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临证医案
1258700000049

第49章 脾胃病症 (22)

第三章 脾胃病症 (22)

(按)口腔溃疡属于常见临床病症。患者年轻体壮,嗜好饮酒,体内湿热内蕴,脾胃开窍于口,中焦湿热循经上攻而致。选用《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方中重用生甘草,清热解毒,缓急;川连、黄芩清泻肺胃之湿热;党参、干姜健脾和胃;玄参、麦冬、桔梗、甘草养阴利咽;元参亦可解毒散结;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柴胡、桔梗升清,载药上行;当归、川芎活血养血;白僵蚕、大力子利咽;天花粉化痰热兼养阴;竹叶导湿热从下行;干姜宣发中焦郁积。共呈清热解毒,养阴利咽,养血活血,除湿之功。先清热利湿,解毒散结治其标,再以养阴利咽,运脾善其后。选玄麦甘桔汤,方中元参、麦冬养阴利咽;黄连、川连清热除湿;白僵蚕利咽化痰;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干姜健脾温中;竹叶清热利尿引心火下行;生甘草解毒。作者在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时,注重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擅长寒温并用,升降同施,使用苦寒之品而不伤中阳。

引自《施今墨医案解读》

医案四

韩某某,男,l0岁。2001年l0月4日。口疮2天伴疼痛,纳食张口则痛甚,呕吐痰涎,纳少,手心热,便秘,舌尖红苔白厚,脉滑略数,查咽腭部溃疡。西医诊断:溃疡性口腔炎。辨证:心脾热盛,熏蒸于上。治法:清泄心脾,滋阴泻火。处方:导赤散与泻黄散加减。升麻6克生地黄15克生石膏20克川黄连3克淡竹叶6克生甘草梢6克连翘l0克大青叶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l0克石斛l0克北沙参10克藿香10克滑石l0克酒大黄3克(包)。7剂。外用:西瓜霜敷口,日3~4次。效果:口疮愈合,咽溃疡消失。

(按)口疮疼痛为热毒壅盛,脾开窍于口,脾经热盛则子病及母(心火生脾土),引动心火而成心脾热盛。手心热并非阴虚证,心经火循手少阴心经传至手心可为手心热,便秘为脾经火耗伤津液所致,治疗思路注意病位在上,气机趋上,“火郁当发之”,选用轻清升散、疏散郁火的同时清热泻火,即“外疏内清”,引火热邪气从小便出,即导邪从人体肌表孔窍出。方中升麻升散解毒,生地黄凉血养阴,生石膏与川黄连清泄心火与脾胃伏火,淡竹叶与生甘草梢清心火引心火从小便出,连翘与大青叶清热解毒;赤芍与牡丹皮清热凉血;石斛与北沙参清养胃阴;藿香与滑石清热利湿。

引自《周耀庭临床经验集》

医案五、

魏某某,女,33岁。2001年11月4日。口腔溃疡3周,眠差,腰膝冷,舌尖红苔淡黄,脉弦细。西医诊断:疱疹性咽炎。辨证:脾经火热,肾虚相火妄动。治法:清热泻火,滋阴益肾,引火归元。处方:升麻6克,黄芩l0克,川黄连6克,生石膏15克,寒水石15克,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麦冬l0克,石斛l0克,枸杞子l0克,女贞子10克,淡竹叶6克,生甘草梢6克,五味子l0克,五倍子3克,生龙齿15克,炒知柏各6克。7剂。效果:依此方20剂后口腔溃疡减轻,睡眠改善,腰膝不冷。

(按)本病虽为口腔溃疡,一般归于心脾有热,结合患者腰膝冷这一特点以及舌脉,分析还有肾虚相火妄动这一病机。治疗需要补肾清泄相火、引火归元。方中升麻升散火毒,黄芩、黄连及生石膏清热泻肺胃火,寒水石清热泻火;生地黄、玄参、麦冬与石斛养阴生津;枸杞子与女贞子补肝肾阴虚;淡竹叶与生甘草梢清心火引火从小便出;五味子、五倍子及生龙齿固涩肾元防相火妄动,炒知柏清热泻相火养肾阴。

引自《周耀庭临床经验集》

医案六

张某某,女,34岁,家庭主妇。(病历截取)产后两月,月经未至,三子,口疮经常发作已1年。初诊:1963年4月15日。主诉:下唇内及舌两侧各有一处红疮,疮面色白,痛妨饮食。查体:舌尖红,脉弦细。辨证:此为产后虚火上炎。治法:拟消炎止痛法治之。处方:牛黄至宝丹1丸,分4次服,每日中午饭后1次。淡豆豉一两半,打碎,分3次水煎漱口。包五倍子三钱,去土打碎炒研细末,外敷。医嘱:疮口敷药微痛勿虑。二诊:1963年4月18日。主诉:舌疮大减,痛经。查体:脉滑数。治法:再前法。处方:方同前。三诊:1963年4月22日。主诉:疮愈,胃酸食少心烦。查体:脉沉缓。处方:前方加清胃黄连丸六钱,上下午各一钱。

