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88

第88章 消毒防腐药和皮肤黏膜用药 (1)

第19章 消毒防腐药和皮肤黏膜用药 (1)

碘酊

【药理】本品为消毒防腐药,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溶液的杀菌力和浓度成正比。一般皮肤杀菌用其稀释液效果最好。

【制剂】含碘2%溶液。每瓶10ml,50ml,100ml,250ml,500ml。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子宫颈糜烂采用碘酊治疗子宫颈糜烂患者,效果显著,治愈率为95.8%,可使糜烂组织干燥、脱落而获痊愈。方法:先常规消毒、用阴道窥器扩张阴道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去宫颈分泌物,涂以3%碘酊,3d 1次。用药期间应避免侵及阴道黏膜,禁止性生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另有人用碘酊治疗子宫颈糜烂患者35例,全部获得治愈。

2.治疗寻常疣据报道,有人采用2.5%碘酊治疗寻常疣患者88例,效果显著。用法:取2.5%碘酊0.3~0.6ml(为1次量),于疣的根部用1ml注射器注射0.3~0.6ml。1次为1个疗程,未愈者,1周后再注射1次。疗效:用上法治疗寻常疣患者88例,经复查其中的62例,其中注射1次治愈者58例,注射2次治愈者2例,无效者2例。

3.治疗细菌性痢疾应用碘酊治疗细菌性痢疾患者163例,全部获得治愈,其中服药1次治愈者占91%。方法:取2%碘酊,剂量为2~5岁者2ml,6~12岁者3~4ml;13岁以上者4~5ml;成人5~6ml。用温开水稀释10倍,饭后2h服下,1/d。患者若有发热、脱水、腹痛者, 宜对症治疗。少数人服用本品后,偶可有腹部不适等症状,停药后消失。应用碘酊治疗细菌性痢疾有效,可能与本品中的碘离子在肠道内直接杀灭致病细菌有关。

4.治疗传染性软疣采用10%碘酊治疗传染性软疣患者,效果满意。其中治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4%。方法:将10%碘酊适量,用消毒竹签或棉签蘸取药液涂搽于疣体上,2d 1次,连续用至痊愈止。涂搽本药时,注意不要接触正常皮肤。皮疹越小,消退越快,效果越好。

5.治疗腱鞘囊肿及滑囊炎运用碘酊治疗腱鞘囊肿及滑囊炎患者,疗效颇佳。方法:将患处置于高度膨胀下充分显露、固定,在局部麻醉下用9号(滑囊炎)或15号(腱鞘囊肿)针头穿刺,抽出全部囊液后,注入2%碘酊,注入药量与抽出液之比为1∶10(但每次注入量不得超过2ml),拔出针头后,宜用无菌纱布按压针口4~8min。观察无液体渗出针头口后,再以消毒纱布加压包扎。若1次未治愈者,可间隔6~8d再按上法重复治疗1次。结果:用2%碘酊治疗腱鞘囊肿及滑囊炎患者75例,其中治愈者70例,好转者3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7%。若患者属于出血素质、肾炎、妊娠及有碘过敏史者忌用本品。

6.治疗皮肤囊肿采用3%碘酊治疗皮肤囊肿患者29例,经用药3次后,全部获得痊愈。方法:先将局部按常规消毒,以12号针头从囊肿旁刺入囊内,抽尽囊液,注入3%碘酊1~2ml,出针后,用无菌纱布按压3~5min,然后用纱布加压包扎。若5d后仍有囊液者,宜再按上法治疗。作者认为,3%碘酊具有较好的烧灼、凝固蛋白质作用,从而达到破坏腺体分泌,粘连闭锁囊腔的目的。

7.治疗淋球菌性前庭大腺脓肿运用2%碘酊治疗淋球菌性前庭大腺脓肿患者14例,一般7d后脓肿明显缩小,30d后即可消失。方法:先将局部常规消毒,抽出脓液,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2%碘酊1ml注入脓腔内,1/d,1周内腔内若仍有渗液,可用上法再重复治疗1次即可。

