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临证医案
1258700000074

第74章 心系病证 (8)

第五章 心系病证 (8)

(按)本例伏暑在请魏老治疗前曾高热便血,初诊时患者神志不清,脉伏肢冷,是内闭外脱之象。此与温病初起、邪热逆传心包及阳明热盛痉厥之证迥然不同。应按坏证论治,用仲景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秘阳和阴,扶正达邪。《内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外感病尤重在神。今药后神清肢温,脉转弦滑,正气欲脱之危已解,而热象更著,此乃内闭之邪外达;治宜因势利导,透邪外出。续诊按温病学说立法处方,以辛凉苦寒清解邪热,兼顾其虚。五诊后以养脏阴清余邪为法,随症加减,灵活变化,直至病愈。由于本案初诊不惑,续诊有方,温清补泻,运用得当,故能短期收效。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魏长春医案》

医案四

李某(病历404011号)女,居台北县板桥市四川路仁爱新村某巷某号。初诊:1981年3月29日。今年正月,缘于洗涤手巾,举手向后檐下竹竿晾挂,不慎向后跌仆,症现昏迷,右半身不遂,送某医院治疗一月,病未减轻,延师诊治。眼能活动,不能言语,右肢偏废,二便自遗,舌苔白腻,脉浮。此为湿邪内蕴之卒中之证,拟乌药顺气散加味,并配合针灸治之。处方:乌药6.5克,苍术6.5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浙贝10克,枳实5克,橘红5克,白芷6.5克,麻黄3克,茯苓10克,九节菖蒲6.5克,杏仁10克,红花3克,甘草3克,生姜2片,3帖。针刺合谷、曲池、肩颐、阳陵泉、足三里、行间、涌泉。刺涌泉穴时,即能发出声音。4月2日复诊。神志及右肢活动略有进步,惟关节感觉疼痛。外寒诚已显露,湿痰化火须清。宜乌药顺气散合清热涤痰汤加减与之。处方:乌药6.5克,羌活10克,九节菖蒲5克,川芎10克,防风10克,竹茹13克,麻黄5克,枳壳6.5克,细辛2.4克,茯苓l0克,桔梗10克,广皮5克,法夏10克,黄芩6.5克,南星6.5克。4月6日3诊。

服方4剂,已能开言,右肢略能活动,处方仍守前法。羌活6.5克,黄芩6.5克,麻黄5克,防风10克,茯苓l0克,细辛2.4克,川芎10克,枳壳6.5克,法半夏l0克,乌药6.5克,广皮5克,竹茹13克,桑皮15克,南星6.5克,鸡血藤15克,九节菖蒲5克,甘草3克,4剂。4月11日4诊。右肢活动更显进步:手能略举,足一次能屈伸10余下。继进原方。5月2日5诊。

关节疼痛渐轻,舌上白苔未净,改方如下:制南星6.5克,羌活10克,广皮5克,川芎l0克,黄芩6.5克,茯苓10克,苍术10克,竹茹13克,乌药6.5克,九节菖蒲5克,枳实5克,防风10克,桑皮15克,当归10克,白芷6.5克,甘草3克。5剂。5月14日6诊。上方服后病况日有进步,未更方继续服至5月13日。此时患者已能由人搀扶行走,语声虽甚清晰,然神志仍微有欠缺,时有语言发生错误,小溲较多,有时难于控制。师更方于后:西党参10克,姜半夏10克,黄芩6.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南星6.5克,广皮5克,九节菖蒲5克,乌药6.5克,枳实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0克,炙草3克,5剂。服上方患者康复甚快。

(按)此案治疗堪称顺手,主要在于马师辨病因据舌苔白腻,关节疼痛,昏不知人,半身不遂,能切中外有寒湿,内有痰火之肯綮;遣方药诚具备治疗有序,棋着不乱之功力。师遵古法,初用乌药顺气散,且益苍术以祛湿散寒,增菖蒲以开窍清脑,伍浙贝、杏仁以化痰宣气,佐红花以活血和络;后参合清热涤痰,更加菟丝子、拘杞以益肾,药不立奇,取效迅速;终用六君汤加味调补,而上诸法威寓其中。攘外安内,循序而进,一步一印,连战连捷。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马光亚医案》

