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34

第34章 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 (2)

第一节 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 (2)

用3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1,8例;显效5,6例;无效1例,(为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王明香.紫草汤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36例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593]。还有人用西咪替丁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用法:西咪替丁10~20mg/(kg·d)每日分2次静脉滴注,1周后改为口服15~20mg/(kg·d),分2次口服,停用其他药物。结果:14例中,治疗2d后皮肤无新出血点有8例,3d后出血点明显减少6例,1周后出血点消失10例。治疗后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无异常。

作者认为,西咪替丁是H2受体阻滞药,能竞争拮抗组胺,激活小血管H2受体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因而减轻皮下组织、黏膜水肿和出血;还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抑制炎症介质分泌而减轻过敏症状,不良反应小[李德炳,王世芹,陈月华,等.过敏性紫癜新治疗方法.2001,32(9):559]。另有人用西咪替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亦获显著效果。均系儿童。治疗组54例,用西咪替丁10~20mg/kg,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全丹参、降香)0.5~1ml/kg,分别加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1/d。与对照组48例,均用赛康啶、芦丁、维生素C及葡萄糖酸钙;感染用抗生素,用2~10d,结果:两组分别显效(<2周,症状、体征或大便隐血、血尿、尿蛋白中复常1项,余明显好转)16,5例;有效35,22例;无效3,21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4.4%,56.2%(P<0.01)。[叶尔肯.复方丹参及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54例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6]

10.治疗五官瘙痒症据报道,钟启腾等用西咪替丁治疗五官瘙痒症患者25例,全部有效。方法:取西咪替丁200mg(2ml),在曲池穴进针约1.5寸,注射部位出现麻胀后,缓慢注入药液1.5~2ml,拔出针具即可。[钟启腾,彭建明,王子耀.西咪替丁曲池穴注射治疗五官瘙痒症.新中医,1993,25(1):34]

11.治疗寻常痤疮寻常痤疮2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对照(B)组。A组给予西咪替丁霜,B组给予单纯霜剂基质,均薄涂患处,3/d。1周观察1次,连续6周判定疗效。结果:A组治愈者32例,显效者35例,好转者30例;B组显效2例,好转28例(P<0.01)。[屈雨良,谭昌诚,林丽娇.西咪替丁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4,8(2):122]

12.治疗急性胰腺炎采用西咪替丁与氟尿嘧啶合用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10例,效果显著。用法:氟尿嘧啶500mg(溶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每日静脉滴注1次;西咪替丁800~1200mg,3~4/d麦氏管内滴入治疗,1个疗程2~5d。结果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且副作用较小。[肖进文.西咪替丁的几种新用途.江西医药,1994,29(1):61]

13.治疗变应性鼻炎应用西咪替丁与H1受体拮抗药伍用滴鼻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亦获佳效。方法:将发病1年以上患者86例,随机分成A,B,C 3组,另选10名患者作为对照(D)组。A组26例,0.4%苯海拉明溶液滴鼻,3/d;B组29例,2%西咪替丁滴鼻,3/d;C组31组,同时上述两组(不混合)滴鼻,3/d;D组用生理盐水滴鼻,3/d。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4%,B组52%,C组84%,D组全部无效。A组、B组比较P<0.05;A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1。[杨平常,王长生,陶正德.联合应用H1和H2受体拮抗剂滴鼻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综合临床医学,1993,9(5):271]

14.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据报道,赵现辉应用西咪替丁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129例,其中治愈者109例,未愈者20例,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1)。用法:西咪替丁,小儿20~30mg/(kg·d),成人每次400mg,3/d,口服。同时,用0.5%新霉素滴眼液。

15.预防全麻下儿童呕吐王淮胜试用西咪替丁预防全麻下儿童呕吐患者80例,效果满意。方法:80例儿童随机分为2组,各4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于诱导前0.5h肌注西咪替丁4mg/kg体重。术中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手术结束,A组有腹胀5例,恶心、呕吐、呛咳各2例。呕吐、呛咳的患儿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在90%以上,需吸净口腔内分泌物及胃内容物并给氧。B组仅2例见恶心。[王淮胜,陈挺,徐法才.西咪替丁试用于预防全麻下儿童呕吐.临床麻醉学杂志,1994,10(1):52]

