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临证医案
1258700000064

第64章 肾系病证 (14)

第四章 肾系病证 (14)

史某,48岁。因小便混浊,呈乳白色9月余,于1961年7月26日来院诊治。患者于1959年10月突然发现小便如乳白状,有时呈粉红色,混浊不清,并混有胶状凝块。卧床休息后尿色可转淡,但稍事活动后即又出现乳白色尿,曾住北京某医院检查,诊断为“乳糜尿”,经中西医治疗均无效,首次来我院诊治时,携带当日晨尿1瓶,状如乳糜,并混有条状胶样凝块。病后常感腰部酸痛,疲乏无力,食纳尚可,口不觉干。检查:发育营养中等,面色萎黄,唇色暗黑,心、肺、腹均正常,四肢亦无异常,舌苔黄腻,脉弦细而数。诊断:乳糜尿。辨证: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治法:先通利后滋肾,处方:黄柏12克,知母12克,肉桂3克,萆薢9克,茯苓12克,车前子9克(包),赤小豆60克(打),蒲公英18克,甘草9克,红人参末0.9克(分冲)。

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共进10剂,每日晨起尿色已转淡,但活动后仍有乳糜尿及胶状凝块出现。于原方中加糯稻根30克。并用海金沙30克,川军15克共研细末,每日取4.5克用鸡蛋清调服。服药5天后,在活动2小时以上才出现乳糜尿,而且混浊程度也较前减轻。再服7天后尿色已转正常。虽然每日晨起步行1公里,乳糜尿也未再出现。上方治疗1个月后,仅在活动过多时,尿方显混浊,但已无胶状凝块,再以前方加生地黄24克,萆薜减为3克。另海金沙、川军未每日改服3克并加服杞菊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1丸。治疗2个月后病情显著好转,乳糜尿未再出现。腰痛消失,精神转佳,开始恢复工作。停服汤剂和药粉,每日服六味地黄丸或知相地黄丸1丸,共服3个月,己于1962年6月在北京某医院全面复查,结果均属正常,步行10余里亦无乳糜尿出现。3年后随访,乳糜尿未再复发,身体健康。

(按)本例面色萎黄,腰痛无力,系肾虚表现,乳糜尿,苔黄腻因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司之故,先投清热利湿之剂,用滋肾通关丸加味,知柏、萆薢、蒲公英、车前子、赤小豆均为清利湿热之品,其中赤小豆用量60克可打碎后用药汤煮烂后服用,提高清利之效,又可防止煎煮时糊底。红参、茯苓相配,健运渗湿;车前子、肉桂相配,气化泄湿;海金沙、川军相配,分利两便,给湿热以出路,此均为先师独特配伍。气化、健运、通利、渗泄,膀胱湿热岂能不清。病情好转,乳糜尿消失,表明湿热已清,但应善后巩固防止复发,故以知柏、地黄和六味地黄滋肾之丸药缓图,连服3个月之久,随访3年未见复发。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叶心清》

医案十一

杜某,女,28岁。初诊:1966年10月5日。主诉:尿如乳汁已4个月。现病史:4个月前发生尿如乳汁,并带成条成块透明如凉粉状之物,伴腰膂坠胀酸痛,头晕目眩,精神疲乏,气短音低,纳食不香。检查:脉沉迟而细,舌苔灰厚而滑,形容憔悴,身体瘦削,神色萎靡,气短音低。分析:综合脉证,似属肾脾先虚,寒湿侵袭,久羁不解,累及奇经之任、督、带三脉。治则:温肾补脾,散寒泄湿。处方:炙黄芪、党参、白术、萆薢、杜仲、菟丝子各15克,干姜、益智仁、炙甘草、贯众、升麻各10克,白芷12克,茯苓25克。5剂。二诊:1966年10月10日。服药后,混浊尿液转淡。曾出现一次尿色正常,为以前数月所未见。但脉色如前,想脾肾亏虚已久,寒湿过重,须大剂温补为宜。

处方:仍宗原方,炙黄芪、党参、萆解、菟丝子各加15克,干姜、益智仁各加10克,5剂。三诊:1966年10月17日。初有黄色素状透明物.后来尿色完全正常。七日来,未见乳糜尿,眩晕腰痛大减,脉象缓和,灰苔转白,神色均佳,是温补分利已效。方药:仍宗上方,加炙升麻10克。一日1剂(10剂)。四诊:1966年11月20日。续服上方16剂,尿色完全正常,神气色脉均佳,月来纳食甚香。近数日来,口味呆钝,视舌苔中心浊厚,口唇焦干起皮,此食滞脾弱之征。因脾主肌肉,其华在唇,食滞于中不消,则酿热化燥,故唇日出现皴揭焦干起皮现象,拟以前方增减,加入消导之味。处方:黄芪、茯苓各15克,白术、神曲、贯众炭、知母炭、狗脊、枳实、谷芽、益智仁、焦山楂、萆薢各10克。3剂。另:照本节方药并5剂共末蜜丸,每服10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下,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尿如乳汁,尿中间有条状、片状之胶状凝固物,自觉腰酸腿软,头昏目眩,甚则面色萎黄,身体瘦削。本病为脾肾阳虚,湿浊下注,或血丝虫感染。治以温补脾肾,散寒利湿。注:本病为脾肾阳虚,湿浊壅盛,或感染血丝虫,久病损伤脾肾之阳,致湿浊下壅引起。本方用大补元阳、甘温益气之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佐以补火逐寒、辛温大热之干姜、益智仁;滋肾补肝、甘温辛润之杜仲、菟丝子;散风除湿、苦寒辛温之升麻、白芷、萆薢。而萆薢又有治失溺遗浊,分利小便之功能。更加一味能治崩中带下、解毒杀虫之贯众。组合成方,用于治疗乳糜尿,通过实践,较其他药方疗效为好。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张梦侬》

