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智者预言
12700600000005

第5章 易占(3)

起初,淮阳宪王的舅父张博从京房学习,把女儿嫁给京房为妻;京房与妻亲爱,每次朝见皇上前,总是向张博说要向皇上说的话,张博以为皇上要用京房的建议,但群臣讨厌京房,以为其建议妨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被大家排斥。张博对京房说:“淮阳王是皇上的亲弟,聪明通达喜欢政事,想为国尽忠,现在想让淮阳王上书要求入朝,能帮助你。”京房说:“恐怕不可能吧?”张博说:“前楚王朝(像这样)推荐过士,为什么不可?”京房说:“中书令石显,尚书令五鹿充宗和皇上和睦,石显、五鹿充宗都是些笑面虎,做县官十多年,他们对百姓很久没有补益,可以说得上无功了,这些人特别反对考功法。淮阳王能劝皇上试行考功法,事情就好了。只说丞相、中书令任事很久了,却又没治好朝政,可以停止韦玄成的丞相职务,用御史大夫郑弘代替他,差遣中书令石显做别的官,用徐立代替他;能这样,我的考功法就能施行了。”张博从京房学习,并把京房说的灾异事都记下来了,于是请京房替淮阳王起草请示上朝的奏章草稿,都拿去给淮阳王。石显暗里侦察都知道了,因为京房亲近皇上,没有敢说。等到京房出任郡守,石显告京房与张博通谋,诽谤治理国家所施行的一切措施,归罪于天子,连累诸候王,语在宪王传上。起初,京房见皇上时说过周幽王、周厉王事,出任郡守时向御史大夫郑弘又说过这件事。京房、张博都被处死示众,郑弘免官作百姓。京房本姓李,推求律度自定为姓京,死时年仅四十一。

(《汉书》)

任文公Ren Wengong

任文公Ren Wengong,是巴郡阆中人,他的父亲任文孙,懂得风角秘要。文公学习父亲那一套,州里召他做从事。哀帝时,有人说越嶲太守想造反,刺史非常害怕,派文公等五位检查边界,偷看虚实情况。他们一同住在客舍,当时暴风猝然到来,文公连忙叫其他从事离开,说是将有逆变来害人的,于是赶着马车快跑。那些从事不能快走,果然被叛兵杀了,文公下人得免。

后来文公做了治中从事,当时正逢大旱,他向刺史报告:“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其变巳至,不可防救,应叫官吏百姓早作准备。”刺史不听,文公独自准备一条大船,百姓有的听到了,有作防备的,到了最旱的时候,文公急命搬走并派人报告刺史,刺史一笑了之。日将正中,天北云支起,不久大雨,至傍晚时,湔水陡涨十余丈,冲坏房屋,受害的达数千人。文公于是因占卜术著了名,召为司空掾。平帝即位,称病回家。

王莽篡位后,文公推数,知道大乱将至,于是训练家人背百斤东西,绕着房屋跑步,每天跑几十趟,当时人不知其原故。后来兵寇并起,逃亡的人很少能脱身的,只有文公一家大小背粮走得很快,全部得到完免。于是奔到子公山,十余年不被兵革所害。公孙述时,四川武担山石头折断。文公说:“唉!西州智士死,我便碰上了。”从此常会聚子孙,设酒席,后三月果然死去,所以当时有句话说:“任文公,智无双”。

(《后汉书》)