(按)口疮多因脾胃积热引起,也有因体质素虚、虚火上炎而致的。其症状是口腔内黏膜土生黄白色如豆样大小的溃疡点。本例患者口舌生疮一年有余,已无治疗信心,唯本次发作以至疼不可忍,方来门诊暂试,不料捷效,事出意外,实为患者疑虑而来、满意而归之一例也。病例的治疗特点有二:一是使用了五倍子打碎炒研成末外敷创面。《本草衍义》云:“口疮,以末掺之。”这本宋代的医药书距今已近1000年,就已载有我国古人治疗口疮的用药和治疗经验。现代研究证明五倍子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皮肤、黏膜、溃疡面接触鞣酸后,其组织蛋白即被凝固,造成一层被膜,从而起到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凝而止血,腺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产生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从而起到止痛作用。五倍子鞣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二是本病例用淡豆豉打碎水煎漱口,效果也很明显。淡豆豉有两种制法:一是用青蒿、桑叶发酵,多用治风热感冒,热病胸中烦闷之症,功能宣散邪气,内清其热;二是用紫苏、麻黄发酵,多用于治风寒感冒头痛。

引自《高桂林医案医话经验方》

医案七

康某,女,48岁,职员。初诊:1964年5月12日。主诉:发现肝大已1年半。现病史:纳物欠佳,厌油腻食物,胸中不畅,大便完谷不化,体倦乏力,夜间出盗汗,性情急躁,好似干柴微见星星之火便燃成不可抵挡之势,每当暴怒之后自己亦感懊悔。血压170/90rnmH克。既往史:口腔溃疡30余年未愈。个人史:爱人健康,有4个孩子。望诊:面色正常有黑斑,舌淡白。闻诊:声音无异常。切诊:脉弦数。辨证:因患者心中有难诉之苦久郁成肝气不舒,木郁克土,久郁化火,故见急躁,小事不能谅解,火性上炎,以使口舌之溃烂。立法:舒肝解郁,清热降烦。处方:十九煎液l20CC;舒络养肝丸12丸;连翘三两水泡服。二诊:1964年5月19日。主诉:变化不大。查体:脉沉缓。治法:方同前。三诊:1964年5月28日。主诉:口腔溃烂,纳食不香。查体:脉沉缓。处方:清胃黄连丸;五倍子散;淡豆豉汤。四诊:1964年6月16日。主诉:口腔溃疡已愈,饮食较好,经化验肝功能正常。

(按)本病例是通过治疗口腔溃疡而使肝脏功能恢复正常的,看来难以被理解,其实则不然。病之所成必有其故,病已始生必有其因。本病经过辨证抓住了疾病本质。此患者阳明之经素有内热,又因家庭生活不和,肝气素郁不舒,久郁必化火而上逆。肝经之火及逆气并阳明经之热上扰必成燎原之势,热反伤自络,肝脏自必伤甚,形成血瘀不化,久而久之肝之体必大而超常。所以医家以治口腔溃疡为本,先平阳明胃火,使肝火有所依从,火衰气弱,肝气即平仓故口腔溃疡痊愈必能指示胃热平息不上冲,肝气亦可和平。此病例再次证明内经所言“治病必求其本”的理论是非常正确的。

引自《高桂林医案医话经验方》

医案八

张某,女,39岁,职员,门诊病历。1999年4月1日初诊。主诉:口疮2月余。今年春节时因过食瓜子而致口腔内生疮,自服牛黄清胃丸未效。刻下症见:口腔内生疮,疼痛,口干,纳食尚可,睡眠梦多,大便干而不爽,月经尚调,量少,色可。查口腔内于舌边、舌尖可见6枚口疮,色红,中心有黄色脓点。舌红,苔黄腻干,脉沉细滑。辨证立法:胃肠滞热,循经上扰。,治宜清胃化滞,解毒消痈。方拟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银花20克,连翘15克,地丁l0克,蒲公英10克,黄芩10克,槟榔10克,厚朴10克,升麻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0克,酒军6克,生甘草10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温服。医嘱:忌食辛辣油腻刺激之品。治疗经过:服上药7剂后症减,口疮减轻,未见新发,仍口干,大便转泄,日2~3行,舌红苔白。上方减槟榔、厚朴、酒军,加赤芍12克,桔梗10克,元参10克继服。服上药14剂后口疮全消,纳眠可,二便调,停药调养。