8.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据报道,刘敏用碘酊稀释液治疗前庭大腺囊肿28例,治愈率为88%,注药1,2,3次分别治愈13,5,4例。随访9个月至4年,均无复发。2/3病例注药后1周内局部有轻微疼痛或灼烧感,持续1~3d自愈,不影响工作。未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方法:用5ml注射器吸取2%碘酊1ml,再吸生理盐水或注射液2ml备用。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在较低位置穿刺抽出囊内积液,如积液黏稠,可边抽边注入数毫升生理盐水,再注入碘酊稀释液,注药时要边注边抽回,将药物准确注入囊腔内,防止溢至组织内,注前剂量按囊腔内抽出液体的1/4量计算,一般2周1次。[刘敏.碘酊稀释液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实用妇产科杂志,1991,7(5):269]

无 水 乙 醇

【别名】酒精。

【药理】乙醇多作为皮肤外用药。以75%(按容量计)或70%(按重量计)杀菌力量最强。浓度过高能使组织表层蛋白质凝固,阻碍乙醇渗入深部,反而降低抗菌效力。

【制剂】将乙醇配成25%,50%,75%溶液。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尖锐湿疣采用无水乙醇治疗尖锐湿疣患者,一般注入1次后大多疣体可脱落,注入2次后疣体全部脱落,疗效非常显著。用法:先将局部常规消毒,然后在疣根部注入无水乙醇,直径在0.5cm以下者注入0.1ml,直径在0.5cm以上者,注入0.2ml。对疣体完全不能脱落或在非注射区又长出新疣者,等创面愈合后再将上法治疗。注射无水乙醇时,局部可有刺痛感,但均可以耐受。

2.治疗眼睑毛细血管瘤无水乙醇注入血管瘤中央,通过向四周弥散使瘤组织内蛋白凝固,细小血管栓塞,瘤体逐渐萎缩,最终完全消失。该法简单易行,愈后不留眼睑瘢痕。有人用无水乙醇治疗眼睑毛细血管瘤患者7例,瘤体最小的2mm×3mm,最大的7mm×8mm,除1例注射2次外,其余均1次治愈。

3.治疗原发性肝癌据统计,有6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是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所以寻求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控制症状,延长生命,以争取治愈的机会。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是最近开展的一种新尝试。有人用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15例,病情完全好转或肿瘤大大缩小13例。某医学院治疗23例直径<33mm的肝癌,17例肝内癌细胞完全消失,其中6例手术,证实4例没有癌细胞,2例仅肝脏表面残留癌细胞组织。治疗机制是:乙醇一方面使瘤体血管及周围组织脱水和固定,使局部血管收缩,血管壁变性及内皮细胞破坏,促使局部血栓形成以杀死癌细胞。另一方面引起细胞蛋白凝固,导致癌细胞坏死。用法与用量:肝动脉结扎后,注射无水乙醇或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瘤体给药,一般每个肿瘤注射3~6ml,最多8ml,多个肿瘤可一一注射。3~5次为1个疗程。每次间隔10~14d。注意事项:应用本品后,患者肝区有灼热感或一时性疼痛,事前可用利多卡因麻醉止痛。注射后患者宜休息1~2h,如无特殊不适可返家居住。7~14d后再行复诊。另外,大多数人3~5d内可有体温升高,一般无其他不适。

范国田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小肝癌,亦获显著效果。方法: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34例,均单一瘤灶用无水乙醇5~10ml,瘤内注射,每周1次;6~10次为1个疗程。多个瘤灶每次注射1个,间隔2~3d,再注射另一瘤灶。治疗组并用肝癌扶正饮:太子参、山药、枸杞子、龙葵各15g,天花粉20g,三七粉3g,黄芪30g,陈皮12g,紫石英、白芍、桃仁各10g,每日1剂,水煎后分2或3次内服。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肿瘤体积两组分别缩小40,13例;不变22,12例;增大6,9例。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2,37个月(P<0.05)。[范国田.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小肝癌.河南中医,2002,22(1):46]

