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97

第97章 中成药 (6)

第20章 中成药 (6)

1.孕妇忌服。

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及油腻食物。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小儿高热据报道,文益华应用紫雪丹敷脐治疗小儿高热患者200例,体温均在38℃以上,其中外感风热型者100例,风寒型者50例,外感夹食滞者50例,效果满意。方法:以紫雪丹(散)半瓶敷于脐中,外用胶布固定。仅填1次即可。结果:体温在1d内降至正常,观察2d不再上升者180例;体温在1d内降至37.5℃以下,2d后正常者18例;体温持续1d不降者2例。临床观察表明,紫雪丹(散)可使高热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文益华紫雪丹敷脐治疗小儿高热200例河北中医,1991(4):12]

2.治疗肺结核咯血有人应用紫雪丹加凉膈清金汤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27例,效果显著。作者认为,本品对于用其他药物一时不能控制的中等或大量反复多次不可控制性咯血,尤为适宜。

3.治疗老年性胃溃疡紫雪丹(散)为芳香开窍剂,临床上常用于神昏烦躁,惊风抽搐,斑疹吐衄等病症,用于治疗老年性胃溃疡则鲜有报道。余文斌应用紫雪散为主治疗老年性胃溃疡患者21例,其中痊愈者8例,显效者7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0%。老年性胃溃疡患者21例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60~78岁。病程76d~24年。全部经X线钡剂确诊(包括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11例合并胃炎)。用法:内服紫雪散,每次1g,2/d,20d为1个疗程,间隔10d再行第2个疗程。用中药汤剂调服。中药汤剂为:气滞血瘀型,用逍遥散;胃热炽盛型,用泻心汤;气阴亏损型者,用生脉散、一贯煎。[余文斌紫雪散为主治疗21例老年性胃溃疡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1:29]

4.治疗急性腭扁桃体炎杨硕公应用中药紫雪丹治疗急性腭扁桃体炎患者20例,治愈18例,无效2例(有并发症)。治愈率为90%。其中咽痛与腭扁桃体红肿在服药后2d内消失,体温(18例)均在24h内降至正常,且无反弹。

5.治疗急性磷化锌中毒祝长春等采用紫雪散治疗磷化锌中毒患者10例(误食灭鼠毒饵),全部获得临床治愈的效果,且无任何后遗症。作者实践认为,本品具有保护胃黏膜及解毒作用。治疗方法:先用清水洗干净胃,然后用紫雪散6g(2瓶)口服,小儿酌减。不能口服者,可改用胃管注入,3/d,一般连用3d即可,同时,宜配合补液,以促进毒物的排泄。[祝长春,等紫雪散治疗磷化锌中毒10例河南中医,1993(6):268]

正北芪蜂王浆

【组成】内蒙黄芪、人参、玉竹、鲜蜂王浆等。

【制剂】口服液:每瓶10ml。

【功用】益气固表,养心安神,健脾和胃。临床上常用于心脾两虚,少气乏力,精神倦怠,腹胀腹满,失眠多梦等病症。

【注意】

1.应用本品后,偶有口干,烦躁、胸闷等副作用,减量或停药后即可消失。

2.本品若发生沉淀或絮状时,可摇匀后服用。

【临床新用途】

1.治疗绝经期综合征有人用正北芪蜂王浆治疗绝经期综合征患者75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70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9%。用法:口服正北芪蜂王浆,每次10ml,2/d,20d为1个疗程。另有人用正北芪蜂王浆治疗绝经期综合征患者42例,经用药1~3个月,全部获得治愈。

2.治疗支气管哮喘正北芪蜂王浆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满意。方法:口服正北芪蜂王浆,每次10ml,2/d,10d为1个疗程。结果:用正北芪蜂王浆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85例,其中治愈者79例,明显好转者4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8%。

刺五加片(注射液、浸膏、胶囊、颗粒剂)

【组成】刺五加。

【制剂】片剂:每片0.15g。浸膏剂:含量0.15g。胶囊剂:含量0.25g。颗粒剂:每袋27g。注射剂:每支20ml。

【功用】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临床上常用于脾肾阳虚,失眠多梦,食欲欠佳,腰膝酸痛,体虚无力等病症。

【注意】

1.阴虚体弱者,慎用本品。

2.应用本品,偶发生过敏性腹泻、过敏性皮疹、斑秃等。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据报道,郭水英应用大剂量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周围血管病,效果颇佳。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高黏或高凝状态)的周围血管疾病患者97例,从中随机分刺五加组50例,用刺五加注射液8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丹参对照组47例,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两组均1/d,15d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大剂量静脉滴注刺五加和丹参注射液后,血液流变学中全血、血浆(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K值、血栓长度、湿重、干重、血小板黏附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刺五加组优于丹参组。两组的血沉和血细胞比容用药前后无明显的差异。[郭水英大剂量刺五加注射治疗周围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2):114]

