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12627500000006

第6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4)

3.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行为干预:病室应通风良好,定期消毒,保证安静,舒适,光线亮度适宜,避免噪声或强光刺激,以免影响患者休息;患者的被子重量要适宜,以免因过重妨碍患者的呼吸、休息;对于急性期患者,应保持绝对安静,避免任意搬动,保证卧床休息,治疗与护理尽可能同时进行;限制亲属探视次数和时间,以保证患者休息质量和情绪稳定;保持老年患者鼻、咽、口腔及身体清洁,鼻腔用清水清洁,口腔根据患者口腔内pH值情况,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清洁,3次/天,且每天为患者擦澡,衣服、床单要勤换,以保证身体及皮肤的清洁、舒适。②心理干预:AP老年患者多应自身病况严重、长期卧床,存有抑郁、焦虑、害怕,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常影响其治疗配合度,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病症的相关知识,让其正确认识自身状况,以帮助消除不良情绪;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其交谈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行为,通过判断其心理状态予以恰当的疏导;告知家属多予以患者关心和支持,指导家属疏导情绪的方法,告知其探视期间实施,以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治愈信心和治疗配合度。③体位干预:体位的选择对于患者的睡眠、进食及消化都有帮助作用,进食、睡觉应选择头稍抬高的半或右侧卧位,以避免口腔分泌物反流入气道;视患者病况,可于鼻饲进食时及后1小时,为其适当抬高床头,角度以30°~45°为最佳,以便于借重力加速胃排空内容物,减少向食管反流的量,避免因食物逆流并发误吸。④吸氧干预:部分患者的血氧浓度过低,予以吸氧治疗,但氧气流量的调节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必须定时为患者行动脉血气分析,以随时调整氧流量,避免因氧流量过快,致氧浓度过高,并发C02潴留,且注意适当低的氧流量有助于改善缺氧状况。⑤排痰干预:嘱咐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以助于湿润食道,稀释痰液;视患者病况予以不同排痰方法,若患者能主动配合,可鼓励并指导其多做有效的咳嗽、咳痰动作,指导其深吸气后屏住气再用力咳嗽,以助于排除气管深部的痰液,若患者神志不清,应每隔2小时叩背、翻身1次,必要时可借助于吸痰器排痰;观察患者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等情况,以调整用药方案。⑥饮食干预:进食应以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注意以细、软为宜,尽量避免米饭、糕点等吞咽困难的食物;每次进食时,以1汤匙量为宜,放入患者口腔健侧,并用匙背轻压其舌部以下,以助于刺激吞咽;进食过程中,适量饮水,要喝,避免用吸管,以防止液体流入气道;胃管鼻饲患者,进食前30分钟应为患者翻身、叩背,以助于排尽痰液,进食时及后30分钟,避免上述动作,进食原则是少量多餐,鼻饲温度应控制在38°C左右,量为250ml/次,时间为1~2小时。

老年AP患者,往往因基础疾病多,此症临床表现不明显,导致一旦发病病况严重,死亡率高,因此护理人员仅行常规护理并不够,本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密切关注老年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的同时,予以行为、心理、体位、吸氧、排痰、饮食护理干预,行为干预是治疗和护理的基础,有助于保证患者的心情;环境应保证清洁、安静、舒适、温暖;心理干预可帮助排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治疗配合度,可由家属与护理人员配合实施;体位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进食及消化,多取头稍抬高的半或右侧卧位;吸氧干预有助于防止如C02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注意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氧气流量;排痰干预可帮助患者排除气管深部的痰液,抑制真菌衍生,降低误吸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呼吸顺畅;饮食干预是疗效的保证,正确的饮食可帮助消化,减少胃管残留内容物量,降低呛咳的发生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患者治愈率,改善其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研究推广。

