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腔骨龙在后肢的支撑下能够站立起来,并且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
腔骨龙的尾巴
腔骨龙的尾巴有着不寻常的结构,在其脊椎的前关节互相交错,形成半僵直的结构,似乎可制止它的尾巴上下摆动。
腔骨龙的尾巴比较长,也非常纤细,挺直状,是那种善于奔跑的动物的独特特征。
当腔骨龙快速移动时,尾巴就成为了像舵一样的平衡物。
腔骨龙的骨架
腔骨龙的骨架与现代的鸟类大致相同,部分骨骼是空的并且薄如纸,这就减轻了自身的重量。
它的骨骼也都愈合在了一起,所以与爬行类动物不太一样。它跑得飞快,并且停下来时身体挺直。
腔骨龙研究
腔骨龙的发现
腔骨龙化石最早发现于1881年,8年后被美国古生物学家及比较解剖学家,同时也是爬虫类学家与鱼类学家的爱德华·德林克·科普命名为腔骨龙。不过这套化石的保存状况很差,很难拼凑出腔骨龙的完整外貌。
进入20世纪,直至1947年,有人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幽灵牧场,发现了一个大量的腔骨龙尸骨层。这么多腔骨龙的化石可能是由突然的洪水所造成,并将它们集体冲走、掩埋的。
事实上,这类洪水在地球历史的此段时期非常普遍。
1989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埃德温·尔伯特对所有已发现的化石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研究,埃德温·尔伯特的研究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很多有关腔骨龙的资料。
幽灵牧场的大量标本,包括完整保存的标本,其中一个取代了原有的标本,而成为了作为分析的模式标本。
因为幽灵牧场的发现,很多骨骼在亚利桑那州及新墨西哥州出土,在犹他州也有未确定的标本被发现,当中包括成年恐龙及幼龙。当时发现的腔骨龙有两个形态:一个是较纤细的,另一个是较强壮的。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代表两性异形,就是雄性与雌性。
腔骨龙的生活形态
腔骨龙生存于三叠纪末期的北美洲,它是一种小型肉食性恐龙。腔骨龙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很少的水分就可以使它生存。它们常会进行小群体活动,很像今天的野狼。由于骨骼是中空的,身体比较轻盈,行动迅速,所以它是一个捕猎能手。
腔骨龙主要以小型、类似蜥蜴的动物为食,也可能以小群体方式集体猎食,这样就可以猎捕大型的草食性恐龙。
腔骨龙的分类
腔骨龙是属于独立的腔骨龙科,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即鲍氏腔骨龙。另外的两个物种,洛氏腔骨龙及威氏腔骨龙,由于不能被鉴定而被认为是鲍氏腔骨龙的异名。
腔骨龙科是一群原始的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大部分腔骨龙科恐龙体型相当小。它们繁盛于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
1998年,美国着名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利用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将腔骨龙科定义为:包含鲍氏腔骨龙与三叠原美颌龙,与它们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两者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
腔骨龙之谜
同类相食之谜
许多年前,一具完整的腔骨龙化石被发现,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研究后发现它体内竟有一具完整的骨骼。
当初,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腔骨龙幼体的胚胎,但后来发现这些骨头排列比较杂乱,并且体积也较大,认为这是腔骨龙的幼体。那么,这些幼体为何会在腔骨龙的体内呢?
古生物学家认为,可能当时因食物缺乏,出现了同类相残的场面,弱小者因不敌强敌的进攻,最后被强大者吃掉。但是,2002年的研究认为,这些标本其实是被曲解了,因为这些所谓幼年腔骨龙的标本其实是小型的镶嵌踝类主龙,如黄昏鳄,所以,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腔骨龙是吃同类的。
这个研究后来在2006年得到进一步确认。不过需要有新的证据来证明,才可以进一步了解真相。
排泄之谜
