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1258500000037

第37章 慢性期或恢复期

(二)慢性期或恢复期

1.气阴两虚证

主症: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自汗盗汗,舌红苔白,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治法:补气养阴,益心复脉。

方药:生脉散合五味子汤加减。炙甘草10g,人参(另炖)5g,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5g。

加减:阴虚明显者可将人参改为西洋参,若无人参者可改用党参25g以益气。若心气虚衰,心悸喘咳者,人参增至10g,并加葶苈子10g,鹿衔草10g补气强心定喘;兼水肿者加茯苓皮30g,泽泻20g,猪苓20g利水消肿;若自汗、盗汗者加煅龙骨30g,煅牡蛎(先煎)30g固涩敛汗;虚烦失眠者加酸枣仁20g,柏子仁10g宁心安神。

2.阴阳两虚证

主症:心悸气短,动则喘憋,甚或倚息不得卧,胸闷痛,畏寒肢冷,乏力,自汗不止,水肿,面色晦黯或发绀,舌黯淡,苔白,脉虚数或促、结代。

治法:温阳益气,养阴通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0g,人参(另炖)5g,黄芪30g,生地黄15g,麦冬15g,五味子10g,阿胶(烊服)10g,肉桂(焗服)1.5g,干姜10g。

加减:畏寒肢冷、脉迟者加熟附子10g(先煎)温心阳;血瘀而心胸翳闷者去阿胶、生地黄,加丹参15g,三七末(冲服)5g,降香15g活血祛瘀;若喘咳胸闷者去阿胶、生地黄,加瓜蒌15g,薤白15g,法半夏10g通阳蠲痹;若尿少水肿者加茯苓皮30g,猪苓25g,泽泻25g利水消肿。

慢性期或恢复期的证型,多为久病所致,中医讲“久病多瘀”,故上述二证多兼有血瘀,故治疗可合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单方验方治疗)

1.苦参12g。适用于心肌炎伴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者。

2.黄芪30~50g。水煎服,连服3~5个月。

3.灯心竹叶茶即灯心草9g,竹叶6g。加水适量,煎煮滤汁代茶饮。

4.板蓝根60~90g。水煎服。

5.夏枯草30g。水煎代茶饮。

6.金银花、板蓝根各30g,水煎服。

7.双花茶即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水煎代茶饮,适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中成药治疗)

1.抗病毒口服液适用于本病热毒侵心者。每次10ml,每日3次。

2.板蓝根冲剂适用于本病热毒侵心者。每次10g,每日4次。

3.玉屏风颗粒适用于本病表虚自汗者。每次1包,每日3次。

4.生脉饮适用于本病气阴两虚者。每次10ml,每日3次。

5.天王补心丹适用于本病阴虚内热,心神不宁者。每次1丸,每日2次。

6.宁心宝胶囊适用于本病心肾不足,心悸,脉数疾、律不整者。每次2粒,每日3次。

7.心宝丸适用于本病心悸,脉迟缓或脉律不整者。每次1~2粒,每日3次。

(针灸治疗)

1.体针选心俞、厥阴俞、内关、阳陵泉、三阴交、劳宫,单侧取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适用于本病心悸、胸痹者。

2.耳穴治疗选取内分泌、心、交感、神门下等穴,用胶布固定王不留行,每天按压2~3次,每次5分钟,保留5~7天。适用于本病心悸、胸痹者。

3.穴位注射取天池、膻中、内关、郄上穴,以当归注射液0.3~2ml,在上述穴位内分别注射,隔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本病心悸、胸痹者。

(饮食疗法)

1.红玉茶红参3g,肉桂4.5g,玉竹、山楂各12g,黄精10g,炒枣仁15g,炙甘草6g,共加水浸泡,入沙锅煎煮后倾入饮茶容器中;或将诸药置饮茶容器中以沸水沏,代茶频饮。适用于阴阳两虚,瘀血阻络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

2.丹参猪心汤党参15g,丹参10g,黄芪10g,用纱布包好,加水与1个猪心炖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

3.酸枣虾壳汤取虾壳25g,酸枣仁15g,远志15g,共煎汤服,每日1剂。

4.猪心小麦粥猪心1个,小麦30g,大枣5枚,大米50g,调料适量。猪心洗净、切片,调味勾芡备用,将小麦捣碎,大枣去核,同大米煮为稀粥,煮沸后加入猪心片,调味服食。适用于心肌炎的心悸气短、自汗等。

5.猪血参芪附枣粥猪血100g,党参、黄芪各15g,附子5g,大枣5枚,大米50g,调料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稀粥,待熟时调入猪血及调味品。适用于心肌炎引起的肢体水肿、四肢不温、纳差食少、疲乏无力、喘促胸闷等。

(名医临证经验)

1.查玉明清营解毒汤治热毒侵心型心肌炎。

方药组成:金银花30g,连翘20g,黄连10g,莲子心10g,丹参20g,玄参15g,生地黄15g,麦冬25g,蒲公英25g,板蓝根20g,竹叶10g。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养心。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温热毒邪入里,耗伤心营,心脉失养而引起的发热,胸闷,胸痛,心悸,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代等。

方解:本方从《温病条辨》的清营汤与清宫汤两方化裁而成。方以金银花、连翘、黄连、莲子心、蒲公英、板蓝根、竹叶等多味清热解毒药相伍,用重剂以求速去毒热之邪,防其伤正;又配生地黄、玄参、麦冬养阴凉营以护其心;取丹参活血而防其滞。

2.袁海波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1)心肌炎康Ⅰ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方药组成:金银花30g,黄芩10g,连翘15g,黄芪30g,麦冬20g,当归20g,丹参20g,升麻10g,炙甘草5g。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感受邪毒,袭肺侵心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心悸胸痛,气短乏力,咽痛咳嗽,口干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浮数或促结代等。

方解:此期的病理实质是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邪热外袭是标,故其治疗解毒勿忘益气养阴。方中以金银花、黄芩、连翘清热解毒,以黄芪、麦冬益气养阴,祛邪不伤正,又配当归、丹参活血化瘀,补而不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