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1257700000069

第69章 甘温除热蕴奥义

第15章 甘温除热蕴奥义

郭贞卿热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郭贞卿(1892-1983),字静,著名女中医,四川威远人。祖辈中有前清廪生,精文史,兼擅医术。父名子韶,以医为业,创办博济生诊所,善治内、妇、儿科疾病。祖、父皆为邑中名医。贞卿自幼聪颖,受家学影响,除读诸子百家外,更习岐黄之术。后曾执教,亦兼行诊务。乃因求诊者甚众,终弃教从医,受聘于资中贫民医院。1936年求学于四川国医学院,得该院李斯炽、邓绍先精心指导。学成后返威远与兄绍卿、弟懋威、显威共同主持博济生诊所,享誉荣(县)、威(远)、资(中)、内(江)等地。解放后,入威远县中心联合诊所(威远县中医院前身),后奉调梓潼县医院。1975年,郭贞卿以83岁高龄退体,遂致力于平生经验和心得的回顾与总结,在其孙张斯特、孙女张斯杰的协助下,先后发表了学术文章26篇,并出版《郭贞卿医论集》,斯特、斯杰在其教诲下亦成一代名中医。

拜读《郭贞卿医论集》,获益尤深的是郭老对中医治则(法)的研究精深,见解独到,理论过人,值得研索。其有关涩法研究的案评已载于本书第1辑,现对郭老关于甘温除热法的论述与案按,加以撷辑与评述,以飨读者。

一、对甘温除热法的认识

郭老认为,所谓甘温除热法,就是用甘温之剂去治疗发热病证,这种治疗法则是构成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甘温除热法的基本精神,是扶正达邪以协调阴阳,主治虚实夹杂之证,其虚为中焦阳气虚,其实为各种致热之病邪。甘温除热法的作用结构,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①温补中气,也就是说用甘温补气;②调整升降出入,消除由气机、气化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③祛除各种致热的病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是因为脾气(阳)不足,脾胃升降出入功能就会发生与之相应的紊乱,影响到津液和水谷的正常代谢和输布过程,久之,还会波及到血,从而造成水、饮、痰、食、瘀等病理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致病,这些有形之邪壅塞可化热,郁积更可化热,这是气虚和发热共存的一个前提。另一方面,中气一馁,元气不足,邪气便易乘虚入侵,六淫侵袭,大多引起发热。这两种热,不论其热势高低,都是由实邪而致的热,非虚热也。如把这种热当作虚热,就容易混淆概念,无法正确地进一步推论下去。

另外,当气虚进而产生阴虚后,体内又会因阴虚而产生热,这种热才是虚热。这种虚热和上述邪热都是在气虚的基础上错综产生的,故为虚实夹杂之热。因此,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其基本精神在于扶正达邪,脾胃内伤病证并非单纯的虚证,绝大多数是虚实夹杂证。据我在临床上的体会,东垣所说的"阴火",大多数是指的实邪所致之热,这种热常与脾胃气(阳)虚同时出现,这种局面的产生,不论是由虚及实,还是由实及虚,在治疗上都必须共同解决。从东垣的用药规律中也可看出这个问题,因是实邪所致之热,所以才用黄连、黄芩、黄柏泻火,才用羌活、防风、葛根、柴胡散火。此外,东垣使用甘温剂还常与祛除气机、气化障碍形成的代谢产物的治法相配合运用,如利水用猪苓、茯苓、泽泻;化湿用苍术、陈皮、木香;理气行气用青皮、陈皮;活血祛瘀用当归、川芎、红花、苏木;消食积用麦芽、神曲、三棱、莪术等。从东垣到今天,甘温除热法的各种配伍均大大扩展,但无论如何扩展,都不过是从如何正确地处理气(阳)虚、热象和气机、气化障碍及其产物这三个方面出发并综合处置的,这个基础结构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东垣用药,药量小而药味多,后世对这种用药方法有褒有贬,赞者云其多而不乱,恶者谓之杂乱无章。我从十几年的临床体会到,当"脾胃之气下流","阴火上乘",津液和营血又容易瘀积的时候,既要权衡升降,又要掌握补泻,已非易事,再感六淫,或伤七情,病情自然就会更加复杂。试问,那时到底抓住哪个环节,才能够出现理论上所谓的纲举目张?所以,东垣的这种用药方法,也是从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治则。药味多,才能处处兼顾到,药量少,才不会再伤脾胃。临床证明,这种从实践中产生的多方兼顾的用药法,有它的客观道理,有它的适用范围,这决非杜撰标新,而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有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充实这种用药法的必要。

