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1255300000002

第2章 总论 (2)

第1章 总论 (2)

病例对照研究:以流行或暴发中的发病样本为病例组,未发病样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的暴露因素的差异,推断传染源或传播途径。队列研究:以可能的暴露因素回顾性分组,比较两组目前新发病情况,确证可能的危险因素。

4.实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多数情况下,首先根据经验常规采取初步措施,然后在疾病流行暴发调查过程中不断修正。

(三)基本技能

1.现场调查的启动

在研究或调查方案完整制订后或在获得相关事件的信息后(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及政府有关部门如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企事业单位、公民和媒体等接获信息后,初步分析信息,初步确认后联系信息来源地,进一步核实,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或者事发相关部门的邀请)启动流行病学调查。

2.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例)

开展现场调查通常包括下面几个步骤,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次现场调查中这些步骤都必须具备,而且开展现场调查的步骤也可以不完全按照顺序进行,这些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调查前组织准备

①组成现场调查组,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由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必要时还应增加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②职责分工,由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现场的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按各自的分工明确职责。

③必要的装备,如调查表、调查器材;现场预防控制器材;采样设备、试剂;现场联系资料和器材;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适宜的交通工具。

④调查前需要了解内容。了解本次事件概况如“首例”病例或“首诊”医生;已经开展调查情况(方法、结果);已撰写的调查报告;上报反馈情况;采取的初步措施及效果;了解调查中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

⑤其他如资料来源问题,来源不同部门,其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存在差异;小样本问题,疾病暴发涉及人群少,现场调查数量达不到数字统计的要求;标本收集问题,现场调查大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环境和生物标本收集受限;大众传媒问题,大众传媒可能导致病人或社区人群对疾病暴发原因形成偏见,对调查产生偏倚;不合作问题,当事人的不合作,不利于资料收集,不能保证资料质量,可能会产生偏倚;调查结果和控制措施的矛盾问题,流行范围看起来不大,但其实很大,调查结果可能会得出当地无疾病流行,或找不到流行证据。

(2)核实诊断:目的在于排除误诊或实验室检测错误。通过访视病例、查阅医疗记录、核实实验室检测结果来收集病人基本情况,简单描述流行;收集病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3)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根据敏感的疾病监测系统、建立基线资料,将观察到的数量与基线作比较看是否超过既往的正常水平;同时分析有什么可能导致报告增多的任何因素,可能的人为原因(报告制度改变、监测系统调整)、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诊断方法和标准的改变)等,然后综合确定暴发或流行是否存在。

(4)建立病例定义:病例定义的四项要素是临床和(或)实验室信息、患病者的特征、地点或位置的信息、具体时间。

(5)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的病例,排除非病例。建立病例定义,利用多种信息源,进行系统的搜索,列出病例清单。

(6)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

①时间分布。病例及接触者中出现临床表现的时间、危险因素或致病因子、暴露的时间、何时给予治疗、何时采取控制措施或干预措施、潜在可能相关事件或异常情况的出现。

根据时间分布作流行曲线,用直方图表示在适当的间隔时间(X轴)内所发生的病例数(Y轴),按发病时间的病例频率画出分布图。从曲线形状可以作出多种推断(利用潜伏期后推可能的暴露时间、区分暴露的类型、预测病例数量)。

②地区分布。列出居住地点、工作地点、活动(学校、娱乐、旅行等)地点的分布,或用标点地图标出特殊居住地和(或)暴露地点,如建筑物内部、街道或邻居、县或省的分布。

③人群分布。分析患者的特征,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任何有用的描述病例特有的特征。

(7)建立并检验假设: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假设可能的暴露因素,找出致病危险因素。假设中应包括以下几项因素:危险因素来源、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高危人群。

(8)迅速采取控制措施:现场调查过程中调查和控制处理应同时进行。现场调查开始不仅要收集和分析资料,寻求科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应当采取必要的公共卫生控制措施,尤其在现场调查初期可以根据经验或常规知识,先提出简单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只顾调查寻找致病原因而不采取控制措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甚至引起法律诉讼。现场调查中采取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也是认识疾病传染源、传播机制的重要内容。

主要控制措施:去除暴露源、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防止进一步暴露、保护危险人群。

(9)完善现场调查:通过进一步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查找未发现病例以及实验室依据、复访等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制订和填写流调表要求:

①流调表中把易于回答和易于引起应答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敏感或者需要应答者回忆和思考的问题放在后面。