(按)口疮一证,系病邪逆上所致,病因多种,但均与地道不通有关。常见者如湿蕴化热,阻碍水道,心火不得下移;胃肠滞热阻于肠道,致胃火循经上拢;气滞寒凝,瘀阻胞官,经血不能顺下,则瘀浊上犯等等。病因不同,治疗亦各异,但总以通下为法。本案初因饮食不节,胃肠积滞化热,循经上炎,久而蕴毒,乃致口舌生疮、溃痛不休,反复发作;口干便干、舌红苔黄腻而干,为滞热伤阴,腑气不通,火热无下行之路。故治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清热解毒治标为上,酒军、厚朴、黄芩、槟榔清热化滞通腑,使积滞去则热无升;花粉、白芷、升麻消痈排脓,且寓“火郁发之”之妙。

引自《高忠英验案精选》

医案九

马某,女,28岁,公司职员。门诊病历。1997年10月13日初诊。主诉:口舌生疮一年余。患者一年来每逢经前十余日即作口疮,严重时可影响饮食、说话,曾经中西药多方治疗,或无效,或暂取一时之效,维持10天左右即又复发。刻下症见:此次日疮已发4天,说话及饮食均疼痛难忍,伴鼻干,声音易嘶哑,纳食尚可,失眠,大便调,夜尿2~3次。月经期准,量少色红,有血块,经期腰酸痛。舌质淡瘦,舌边齿痕,舌苔白,脉左细,右弦滑无根。辨证立法:脾肾阳虚,湿浊上扰。治以温阳化湿降浊。方拟保元汤加味。

处方:太子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肉桂10克,巴戟天l0克,仙灵脾l2克,益母草15克,升麻10克,泽泻12克,当归10克,苍术12克,生诃子10克。每日l剂,水煎服,分温二服。治疗经过:服上药14剂后复诊诉:上药初服4剂后口疮即愈合,但于复诊前3日,舌下又新起一枚,且晨起目眵较多,口干,小便色黄,大便尚调,睡眠仍差,心中烦。舌淡红,舌边齿痕,脉沉细。原方减益母草、苍术、生诃子,加夜交藤20克,百合15克,生熟地各20克。继服14剂后,口疮愈合,且一直未再复作。故将上方制作成丸药缓调,一年后患者因他病就诊时时告之,自服上药丸剂3个月后停药,口疮至今未作。

(按)口疮,又称“口舌疮”、“口破”、“口疳”、“田疡”等,是以口腔内的唇、舌、颊以及上腭等处黏膜发生单个或多个淡黄色或灰白色如豆大溃烂点,局部疼痛或刺激时疼痛为特征的口腔疾病。一般医家认为,田疮病位在口舌,其病机变化离不开“火”,或实火,或虚火。如《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所说:“总之,人之口中破者,皆由于火,而火必有虚实之分。”口疮病位在口舌,病变多与“火”相关,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其病机变化离不开“湿”亦较多见。其湿或为湿热,或为寒湿。一般初发者,多为急性口疮,病人体质较好,多因阳盛,复受外湿,或湿邪郁久化热,而致湿热上泛于口腔,此时治以清热利湿,多可速效,亦较好治;而反复发作,或老年体弱患者,一般多属慢性口疮,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化水,湿从寒化,寒湿内蕴,上泛于口腔而成。

此时治疗应以温阳为主,阳气充足才能化气行湿,降浊而升清,温阳多用肉桂、巴戟、吴茱萸,升清则用升麻。本患者口疮每发于经前,显与冲任之脉相关联。观其舌脉皆属本元亏虚之象,知气血不足,冲任失养,故见经血量少、有血块等症;阳失温化,则清津不升,致鼻干声嘶;湿浊停蕴,随经气逆上,故见口疮反复难愈。病起元阳不振,非肾虚下寒之证,实为中焦阳气不足,水湿不化,故用保元汤补中气而温脾肾,张景岳喜用此方温补中阳,兼收虚火,而治中虚上燥诸症。其中肉桂,不仅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同时还具有引火归原之功,可将由于元阳虚弱而致虚阳上越的虚火引之归于气海的原位,以除上热下寒之证;巴戟天、仙灵脾,既能补肾助阳,又可祛风除湿,最适合用于阳虚有寒湿之口疮病证;益母草、当归养血调经;二术、泽泻燥湿利浊;升麻,既有清热解毒之功,与诃子合用升清润喉,又具提升阳气之效,与肉桂配伍,一引火于下,一升清于上,清阳得以上暖于口,虚火得以下归于原位,清升浊降则使口疮早日康复,尚能强壮人体阳气,提高抗病能力。

引自《高忠英验案精选》

医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