2.治疗低血压治疗在高原从事施工而引起低血压的患者10例,随机分为刺五加组5例,对照组5例,刺五加组每日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3/d;对照组服用维生素C及复方维生素B,治疗90d后,刺五加组收缩压均上升33mmHg,对照组上升1mmHg。说明刺五加治疗高原低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另据报道,周龙用刺五加片治疗低血压病患者,效果显著。取刺五加片,每次5片,3/d,20d后,总有效率为90%。[李平,王春根刺五加临床新用中国临床医生,2001,29(2):46]

3.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据报道,聂志伟等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疗效满意。治疗组用刺五加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7例,与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治疗20例相对照,两组均1/d,14d为1个疗程,感染严重者,均可加抗生素。治疗组67例中,治愈38例,显效16例,好转5例,无效8例,平均治愈时间为53.2d;而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7例,平均治愈时间为86.4d。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改善肢体血流和改善微循环作用比对照组显著,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4.治疗雷诺现象据报道,有人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雷诺现象患者,效果显著。取刺五加注射液60ml(每支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0ml,以每分钟30滴静脉滴注,11d,连续使用2个星期为1个疗程。

5.治疗心律失常用刺五加片治疗心律失常30例,其中房性早搏15例,室性早搏12例,交界性早搏1例,房颤2例。每次服刺五加片剂每次5~10片,3/d,30d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3个疗程。30例中,治愈14例,显效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77%。

6.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治疗组80例用刺五加注射液40~80ml;并用化痰活血方: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各10g,焦白术、当归、川芎各12g,天麻、甘草各6g,赤芍15g,葛根30g。气血亏虚去枳实,加生黄芪、白芍;肝肾亏虚加女贞子、墨旱莲。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5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40~80ml,丹参注射液10~16ml;均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d。均14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d,用1~2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28,9例;显效26,11例;有效17,14例;无效9,16例;总有效率为89%,68%(P<0.05)。[张晓艳刺五加注射液合化痰活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中医药学报,2003,31(6):40]

7.治疗肾病综合征治疗组38例,用刺五加0.6g,静脉滴注,1/d;10~12d为1个疗程,用2~3个疗程,与对照组40例,均用泼尼松片1mg/kg,每天晨起顿服;8周后,渐减量至0.5mg/kg后,改1mg/kg,隔天晨顿服;渐减量至0.4mg/kg,用6~12个月;再减至停用。肝功能受损改用等效甲泼尼龙片。酌用双嘧达莫、卡托普利、普那普利及利尿药等。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分别完全缓解25,15例;部分缓解10,13例;无效3,12例;总有效率92.1%,70%。分别复发1,6例。[单娟萍.刺五加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11):662]

8.治疗偏头痛治疗组57例,取穴:风池、阳辅、外关。用刺五加注射液(每支20ml,约含总黄酮100mg。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穴位注射,每穴3ml,1/d。两侧穴位交替使用。取穴:头皮针头部顶中线、颞前线。与头皮呈15°~30°针刺,10min行针1次,留针30min,隔天1次。对照组38例,用尼莫地平片每次10mg,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各20mg,3/d,口服。均10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显效34,10例;好转各19例;无效4,9例;总有效率为93%,76.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陈粉扣.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86]

9.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组30例,用刺五加注射液(黑龙江乌苏黑江制药有限公司提供)100ml(含总黄酮300mg),1/d;与对照组30例,均用左氧氟沙星0.2g,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2/d;均静脉滴注。用7~12d,结果:两组分别痊愈18,9例(P<0.01);显效8,10例;无效4,11例;总有效率为86.7%,63.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尹建鹏.刺五加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0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5):302]

黄芪精口服液(黄芪口服液、注射液)

【组成】黄芪。

【制剂】口服液:每瓶装10ml(相当于黄芪6.7g)。注射液:每支装2ml(相当于黄芪2g)。

【功用】补气养血,固表止汗,利尿生肌。临床上用于气虚血亏,脾胃不壮,表虚自汗,久病体弱,四肢无力等病症。

【注意】凡有热象者,忌用本品。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慢性肾衰竭用黄芪注射液5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d,15d为1 个疗程。用生大黄20~30g,六月雪、生牡蛎、蒲公英各30g,广木香15g。水煎取滤液150ml,高位保留灌肠1~2h,以大便每日2~4次为度,1/d,10~15d为1个疗程。脾肾阳虚伴寒湿内蕴型者用吴茱萸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脾肾气虚伴湿浊互结型用温脾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汤合二至汤加减;气阴两虚伴湿热内阻型用生脉散合王氏连朴饮加减;水煎服。纠正酸减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对症处理;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适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饮食。疗效:用上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比例,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血清肌酐降低≥30%)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方洁中药静滴、口服、灌肠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2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