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经典的外国散文
12649100000014

第14章 秋 马拉美

作者简介

斯特芳·马拉美(1842—1898 ),十九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对推动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著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马拉美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少时沉湎于诗歌,1866年,马拉美的诗歌开始受到诗坛的关注。1876年,《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1896年,马拉美被选为“诗人之王”,成为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

自从玛丽亚离开我到另外一个星宿中去———哪一个星宿,猎户星,牵牛星,或者是你吗,绿色的太白星?我时常有寂寞之感。我孤独地和我的猫度过了多少漫长的岁月啊!我说“孤独地”,意思是没有物质的存在物,我的猫是一个神秘的伴侣,一个精灵。因此,我可以说,我孤独地和我的猫,和一个拉丁衰亡时代的最后作家,度过了许多漫长的岁月。

自从这个白色的生物没有了以后,很奇怪而特别地,我所喜爱的一切都可以概括在“衰落”这个字里。所以,就一年来说,我喜爱的季节是夏天最后几个憔悴的日子,正当秋季开始以前。就一日来说,我挑选了出门散步的时间是太阳落山之前,当黄铜色的光照在灰色的墙上,紫铜色的光照在玻璃窗上的时候。同样,在文学上,我的精神所从而寻求悲哀的娱乐的,也将是罗马末期的那些苦闷的诗歌,只要是那些还没有透露出野蛮民族已走近来使它返老还童的征兆,也还没有牙牙学语,在开始第一篇基督教散文的幼稚的拉丁文作品。

我一边读着这样的诗歌(它的色泽,对于我是比青年的肌肉更有魅力),一边把一只手抚摸着这个纯洁的动物的皮毛。这时,在我窗下,低沉而哀怨地响起了一架手风琴。手风琴在白杨树下漫长的人行道上响起,这些白杨树的叶子,自从丧烛伴着玛丽亚最后一次经过之后,即使在夏天,我也觉得它们萎黄了。有些乐器是很悲哀的,不错,钢琴闪烁发光,小提琴给残破的灵魂照明,但是手风琴,却使我在朦胧的回忆中,耽于绝望的梦想。现在,它正在悠扬地奏起一支愉快的俗曲,一支能使乡下人心里快乐起来的陈旧细腻的调子,它的繁音促节却引得我悠然入梦,并且使我下泪,像一曲浪漫的民谣———样,你这是从哪里来的魔力啊?我慢慢地领受着它,我不敢丢一个铜子到窗外去,惟恐一动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乐器不是在为自己歌唱。

品味

《秋》是一篇表现复杂的情感生活的作品。

作者创造了一种具有梦幻特征的情况:有形象,有情景,还有意象;但是没有理念,而且逻辑模糊。这如同人们在梦中受潜意识支配一样,虽然头脑中出现一系列情形,却不能于此时此刻表明什么道理。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完全沉湎于情感生活的人,头脑唯一地受感情支配,已经放弃了理喻表达的需要。

阅读这样的散文,读者已不再是狭义的“读者”,而是又读又想又辨的“赏析者”。尽管从作品中得到什么会因人而异,但读者会因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而感到别有一番悦意。窥斑见豹,读马拉美的作品,对于了解象征主义文学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