16.治疗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多因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等引起,一旦发生,病死率高达50%。姜胜等应用西咪替丁治疗应急性溃疡患者62例,用安慰剂(对照组)治疗50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6%,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显效率为38%,总有效率为6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方法:治疗组用西咪替丁注射液4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2h 1次。对照组用安慰剂(维生素B6)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加入酚磺乙胺2g,氨甲苯酸0.2g,维生素K1 20mg静脉滴注,8h 1次。治疗组后改西咪替丁每次400mg,口服,2/d,直至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愈合。两组用药时间均以临床上观察胃管不出现新鲜血性胃液为准。[姜胜,徐宇红,邓群.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6):354]

17.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张立木等认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患儿大多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指数相对降低。由于病痛感染刺激肺部毛细支气管发生变态反应,肥大细胞释放细胞等炎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渗出、组织水肿及细支气管痉挛。西咪替丁和氯苯那酸分别为H2及H1受体阻断药,两药联用能有效与阻胺竞争受体,保护机体对组胺不起反应。另外西咪替丁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和抗病毒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快感染恢复。用法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20mg/(kg·d),氯苯那敏2mg/d,分3次口服,连用5d。总有效率为9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张立木,刘玉洁,常培兰.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药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8):491]

18.治疗咯血据报道,Syabdo用西咪替丁治疗46例肺结核所致复发性咯血患者,获得满意效果。方法:口服西咪替丁每次200mg,3/d,共3d,止血率为82%。笔者认为,肺结核所致咯血是炎症细胞释放血管活性介质所致。西咪替丁可拮抗组胺的血管扩张作用,因此有助于血管收缩止血。[李文志.咯血的非止血药物治疗进展.新医学,2002,33(12):740]

19.治疗鼻咽癌33例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的基础上西咪替丁每日1600~2000mg,分4次口服,疗程为4~6个月。结果:5年内复发和转移发生率24.24%(8/33),显著低于放射治疗组50%[16/32(P<0.05)]。放射合并西咪替丁治疗可减少鼻咽癌复发和转移。[曾平耀,肖健云.放射合并西咪替丁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中国肿瘤临床,2000,27(3):193]

雷 尼 替 丁

【别名】呋喃硝胺、甲硝呋胍、胃安太定、善胃得。

【药理】雷尼替丁为一种选择性的H2受体拮抗药,可有效地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的活性,但对胃泌素及性激素的分泌无影响。雷尼替丁的作用比西咪替丁强5~8倍,尤其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显著,并且具有速效和长效的优点,副作用小,安全可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良性胃溃疡、术后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卓-艾综合征等。静注还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制剂】片(胶囊)剂:每片(胶囊)150mg。注射液:每支500mg(2ml),50mg(5ml)。

【注意】

1. 8岁以下的儿童禁用本品。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4.应用本品可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使用可致维生素B12缺乏。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人应用雷尼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效果显著,疗效明显优于用吗啉胍治疗的对照组。用法:内服雷尼替丁,15mg/(kg·d),分2次服,连续服药3d。若发热过高,可配合物理降温。作者认为,雷尼替丁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致敏细胞及炎症递质组胺等物质的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2.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运用雷尼替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的对照组。用法:口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3个月。

3.治疗疣状胃炎采用雷尼替丁治疗疣状胃炎患者,多在一周内获得显效,总有效率为8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33%,两组对照差异非常显著。用法:内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5周为1个疗程。用雷尼替丁治疗疣状胃炎有效,可能是本品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并促进黏膜的修复。

4.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运用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一般1~2d止痛,3~5d愈合,总有效率为100%,而用甲硝唑等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有显著的差异。用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良效,可能与本品竞争性地抑制组胺H2受体,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抑制微血管通透性,减少体液渗出,从而保护正常的黏膜有关。用法:内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2/d,或者用雷尼替丁研成细末,直接涂在溃疡面上,3/d,直至症状消失止。

5.治疗嗜酸性筋膜炎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一般用药1个月即可显效,6个月后皮损局部得到恢复。用法:口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

6.治疗血友病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血友病患者,可使血浆因子Ⅷ或Ⅸ浓度增加,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用药后12h可达止血的效果。方法:内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早、晚各1次。小儿用量按年龄递减,疗程为15d。另有人用雷尼替丁持续维持治疗,亦获佳效。

7.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口服雷尼替丁用于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效果显著,其中症状缓解率为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用法:雷尼替丁每次150mg,内服,2/d,疗程为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