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见脉的临床应用(1)
对于脉学而言,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辨析最精。他采撷各家论脉的精华归纳成27种脉象,书中不仅扼要地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相类脉的鉴别、脉象的相应病症等等,而且采用歌诀体裁,便于诵记,历来为广大医家所推崇备至。
李延昰的《脉诀汇辨》亦当并垂不朽。书中援引群书,专主辨驳,以洞筋擢髓之谈,为考同伐异之事。书中多以四言歌诀写成,便于记诵,在《濒湖脉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可谓用心良苦。
余少年时尝读《内经》《难经》《脉经》《脉诀》《脉学》,其中奥句,初学者苦其难入,幸得覃先生指点迷津,认真研习;亦得家先生尽力指示,刻苦攻关;还得杨泽雄之助,得《汇辨》一书,如获至宝,潜心研究。通各家之长,上窥《内》《难》《伤寒》《脉经》《金匮》《诗经》《易经》,考证诸书,复者芟,缺者补,誓为救羸劣以获安。
观今之医者,习西医者多矣,习中医者鲜有闻,而习脉学者少之又少。余每览《中医诊断学》,读完之后,未尝不叹也,唯有脉学论述少矣。
余随家先生、覃先生学习岐黄之术,对脉学的研习最为精当,集他们所授经验,加之余所受启悟,乃分切编摩,实为《中医诊断学》增添新的一页,使之更加完备。
本书的27脉,是按照《濒湖脉学》的基础来写的,把其中错误的进行删定,把原来没有论述到的补充上来,《濒湖脉学》中对27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为体状,相类,主病和分部,今增设兼脉,并在每脉的结尾作了勘评。
脉学自古有之,王叔和归纳为24种,李时珍归纳为27种,李延昰归纳为28种,但是这么多脉象中,有一部分脉象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张仲景归纳为“浮沉长短滑涩”六脉为脉学提纲,李时珍归纳为“浮沉迟数”四脉为脉学提纲,也有学者归纳为“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八脉为脉学提纲,也有学者归纳为“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八脉为脉学提纲。据家传、师传经验,脉学提纲应该提纲挈领,所谓纲领者,即以“浮沉迟数”为纲,以“滑涩虚实弦缓洪微”为领。其中还需要强调的是缓脉是一个特殊的脉象,应当详细辨别。
第一节 四纲脉 (1)
一、浮脉为阳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春逢却可惊。
(释义)浮脉,出现在肌表的浅层,手指不须用力便可触到脉搏的跳动,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脉经》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内经》说:“浮脉,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四言脉诀》说:“如水漂木”。《脉诀精要》说:“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濒湖脉学》说:“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这些都是形象的比喻,望初学者详加体会。
浮脉,是秋季的时令脉,立秋之后见到浮脉,说明人体能与时令同步,故知无恙,如果是久病见到浮脉,就要引起注意,看看是否为阳气虚浮不能内守的征兆。
(相类诗)浮如枯木浮水中,芤脉中空似捻葱;
芤而急弦名曰革,散似扬花无定踪;
来盛去衰有力洪,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知为濡,濡甚则微无根凶。
