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临证医案
1258700000040

第40章 脾胃病症 (13)

第三章 脾胃病症 (13)

病人述服药3剂腹泻即止,次日月经来潮腹泻又作,精神好转,仍感心慌,腹部下坠隐痛,月经有血块。舌暗咽红,脉沉小弦。黄土汤加味。处方:生地30克,牛蒡子9克,山药12克,益母草15克,知母10克,鱼腥草15克,破故纸15克,仙鹤草30克,石斛l5克,炒扁豆l2克,香附12克,苍、白术各12克,灶心黄土50克,车前草l5克,旱莲草15克,大腹皮10克。7剂,水煎服。三诊:2003年8月12日。精神明显好转,述纳食、睡眠均有进步,腹泻止,大便成形,每日1~2次,仍有腹坠感,无腹痛,矢气多,白带多,腰酸乏力。舌暗,脉沉细。旋覆代赭汤合百合乌药方加减。处方:黄芪15克,苍术10克,白芍15克,旋覆花l0克,枇杷叶15克,炙百合15克,车前子10克,白蔻仁5克,藿香10克,乌药15克,山药12克,扁豆12克,破故纸15克,桔梗10克,白术10克,川断12克,灶心黄土50克。7剂,水煎服。四诊:2003年8月19日。患者诉大便成形,每日1次,食欲好,腹坠胀感消失。惟近日血压波动,时有头晕要求诊治,遂改变治法。

(按)中医认为腹泻是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病证,脾虚湿胜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本患者因受凉起病,脾胃损伤,由于迁延不愈,久病及肾,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致脾肾阳虚之顽固腹泻。《景岳全书·泄泻》日:“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医方集解》日:“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治疗在温中健脾利湿的基础上,突出补肾火以温脾阳之理念,以破故纸、灶心主为代表。破故纸又名补骨脂,是温命门,补肾阳之代表药,肾为元阳,肾阳得温,鼓舞脾阳,使中焦寒湿得化;灶心上即伏龙肝,使用时宜先煎数十沸,过滤去滓,用余汁代水煎余药,本品辛、微温,入脾、肾二经,擅长温中燥湿,既可养胃和中止吐,又能温阳涩肠止泻。方中补肾的药味虽不多,但作为领军者,率领温中健脾之众药,有较好的发挥作用,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引自《谢海洲验案精选》

医案三

患者,女,40岁。1997年l0月13日初诊。大便时溏时结、伴黏液,腹隐痛已半年余,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刻诊:伴脘腹胀闷,肠鸣矢气,纳差,神疲乏力,夜寐欠安,无里急后重及脓血便,舌苔黄腻,脉弦细。证属脾虚气滞,肠蕴湿热,治从理气健脾,清肠化湿。

广郁金15克,制吞附10克,延胡索10克,柴胡5克,炒白芍l0克,台乌药l0克,制川朴6克,黄芪2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川连5克,黄芩l0克,秦皮10克,生甘草5克,7剂,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分服。二诊:服药后大便时溏时结减轻,胃纳好转,其余诸症如前,守前法,续服上方14剂。三诊:大便成形、每日1次,无黏液血便,精神好,胃纳可,无腹痛、腹胀,肠鸣矢气消失,苔薄,脉弦细,宗前法,再给予上方7剂调理,嘱其畅达情志,饮食清淡、易消化,以免复发。

(按)《景岳全书·泄泻》日:“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本例患者因脾胃虚弱,水谷运化失常,而出现大便时溏时结,纳差,神疲乏力;脾土不足,肝木乘虚作乱,而表现为脘腹胀闷,肠鸣矢气;脾虚,水湿停留,蕴而化热,湿热滞留大肠,而表现为大便伴黏液,舌苔黄腻等,故临证以黄芪、党参、炒白术扶正健脾,调整机体免疫抗病能力;以川连、黄芩、秦皮清除肠道湿热,消解炎症;以广郁金、制香附、延胡索、柴胡、炒白芍、台乌药、制川朴疏肝理气以止痛。臧教授在辨治此类疾病时认为其病机以脾胃虚弱为重,另外肝气郁滞,湿热壅滞大肠的病机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故治疗以健脾理气,清化湿热为大法,肝脾同治,诸证得以缓解。