医案五

周高君(病历263893号)女,66岁,居台中市中华路一段某巷某号。初诊:1986年10月23日。患高血压已5年。1986年8月14日外出散步时,突然中风发作,左半身瘫痪,昏迷嗜睡。经彰化基督教医院电脑断层检查发现头右侧顶枕叶栓塞,治疗未改善;转往台中荣民总医院住院治疗一月半,病情基本稳定,然神志不清,不能言语;於10月15日转至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接受中医治疗,由师主治。是日,师至附院第2大楼9楼29床,为之诊断。患者装鼻胃管及导尿管,并行气管切开术,意识不清,不能言语,两目开张,目睛右视,腹胀,痰多色白,有泡沫,常呵欠,大便失禁,小溲黄;脉象弦,唇红,口闭,无以诊舌。师断为痰火内发,拟清热涤痰汤加减主之。

处方:竹茹12克,枳实4.5克,制南星9克,姜半夏9克,川连4.5克,黄芩6克,石菖蒲4.5克,远志4.5克,天竺黄6克,茯苓9克,木香4.5克,麦冬9克,甘草3克。11月3日2诊。证情如前,继进原方。11月6日3诊。手是较灵活,神志未清醒,原方略予加减,另用牛黄清心丸,每日化服1粒。11月27日4诊。神志大有进步,可以张口看舌,舌质红,苔薄白,更方凉血清心之剂。处方:生地12克,首乌9克,川贝9克,麦冬15克,石菖蒲4.5克,远志4.5克,钩藤9克,川连4.5克,蛤粉15克,连翘9克,天麻9克,石斛9克,玄参9克,赤芍12克。另服牛黄清心丸,每天1粒。服上方后,神志更清,已能言语,血压渐趋稳定,然四肢运动仍欠灵活,舌质仍红,继投养阴降火活络之方,服用月余出院,回家休养,言语正常,惟双目失明,行动须人挟持。

(按)本案马师凭神志不清,半身瘫痪,伴有唇红、口闭、溲黄诸症,虽见证痰多色白,却果断诊为痰火内发,及时予以清热涤痰;至日张察得舌红,既印证初诊正确,又辨明心火血热从中作祟,遂更方凉血清心;终据舌质仍红,四肢活动欠佳,继进方养阴降火活络。同时,马师并未停步满意现有疗效,他后来回思当时云:降火清热之药,固不可少,若加入镇降之品,如牡蛎、石决明、龟板、龙骨之类,则收效必更速。马师辨证精细,法随机变,不言而喻;仁为医本,精进学术,难能可贵。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马光亚医案》

医案六

李某,男,75岁。初诊:1995年3月29日。代诉: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2年后,住院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反复多次用瘤可宁、长春新碱半量化疗。化疗期间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用升白胺、维生素‰及中药健脾补肾、行瘀泄浊法结合治疗,结果骨髓象中瘤细胞由10%降至1%~3%,血清肌酐、尿素氮逐渐下降接近正常,白细胞基本维持于(3.7~4.1)×109/L、血小板(60~80)×109/L。出院期间因治疗中断,病情时有反复。再人院后,化疗用长春新碱2毫克静注后复查,白细胞降至1.6×109/L。用一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微克皮下注射,次日出现骨痛、腹泻(1日4次,质稀,大便常规检查无红、白细胞)、极度无力,当晚并出现严重低血压(血压7/4千帕)。用多巴胺、间羟胺(阿拉明)等升压药维持。但升压药浓度稍一降低,血压即下降。遂请会诊。

诊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少气懒言,汗出心悸,尿少便泄,肢末不温;舌质淡白;脉微而弱不应指。辨证:素体脾肾阳虚而夹瘀浊,受外来药物注人而骤然反应,症征合参为阳气暴脱之证。中医诊断:脱证(脾肾阳虚、阳气暴脱)。西医诊断:①多发性骨髓瘤。②药物反应;过敏性休克。治法:急予益气回阳、救逆固脱。缓以健脾益肾、温阳敛塞法续进。处方:(1)参麦针50毫升静推;50毫升加入250毫升葡萄糖盐水中静滴。(2)别直参10克,淡附片10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急煎口服。(3)党参12克,生黄芪12克,炒白术9克,补骨脂9克,煨肉果9克,菟丝子9克,仙灵脾12克,煨益智仁10克,怀山药15克,炒扁豆衣12克,炒米仁15克,茯苓12克,焦山楂12克。经观察进服上药后,血压稳固,次晨撤升压药,患者精神恢复,大便1日2次。仍以参麦针50毫升稀释至250毫升/日静滴,继健脾益肾、温阳敛塞法续进。5日后大便日行1次,已复元,复查白细胞2次,分别为5.7×109/L和7.1×109/L。

