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画说千古中医
1254900000026

第26章 杏林传奇 (12)

第六章 杏林传奇 (12)

丁家急忙上门求诊,正巧谢大夫家有应酬,无法脱身,只得让年少的谢映庐访替父出诊。谢映庐诊得病人脉虚,重按若无,又见病人额上出汗,小便短、口烦渴,四肢确实逆冷,便说:“这是伤暑症,所服皆是治疗阳虚的药剂,乃火上浇油,是要出人命的。”身旁的那位老中医瞧不起这毛头小子,便问其故,谢映庐说:“经书云:“气虚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如今脉象和病症,正合伤暑症状。”于是谢映庐开出清暑益气汤合桂枝汤,吩咐仅服两剂,病情即可解除。那老中医仍然怀疑,私下告诉病家当心为要,说:“病人久汗失水,用药收敛犹恐不及,反用桂枝发汗,这不是在加速病人死亡吗?”病家认为,反正是不治之症,不妨一试。

于是,家人按谢映庐医嘱,立即用药。一剂服下,微汗出,四肢稍暖,病去一半;二剂便通,汗收渴止,烦热消退。不久,病人经精心调理,竟获痊愈。

为谢救命之恩,丁麒寿亲自备礼上门酬谢,谢氏父子坚辞不受。于是,谢映庐初出茅庐,身手不凡的轶事不胫而走。

清暑益气汤

(来源) 出自《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6克,麦冬9克,石斛15克,竹叶8克,荷梗15克,川连4克,知母8克,甘草4克,粳米18克,西瓜翠衣25克。水煎服。

(功效)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中暑受热,气津两伤。症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者。

(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夏季感冒中暑,小儿夏季热等属于上述证型者。方中西瓜翠衣甘凉,清透暑热,止渴利小便;西洋参甘苦微凉,益气生津止渴,两味共为方中主药。

中医常识

伤暑 伤暑,病名。又称“感暑”。指夏季伤於暑邪,出现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证候。《医林绳墨·卷一》云:“伤暑者,由其暑热劳伤元气之所致也。其症日间发热,头疼眩晕,躁乱不宁,无气以动,亦无气以言,或身如针刺,小便短赤,此为热伤元气也,宜以黄连香薷饮,或清暑益气汤、黄连解毒汤、量其虚实而与之。”

阴差阳错妙得“手指散”

名医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滋阴派的代表人物。他巧用行瘀止痛的中药,发明“手指散”为其父治愈了多年的心痛病。

一日,朱丹溪外出巡诊刚到家,有家人急报,老父患心痛病发作危在旦夕。丹溪通过四诊合参后,迅速开好处方,急命养女春香购回药速煎好给老太爷服用。紧接着,朱丹溪去看望刚生了儿子的夫人,发现其有头晕、小腹痛症状,当即认为此是恶露未下,瘀血内阻作痛所致,处好药方,使用《和剂局方》失笑散中蒲黄、五灵脂两味药,以活血化瘀止痛,并吩咐春香先将老太爷的药煎好送去,然后再给夫人送药过来。

此时,稍闲的朱丹溪回到书房,继续编纂《局方发挥》。数小时后老父却神采奕奕的柱杖而来,对他说,我心急,亲自到厨房将正煎着的药汁倒了些服下,立即痛止而心宽舒许多。正说着,春香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水急勿勿进来。并说:“老太爷啊,我将药煎好给你送到房里,却不见人影,原来你在这里!”老爷答道:“药我已喝过了”,春香一听,“糟糕,你喝的是夫人的药呀!这如何是好?”

朱丹溪一头雾水,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许久才恍然大悟,对老父说:“服药后痛果真好多了吗?”老父高兴的说,好多了。于是朱丹溪悟出了失笑散治心痛病有快速的止痛作用,深思片刻,又在夫人的失笑散处方中加入香附、没药、延胡索三味中药,让老父继续服用,随后观察,果然效果神奇。

朱丹溪将无意中阴差阳错得来的良方取名为“手指散”,与失笑散一起编入《局方发挥》专辑中。

失笑散

(出处)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黄炒香,各二钱(6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克,用黄酒或醋冲服,亦可每日取8~12克,用纱布包煎,作汤剂服)。

(功用主治)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近代用于治疗冠心病引发的心绞痛,可收到满意疗效。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中医常识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格致余论》是丹溪医论的专著,共收医论42篇,充分反映丹溪的学术思想,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书以《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两篇为中心内容,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得要性,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为倡导滋阴学说打下牢固的基础。

