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名山的传奇魅力
12632200000002

第2章 塞北之尊——北岳恒山(1)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城南,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其主峰天峰岭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恒山以道教闻名,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之称,其中悬空寺更是闻名遐迩,尤其是寺中的三教殿,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教共居一室,堪称一绝。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大都要差使臣到恒山朝圣,无数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也都游览过恒山胜地,并留下灿烂辉煌的恒山诗章。

盘古右臂衍化而成恒山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没有天地上下,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就在这样的世界中,诞生了一位伟大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

18000多年过去了,盘古就一直在这个大鸡蛋中沉睡。终于有一天,他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周围一团漆黑,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他的身子,使他感到浑身燥热,呼吸异常困难。

盘古勃然大怒,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了一把威力巨大的神斧,他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去。

一阵巨响过后,鸡蛋壳终于破裂了,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慢慢变成了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则缓缓下沉,就变成了后来的大地。

从此,原本混沌不分的宇宙就有了天和地,宇宙间也不再是漆黑一片了。盘古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天空越来越远了,大地越来越辽阔了。

盘古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他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天空,并且施展法力,让自己的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9次,每次都增高一尺。

就这样,每当盘古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又过了18000多年,盘古身体长得有90000里那么长了,成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天空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了。

但是,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直到有一天终于不能再升高了,地也不能再增厚了。而这时,盘古也已经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盘古缓缓地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盘古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在临死前,盘古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他的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电,他的左眼变成了照耀大地的太阳,右眼变成给夜晚带来光明的月亮,千万缕头发变成了点缀美丽夜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鲜血变成了奔腾不息江河湖海,肌肉变成了供给万物生存的千里沃野,骨骼变成了树木花草,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了石头和金属,精髓变成了明亮的珍珠,就连汗水,也变成了霜雪雨露,滋润着万物茁壮成长。

相传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岳衡山,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岳恒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

而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后来人们都说,人类自己是世界的万物之灵。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崇拜的伟大英雄。

而恒山,这座由盘古右臂变成的大山,带着上古英雄不朽的血脉,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历经沧海桑田,弥久愈坚,孕育了无数的神话和传奇。

[旁注]

盘古或称盘古氏,或盘古大帝,我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是唯一一位可以被称为顶天立地的神。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人物,并且为了人类而献身,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世界万物。

法力指佛法的除妄伏魔之力,后泛指超人的神力。在古代传说中,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及咒语借用自然力量,来祈福避凶、化解凶煞或者操纵事物的方法。

魂魄指人的精神灵气。我国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是阳神,魄是阴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说。

[阅读链接]

相传,恒山生长着几十种名贵中药材,在众多的中药材中,尤以恒山紫芝最为名贵。据《恒山志》记载,恒山灵芝仙草为镇山之宝,状如紫色云锦,服之可延年益寿,起死回生。

当地人传说:每一棵灵芝草,便有一条双头毒蛇看护,又说恒山灵芝平时肉眼看不到,只有祈祷北岳大帝,灵芝才会现形放光。

神奇的恒山灵芝仙草传遍四方,嘉靖二十五年,明世宗委派朝廷大员,指令州衙官吏,摘取真芝12棵,留下了《采取玄芝记》的石碑一通。

道教和五岳之名的伊始

在上古时期,岳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职称。据后来史书《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

这里的四岳原指的是上古帝王尧的4个大臣。即: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后来,人们便把主管大山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一起来,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

在帝尧时,相传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羲和氏的4个儿子分别掌管四岳,羲仲为东岳长官,羲叔为南岳长官,和仲为西岳长官,和叔为北岳长官。

到了帝舜时,他曾用了一年时间巡狩四岳,他二月东到泰山,五月南到衡山,八月西到华山,十一月北到恒山,并且封北岳为万山宗主。据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帝舜:

十有一月朔,巡狩至北岳。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

那时只有东、西、南、北四岳,而无中岳,而且具体说出名称的只有东岳岱宗,就是东岳泰山。在之后,大禹治水时也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

到了商朝时,汤的女儿昌容自幼受异人传授,善知天文地理。她厌倦宫廷,超凡脱俗。背着父王,暗离朝廷,隐名埋姓,入恒山而修道。

昌容在恒山吃的是树皮草根,饮得是夏泉冬雪。那时恒山上长有一种紫色的草,用这种草染的布不会褪色。昌容每天除修炼外,还沿山四处采紫草,下山卖给染坊,然后把卖得的钱又送与那些生病的人。

有一天,昌容在卖完紫草后,看见一个后生在街头讨钱。她上前一问,后生说家有老母病重,无钱买药。

昌容听后把卖紫草的钱全部给了那个年轻人,吩咐年轻人给他老母亲买些米面。又给了后生一丸药,叫他回去拿给生病的老母亲吃。

老人吃了昌容的药,果然病愈。母子二人万分感谢昌容。

第二天,后生上恒山砍柴,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崖上发现了一个山洞。洞口旁的石灶还冒着青烟,从锅里散发出一股异样的香气。

他好奇地爬上洞口,掀开锅一看,锅里煮的尽是些叫不出名的树叶草根。他向洞里一望,只见昌容正端坐石上,闭目打坐,宛若一座美人雕像。后生大喜,竟然找到了恩人。

又过了几天,后生用卖柴的钱买了一袋小米,上山给昌容送来。当他来到洞口一看,灶在洞空,昌容不知在何方。他等了整整一天也没等着,只好将米留下。又过了十几天,后生砍柴又来到山洞,那袋米还在。

