么,还要考虑社会上需要什么。

春秋时期的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朱评漫的年轻人为了学习屠宰龙,访得名师,苦练本领,耗费几千两银子的家当,三年后终于学成了,但没有地方施展他的本事。

这个朱评漫很悲哀,辛苦三载,耗尽了全部家当,学成屠龙术,但天下无龙可屠。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人,大学毕业后,才发现根本找不到对专业对口的工作,便整天抱怨自己学错了专业。

另一些人则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进行职业准备,他们通过尝试各种兼职,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关注各种职业信息,了解社会上各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在大学最后1~2个学期,选择自己中意的单位去实习,获得实际的操作知识。显然,这些人经过周密的准备,大大的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小李高考后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他在大学里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因其出色的组织能力,担任校学生会干部。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人才济济的大城市谋职,而是不顾别人的偏见,选择了最基层、最贫困的乡镇工作,在当地,有大专学历的人才还很少,因此,小李很快就得到提拔。因为具备学生会干部工作的经历,较好的适应了政府机关的用人要求,不到三十就当上了某县的县长。而他的很多同学还在大城市不停地跳槽和求职。

小李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人才还属于稀缺资源的乡镇去工作,也因此获得了职场上的成功。而如果他选择了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话,在这些地方,研究生和博士生都遍地开花,以小李一个区区专科毕业生,自然难以谈有什么竞争优势。

因此,为了能更快地获得成功,在选择职业时,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即社会需求的问题:我想做,我能做,而且我也适合做,可是社会上有这种需求吗?

社会对职业的需求源于两个方面:既有的职业和新兴的职业。

(1)既有的职业。已经有前人在这个职业领域奋斗。在选择职业时,应尽量选择那些人才稀缺的地方,才能有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才能使你的价值放大,收到更大的人力资本使用效益。这样的职业需求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求大于供,还是基本平衡?这种判断要着眼于未来的趋势,而不能只是局限于现在的情形。比如游戏软件、精算师等职业都属于短缺职业,未来几年基本属于求大于供,属于可以进入的行业。另一些行业则有可能会慢慢衰退。

②供给结构。某些行业存在普遍的高才低配现象,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云集,比如硕士生进高等学校从事教务员的工作,这样的行业一般要回避。

也有些行业存在专业化的人才短缺的现象,或者现在面临专业化的转型需求,需要人力资源的升级换代。例如2000年以前由于从人事工作向人力资源工作的转型,人力资源人员出现短缺,许多从事教育工作、企业管理工作、法律工作的进入了这一领域并获得了成功。但是现在转行进入该职业就有了较高的专业门槛。

③机会与成本。除了上述供求关系、结构问题之外,还要分析自己可以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源,比如合适的人际关系资源。成本问题也很重要,比如进入某一个行业之后,短期内要适应这一行业的“圈子文化”,要与操作层面的员工打成一片,我们能否接受这种改变?

(2)新生的需求。这类需求包括人数还比较稀少的和我们作为首创者的。随着人类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社会上的职业门类也越来越多,还有许多职业正在酝酿中。其中有的是原有职业的发展和变异,比如驾驶陪练、家庭心理咨询师等,有的是新生的,比如拓展教练、飞行教练、汽车代驾、电子游戏程序开发员等。

如果能率先进入某个新领域,一旦该职业发展起来,依靠“先入为主”的优势,你就会成为该领域的“鼻祖”,可以充分享受你的先发优势奠定的基础。当然,获得新机会的同时也伴随着未知的风险,因此,首创一种职业需要敏锐的商业眼光、令人信服的专业技能作为支撑。

很多新兴的职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知识产权方面的职位一般要求具备工科专业和法律专业两个专业的知识,人力资源要求具备所在行业的知识和人力资源专业知识。这也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谋取个人职业的最佳发展机会。

细节百分百01: 在什么时候必须尽快辞职

如果职场中出现以下这几种情况,必须尽快辞职:

①薪酬太低,甚至无法满足我们的生存需求,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有改善,这样的职位一定要舍弃。

②公司非正常性的人事变动过于频繁,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这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影响到正常的工作,那么不如寻找一份稍微稳定的职业。

③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提供个人专业技能提升的机会,这时一定要早做打算。如果有一天,你离开现单位,你再去找新的工作会很困难。

④你对现工作一点也不喜欢,上班对你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那么一定要尽快离开,选择一份自己喜欢(至少要不讨厌)的工作,否则很容易造成精神方面的疾病。

⑤单位的人事关系太复杂,同事之间(包括领导在内)勾心斗角,对工作则漠不关心,这种公司很难有大的发展,企业文化也存在很大问题,不适合一个进取的人长期滞留。

⑥无论你有如何出色的表现,你立下了多大的功劳,上司都没有奖赏(物质或精神)的表示,显然,你是在一个不论功过不论赏罚的公司上班,那么你死定了,一定要想办法离开。

⑦公司的薪酬和福利水平总是比同类单位同类职位的同仁差一大截,而这不是通过单位的改进可以改善的,那么一定是老板没有拿我们当人看,或者公司营利水平太差,没有发展前景,早晚要出事,尽快离开。

⑧上司从来都不懂得尊重我们,动辄呼来喝去;从来不懂得关心,无休止的加班、出差,那么我们就是老板生财路上的一粒石子而已,不值得久留。

⑨即使你做得非常出色,也不会有任何晋升、发展的机会。你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度过,那么赶紧跳槽,找一份有前途的职业。

⑩你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而你的工作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连你的妻子和家人都瞧不起你,尽快离开,否则你会苦闷一生。

4. 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寻找具体的目标单位和职位是个漫长而重要的过程,涉及一个职位所在的城市、具体的位置,涉及单位的行业、所有制性质、规模、文化、工作强度等方方面面,有的还需要做深入的调查。获得职位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无疑是比较便捷的选择。选择一个工作,往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所以,这个过程无疑需要反复掂量。最大可能地去发现可能的职位,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就业目标。

每个人在求职时都会都习惯性地在选择一个好的公司。但什么样的公司才算是好公司呢?只要给工资高的公司就是好公司吗?这可不一定,除了薪水以外,公司的好坏取决于企业文化、人文环境、经营理念等。一般来讲,好的公司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①公司形象良好。

如果你的公司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良好,那么,不管你自己是否已经取得非凡成绩,别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如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管你的成绩到底如何,只要一听是从那所大学出来的,人们便会刮目相看。而事情也往往都是这样,如果公司整体状况较佳,那么下属的每一位员工也都是精英。

②同事非常出众。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我们所在公司是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自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近朱者赤,耳濡目染,整天与之相处,我们不但可以学习到好多原来所不知道的东西,而且还可以为我们自己的资历增加一点分量。当然,如果公司存在太多的勾心斗角,那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