(释义)正常的浮脉之象,犹如天地间的“天阳之气”,轻清上浮,手指轻微着肤则见,恰似枯木浮在水中,浮泛在上。若是浮而中空,外边有而中间空,犹如用手指轻捻葱叶一样,那就是“芤脉”。比芤脉更加弦急,如按鼓皮的叫做“革脉”。如浮而无力,涣漫不收,重按渐无,恰似扬花涣散,杳无定踪,这就是“散脉”。
如果浮而有力,脉体粗大,一来一去,极其充盛而又持久的,有奔涌之势,且来盛去衰,这种脉象叫做“洪脉”。如果浮而无力,脉体虽大,却极为柔软,搏动较缓,兼有迟象,这种脉叫做“虚脉”。倘若浮而无力,并且细软柔和,就像水中起的水波一般,这种脉称之为“濡脉”,又叫“软脉”。如果比软脉还要软而细小,如空中一绵之丝,重按似有似无,模棱两可,无法寻按,这就是“微脉”。若是浮而萧索,稍重按即无,是无根之脉,这种脉叫真脏脉,是凶症。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释义)浮脉的出现,就标志着人的机体内阳气亢奋,浮越于外,如果不是在秋季,那么就是病脉,多属外感表病和里虚不足之证,浮而兼迟的,多为气虚,伤风,浮而数者,多为风热外感,如果浮而见数,不仅没有热证,反而怕冷,那么一定就是痈疽的征兆,浮而无力,那就是血虚的里证了。
(兼脉诗)一脉一形各主病,多脉相兼见诸症;
浮缓虚涩风湿浸,浮洪虚火涩伤精;
浮芤失血濡阴虚,浮虚暑惫短气病;
浮微劳极散虚剧,浮滑痰热弦痰饮。
(释义)在临床中,脉象单一出现的是非常少的,大多数都是几种脉象夹杂而同时出现,一种脉象有它独特的形态,这在体状诗中已经叙述了,但也有与其他脉相似、相近,易于混淆的,这在相类诗中已经描绘了,一种脉象有它所主的疾患,这在主病诗中已经做了解释,一种脉象可能与其他脉象相合,那么主病也就出现了变化,所以在兼脉诗中作阐述,一种脉象在脉位上的应用则在分部诗中作论述。
浮脉当见于皮毛,按之无力,此气不能应,表虚之象,如力来太过表实无疑。浮脉为阳主风,缓脉为阴主湿,浮而带缓,为风湿之气涩滞于肌肉之间,《濒湖脉学》说:“浮缓风湿”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太阳中风(外感风邪的表证,并不是脑血管意外的中风病)也可见浮缓脉(如《伤寒论讲义辨太阳脉证并治第二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名为中风”。太阳病,脉当浮兼缓,为阳热内鼓,风性散漫的外感病)。可见脉来浮缓,不可一概而论,全断为风湿。如果浮多缓少,则为外感病,浮少缓多则为风湿。浮兼虚涩,也是风湿病的脉象(《金匮要略讲义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二十三条》说:“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此为风、寒、湿三气相杂,互相抟聚,痹着肌表,经脉不利,若表证未解,又未传里,则耗伤表阳,脉象浮而无力又兼滞涩之象,治疗上应该温经助阳,祛风化湿)。
浮而兼洪,是阴虚火旺之象,火热炎炎上蒸,又兼有表无里,脉来必定浮洪。浮为表证,又兼涩象,涩脉为血少精伤之象,如果是在秋季,肺脉见浮涩,且兼短象,这是肺脉的平脉与时令相合之象,不作病脉看。营行脉中,若失血后脉必有空虚之象,如葱叶一般,所以脉来浮芤。浮而兼濡,是阳精虚损的征兆,营血亏损,阴精虚极,脉来软而无力,阴虚则热,热而化火,火性炎上,所以浮而带濡。浮而见虚,多是由于暑伤元气造成的,气泄脉自然见虚。浮而见短,是气病的脉象,浮涩而短,是肺的本脉,其象过短,是真气不能会于寸口而成权衡,浮为血虚,短为气少,气少而血虚,不病才怪;但浮而见短,多是内气虚致病,所以说“浮短气病”。若气血两虚,劳极虚损往往会阴阳俱衰,表阳不固,所以脉来浮微,若元气虚损,则散涣不收,所以脉来浮散,程度上比浮微还要虚,所以说“浮微劳极散虚剧”。痰热壅滞,水饮内留,郁化成热,往往见浮而且往来流利。痰饮内盛,则上焦阳气不能运化,水饮留着,其脉当浮而张力较大,兼见弦象。
(分部诗)左寸头痛眩生风,右寸喘嗽痰聚胸;左关腹胀右中满,尺中溲便不流通。