引自《臧堃堂医案医论》

医案四

吴某,男,26岁,1967年9月19日初诊。患者泄泻2月余,每日l0余次水样便,某医院先后给予土霉素、黄连素、活性炭、次碳酸铋及中药治疗,腹泻有减,他证峰起,体重减轻9公斤之多。刻下大便水样,偶现糊状,每日3~5次,脘腹痞胀,呕恶纳差,喜进热食,乏力倦怠,心烦尿黄,舌苔薄黄而润,脉沉细无力。大便培养出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甲型链球菌。诊为“菌群失调性肠炎”。辨证:寒热格拒,脾胃升降失司。治则:调理寒热,和中止泻。处方:黄连、法半夏、干姜、桂枝、党参、炙甘草、大枣各6克。3剂,水煎服,每日l剂。1967年9月26日二诊:服上方6剂,诸症显减,大便每日1次,成形,舌苔薄白,脉沉细。效不更方,继进上方3剂。1967年9月29日三诊:诸症消失,连续大便培养未见异常,l0天来体重增加2.5公斤,痊愈出院。

(按)泄泻之病虽为“水湿偏渗大肠”之故,“土为生发之,“脾气升则水液渗人膀胱,自不致偏渗而为五泻”。病邪在在治疗中除了应重视治湿之外,还应当重视治脾。张景岳所谓:“泄泻之因无不由于脾胃”,治脾才是治本。且脾与胃、肝无论在生理、病理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治脾又常和治其他脏腑相结合。如医案中尚有培中抑木、健脾和胃及升举脾阳等法的应用。古有“因邪致病者,当治其邪”,“因虚引邪者,当治其虚”,以及“祛邪易而治虚难”之说。

久泻者不但能致脾虚,而且往往损及肾阳,《伤寒论》早有太阳传少阴之明训,提出了“初泻伤脾,久泻伤肾”的观点及“治脾不应,则应补肾”的治疗原则。因为“火能生土,土之不旺,即火之衰也”,所以对于久泻的治疗非常重视温运脾肾的功能。患者泄泻2月余,西医诊为菌群失调性肠炎,据其脉证分析认为:心烦尿黄为上焦有热之征(心与小肠相表里),泄泻、乏力、喜进热食、脉细无力为中焦虚寒之象。遂辨为寒热格拒于上,阴阳不通,脾胃升降失司,处以仲师黄连汤原方。方中黄连合半夏清热降逆,顺胃降之性;干姜同桂枝温脾胃而散寒,助脾升之功;参、草、枣益脾和胃,助中焦斡旋之功;桂枝还可通上下阴阳之气。诸药合用,寒热去,阴阳通,升降复而诸症自消。

治泻药物在配伍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如白术、山药、扁豆健脾之属常配薏苡仁、滑石、茯苓、猪苓、车前子等渗湿之品,黄芪、党参益气之类常伍以升麻、葛根等升阳之品,温肾有葫芦巴、补骨脂等温补肾阳及附子、肉桂等温肾散寒之异。对于久泻,伤及脾胃之阳,见有纳呆、神疲拜力等气阴两亏之见证,则每用白术、山药、石斛、谷芽等调理脾胃,处方用药既有原则又有灵活。

引自《吴一纯杂病精要》

医案五

刘某,女,33岁,职员。门诊病历。1998年5月7日初诊。主诉:五更泻2年余。平素工作强度较大,加之生活无规律,大便时常泄泻,食冷或油腻之物后尤甚。近2年来每日清晨即腹痛急迫,便急作泻,泻后则安。刻下症见:每日清晨4~5时腹痛作泻,日行4次,饮食稍凉则泄泻加重,胃脘隐痛,消谷善饥,睡眠不实,体倦乏力,声低气怯,左侧颈部有褐斑,不痛不痒。月经先期,量可色黑,痛经。形体瘦薄,面色淡白。舌淡红,苔白,脉沉弦细。辨证立法:脾肾阳虚,寒湿不化。治宜温肾散寒,健脾止泻。方拟四神丸加减。

处方:肉豆蔻10克,太子参20克,五味子10克,肉桂10克,吴茱萸10克,乌药10克,补骨脂10克,当归10克,益母草109,山余10克,降香15克,甘草10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温服。医嘱: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勿紧张。治疗经过:二诊(1998年5月14日):7剂药后腹痛止,便泻稍减,日行2~4次,睡眠转佳,但小便短赤不适,正值经前,腰腹冷痛,全身酸楚,舌边尖瘀斑,苔白,余症同前。上方减山柰、降香、甘草,加三棱l0克,益智仁10克,萆薢10克,继服。三诊(1998年5月21日):7剂药后大便已成形,精神转佳,体力渐增,但饮食不适仍易作泻,口干,尿黄,月经来潮,苯作痛经,经色转红,舌淡苔白,余症同前。改用安坤赞育丸晚一丸、妇科得生丹早一丸调服善后。