腔骨龙又名虚形龙,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腔骨龙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腔骨龙不需要像当时其他生物那样直接排尿,那么,腔骨龙身上的尿液哪里去了呢?这与现代的鸟类和哺乳类生物有些相似,因为鸟类是以尿酸的形式把氮物质排出来,而哺乳类通过一种尿素化学物,把含氮的排泄物排出来。
由于古生物学界普遍认为鸟类是恐龙的后裔,所以,人们认为,很可能恐龙在进化成鸟类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种能力。而且,这样的能力显然在干燥的三叠纪时期是非常有利于恐龙生存的。所以,古生物学家推测,生活在三叠纪时期的腔骨龙应该和鸟类一样,是以尿酸的形式排出氮物质的。
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档案
马门溪龙的头部
脑袋较小,头骨较轻,并且头骨上有许多孔洞。鼻孔位于两侧,牙齿比较小,呈钉状。下颌则比较瘦长,成为马门溪龙最显着的特征。
眼睛大而圆,并且具有巩膜环,能够对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由此可知,它的视力很强,能够迅速观察到危险情况,并能快速做出反应。
马门溪龙的颈部
颈部比较长,差不多是体长的一半。其颈部下方有很长的肋骨,颈椎达至19个,远超越其他蜥脚类的颈椎数目。颈椎长而细,但颈部并不灵活,主要借助与头部、肩部的关节来做动作。不过,它的颈部肌肉比较强健,很容易支撑起它的小脑袋。
马门溪龙的身材
马门溪龙的长度和一个网球场一样长,它的脖子也是已知动物中脖子最长的。
马门溪龙的模式标本身长22米,颈部长度为11米,是发现时已知颈部最长的动物。这个模式标本有19个颈椎,长有长条颈部肋骨。
马门溪龙的长脖子使它能轻松地吃到高处的树叶。马门溪龙的长脖子也使它的身形显得非常苗条,而从整个身躯来看,它27000千克的体重也并不显得笨重。
马门溪龙的骨骼
背椎约12个,而尾椎相对较少。颈椎呈现后凹型,前部背椎神经棘顶端开始分叉,背椎的坑窝构造发育不是十分完善。
它的腰椎呈现明显后凹型,前尾椎属于前凹型,后尾椎主要是双平型。肠骨比较粗,在肠骨中央的地方有一个耻骨突,但坐骨比较细长,胫骨近端较粗壮,并且长度大致相等,胫腓骨又呈现扁平状。它后肢的趾骨比较特殊,指爪也比较粗大。
马门溪龙研究
马门溪龙的生活方式
马门溪龙生存于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当时,它生活的区域覆盖着茂密的树林,到处生长着针叶树和蕨类植物。当它穿越树林时,就会用它的钉状牙齿啃食树叶。不过,它能吃到高大树木的嫩叶,这主要归因于它的脖子比较长。通常情况之下,主要依靠四足行走,此时尾巴挺直,以保持身体平衡。若是在交配季节,它们就会用尾巴相互攻击,当遇到强敌时,尾巴又会成为武器,攻击敌害。
马门溪龙的对手
永川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中华盗龙科的一种大型食肉恐龙。永川龙与马门溪龙生活在同一地区。它是一种肉食性恐龙,身躯非常庞大,体长约11米,站立时高达5米,重达3.5万千克。有一个又大又高的头,略呈三角形。嘴里长满了一排排锋列的牙齿,就像一把匕首。脖子较短,身体也不长,但尾巴很长,站立时,可以用来支撑身体,奔跑时,则要将尾巴翘起,作为平衡器用。
永川龙的前肢很灵活,指上长着又弯又尖的利爪,后肢又长又粗壮,也生有三趾。常出没于丛林、湖滨。在侏罗纪晚期,它是马门溪龙的劲敌。
马门溪龙之谜
头小身大之谜
马门溪龙的躯体十分笨重,但头却很小,头长不过半米。这么一点小脑子要指挥全身活动,曾令古动物学家十分费解。
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在合川马门溪龙骨盆的脊椎骨上,还有一个比脑子大的神经球,也可称“后脑”,起着中继站的作用,它与小小的脑子联合起来支配全身运动。
由于神经中枢分散在两处,所以,合川马门溪龙不是敏捷、机灵的动物,而是一个行动迟缓、好静的庞然大物。
水陆生存之谜
部分古生物学家研究认为,合川马门溪龙一生大部分时间可能在湖泊中度过,它们利用水浮起自己的身体,并且以此逃避敌害。而且还就地取材,以水中的藻类或其他柔软植物为食。只有在休息或产卵时,它们才到泥沙较硬的岸边活动。但也有个别古生物科学家对此提出异议。他们根据马门溪龙的同类,李氏蜀龙等前后脚的构造,以及尾端4个尾椎骨膨大而成的尾锤等特征,认为马门溪龙之类的巨大蜥脚类恐龙,根本不适应水中生活,而和现在的大象一样,是一种真正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这类体型高大的恐龙,可以尽情享受着当时只有它们才能够吃到的高大树木上的嫩叶和果实。
当遇到敌害时,它们便用脚爪和尾锤进行自卫,那些与之相对的敌害就是看见它们的体型也会吓得不战而退。当然,这只是个别学者的猜测,不足为凭,因此,关于合川马门溪龙如何生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大椎龙