(释义)头为诸阳之会,其位高巅,但风邪却无处不到,又因风邪具有升散,好侵袭人体的阳位,当风邪侵入人的头目,便把清阳之气弄得杂乱无章,所以不痛即眩。心脑相通,心居左寸,所以说“左寸头痛眩生风”。这是说左寸见浮脉的临床表现,那么右寸脉浮又是怎样的呢?肺居右寸,浮为风邪,肺受风邪的袭击,则清肃之令不行,气高而见喘气和咳嗽。还有风热痰浊聚积于胸肺上焦,右寸脉也见浮,不过浮而带数。
左关为肝胆之位,肝胆为风木之脏,今脉见浮为风盛,风盛则动,树木必摇,可见胀痛,肝为刚脏,好犯他脏,肝旺则乘脾,脾之应在腹,所以腹胀,肝之应在胁,所以胁胀,胆放射在肩,所以肩痛,可见左关脉浮,则为腹胁胀痛,肩胛亦痛,且不得安宁。右关为脾胃之位,浮脉法天,天尊则地卑,所以脾胃就显虚弱之象,土虚则木乘,则中气疲惫,就会纳差食减,脾失运化,故而中满不食。
左尺为肾、膀胱、小肠之位,为水脏,今见浮脉,则感受风邪。风邪中于小肠,客于膀胱,就会风胜热淫,津液自燥,所以小便秘涩,且颜色如茶,并有热感。右尺为大肠之位,而得浮脉为风客下焦,腑燥而不快,大肠内燥,所以大便难出,所以说“尺中溲便不流通”。这里的“溲”是指小便,“便”是指大便。二便秘涩,尺中脉象多为浮而带数,因无风则物不降,无火则物不燥,风火相兼,则燥而难出。
(勘评)浮脉,出现于肌表浅层,手指无须用力即可摸到。正所谓“从肉上行”、“举之有余”、“如水漂木”。《濒湖脉学》中说“浮脉轻平似捻葱”,这一句是错误的,《脉诀精要》说:“如捻葱叶,则混于芤脉矣”。所以后世医家用“如捻葱叶”来形容芤脉,因芤为失血之象,血少脉空,比之相类,如果用它来形容“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浮脉,反倒不是恰到好处,还容易使初学者把浮芤二脉混淆。
浮脉为阳,又为秋季的时令脉,那么就应分辨浮脉的太过、不及和平气之脉。《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气逆而背痛,不及则喘,少气而咳,上气见血”。这是对太过和不及的论述。那么平气是怎样的呢?《素问》、《难经》都这样说:“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平”。太过,即有力而浮,为外感病,多为突证,如风、寒、痰、热之类;不及,即无力而浮,为内伤里证,如气血虚损之类;平气,为浮而和缓,不疾不徐,快慢适中,力度恰当,并且往来流畅而不滞涩,这就是正常的浮脉。
浮脉也可能是真脏脉,如果浮而无根,十分萧条,轻取如风吹毛,稍重则无,并且脉来萧条零散,又在春季见到这种脉,那就是肺气将绝的征兆。
浮脉法天,轻清在上,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在五行为金,在方位为西。说到这里,我便想起当日我随覃修阳先生学医至脉学的时候,我觉得浮脉这中间有些说法令我感到迷惑不解,便问:“肺掌秋金,天地之气,至秋而降,金性重浊,有下沉之象,而又曰在卦为乾,轻清在上,岂不自相矛盾”?先生闻此一问,先是一惊,然后笑曰:“明哉!吁!子来前!肺金虽沉,而所主者实为阳气也,乃自清浊肇分,天以气运于外而摄水,地以行居中而浮于水者也。是气也,即天之所谓也。人形象天,故肺主气,气之轻清者上而为天。故外应皮毛而司呼吸焉。然,阳之外卫,非皮毛乎!此天之象也。气之重浊者下而为地,其色裹骨肉藏府于中,此地之象也。合三者而观之,非水浮地,天摄水,地悬于中乎?所以圣人作《易》,取金为气之象,盖大气至清、至刚、至健,属乎金者也。非至刚不能摄此水,非至清不能水浮地,非至健不能运行无息,以举地之重,故以气属金,而肺与浮脉相应耶!如此之言,汝知之乎?”,余曰:“善”!
浮脉的诊察,又因人而异!家先生曾说:“病人体胖,肌肉紧凑、结实,要稍重而取为浮脉;若体瘦之人,只要手指触到皮肤所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当为浮脉”。这在临床中具有指导意义。
二、沉脉为阴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举之不足按有余,如石投水水底寻;
内刚外柔绵裹砂,表必不足主里病;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