(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机械通气作为危重患者抢救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临床特别是重症监护室(以下简称ICU)内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在我国VAP有43.1%的发生率,死亡率高达51.6%,是机械通气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主要原因。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患者自身因素。机械通气患者多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急性肾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疾病,多处于卧病在床、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状态,营养摄入障碍,身体呈高分解代谢状态,极易被细菌感染,感染不易控制,病程迁延发展为重症肺炎。

(2)人工气道的建立。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对病原菌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呼吸道失去保护屏障,病原体可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所以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成为VAP最重要的易患因素之一。而且,气管切开VAP发生率较气管插管者更多,首先因为气管切开改变了正常呼吸道途径,使气体湿化不充分,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切口感染程度相对严重,并且长期用纱布覆盖,有利于细菌繁殖,增加肺部感染。

(3)院内交叉感染。ICU室内空气中致病菌多浓度高,空气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无菌技术操作不当,感染控制措施执行不严格等很容易导致外源性VAP发生。

(4)其他。口咽部细菌的定植和误吸,胃肠道细菌移位和反流,以及吸痰无菌操作不当,也是引发VAP的主要原因。

另外,临床上广泛使用抗生素对菌群也起到选择耐药菌,淘汰敏感菌的作用,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耐药菌增加,致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VAP发生及导致患者死亡的又一原因。且广谱抗生素的大量联合使用使条件致病菌增殖占优势,耐药性增加,造成菌群失调,真菌的感染率上升。

2.护理对策

(1)机械通气的管理。患者上机期间,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模式及各项参数,每日评估病情变化,提供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的依据,减少插管天数。

(2)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随时检查气管插管深度,记录外露长度及固定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均匀,避免气管插管移位、堵塞,保持气道通畅。

(3)体位及气道湿化。如无禁忌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口咽部分泌物吸入。定时翻身、拍背,利于痰液引流。开启呼吸机加温湿化器,以利痰液松动和稀释,易于排出。痰液黏稠者,可遵医嘱给予气管内滴药及雾化吸入治疗。

(4)减少口腔细菌定植。加强口腔护理,每日3次。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护理液,PH值低者用2%碳酸氢钠,pH值高者用2%~3%硼酸液,PH值中性者用1%~3%双氧水(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及时吸净口鼻腔内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干燥。

(5)预防和减少误吸。①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含有大量致病菌,应及时作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上。任何情况下,如需要离断管路、变换体位或处理冷凝水时都不能使冷凝水倒流进入气道,引起患者误吸。②鼻饲时床头摇高30°~40°,并至少保持1小时。定时回抽胃液,当胃内容物大量潴留或腹部听不到肠鸣音时,应停止鼻饲,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吸入气管内,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6)正确有效的吸痰。①一般情况下每1~2小时吸痰一次,如遇患者咳嗽或呼吸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吸痰。拔除气管插管或放松气囊前,要充分洗净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吸痰时要正确掌握吸痰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动作轻柔,吸痰管直径应小于气管插管直径的1/2,并在无负压情况下轻轻插入气管插管,插入深度应比气管插管长4~5cm,由下向上边提拉边吸引,每次控制在/秒以内。②严格掌握无菌冲洗罐与清洁冲洗罐的使用方法,避免二者混用。无菌冲洗罐每4小时更换一次,清洁冲洗罐吸痰后及时处理,保持清洁状态,每24小时更换一次。

(7)预防交叉感染。①长期使用的呼吸机每周更换一次呼吸机螺纹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24小时内制备的冷开水或无菌蒸馏水,每日更换。每天应对呼吸机外壳、按钮及控制面板用75%酒精擦拭消毒一次。呼吸机使用完毕后,其管路、集水瓶、湿化罐应按要求严格消毒灭菌。备用状态下的呼吸机应每2周消毒1次。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要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彻底洗手。②病室定期进行细菌培养,通风换气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不宜开窗通风时可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严格限制人员出入,禁止家属陪伴,探视时要求家属佩戴帽子口罩,穿着隔离衣。

现代医疗条件下机械通气这一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使VAP成为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VAP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又成为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基于以上体会,进行有效、得当的护理,对VAP的预防及控制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节由张新丽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