使用甘温除热法,要想取得佳效,必须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升降运动是脾胃的主要活动,而这一活动又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升降是相辅相成的,有时清气不升,是因为浊气不降,浊降则清升;有时浊气不降,是因为清气不升,清升则浊降。所以,使用甘温除热法,要善于权衡升降,不要独立地看待,要灵活地运用升降间相互调整的规律。

2.发热和气机障碍的产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痰、瘀、水、湿、食等有形之物,均可郁而化热,这种热多为低热;外邪入侵又与之相结合而形成痰热、瘀热、温热等,往往又表现为高热。我把这种情况称为外内合邪,治疗上必须内外兼顾。

3.人身五脏六腑、十四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不可能是一热俱热,一寒俱寒,总是此寒彼热,此虚彼实。从整体上看,就是寒热并存、虚实共见的局面。因此,甘温除热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与清化湿热、温化水饮、温补肾阳、滋养肝肾、疏风解表、活血化瘀等治则相配伍,这不仅在理论上合乎逻辑,而且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其正确性。

4.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甘温之剂除要权衡升降外,更要注意调整其润燥。倘病人肝肾阴亏,或胃液不足,而中气又虚馁,用药就既要忌腻滞以防更伤中阳,也要避温燥免更耗阴液。但这个忌和避不是绝对不用的意思,象圣愈汤中参、芪和地、芍同用,说到底,就是一个燥润得宜、刚柔相济的问题。同时,甘温濡润之比重,当然应辨体随证而定。

5.发热之疾需用甘温剂者,其诊断要点有:面色白或暗;疲乏,精神萎顿,语言无力,甚者觉气息下坠;食欲不佳,或劳动后食量当增而反不欲食;脉不论浮、沉、迟、数,皆以虚为主;大便常溏薄不成形。不论病的证候表现得如何复杂,这些本质性的表现总是兼挟在其中,只要从中抓住它们,就可以放胆地使用甘温除热与其他治则相互配合。

经云:"阳盛则热""热者寒之",是谓"热"之由生,乃"阳盛"之体感邪使然也,而治之以"寒"(药),是谓"寒能胜热"者也,此亦即万物一理,取象比类之意也。经又云:"寒之不寒,责之无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谓证见非"阳盛"的"阴虚"之"热",若同样治之以"寒"则不能制其"热",此时该用何法?答案是当取"壮水之主"治法者也。然临床见证,变化万千,错综复杂,常寒热交错,虚实互见,岂能以一"寒"一"壮"(水)两法赅之?遂有东垣"甘温除热法"之创,以应临证之需。该法是专为"脾胃内伤,阳气虚馁,升降失司,阴火上冲,热象由生"之"热"证而设,实乃中医治疗八法之外又一法也。

郭老在深入研究东垣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甘温除热法系扶正达邪、协调阴阳之法";其作用结构由&apos温补中气,调整升降气机而消除病理产物,祛除致病之因&apos三部分组成;其证属脾胃内伤,阳气先虚而致水、饮、痰、食、瘀等物郁滞化热,虚实夹杂;其治当以温补为核心,兼融他法"的新观点,较之他说更为全面、深入、具体,颇具实用价值,值得后学认真学习、深刻领悟。

二、甘温除热临证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