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12613800000004

第4章 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3)

(十一)生活踏实,不空荡虚浮。(十二)凡事善心,不孳生歹意。

每个人做好心灵环保,从自己“身心净化”中建设“净土”,之后再把净土落实在人间,才是最好的社会环保,诸如:

实践眼耳鼻舌身的净土。眼露慈光、诚恳倾听、常说爱语、对人关怀、鼓励慰勉、随手帮助等,就是六根的净土。

实践行住坐卧的净土。举止端庄、行仪稳重、起居有时、进退有据,一切合乎戒律仪规,就是行住坐卧的净土。

实践人际间和谐的净土。与人交往,热忱主动,讲话幽默,待人有礼,常存体谅,心怀感恩,人际和谐,当下净土就在人我之间。

实践居家环境的净土。居家环境,保持宁静、整洁,懂得布置、美化,就是居家的净土。

实践思想见解上的净土。积极乐观,凡事往好处想,不偏激,不消极,不悲观,具正知正见,常想真善美的好人、好事,如此自能从思想上建立净土。

总之,只要人人心中有佛,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心中有佛,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心中有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那么,即使生长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也能做好心灵环保,并进而营建一个清净的国土。

大师曾说,佛教是个重视环保的宗教,可否请大师为我们开示,佛教在经典、教理上,对于环境维护、生态保育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观念?

星云大师:佛教是一个很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主张不仅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所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佛教的环保思想,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对“缘起”的觉悟。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众缘和合所生,都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资源。《毗尼母经》卷五佛陀明示:“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此但有福无过。”在《杂阿含经》里,佛陀也说:“种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种植花果树木,除了美化环境,更能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和大地,是利人利物的大功德。

阿弥陀佛是佛教有名的环保专家,他在因地修行时,发四十八大愿,为建设清净安乐的世界,历经久远时日,成就了没有污染的西方极乐世界。那里的建设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八功德水,房屋、树木、花草、设施都非常美好。净土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没有脏乱。尤其在净土世界里,没有三恶道的众生,都是持守净戒的善人;没有空气、水源、噪音、暴力、毒气、核能等各种污染,气候清爽宜人,人人身心健全,寿命无量,是彻底推行环境保护的最佳典范。其他如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弥勒佛的兜率净土,以及三世诸佛的清净国土,无不是规划完善的美好居处。

当前的环保问题有内在的心灵环保和外在的生态环保。心灵环保要靠大家净化自己的贪、嗔、痴三毒;生态的环保,比方自然界的保育、空气的净化、水源的清洁、噪音的防治、垃圾的处理及辐射的防止等,则须靠大众的力量来共同维护。在此方面,佛教主张:

(一)护生。护生,可以长养慈悲心。现代的人,不论是天上飞禽、地下走兽,或海洋生物,无一不食。任意杀生,不但污染心灵,增加暴戾之气,也会破坏自然生态。佛教提倡不杀生而积极护生。戒杀护生,就是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所以佛教的戒律对于动物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慈悲思想。《六度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为鹿王时,曾代替母鹿舍身,感动国王建立动物保护区,禁止猎杀;阿育王广植树林,庇荫众生,设立动物医院,规定宫廷御厨不得杀生。凡此都是佛教对于“野生动物保育法”的示范。

护生就是保护自然生态,不单是动物的保护,即使是一株草、一棵树,都必须加以培植、爱护,因为它们对空气的净化和水源的保护,都有不可忽视的功用。甚至护生不只限于动物与植物,大自山河大地,小至日常生活的用品,无一不是我们爱护的对象。

(二)惜福。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物质丰裕,许多人已习惯奢侈浪费,饮食、日用无节制,或任意糟蹋丢弃,暴殄天物,不知惜福。有一个故事说,有位富翁,家财万贯,生活奢华,常常将米粒丢弃在水沟里。有位节俭的出家人,每天从水沟里将这些米粒捡起来,洗净晒干,并加以储存。后来富翁沦为乞丐,这位出家人便以富翁过去丢弃的米粒施舍给他,富翁知道后,非常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当得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时时提醒自己要勤俭惜福。佛门中,一切日常所需都是檀越所供养。《僧祗律》说:“皆是信心檀越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因此,古来祖师大德总是提醒弟子,应当心存感恩,要有惜福的心。

有道是“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滴水如金,丝缕似银。世间无论什么东西,都来之不易,因此要懂得珍惜,乃至金钱、时间、感情,都要爱惜。生活中能减少一点浪费,减少过度消耗,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更进一步,我觉得不论与我有关、无关的事物,也要爱惜它,祝福它。像南美洲那么远的地方,如果地动山摇,经济恐慌,必定也会影响到我们;巴西的森林,如果遭砍伐破坏,也会波及全地球的人类,所以万事万物都要珍惜。

