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33

第33章 消化系统用药

第5章 消化系统用药

第一节 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 (1)

碳 酸 氢 钠

【别名】小苏打、重碳酸钠、重曹、酸式碳酸钠。

【药理】本品为弱碱性抗酸药,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和减弱或消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同时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幽门痉挛性疼痛。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症、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脑栓塞、真菌性阴道炎以及严重哮喘持续状态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者。

【制剂】片剂:每片0.3g,0.5g。注射液:每支0.5g(10ml),12.5g(250ml)。

【注意】

1.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和肾衰竭的酸中毒患者,使用本药应十分慎重。

2.本药口服后中和胃酸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增加胃内压力,能使胃扩张,常见嗳气,并刺激溃疡面,对严重胃溃疡患者有穿孔的危险。

3.本药如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碱血症,须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4.本药宜密闭阴暗处贮藏,否则逐渐变质,一部分成为碳酸钠。

【临床新用途】

1.治疗腰腿痛有人报道,将5%碳酸氢钠痛点注射治疗腰腿痛患者134例,总有效率为96%。方法:取5%碳酸氢钠3~5ml注射于压痛最明显处,1周为1个疗程,1/d。为了减轻注射时疼痛,可加入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1ml,多数人经用本药注射3次后即可见效。本方法相当于中医阿是穴水针疗法。西医认为其机制是碳酸氢钠中和(或)减轻腰扭伤后酸性产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间接解除肌肉痉挛。

2.治疗脑血栓形成据报道,有人用碳酸氢钠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效果显著。方法:以5%碳酸氢钠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1%的浓度,缓慢注入颈动脉内,剂量为50ml,1/d,或2d 1次,3~5d为1个疗程,一般不超过10次。结果:采用碳酸氢钠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明显好转率为89%,总有效率为95%。

3.治疗哮喘持续状态和喘憋性肺炎碳酸氢钠可纠正酸中毒,间接和直接地扩张支气管。用法:成人5%碳酸氢钠250ml(小儿2~3ml/kg体重)缓慢静脉滴注,连用数日。本药可用于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以减轻喘憋状态,效果明显。

4.治疗真菌性肠炎据报道,有人应用碳酸氢钠治疗真菌性肠炎患者,获得显著效果。方法:每晚睡前将3%碳酸氢钠溶液200ml保留灌肠,连用2~3周为1个疗程。结果:采用碳酸氢钠治疗真菌性肠炎患者,其中用药1个疗程治愈率为50%,3个疗程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100%。若同时合用抗真菌药,效果更为理想。

5.治疗眩晕症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后,可释放出二氧化碳,通过调节血管神经、保持血管舒缩平衡,从而改善脑部神经细胞血供、氧供、消除眩晕症状。有人应用碳酸氢钠治疗眩晕症患者,效果显著,用药后可迅速消除眩晕症状,总有效率为91%。用法:以5%碳酸氢钠注射液20~6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注射,1/d,6d为1个疗程,间隔1d可行第2个疗程。

6.用于外伤、烧烫伤创面采用碳酸氢钠治疗外伤与烧烫伤创面,可使伤口Ⅰ期愈合,烧烫伤创面结痂愈合,有效率为100%。方法:以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或湿敷于患处,2~3/d。

7.治疗隐翅虫皮炎有人应用碳酸氢钠治疗隐翅虫皮炎患者,效果显著,一般用药3d即可痊愈。用法:取5%碳酸氢钠灭菌液,用消毒棉签蘸取,涂于皮损处,5~8/d,严重者湿敷。对于脓疮、水疱均不宜挑破,并不用肥皂水与温水洗,以防皮肤破损而引起继发感染。

8.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碳酸氢钠。用法: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每分钟30~40滴,1/d,疗程1周。结果与仅用极化液等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加用碳酸氢钠可缩短胸痛时间,加速心电图恢复,减少室速与室颤发生,降低病死率,二组间差异显著。(黄延祚.常见药物临床新用途手册.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5-416)

9.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据报道,有人用碳酸氢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临床治愈率为54%,总有效率为90%。用法:取5%碳酸氢钠注射液15ml,患侧股动脉内注射。间隔3~7d 1次。研究认为,用碳酸氢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获效,可能与本品释放出二氧化碳,扩张血管有关。

10.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于餐前、后,依次用棉签蘸2%碳酸氢钠溶液、药液(用制霉菌素片5万~10万U加生理盐水制成的混悬液)擦洗口腔。症重者用转移因子、能量合剂。并内服中药。结果:364例中治愈242例,好转1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9%。[张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364例.中医药学刊,2002,20(6):832]

西 咪 替 丁

【别名】甲氢咪胍、甲氰咪胺、泰胃美。

【药理】西咪替丁为一种组胺H2受体阻滞药,能竞争性地与壁细胞上的H2受体结合,能抑制组胺或五肽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同时还能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疼痛与抗酸药的用量。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