(按)五更泻以鸡鸣之时腹中急痛,便急欲下不可禁,便后而安为特征。五更之时阴气独盛,一阳之气欲升而不得,反随阴寒下迫而致腹痛下泻。一般以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诊断要点。但临证也有五更作泻不具备阴寒特征者,不可一见五更作泻即断为虚寒,应详加辨别。本案病历2年,脾肾阳虚不得温化,寒凝于下,气血瘀滞,故见经血色黑、痛经、面部瘀斑;中阳不振,则见胃脘痛、食冷作泻。唯消谷善饥多见于胃热之证,在本案见之,应结合舌脉,因舌淡苔白,脉沉弦细,显非胃热化食之证,当属胃气血凝瘀阻之假象。故治以四神丸为主,温肾散寒固肠以止泻;加太子参益气健脾;因伴胃痛,所以加用山柰、降香温胃散瘀以止痛;鸟药、当归、益母草化瘀调经,通地道以逐寒凝。

引自《高忠英验案精选》

医案六

刘某某,男,46岁,干部。(初诊)1980年9月1日。l.病史及辨证:患者大便溏泻,每日4~5次,腹中雷鸣、上、中腹部常隐痛,纳谷不香,口微干,小便微黄,病已5年、曾做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白细胞;大便培养,无致病菌。某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屡经中西药治疗未效,故延余诊治。现症如上,且形体瘦弱,面色淡黄不华,舌体瘦小,苔薄淡黄,脉细弱。此系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由内生,久蕴化热,寒热错杂,虚实夹杂。2.治则与方药:治疗拟用健脾补气,调和阴阳。四君子和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干姜4克黄连4克法半夏10克吴茱萸5克甘草6克生姜3片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1980年9月29日。上方服20剂后,腹泻好转,次数减少,每日2次,腹中雷鸣减少,但上腹部时有隐痛,食欲欠佳,舌苔少、根微黄,脉细。药后获效,原方出人。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莲肉15克吴茱萸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黄连3克干姜3克生姜3片红枣3枚。

1980年11月6日:服上方30剂后,腹泻明显好转,大便成形,但次数稍多,每日2~3次,腹中稍鸣,食欲转佳,舌苔薄淡黄,脉弦细。坚守健脾补气,清化湿热,兼予理气活血。四君子汤合黄芩汤加味。处方:太子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厚朴8克丹参15克甘草6克淮山药15克神曲8克。1980年11月18日:服上方10剂后大便泻止,但先硬后溏,转矢气,上腹部隐痛,稍有灼热感,舌苔薄黄,脉细。鉴于上述,似有胃阴亏虚之象,改用养阴清热,健脾益肝。处方:沙参12克川楝9克莲肉15a慧苡仁15克扁豆10克淮山药12克黄连3克黄芩8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太子参15克。1980年12月1日:服10剂药后大便成形,每日2次,腹胀痛已除,食欲增进,每日500克,舌苔少,脉细有力。疗效良好,守方再进。1980年12月16日:服10剂药后大便正常,食欲好,体已长胖,脸色转润泽,苔少,脉细有力,久病治愈,但需继续健脾补气,清热化湿,巩固疗效。处方:党参15克淮山药15克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当归10克扁豆10克黄芩8克黄连3克甘草4克白芍10克莲肉15克。

(按)患者腹泻多年,体瘦神疲,纳呆,腹鸣且痛,脉细弱。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由于脾不健运,水谷不化,湿由内生,流注肠中,郁而化热,寒热错杂,虚实夹杂,阴阳不调,故诸症作矣。治疗用四君子汤健脾补气,用半夏泻心汤调和阴阳,顺其升降,方中黄连苦降泄热以和阳;干姜、半夏辛开散结以和阴,参、草、大枣补益脾胃以和中;不用黄芩者,恐苦寒太甚而伤脾胃也;加吴茱萸者,温胃暖肾、止泻除腹痛也;生姜健胃降逆。进服20剂病情有好转,在原方基础上去半夏之温燥,以存夏明;加甘草及莲肉以健脾。

又进30剂,病情继续好转,但大堡次数偏多,每日2~3次,腹稍胀,口稍干,舌苔薄黄,乃去干姜、吴茱萸之温燥,即四君子汤合黄芩汤加味健脾抑肝,清热祛湿,理气活血。嗣后腹泻已止,但上腹部稍隐痛灼辣感,据此有化燥之象,改用莲肉、薏苡仁、茯苓、淮山药、扁豆、太子尝健脾利湿;黄芩、黄连、沙参养阴清热;白芍、川楝疏肝,进服20余剂,诸症已愈。为了巩固疗效,原方增损续服。总的慧甘始至终以健脾补气为主,以辛开苦降,调和阴阳为辅,亦即扶正祛邪之旨。前段温热药多于苦寒药,则有转燥之象,故在后段去温燥存寒凉,共治疗4个月余,病已痊愈,随访20年,病未复发。

引自《胡毓恒临床验案精选》

医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