九、耳聋、耳鸣

医案一

王某某,男,53岁。初诊:1994年3月16日。患者因恼怒,八天前突发右侧耳鸣,其声甚大,如闻潮汐,头部轰响,右侧颐部灼热雨胀,吞咽时耳内捣捣作响,以致不闻外声。西医诊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与“传音性聋”。患者夜寐不安,晨起咳吐黏痰,两目多眵。舌红,苔白,脉弦滑小数。辨为肝胆火盛,循经上攻耳窍。治宜清泻肝胆,养阴通窍。疏方:连翘10克,柴胡16克,漏芦10克,白芷8克,玄参15克,丹皮l0克,夏枯草16克,天花粉10克,黄连8克,黄芩4克,生石决明30克,牡蛎30克。服药三剂,耳鸣大减,能闻声音。七剂服完耳鸣自除,听力复聪。再以柔肝养心安神之剂以善其后。

(按)耳鸣耳聋之患,当辨虚实。一般而言,暴病者多实,久病者多虚,病在肝胆少阳者多实,病在肾脏少阴者多虚。本案耳鸣耳聋起于恼怒与情志不遂,突然发作,则为实证可知。盖恼怒伤肝,疏泄不达,使肝胆气机郁滞化火,少阳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少阳胆火循经上攻,火盛气逆,闭塞清窍,故突见耳鸣如潮,耳聋不闻。《医贯》引王节斋云:“耳鸣盛如蝉,或左或右,或时闭塞,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大抵此证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少阳之火客于耳也。”火动痰升,充斥头面,扰乱心神,故伴见面热而胀,吐痰,不寐。《罗氏会约医镜》将本类证候谓之“火闭”、“气闭”,其云:“火闭者,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其症或烦热,或头面赤肿者皆是,宜清之。气闭者,因肝、胆气逆,必忧郁恚怒而然,宜顺气舒心。”故治疗本案以清肝胆之火,兼利肝胆之气为主。方用柴胡、黄芩疏肝清胆,和解少阳;连翘、黄连、玄参、丹皮、天花粉清解热毒,兼养阴津;夏枯草、生石决明、牡蛎潜肝胆之阳亢;漏芦、白芷透窍散邪。本方清中有透,降中能滋,用治肝胆实火上攻之突发性耳鸣耳聋,最为适宜,故获佳效。

引自《刘渡舟验案精选》

医案二

患者,男,43岁。初诊:1998年8月19日因上呼吸道感染,注射庆大霉素后致耳鸣、听力下降一周,伴头胀不舒、胸闷昏聩、神疲乏力、腰酸膝软、夜寐梦扰、舌苔薄、脉濡细,治拟益气补肾为主,佐以升阳泄浊安神。处方:生黄芪20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葛根20克,升麻10克,仙灵脾10克,山萸肉10克,熟地10克,广藿香10克,云苓20克,川芎10克,灵磁石30克(先煎),夜交藤30克,炒枣仁10克,合欢皮l0克,生甘草10克。14剂,每日1剂,水煎服2次,早晚分服。二诊:服药后,病情明显缓减,已无耳鸣、听力有所恢复,头胀、夜寐梦减,但人暮时两颞头痛、咽干燥痛,宗前法,续服14剂因患者系熟人所介绍前来就诊,后经联系,称其药后听力已恢复正常,无任何不适,病告痊愈。

(按)本例为氨基甙类药物对内耳前庭神经毒性所致的药源性病症。臧教授认为此患者为药后毒邪损伤脾肾,使脾胃运化升清失职及肾精受损,脑失滋养所致。方中黄芪、党参、炒白术、升麻健脾益气升阳;仙灵脾、山萸肉、熟地滋补肾精;川芎、藿香、云苓通经泄浊;磁石、夜交藤、枣仁、合欢皮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肾、升阳泄浊安神之功,故能奏效。

引自《臧堃堂医案医论》

医案三

阎某,男,83岁。2004年3月16日就诊。主诉:眩晕、耳鸣(持续时间不详)。耳鸣似马达声连绵不绝。伴见症状:时有手麻木、腰酸腿抖。余有咳嗽、涕少。纳可、眠安、便调。舌暗红苔黄,中部厚腻,脉弦滑。既往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病史。西医诊断: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并伴痰浊瘀血。治法:滋补肝肾,镇肝熄风,辅以化痰活血通络。处方:镇肝熄风汤加减。川楝子10克,青蒿10克,龟甲10克,玄参15克,代赭石20克,牛膝10克,生熟地黄各20克,地骨皮15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炒栀子6克,海浮石80克,夏枯草10克,白蒺藜10克,石菖蒲6克,远志肉10克,磁石(先煎)20克,珍珠母(先)8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天麻10克,钩藤10克。7剂。效果:以此方加减20剂后眩晕、耳鸣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