(按)该例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因为“骨髓瘤”。临床表现证候属脾肾阳虚,内夹瘀浊。为控制瘤细胞生长,运用化学药物治疗,肾功能尚能得以纠正,然常引起白细胞减少,气血日益亏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藏精、温煦脾阳。脾肾两虚时,其正气必然不足,而正虚之人,加上高龄,御外与接受能力均较常人明显降低。采用药物之一是一种调节造血和白细胞功能所必须的蛋白质,本院其他病人在运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但此例年老体弱患者,在全量化疗(事实上血浓度剂量较年轻人、肾功能正常者大)引起白细胞骤降、骨髓过度抑制、正气极度衰弱的状态下,接受不了较强的药物刺激,导致对异种蛋白产生了超敏反应。故在该药物注入机体后,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骨痛、腹泻、严重低血压、过敏性休克。出现阳气暴脱证候。虽用补液升压却不能稳固。乃至非大补元气、挟阳固脱所不能胜。急予参附之剂合参脉针,口服、静脉同时并进。又将日服中药易行瘀化浊法为温阳敛塞剂。终因抢救及时,中西医结合,辨证得法,迅速转危为安。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杨继荪医案》

七、癫狂

医案一

李某女36岁初诊:1986年5月16日。主诉:心烦不眠。病史:有精神分裂症病史多年,近来因精神因素,情绪不稳定,旧病复发,症见胡言乱语,白昼两目畏光,夜间烦躁不眠,爱席地而坐。举止失度。舌脉: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脉弦紧。检查:形体消瘦,喜怒无常,答非所问,不能配合。辨证:瘀阻血络,神不守舍。诊断:精神分裂症。(躁狂)。治法:活血化瘀,豁痰醒脑。处方:全当归10克,大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3克,炒枳壳6克,赤芍10克,柴胡6克,炙甘草3克,川芎6克,桔梗5克,炒牛膝10克,干菖蒲10克,炙远志6克,香谷芽12克,磁朱丸9克(吞)。(14剂)随访患者服药二周后,渐趋好转,神志渐清,并能入睡,续用本方月余,病情稳定,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盖心主神明,瘀热交阻,心脉失养,脑络少充,故见心神不定,胡言乱语,举止失度,本病从“瘀”论治,宗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味而收佳效。方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桃仁、红花行血祛瘀,生地、赤芍清热凉营,柴胡、枳壳理气宽胸,甘草和中缓急,桔梗引诸药上行,牛膝导积瘀下泄,全方配伍恰当,行气以活血,化瘀不伤正,深得气血同治,升降并调,寒温相适,虚实兼顾之旨。再合菖蒲、远志宁心通窍而醒神,磁朱丸镇心定志而安神,故疗效更为显著。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张镜人医案》

医案二

黄某,男,58岁。初诊:1963年11月4日。去年春节后,家属发现患者神志呆滞,经常无意识地东张西望,喃喃自语,内容重复而荒谬,有时久久面壁而立,不言不动,有时则傻笑不能自制,饮食不知饥饱。原会弹琵琶,现在连“上海”二字也不知其意,并出现向人讨债等荒谬行为。诊见患者面部表情淡漠,行动语言迟钝,偶吐少量涎沫,面颊虚浮无华,脉濡缓,舌淡胖,苔薄白腻。经云:“重阴者癫”。忧愁思虑损伤心脾,心脾不足则气血生化无源,心失所养,而神明之机不健。虽有咯吐涎沫,痰湿决非主因。治病求本,当解郁理气,斡旋中焦气机以生气血。处方:黄芪(炙)l6克,当归9克,陈皮6克,白术9克,茯苓9克,佛手花6克,厚朴花6克,广木香9克,淡干姜3克,丹参12克,石菖蒲9克,越鞠丸9克(包煎),姜竹茹9克。

服7剂无效。追问病史,患者多年来,怕冷,且有多尿、滑精等症。此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湿从内生。法当温肾以健脾,所谓“离照当空而阴霾自散也”。处方:黄芪(炙)12克,党参l2克,附子12克,淡干姜3克,白术9克,石菖蒲9克,陈皮6克,半夏9克,益智仁I2克,怀山药12克,越鞠丸12克(包煎)。连服l0剂,诸症明显好转,家属要求以丸代汤。即用附桂八味丸、人参健脾丸、越鞠丸等交替服用,每日12克,都用丹参、石菖蒲代茶吞服。半年后语言行动一如常人,未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