②询问时注意不要带有暗示性或引导性,以免引出其他的意思,而造成答案偏倚。

③填写记录时不要有漏填项目。每个调查项目必须要有记载,不要留有空白,否则难以判断该项目是漏填还是未调查,给资料统计、分析带来困难。

④填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楚,不要用铅笔填写,以免日久字迹模糊。流调表要保持清洁,调查者最后要签名并写上日期以示负责,以备查询。

⑤由于电脑的广泛应用,在编制流调表时,尽量采取能适应电子计算机录入、整理、分析的流调表。

⑥在进行整理统计之前,应对每份流调表逐一重新进行检查,有无逻辑错误、漏项、字迹不清楚,一经发现要及时纠正,如无法纠正应予以废弃。

⑦流调表填写时的质量控制要求。要注意可靠性、真实性或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

⑧调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调查员是否遵循既定的原则、方法,所用的仪器、设备是否一直符合设计要求,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否可得到及时处理等。在计划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即便制订了严格的质控方法,亦应注意检查,以确保质量。通常是在工作进程中定期对工作质量进行抽查、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总结报告:对调查的记录、建议等内容撰写书面报告。总结报告必须包含下述内容。

①题目、作者及所属单位。

②当地背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等)及流行情况(问题)简介。

③调查方法、对象和其他资料来源。

④调查结果。临床诊断依据结果(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病分布的描述、流行曲线和暴露日期的推算、传染源或传播因素的证据、控制措施及效果、流行病学病因假设的验证分析。

⑤讨论。可能的病因学、传染源或传播因素、污染来源、控制措施的效果、结论与建议小结。

⑥致谢。感谢调查中给予支持和合作的单位与个人。

⑦参考文献。

⑧附录。重要的数据表格或有关证明材料。

对突发事件等要按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的要求来撰写,初步报告包括进行调查所用的方法,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初步的病因假设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进程报告及时向上级汇报疫情发展的趋势、疫情调查处理的进展、调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等;结案报告描述疾病暴发或流行的总体情况,引起暴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3.资料分析与总结

资料整理工作结束后,即可按预定分析方案进行资料分析。在资料分析开始时,通常是先对有关的数据作简单的描述性分析,目的有二:一是了解用于分析的数据是否确已整理妥当,是否还存在不合理数值;二是对各分析变量的频数分布有一个初步了解,以便在分析的过程中心中有数,诸如对多因素模型的建立,对建模因素的选择、混杂变量的处理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等。

资料分析完成后通常是根据分析结果整理成研究工作总结或研究论文。在对研究的结果予以讨论或下结论时,不应轻易下因果关系的结论,对有关变量间的因果推论,应遵循流行病学研究中因果推论的程序与原则。

(1)分析前的准备工作:原始数据的检查;选择合适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软件;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数据的检查与核对;数据的整理;确定拟分析的因变量和自变量;缺失数据的处理。

(2)根据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作简单的描述性分析。

(3)选择分析方法:根据研究设计类型和变量的类型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

(4)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重视人口学数据集描述性统计量的分析;注意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分组方法是否合理,需分析的数据是否进行统计学分析,缺失数据不要人为赋值,相对数是否正确应用等。

(5)资料分析:对整个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同时对研究结果进行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分析。

(6)撰写工作总结或研究论文:撰写报告时数据的报告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首先报告描述统计量的数据,其次报告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果先报单因素,再报多因素,也可按照某疾病的人群、地区集时间的分布特征报告。数据的表达与报告中要合理使用图、表和文字,使报告的数据生动、简洁明了。工作总结或研究论文的内容必须包括题目、研究目的、资料来源、调查和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的特征、结果、讨论、建议、参考文献等。

(7)资料的收集与保存:调查获得的资料通过验收合格后应予妥善保存,如调查表、实验用标本等。目的除防止遗失外,亦可防止意外损坏。已归档的资料不得随意涂改,有些资料要注意保密,如涉及个人隐私的资料等。应予妥善保存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一般包括:研究设计方案、原始调查表、实验记录、技术、方法、操作规程以及研究报告等。

三、预防与控制

(一)基本理论

疾病预防的策略是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的总体工作方针,措施是开展工作的具体手段。只有在正确的疾病预防的策略指导下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新中国成立以来预防为主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强调了全社会参与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对疾病的控制,应包括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概念的衍变、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不论是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还是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均面临了新的挑战。心脑血管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列为死因的前位,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都确切地表明慢性病已成为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在传统传染病、新发现传染病和可能发生局部暴发的传染病也对人民健康构成威胁。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长期、综合的策略首先是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的出现。

(二)基本知识

1.传染性疾病控制措施

(1)预防性措施:在传染病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①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防治体系,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联合作用,严格执行防治措施;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队伍;搞好传染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