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12620600000026

第26章 抢得先机谋崛起———“一核六带”给湖州带来什么(下篇)

机遇,千载难逢。

机遇,稍纵即逝。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谁把握了机遇,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如何抓住国家即将出台的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枠大好时机,发挥自身整体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发展大潮,提高区域创新力和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兴奋之余,是被动坐等还是主动出击,考量我们的胆识,是被动接受还是开怀拥抱,考量我们的胸襟,是打无准备之仗还是抢占制高点,考量我们的智慧。”我市一位对宏观经济颇有研究的人士出于专业的敏感性,自然看得更远。

让我们的思维与“一核六带”一起跳跃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湖州走在前列,成效显著。

湖州之所以成为长三角的一分子,是以自己脚踏实地的步伐融入这一大循环中的。

市委、市政府作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决策后,先后制定了枟湖州市接轨上海发展战略规划枠,出台了枟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工作意见枠,完成了省“十一五”合作交流发展规划专题研究子课题枟湖州市接轨上海参与“世博会”、加强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合作交流的思路研究枠等。

1997年至今,我市连续举办了4届“接轨上海活动周”活动,活动质量和影响逐年提升;2004年,我市又率先在沪设立了服务上海世博会工作办公室? ?

如今,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我市一些干部对自己提出了问题:“对接长三角规划的战略构想,对接‘一核六带’的布局要求,我们在思想上、物质上准备好了吗?”

“毫无疑问,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是他们的共同答案。

“真正意义上的融入长三角,仅有长三角的概念是不行的,需要顺势应时,主动融入,重要的是要有新研究、要有新思路、要有新谋划、要有新举措。”我市一位研究规划的人士说。

这已不是个别同志的体会,有关专家认为,对接“一核六带”必须跳出目前的三大误区———重视以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引进为核心的“硬接轨”,忽视市场环境与观念层面的“软接轨”;招商引资工作的重“量”轻“质”;承接产业转移“以大为美”,不去分析自身资源、产业优势,“承接战略”缺乏系统观。

究竟如何“接轨”———是简单的产业转移、招商引资,还是需要更为深远的发展战略和转移布局?接轨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思想观念、市场环境?这需要我们深思熟虑。

“敞开胸怀去拥抱长三角,在思想上、行动上必须紧紧跟上长三角发展的节拍。”市发改委一位研究人员的话不无启发。

让我们的谋划与“一核六带”贴得更紧

长三角要发展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识之士还呼吁,16个城市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步调一致向前走。

对于湖州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我们的谋划需要与“一核六带”贴得更紧。

———重点建设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这一发展带的目标是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带和城镇聚集带,以带动长三角南翼发展。

———积极培育杭湖(湖州)宁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杭湖宁沿线县市须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容量及其生态屏障功能,选择与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开发方向和模式,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以及资源加工业,积极培育城镇集聚区,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有序发展的新型发展带。

———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环太湖乡镇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太湖及其沿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突出开发理念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

———进一步完善其他沿路发展轴带,重点建设湖(湖州)锡(无锡)泰(泰州)南北拓宽轴。

这是枟规划枠送审稿中有关湖州至关重要的几段表述,无疑将是我们谋划今后的重要依据。

“湖州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在两个支点上,一是要在杭湖宁发展带的形成中实现率先发展;二是要以皖南城市群为依托,发挥‘连东接西’、‘拓展南北’的通道作用。”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杨朝光说。

机遇在眼前,挑战紧跟着,关键是我们要在认真研究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在长三角的坐标体系上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主动地调整对接,细致务实地练好内功,自我修炼,借势借力,真正让湖州的两个“翅膀”硬起来,让湖州的“腰杆”挺起来。

让我们的举措与“一核六带”实打实对接

对接的“先行者”是交通。

10月30日,素有“接轨上海第一路”之称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全线通车。预计到2007年底,该条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标志着湖州将正式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构建大交通圈是让区位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优势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下一轮发展赢得更大空间。”一位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筑好路,市里是下了大决心的;用好路,市委、市政府也早已胸有成竹。高速通车后,湖州与上海的距离近了,这对湖州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机遇多了,但不能发展空间没了,我们首先要规划好、控制好,为未来的发展预留好空间;要素流动方便了,尤其需要培育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将周边的要素吸引过来。”

转化潜在优势,强化现有优势,都是我们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的重要路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教授认为,落实规划还必须做好对接的文章,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产业基础问题。一个城市只有拥有自身的优势产业,才能吸引到资金和项目。与此同时,对接不应该是盲目的对接,而应该是一种系统的、有着宏观战略与统筹布局的对接。

调整与创新,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态势。据相关专家的分析,长三角中心城市和直接腹地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完成了城市功能的集聚,新兴市场要素正在注入,传统生产能力正在逐步溢出,核心区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趋于下降,这时候跨区域的调整将是必然趋势。

有关人士认为,湖州不仅具有区位、生态优势,农业基础良好,社会和谐程度高,而且产业特色和特点都比较鲜明。全市拥有中国十分之一的毛竹,境内有太湖、南浔古镇、莫干山、江南第一湿地和古生态等六大旅游品牌,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已具备发展体系。新鲜优质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正在成为长三角核心大城市市场上的鲜亮特色,新兴“轻型”绿色制造业、旅游服务业和生态产业相结合已成“错位”发展形态。

与此同时,加快城市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势在必行。我市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定位清晰,下一步重在落实。

“我们还必须寻找新的亮点,这方面湖州也是走在了前列,如与浙大共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有效等等。”我市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说,“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拓展,创新发展是无止境的。”

“时不我待啊!”市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长三角地区的融合已经开始,体制上分工、机制上互补、内容上融合、成果上共享,通过项目的推动,机制也在进行衔接。湖州要承担起历史职责,在新的机遇面前,迎接新的挑战,必须更新发展理念,提升驾驭发展的综合能力,拼抢机遇,抢得先机,坚持看准了的要勇跨大步,先行一步。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幅壮丽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我们坚信,湖州一定能率先崛起于杭湖宁发展带,为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原载2006年12月11日、12日枟湖州日报枠,获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