佛教认为环保观念的建立,应从人心开始。一般的环保是心外的,心中的清净才是最大的环保。因此,国际佛光会一直积极投入净化人心、教化社会的工作。如过去倡导“七诫运动”,呼吁大家一起“把心找回来”,同时透过环保认知与实际参与,举办植树救水源、保护野生动物、赈灾送温暖、友爱服务、云水义诊等。这些都是有益世道人心,达到环保功效的事业、活动。

原来佛教的阿弥陀佛等都是伟大的环保专家!请问大师,除了诸佛以外,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们,对于环保护生是否也有什么具体的贡献呢?

星云大师:过去一般人认为佛教只会教人念经、吃素,对社会没有贡献,更遑论有先进的环保思想。其实在世界各国尚未实践环保计划前,佛教早已领先实践环保工作。自古佛教就极为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古“深山藏古寺”。佛教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在胼手胝足开山建寺同时,也把荒山秃岭植上各种树木,成为绿荫蔽天、青翠蓊郁的森林,对水土保持的贡献很大。除了维护山林,也常整治河川,修桥铺路,珍惜资源,并于讲经说法时,劝导大众护生放生,提倡素食,培养大众惜福的观念,所以每位僧侣都可说是环保专家。如唐代泗州开元寺明远法师,种植松、杉、楠、桧等数万株,免除淮水与泗水的泛滥。又如唐代东都洛阳道遇法师,劝化善款,与白居易一起消除黄河龙门天险的水患。

唐代百丈禅师在江西百丈山垦山辟田,自立禅院,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的弟子,开创黄檗山的希运禅师也植树栽松,勤于作务。

后唐象山县寿圣禅院住持永净法师,曾经开田三百亩,植松十万余株,对地方的水土保持贡献很大。唐代南岳玄泰上座,曾因衡山多有山民斩木烧山种田,危害甚巨,于是作《畬山谣》,远近传播,上达于朝廷,而使皇帝下诏禁止烧山。唐代景岑和尚住在湖南长沙山,因山中松竹常遭人破坏,作了一首《诫人斫松竹偈》,以保护山林。

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禅僧、云水僧,到处游方,与大自然为伍,见山地行路困难,就自持铁器,开辟山坡道路,方便路人行走,默默实践利他的菩萨行。自古以来,僧侣植树、护林的善举实在不胜枚举。

另外,《梵网经》菩萨戒云:“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佛教的戒律思想,对动物的保护,有着积极、平等的慈悲救济观念。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出家前,曾于猎人群中隐居15年,时常伺机将猎人捕获的动物放生。永明延寿禅师任华亭镇将时,不时买鱼虾等物放生,有一次因手边无钱,先暂借公款,事发后,被判处死刑,他坦然表示动用库钱纯为护生,自己并未私用一文,终获无罪释放。

明代莲池大师居云栖山时,山里猛虎为患,他广为村民诵经祈福,施食回向。由于至诚所感,长年虎患竟然得以平息。从此当地村民将莲池大师奉为圣灵。他也在云栖山中设立放生处所,专门救赎飞禽走兽,并命众僧减省口粮以蓄养它们,每年约需米粟二百石,并定期为它们宣说警策法语。莲池极力禁戒杀生,提倡放生,著有《戒杀放生文》,警诫世人莫滥杀无辜。

隋朝智者大师曾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他每天看着渔民撒网数百余里,滥捕无数鱼虾,心中不忍,便以信徒供养的功德款,购买海曲之地辟为放生池。其他,像惠意法师以钵中食物惠养群鼠;晋朝僧群禅师“宁渴而死,不赶挡道的折翅鸭子”;隋朝智凯法师不嫌污秽,收养许多流浪狗,以及隋朝智舜法师“割耳救雉”等,都是让人尊敬的护生行为。

另外,近现代的佛教居士丰子恺著有《护生画集》,内容除戒杀、护生、善行之外,还彰显因果报应、互助互爱的精神。他把佛教的慈悲具体表现出来,让许多人因看了护生画而弃荤茹素。

当初佛陀唯恐雨季僧人外出,会踩杀地面虫类及草树新芽,所以订立结夏安居的制度。佛教寺院为鸟兽缔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不滥砍树木,不乱摘花果。凡此均与今日护生团体的宗旨、措施不谋而合。而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则是国家政府基于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大力提倡爱护动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