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皮肤病实效经典
1259200000053

第53章 常用中西成药

第15章 常用中西成药

第一节 常用中成药

方1白斑膏

配方:蛇床子、防风、白鲜皮、苦参、冰片、雄黄、薄荷油、凡士林。

用法:外用,用消毒棉签蘸取软膏涂于患处,每日1~2次,直至痊愈。

适应证:外阴白斑,外阴瘙痒症。每次涂药前用温水洗净外阴部,然后将软膏均匀涂一薄层于患病处,不宜多涂;雄黄为毒药,长期应用应防止吸收中毒。

方2斑秃丸

配方:地黄、熟地黄、制何首乌、当归、丹参、白芍(炒)、羌活、五味子、木瓜。

用法:口服,水蜜丸一次5g,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3次。

适应证: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祛风生发。用于斑秃、全秃、普秃。溢脂性脱发不宜用。患者应解除心理负担,保证充足睡眠。

方3复方青黛胶囊

配方:青黛、乌梅、蒲公英、紫草、白芷、白鲜皮、山楂(焦)、建曲、丹参、土茯苓、萆薢、贯众、马齿苋、五味子(酒)。

用法:口服,一次2粒,每日3次。

适应证:清热解毒、消斑化瘀、祛风止痒。用于进行期银屑病、玫瑰糠疹、药疹等。个别患者感到服药期间食欲增加,水样便,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本品偏寒,偶可发生腹泻,老、弱虚寒患者慎用白酒、羊肉等;辛辣厚味及刺激性食物禁用。

方4复方青黛丸

配方:青黛、乌梅、蒲公英、紫草、白芷、白鲜皮、山楂(焦)、建曲、丹参、土茯苓、萆薢、贯众、马齿苋、五味子(酒)。

用法:口服,一次6g,每日3次,3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解毒、消斑化瘀、祛风止痒。用于进行期银屑病、玫瑰糠疹、药疹等。个别患者感到服药期间食欲增加,水样便,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本品偏寒,偶可发生腹泻,老、弱虚寒患者慎用白酒、羊肉等;辛辣厚味及刺激性食物禁用。

方5皮肤康洗液

配方:金银花、蒲公英、蛇床子等。

用法:①皮肤湿疹:视皮肤发病面积大小,取适量药液直接涂抹于患处或稀释5倍后湿敷,涂抹药液15min后也可用清水洗净,每日2次。②将药液按1∶100的比例稀释后洗局部或全身,可预防皮肤病及性病的传播。

适应证: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杀虫止痒。用于皮肤湿疹、皮炎见有红斑、瘙痒、丘疹、渗出、脓疱、糜烂、汗疹、痱疹、尿布疹、二阴湿疹;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滴虫阴道炎、衣原体阴道炎、宫颈炎、外阴瘙痒、带下异常等。皮肤病患者忌食辛辣食品;妇科病月经期间禁内用;乙醇过敏者须稀释后使用。

方6青黛丸

配方:青黛、胆天南星、橘红、川贝、竹沥水、黄连、薄荷、雄黄、朱砂、甘草。

用法:口服,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每日3次。1岁以内小儿每服半丸;5岁以内小儿每服1丸;5~7岁小儿每服1.5丸;7岁以上每服2丸。

适应证:清热化痰止咳。用于咳嗽、感冒、急惊风等病证。咳嗽痰多,稠黏难咳,发热面赤,目赤唇红,口苦作渴,烦躁不宁,甚则鼻衄,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同名异物勿错用。

方7乌蛇止痒丸

配方:乌梢蛇、防风、蛇床子、黄柏、苍术、人参须、牡丹皮、蛇胆汁、苦参、人工牛黄、当归。

用法:口服,一次2.5g,每日3次。

适应证:养血祛风、燥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属血虚郁热、风湿相搏证者。过敏性体质者慎用。

方8消风止痒颗粒

配方:防风、蝉蜕、地骨皮、苍术(炒)、亚麻子、当归、地黄、荆芥、石膏、关木通、甘草。

用法:口服,1岁以内每日1袋或1块;1~4岁每日2袋或2块;5~9岁每日3袋或3块;10~14岁每日4袋或4块;15岁以上每日6袋或6块。分2~3次服用或遵医嘱。

适应证:消风清热、除湿止痒。用于丘疹样荨麻疹,也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海腥、葱蒜辛辣等物。若有胃痛或腹泻,可暂停服药。

方9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

配方:土荆皮、蛇床子、大风子仁、百部、防风、当归、侧柏叶、吴茱萸、凤仙透骨草、蝉蜕、斑蝥。

用法:外用,擦于洗净的患处,每日3~4次;治疗灰指甲应先除去空松部分,使药易渗入。

适应证: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灰指甲,湿癣,脚癣。切忌入口,严防触眼、鼻、口腔等黏膜处。

方10银屑灵

配方:苦参、甘草、白鲜皮、防风、土茯苓、蝉蜕、黄柏、赤芍、连翘、生地黄、当归、金银花。

用法:口服,一次3.3g或遵医嘱,每日2次。

适应证: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银屑病。忌食刺激性食物,孕妇慎用。

方11冰黄肤乐软膏

配方:大黄、硫黄、冰片等。

用法:外用:局部涂搽。

适应证: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菌止痒。用于神经性皮炎、湿疹、足癣及银屑病等所致的皮肤瘙痒症。

方12京万红软膏

配方:地榆、地黄、当归、桃仁、黄连、木鳖子、罂粟壳、血余炭、棕榈、半边莲、土鳖虫、穿山甲(代)、白蔹、黄柏、紫草、金银花、红花、大黄、苦参、五倍子、槐米、木瓜、苍术、白芷、赤芍、黄芩、胡黄连、川芎、栀子、乌梅、冰片、血竭、乳香、没药。

用法:用生理盐水清理创面,涂敷本品或将本品涂于消毒纱布上,敷盖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适应证:活血消肿、祛瘀止痛、解毒排脓、去腐生肌。用于水、火、电灼烫伤,疮疡肿痛,皮肤损伤,创面溃烂等症。本品为外用药,忌内服;烧烫伤局部用药一定要注意创面清洁干净,在清洁的环境下最好采用暴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