谢夷吾Xie Yiwu

谢夷吾Xie Yiwu其字尧卿,会稽山阴人。年轻做郡吏时,学会了风角占候。太守第五伦提升他做督邮。当时乌程长有贪赃罪, 第五伦派他关押乌程长并审理其罪。夷吾到县后,没有查验,只望阁伏哭而回。一县人惊怪,不知是干什么。等到回来报告第五伦说:“我用占候推算,知道乌程长会死,近在三十天,远不过六十天,游魂假息,不用刑罚加身,所以不逮捕他。”第五伦听从了他的话,并不督办。到一月有余,果然有驿马送来乌程长的印绶,说他暴病死去。第五伦因此更加有礼而信服谢夷吾了。谢夷吾被举为孝廉,做了寿张县令,不久调升为荆州刺史,又升为巨鹿太守,所到之处爱护人民,有好政绩。后来第五伦做了司徒,叫班固写文推荐谢夷吾道:“臣听说尧用了稷、契,政治兴隆太平;舜用皋陶,政治雍熙。殷、周虽有高宗、文王,武王等君主,还靠有傅说,吕望的策略,所以能光崇其业,允协大中。我私下看见巨鹿太守会稽人谢夷吾,出自东州,厥土涂泥,而英姿挺特,奇伟秀出,才兼四科,行包九德,仁心足以济时,智慧周及万物。加以少时即知儒雅,韬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录,研究圣秘,观察变异占天知地,与神合契,据其道德,以经王务。从前做陪隶,与臣从事,奋其忠毅的操守,躬行史鱼的气节,帮助我振纪纲,除懦弱,我得免罪戾,实靠他的功劳。等他应选作宰,惠及百里,降福弥异,流化有神,于是做荆州刺史,威行邦国。奉法行政,有周公、召公的风度;平日俭约,继承公仪的操守。从能力方面,可做外台之表;听声察实,可为九州之冠,迁守巨鹿,政合时和。德量绩谋,有伊尹、吕尚、管仲、晏婴的才能,阐弘道奥,同史苏,京房等人不相上下。虽然黾勉公务,而身出心隐,不求名声远扬,不求宠锡,心存谦逊,演志箕山,与古贤相比,实有伦序;和今人相较,超凡脱俗,的确是社稷之大龟,大汉的栋梁,应该提拔,使登鼎司,上使三辰顺轨,下使五品咸训,一定会得幸福,不只是守法奉职而已。臣以顽驽之才,器量非他同类,尸位素餐,非常警惕,愿请求退职,让位给夷吾,上以光七曜之明,下以满足人民的希望,庶乎使臣无悔。”后来行春时乘柴车,跟着两吏,冀州刺史上奏说他仪序失中,有损国典,将他降为下邳令。他预先知道死的日子,如期果然死去,遗嘱其子道:“汉朝末年当乱,必有掘坟露尸之祸到来。”叫儿子用悬棺下葬,不留坟顶。当时博士勃海郭凤也好图谶,善说灾异,吉凶占卜很应验。先自知死期,预先叫弟子买好棺材殓具,到那天死去。

(《后汉书》)

杨厚Yang Hou

杨厚Yang Hou其字仲桓,是广汉郡新都人。其祖父杨春卿,善于图谶学,曾为公孙述部将。汉兵平定蜀,杨春卿自杀,临终前告诉儿子杨统说:“我有先祖所传的秘记,为汉家用,你当好好学习。”杨统感谢先父遗言,服丧满三年后,辞家跟从犍为、周循学习先人之法,又从同郡人郑伯山受《河图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建初中为彭城县令,一州遭大旱,杨统推行阴阳消伏之术,县界蒙雨泽。太守宗湛让杨统为郡求雨,也降了甘霖。自此以后朝廷凡有灾异,多访求于他。杨统作《家法章名》及《内谶》二卷解说,官到光禄大夫,为国三老。九十岁才去世。杨统生子杨厚。杨厚母亲与前妻儿子杨博不和睦,杨厚年九岁,想让他们和好,就借口有病不说话不进食。母亲知道他的用意,就改变原来的态度,对前妻儿子恩养加深。杨博后来官到光禄大夫。杨厚从小学习杨统学业,精力思述。初,安帝永初三年(109),太白入北斗,洛阳大水。当时杨统为侍中,杨厚跟随在京师。朝廷以此问统,杨统推说自己年老耳目不明,儿子杨厚通晓图书,可知其意。邓太后使中常侍秉承后意问杨厚,杨厚回答:“诸王子多在京师,可能发生异变,应赶快发遣他们各归本国。”太后听从了,太白星不久就不见了。洛阳大水也自己退消,都如杨厚所言。于是以杨厚为中郎。太后特别引见,问他图谶的事,杨厚所对不合太后意旨,免职回家。再习业于犍为,不应州郡及三公之命,方正,有道,公车特相征召都不就。

永建二年(127),顺帝特征,诏令郡县督促发遣。杨厚不得己,行到长安,以有病自陈,因陈说汉三百五十年的厄运,应修明改良法律法令的道理,及消除灾异共五事。制书褒述,有诏令太医致药看病,令太官赏赐羊酒。等他到后,即拜议郎,三迁为侍中,特蒙引见,访问以时政。四年,杨厚上言:“今夏必有大寒,当有疾疫蝗虫之灾。”这年,果然六州蝗害大作,疫气流行。后又连上“西北二方有兵气,宜备战边冠。”车车原准备西巡,感杨厚之言而止。到阳嘉三年(134),西羌侵犯陇右,明年,乌桓围困辽将军耿晔。永和元年(136),杨厚又上“京师应有水患,又当有火灾,三公有免职的,蛮夷当反叛”。当年夏,洛阳暴水,死千余人;到冬天,承福殿失火,太尉宠参免;刑州,交州蛮夷贼杀死长吏,侵犯城郭。又言:“阴臣,近戚、妃党当受灾”。明年,宋阿母与宦者褒信候李元等通奸被废退;后二年,中常侍张逵等又因诬罔大将军梁商专政罪被伏诛。每有灾,杨厚动辄呈上消救的办法,而阉宦专政,所言不能得到信任。当时大将军梁冀威权倾朝,遣其弟侍中梁不疑以车马,珍珠玩物送给杨厚,想与他相见。杨厚不答,坚决称有病求退。帝准许,赏赐车马钱帛回家。修黄老之术,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多人。太尉李固几次推荐。本初元年(146),梁太后诏书备古礼以聘请杨厚,杨厚称病辞不就。建和三年(149),太后又下诏征聘,经四年不到。年八十二岁,在家去世。皇帝以策书吊祭。乡人赠谥号叫文 父。学生为他立庙,郡文学掾史春秋飨射常祭祀他。