从那以后,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神秘的恒山女神。

后来,相传有众多的仙真出入恒山,他们在恒山修真传道,并开设道场,恒山开始成为道教的福地洞天。

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周公旦在他所着的讲述西周官制和政治制度的儒家经典《周礼》中的《职方氏》一篇中记载了当时的天下形势:

九州各有镇山,恒山,正北并州镇山。

我国最早的词典和儒家经典之一的《尔雅》一书中也有关于五岳的记载,称恒山为北岳,并且因为它位居北方,能够降服万物,是恒久长远不变的地方,所以称之为恒山。

西周的周成王,巡狩至北岳,北方诸侯朝于明堂,这是历代帝王对恒山祭祀的开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之说颇为流行,因此五岳之说正式应运而生。

到了秦初时期,五岳的内容开始确定下来。后来西汉初期着名经学者伏生所着的《尚书·大传》中写道:

五岳谓:岱山、霍山、华山、恒山、嵩山也。

此时不仅有了五岳的称谓,而且五岳的山脉名称都有具体的指向,北岳恒山赫然就在其中了。秦朝时期专门在恒山设有一郡,就是因北岳恒山在其辖区内而得名。有史书记载:

秦祀官所常奉名山十二,其二曰恒山。

也就是说,秦始皇时曾封天下12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了。

当时着名的方士茅盈,从18岁开始就到恒山修习道法了:

遂弃家委亲,入于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潜景绝崖,潜景绝崖,素挺灵岫,仰希标元,与世永违。

茅盈和他的弟弟茅固、茅衷一起在山上采药炼丹,济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山名也一度被更改为茅山。后来,茅氏三兄弟在茅山得道,并开创了茅山道派,被后人尊称为茅山道教的祖师。

[旁注]

《史记》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编着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被尊为二十五史之首,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羲和氏传说中的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人。相传他是黄帝时代的官,当时主要任务是占日、占月,即指观测太阳、计算日子等。在关于唐尧传说中,羲和是掌管天文的家族,有羲仲、羲叔、和仲与和叔四人,被尧派往东、南、西、北四方,去观测昏中星,参照物候来定春分、秋分与夏至、冬至的日子,以确定季节和安排历法。

汤商朝的建立者,被尊为成汤。成汤,相传为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亳。

《周礼》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着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着,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着,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也是我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书的名称始于汉代,意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方士就是方术士,或称为有方之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持有方术的人。一般简称为方士或术士,后来则叫做道士。道士之称始于汉代,晋代以后,方士之称渐不通行,而道士之称大着。

[阅读链接]

其实,道教来源于古代的巫术和秦汉时的神仙方术。而鬼神崇拜、神仙信仰与方术及古代哲学确是道教史上的主要思想内涵。

道士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十分庞杂,有坛蘸、布道、符箓、禁咒、占卜、祈雨、圆梦、躯疫、祀神等。布起道来好像玄机无限,显得十分深奥莫测,让人摸不着边际。

道教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统。茅山道教是正一道符箓派,茅山道士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可以娶妻生子。茅山是正一派道教的主要道场。

最为宏伟的北岳庙建筑

在北魏当朝的倡导之下,佛教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以致于发展到了危及统治者利益的程度,最终导致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于446年下诏宣布灭佛。而道教则于此时得到极大的发展,所建造的宫观在大茂山的山阳褶皱出,随处可见,北岳庙就是在这个时期兴建的。

北岳庙构筑于天峰岭南坡半山腰上,北倚绝壁,面临山谷,依坡而起,雄伟壮观,是恒山庙中最为宏伟的一座。它位于恒山主峰大峰岭南面的石壁之下。

恒宗殿门前有103级石阶通往前下方到达北岳庙门,即崇灵门,崇灵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朱门铜钉,绿瓦红墙,门东有青龙殿,西有白虎殿两相拱卫。

登上石阶,就是北岳庙的主殿朝殿。朝殿又名贞元殿,元灵宫,又称恒元殿。根据清乾隆年间《恒山志》、《浑源州志》记载,朝殿是后来在1502年增建的,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屋顶,四周有回廊环绕。黄、绿琉璃4瓦覆顶。

朝殿门牌匾上题有贞元之殿4个大字,门侧有长联,上联为:

恒岳万古障中原唯我圣朝归马牧羊教化己隆三百载;文昌六星联北斗是真人才雕龙绣虎光芒雄射九重天。

朝殿殿内供奉北岳大帝金身像。神座上方高悬康熙御书匾额化垂悠久。两旁恭立四位文官和四大元帅像。殿前有元代铁铸云牌一面,殿外则有历代石碑数十通。正殿东西两侧有东西耳房、更衣室、藏经楼和钟鼓楼等建筑。

北岳庙的寝宫,隐于幽深之处,嵌于石窟之中。而三清殿,则巧妙地建在绝壁之上,下面则是万丈深渊。魁星阁,独立于险峰,而与北斗相应。明朝李梦龙曾赋诗一首《谒岳庙》,诗中写道:

嵯峨恒岳锁云中,望秩何车有閟宫。

片面飞来明月冷,六龙归去碧山空。

松杉晚挹浮岚翠,殿客晴摇旭日红。

敬谒瓣香修岁事,满庭霜叶起秋风。

浑源南去是恒山,路阻千岩万壑艰。

一自重华移望后,便传飞石落人间。

彩云缥缈龙旌远,紫盖茏葱鹤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