【制剂】片剂:每片0.2g,0.8g。胶囊:每粒胶囊0.2g。注射液:每支0.2g(2ml)。

【注意】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以避免引起胎儿和婴儿肝功能障碍。

2.本药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如头痛头晕、疲倦乏力、嗜睡以及感觉迟钝、语言含糊不清、幻觉、妄想等症状。

3.本药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用量在1.6g/d以上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溢乳、性欲减退、阳萎、精子计数减少等症状,但停药后即可消失。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水痘运用西咪替丁治疗水痘患者,明显优于仅用吗啉胍、维生素B12及氯苯那敏治疗的对照组。方法:内服西咪替丁,15mg/(kg·d),分3次口服,连续服药至症状消失止。朱建政等应用本药治疗水痘,均愈。

2.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39例,全部获得治愈;6例在服药时有头晕、嗜睡现象,但停药后消失。另有人用西咪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75例,均在用药3~5d治愈。用法:口服西咪替丁,每次200mg,3/d,温开水送服。

3.治疗口腔溃疡将西咪替丁研为细末外用治疗口腔溃疡患者。一般用药1~2次后疼痛减轻,5d内获得治愈。用法:先将西咪替丁研为细末后,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取棉签将药末直接均匀地涂于患处,每日早、中、晚饭后及睡前各1次。涂药后20min内禁止喝水及吃食物。有人用西咪替丁治疗口腔溃疡59例,直接将西咪替丁注射液涂于患处,3/d,用药1~6次全部治愈。[王希明.外用西咪替丁治疗口腔溃疡.中国乡村医生,1993(11):35]

4.治疗扁平疣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患者,收到显著效果。方法:口服西咪替丁,每次400mg,3/d,10d为1个疗程,然后停药观察,10d后无效者加服1个疗程。结果:24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22例,另2例用药1个疗程,停药30d后扁平疣明显减少。王彩凤等用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20例,每次400mg,3/d,10~30d全部治愈。[王彩凤,贾海忠.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20例.新医学,1993,24(10):543]

5.治疗银屑病运用西咪替丁治疗银屑病患者34例,效果颇佳。用法:西咪替丁600mg/d,分2次口服,温开水送服。连用6~8周减至400mg/d,再用4周后停药;矿泉浴1/d,每次15min,24次为1个疗程。结果:34例中,治愈者5例,近愈者8例,显效者8例,好转者13例。

6.治疗荨麻疹有人用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治愈率为32%,总有效率为93%。用法:口服西咪替丁,每次400mg,3/d;氯苯那敏4mg,1/d,连用7d后,有效者再连服28d。对于用常规药治疗荨麻疹患者难以显效者,可用这种方法治疗。另有人用西咪替丁治疗小儿顽固性荨麻疹患者,总有效率为89%。用法:内服西咪替丁,4~6mg/kg体重,3/d;苯海拉明1mg/kg体重,3/d。有效者停药后复发时,再用本品仍有效。还有人用西咪替丁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效果显著。治疗组50例,取穴:①曲池、血海;②大椎,膈俞、三阴交;③足三里、肺俞。

每次选一组穴,用西咪替丁注射液4ml(含400mg),2%利多卡因2ml,每穴1.2~1.6ml;1个疗程后,上两药剂量均减半,每穴0.5~0.7ml;穴位注射,1/d;3组穴位交替使用。对照1组28例,取上7穴位,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10min行针1次,1/d。对照2组30例,用西咪替丁每次0.2g,3/d,口服。三组均见皮疹,用炉甘石洗剂外搽。禁酒、异体蛋白质及辛辣之品。均7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d。用2~5个疗程。结果:用上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三组分别治愈36,9,10例;显效9,7,8例;好转4,6,6例;无效1,6,6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1)。[魏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1,21(12):715]

7.预防输血反应刘冬华等应用西咪替丁预防输血反应,效果显著。用本药后输血反应率仅为1%,而以异丙嗪预防的对照组输血反应率为8%,差异非常显著。用法:将西咪替丁400mg,输血前稀释后静脉注射。[刘冬华,蒋伟.西咪替丁预防输血反应101例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9):544]

8.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运用西咪替丁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其中治愈率为57%,总有效率为90%。用法:取西咪替丁6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早、晚各1次,10d为1个疗程。

9.治疗过敏性紫癜西咪替丁1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紫癜全部消退,症状消失后改为口服,1g/d,连服15d,无紫癜现象停药。结果:治愈率为90%。另有人用西咪替丁合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亦获显著效果。治疗组36例,用西咪替丁10mg/(kg·d),分3次口服。并内服紫草汤(紫草20g,生地黄、牡丹皮、蒲公英、蝉蜕各12g,赤芍、玄参、地龙各9g,茜草10g)。关节肿痛者,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腹痛甚者,加细辛、延胡索;血尿者,加白茅根、黄柏;便血者,加地榆、槐花,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15例。用泼尼松片1mg/kg,维生素C 0.2~0.8g,氨甲苯酸0.5~2g,氯苯那敏4~16mg,口服。均2周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