精方简药

◎治原发性痛经:用失笑散胶囊(失笑散经剂型改革而成)从经期前2天开始口服,每天2次,每次3粒,连服7~10天,经净停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张丽君,等.北京中医杂志、1997; 4:18)

◎治痛经:蒲黄6克,五灵脂6克,延胡索9克,丹皮9克,桃仁6克,香附9克,台乌6克。疼痛引及少腹两侧痛剧者,加姜黄6克,乳香6克;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功能:活血逐瘀。用于瘀血阻滞,经来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血块,排出则痛减,舌质红,脉沉弦有力。(《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失笑散)

季德胜蛇药与蜈蚣

蛇医季德胜先生(公元1898—1982年)是著名的民间医生,也是我国近代史蛇伤医疗及蛇类资源运用的著名人士。他一生救治了无数蛇咬伤者,使许多濒临死亡的蛇伤者转危为安。1960年8月,一位空军中尉被毒蛇咬伤,危在旦夕,季德胜被紧急召去,经他施以内外兼治之法,终于转危为安。

季德胜治疗蛇伤的宝贵经验来之不易。他从十岁起就跟随父亲上山捉蛇、采药,挑着蛇篓和蛇药,颠沛流离在大江南北,历尽千辛万苦。二十五岁时,父亲去世,他独操祖传绝技,四方行医,不知挽救了多少被毒蛇咬伤的病人,但又有谁知道,为研制特效蛇药他还经历过一段惊险传奇:

有一次,蛇药研究专家季德胜先生被花蛇在手臂上咬了一口,咬处的皮肤突然肿起,剧痛不止,随即变黑坏死。他赶忙服下自己配制的蛇药,但却未能有效地控制中毒症状,很快陷入了半昏迷状态。气若游丝的季德胜好不容易睁开双眼对人说:“快给我捉5条蜈蚣来”。结果5条蜈蚣下肚,病情仍未好转。情急之下,他连吃15条蜈蚣,终于化险为夷。从此蜈蚣也就成为季德胜蛇药的主要成分。

蜈蚣属平肝息风药,又何以能治蛇伤呢?中医学认为,蜈蚣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疮毒及止痉挛的作用。

蜈蚣解毒功效显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明确指出,蜈蚣“主啖诸蛇虫鱼毒”。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它治“蛇瘕、蛇瘴、蛇伤”。关于蜈蚣治蛇伤的作用机制,《本草纲目》解释说:“蜈蚣自能除风攻毒”;“盖行而疾者,惟风与蛇。蜈蚣能制蛇,故亦能截风,盖厥阴经药也”;并且还指出:“惟赤(红色)足蜈蚣最能伏蛇为上药”。蜈蚣不仅治蛇伤,内服还可息风止痉,通络止痛,常用于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顽固性头部抽掣疼痛及风湿痹痛等。

蜈蚣的抗癌作用也比较明显。清代著名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有一噎膈患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方悟蜈蚣有神奇的疗效。中医学所谓的噎膈,即为西医的食管癌。人们受此启发,将蜈蚣晒干研末,每天服2~3条,用治食管癌、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结肠癌、宫颈癌、肝癌等,均取得一定疗效。

蜈蚣

(释名)蜈蚣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虫。别名蝍蛆(《庄子》),吴公(《广雅》),天龙(《纲目》),百脚(《药材学》)。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蛇咬伤,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忌服。

中医常识

现在的季德胜蛇药片就是由蜈蚣等十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抗毒、解毒、消炎、消肿、止痛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蝮蛇及其他毒蛇咬伤,也可用来治疗毒虫咬伤。既可内服,也可外搽外敷。若治毒蛇咬伤,立即取20片研碎,温开水送服(黄酒送服更好),以后每隔4~6小时服10片,症状消失后停药。至于毒虫咬伤,只需外敷本品即有效。以蜈蚣为主药的季德胜蛇药疗效卓著,被人们誉为“起死回生的神药片”。

精方简药

◎治蛇咬伤:将蜈蚣研为细末,每次服2~3克,每天4次。并以消毒粗针穿刺咬伤肿胀部位,引流排毒,可使肿胀逐渐消退而痊愈。

◎治疗老年气血虚弱,肾阳亏损,腰膝冷痛:取蜈蚣10条,鸡1只(去毛及内脏),将蜈蚣放入腹内,置砂锅内,加水适量慢火煮熟,3天内分次食用。

◎治阳痿:取蜈蚣5条,用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服用,每日2次,每次15毫升。或用蜈蚣1条,研末;再取鸡蛋1个打一小口,将蜈蚣粉末放入鸡蛋内,然后在小口处用纸封好,放锅内蒸熟食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