(《后汉书》)

杨由Yang You

杨由Yang You其字哀候,是蜀郡成都人。少年时学习《易经》,以及七政,元气,风云占候等。后来做了郡文学掾。当时有大雀晚上集于库楼上,太守廉范问杨由,杨由答道:“按占卜郡内当有小兵乱,但不为害。”后二十多天,广柔县蛮夷造反,杀伤长吏,郡里调集库兵攻打他们,祸乱平息。又有风吹削哺,太守又问杨由,杨由答道:“不久当有荐木实的人,他的颜色黄赤。”没几天,五官掾献桔数包。杨由曾经到人家喝酒,他对车夫说:“饮酒如果三行时,就应赶快起身。”不久催着离开。后来主人房后有人斗殴相杀,人问杨由怎么知道。杨由答道:“刚才土地庙中树上有班鸠打架,这就是兵贼的兆头哩。”他的话多有应验。杨由著书十多篇,名叫《其平》。死在家中。

(《后汉书》)

李南Li Nan

李南Li Nan其字孝山,是丹阳勾容人。少小时好学,很明白风角之术。和帝永元年间,太守马棱因盗贼案被召,当到廷尉那里去法办,官吏人民都不安,李南特通谒道贺。马棱有些不高兴,对李南说:“太守不道德,现在当办罪,可是你为什么反而贺我呢?”李南说:“早上有好风,明天中午应有好消息到,所以来祝贺。”第二天早上,马棱伸颈望日影,没有动静认为不灵;到了中午,果然有驿使诏书原谅马棱的案情。李南问为什么迟到。使者说:“前日经过宛陵浦过渡时,马折了足,因此不能快速到达。”马棱才心服。李南后来被举为有道之士,召入公府,因病不能成行,死在家中。李南的女儿也晓得传家之术,做了由拳县人的妻子。早上到厨房做饭,猝然有暴风发作,便上堂屋向婆婆告假回去,辞别父母。婆婆不许可,媳妇便跪着哭诉道:“我家祖传法术,疾风猝起,先吹灶屋烟囱和井架,这祸必降到厨房主持饮事的妇女身上,这是我将死的预兆。”于是说明她的死期。婆婆于是让她回去,如期果然病死了。

(《后汉书》)

段翳Duan Yi

段翳Duan Yi其字元章,是广汉新都人。曾学习《易经》,明晓风角。当时有到那里学习的人,即使人没有到,他一定预先知道他的姓名。他曾经告诉守津吏道:“某日会有两个学生,挑着行李打听我的住处,希望你告诉他们。”后来果然像他所讲的那样。又有一个学生来学习,学了几年,自己认为巳懂其术了,辞归乡里,段翳替他合一剂膏药,并用简书封在筒中,告学生说:“有急事打开看看。”学生到了葭萌,与吏争抢渡河,头被打破。学生便打开筒子得了信,信中说,到了葭萌,与吏相斗头打破后,用这膏药裹之。学生听了他的话,用之治伤,立刻就好了。学生叹服,于是打转完成了学业。段翳隐居不露踪迹,死在家中。

(《后汉书》)

赵达Zhao Da

赵达Zhao Da是河南人。他年少时曾随从汉朝侍中单甫学习,思虑事物精细缜密,说东南地方有帝王气象,可以去那里躲避战乱,故此脱身北方渡到江南来。他研究“九宫”、“一算”,探求其术的精微内涵,故此能适应时机当即推算结果,对答问题有如神灵,以至于计算飞蝗之数,预测深藏的事因,无不言中有效。有人诘难赵达说:“飞动的东西本来就不可核对,谁又知道它真有那么多,这恐怕是妄言。”赵达请这个人拿来几斗小豆,撒在席子上,当即就说出粒数,核实后果然与赵达说的一致。他曾去拜访朋友,朋友为他准备饭食。吃饭时,朋友对他说:“仓促之间没有准备酒,又无好菜,无法畅叙情怀,怎么办?”赵达取过盘中一只筷子,反复横竖摆弄着,于是说:“您家东边墙壁下有一斛美酒,又有三斤鹿肉,怎么说没有呢?”当时坐中还有其他客人,心中知道主人情况,主人惭愧地说:“知道您善于预测有无,故想试试您,果然如此灵验。”于是取出美酒畅饮。又有人在书简上写了千万的数目,放在空仓里封起来,让赵达算算粮仓中粮食多少,赵达算出正确的数字,说:“仓里只有虚数,并无实际东西。”他的预测就是如此精深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