4.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据报道,缪健等采用无水乙醇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患者,囊肿全部消失。治疗方法:嘱患者取截石位,局部常规消毒,在囊肿下缘向囊腔内穿刺,抽出囊内液体,若囊内液体太黏稠,则可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后再抽出。将囊液抽尽后,须按囊内液体溶量的60%注入无水乙醇,快速拔出穿刺针头,针眼处覆盖无菌纱布,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即可。作者认为,无水乙醇具有凝固蛋白作用,能使组织失去活性,在囊腔内保留少量乙醇,可以通过进一步地刺激,使囊腔粘连闭合而获得治愈效果。

5.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25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平均年龄66岁。用无水乙醇在出血血管周围1~2mm处注射,每注射点0.1~1.2ml,结果能立即止血,有效率为100%。

6.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对食管静脉曲张者注射硬化剂治疗已有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各种内镜的发展,该法的应用又重新受到重视。以乙醇为主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比其他各种类型的硬化剂更好。临床上应用乙醇辅以红霉素、鱼肝油酸钠治疗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结果急性期止血成功率(止血1周以上)占90%。此外,对消除食管静脉曲张亦有很好效果。应用无水乙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患者20例,其中治愈者16例,显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方法:通过内镜注射针将药物注入,每点注射2~3ml即可。

7.治疗腋臭采用无水乙醇治疗腋臭患者,效果显著。方法:取无水乙醇30ml,加入硫酸阿托品1.5mg,两药混合均匀后备用。用时,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外展,双手枕于头下,充分地显露腋窝,不需剃掉腋毛。按常规局部消毒。将0.75%利多卡因腋窝皮下浸润麻醉,然后在腋毛区边缘等距离取4点进针至皮下浅筋膜层,由外向内呈扇形边进针边注射无水乙醇,每侧注射12~16.5ml,使药液均匀到达大汗腺分布区。注药后局部压迫按摩10min左右。术后不要包扎。未愈者,3个月后可按上法重复治疗1次。一般用药1次获得治愈,最多用药2次即可获得治愈。

8.治疗寻常疣采用无水乙醇治疗寻常疣患者63例,全部获得痊愈。治疗方法:取4号针头将无水乙醇适量抽入注射器内,疣局部按常规消毒,再将无水乙醇少许注射至疣基底部皮内,剂量以使出现皮丘面积略大于疣基底面为度。用药3~7d后疣未脱落者,可重复注射1次,直至疣体全部萎缩脱落为止。一般注射1~2次后即可脱落。

9.用于前列腺摘除术中止血在前列腺摘除术中采用的无水乙醇止血,37例患者术中失血量一般为30~100ml,无100ml以上者,术后也未发生继发性出血及尿道狭窄、尿失禁等情况。

10.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17例,均取穴:四白、下关、太阳、阿是穴1~3个。用无水乙醇,穴位注射,前三穴、余穴分别每穴注射0.5~1.0ml,0.3~0.7ml。治疗组并用天麻粉(后下)、全蝎粉(分冲)、柴胡、龙胆草、黄芩、栀子、羌活、白芷各15g,白菊30g,川芎、钩藤(后下)各20g,珍珠母25g,石膏40g。2d 1剂,水煎分6次内服,用7d,结果:两组分别治愈13例(为治疗组),有效7,10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为87%,5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张洪建.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23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5):240]

11.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囊肿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枕,颈前区常规消毒,B超引导下用带有7号针头的10ml注射器穿刺囊肿,按穿刺抽出的囊液量的1/3注入无水乙醇,注入囊腔并反复抽吸,每周1次,共2~7次。治疗结束后3,6,12,24个月用B超复查囊肿大小。结果:治疗32例,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后3个月,甲状腺容积缩小,有效率达91%治愈率达38%;治疗后24个月,囊肿容积缩小,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75%随访2年,所有病例均未见复发。囊液稀薄易抽出者治疗次数少,疗效好;囊液黏稠者则相反,疗效稍差;囊液为淡黄色者有效率为91%,咖啡色为92%,胶冻状为88%;大囊肿有效率稍低于小囊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局部疼痛为常见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袁庆新,武晓泓,刘超,等.B超导向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囊肿的疗效观察.江苏医药,2004,30(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