大椎龙档案
大椎龙的头部
头部较小,长度还不及股骨长度的一半,并且头部有许多窝孔,不但减低了头部的重量,而且提供肌肉附着处,以及容纳感觉器官。大椎龙的颈部细长,并且能够灵活运动。
鼻孔椭圆形,位于头部前方。在鼻孔与眼睛之间有一个眶前孔,相对于板龙的眶前孔小了很多,而眼窝所占头部面积比例较大。
前上颌骨有4颗牙齿,而下颌骨则有6颗牙齿,腭骨还有个较小的牙齿,它完全有能力咬碎树叶,但是咀嚼功能不强,反而逐渐退化,不能够完全吸收营养。
大椎龙的身躯
大椎龙是一种侏罗纪早期的蜥脚类恐龙,体型中等大小,身长约6米,体重达135千克。一只成年的大椎龙若靠两条后肢站起来的话,头部可以够到双层公共汽车的顶部。
它的四肢比较瘦长,前肢健壮有力。前肢脚掌上长有5根脚趾,拇指上长有锐利的爪子,既可用来协助进食,又可抵御敌害。第四与第五指则比较小,使前掌看起来不太对称。
大椎龙的尾巴由许多尾椎骨组成,显得细长,并且灵活自如。通常情况之下,大椎龙以四足行走,行走时头部总是高高抬起,尾巴则保持身体的平衡。
大椎龙的椎骨
大椎龙是种典型的原蜥脚类恐龙。它们的身体修长,颈部长,大约具有9节长颈椎、13节背椎、3节荐椎,以及至少40节尾椎。
大椎龙研究
大椎龙的生活方式
可能生活在植物茂盛的河沼地区,主要以植物的枝叶为食。通常它主要寻找地上的植物,偶尔也会以高大树木的嫩叶为食,这时它就会依靠健壮的后肢站立。
曾经在大椎龙的化石中发现胃石,古生物学家们估计可能是用来帮助消化的。
大椎龙的近亲
鼠龙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恐龙,是一种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食草性恐龙。1979年,在阿根廷发现鼠龙化石。
根据在一个窝里发现的五六具鼠龙幼龙的化石,它们的身体比例差别非常大。幼龙体长只有0.2米,成年鼠龙可达至5米,体重约120千克。
幼龙与成年鼠龙相比,幼龙的脑袋、眼睛都非常大,鼻子比较圆。而成年鼠龙的脑袋和眼睛都比较小,鼻子狭长并且比较尖。
大椎龙之谜
食性之谜
大椎龙属于原蜥脚下目,原蜥脚类恐龙是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争论原蜥脚类是肉食性的可能性。大椎龙在初发现时,人们认为是植食性恐龙,因为它的齿冠最宽处大于齿根宽度,形成切割边缘,有利于嚼食植物的枝叶。
但随着大椎龙化石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大椎龙除了以植物为食外,还会以小型动物或尸体为食,应属于杂食性恐龙。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大椎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
颌部之谜
大椎龙的上颌是突起的,这可能表示在下颌骨末端的嘴喙部位是皮质的,而大椎龙的下颌像板龙一样有一个鸟喙骨隆突。这个鸟喙骨隆突比板龙的要浅平一些,但也能够控制下颌的肌肉。大椎龙的颌部关节在上排牙齿的后方,这的牙齿很小,可以咬碎树叶,但咀嚼功能却不强。此外,大椎龙上下颌都长着血管孔可以让血管通过,这表明它长有脸颊。
如同所有恐龙一样,大椎龙的许多生物学层面,例如行为、外表颜色、生理机能等仍然未知,颌部面貌只是根据化石的分析而来,到底本来面目如何,还需要寻找进一步的证据。
冰脊龙
冰脊龙档案
冰脊龙的头部
头颅骨比较高并且狭窄,长约0.65米。颌部肌肉比较结实厚重,上下颌长着整齐的锯齿般的牙齿。冰脊龙的眼睛上方,长着一个奇特的鼻冠,横向排列,并与头颅骨垂直。
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头上的那个头冠。头冠的形状很像一把梳子,并且具有褶皱纹。头冠主要是从头颅骨向外延伸,并在泪管与眼窝处接合。古生物学家认为是求偶用的工具,而不是用来打斗的,因为头冠很容易破碎。
冰脊龙的身躯
长约6.5米,体重达470千克。前肢短小,其中一个趾上长有弯曲的利爪。后肢较粗壮,能够支撑全身的重量。由此可知,它主要依靠粗壮有力的后肢行走。
目前,关于冰脊龙的体型问题,古生物学家展开了争论,有的认为它的体型偏胖,而有的则认为它比较瘦,至于哪种说法正确,还没有定论。
现在生活在南极洲的企鹅等生物,都有厚厚的皮下脂肪用以保暖。而侏罗纪时期,同样生活在南极洲的冰脊龙如果皮下也长有厚厚脂肪的话,则可能会影响到其猎食的速度和敏捷程度。
冰脊龙研究
冰脊龙的生活区域
冰脊龙是一类大型的双足兽脚亚目恐龙,主要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南极大部分区域,它也是首个在南极被发现的肉食性恐龙,但是至今古生物学家还没有确定它是长期居住还是短时间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