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刮痧疗法治百病
1254300000032

第32章 内科疾病 (16)

第十一章 内科疾病 (16)

泌尿系感染系指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的总称。属中医“淋证”范畴。本病多见于女性,尤以初婚女性发病较多,男性亦有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诸病源候论》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漓不断,故谓之淋。”多因湿热下注,蕴结下焦,使之膀胱功能失调所致。现代医学认为,多由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侵犯尿路,引起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等发炎所致。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腰酸腰痛或伴有发热、周身不适、下腹坠胀等。

(疗法)

配穴方一肾俞、次髎、膀胱俞、水道、中极、三阴交。

治法:用刮痧和点揉法。先刮双侧肾俞、次髎、膀胱俞,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水道、中极各3~5分钟,到有得气感为止,然后刮三阴交。每日1次。

主治:泌尿系感染。

附记:陈志敏等经验。此法对改善症状有较好疗效。对于慢性炎症可采用综合措施。宜适量多饮水,多休息,禁房事。保持外阴清洁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基本措施。

配穴方二脊柱两侧,腰骶椎及其两侧和下腹部,小腿内外侧区及膝弯区。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长强)轻刮3行,再重点刮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下腹部、小腿内外侧及膝弯区。急性用平泻法,慢性用补法。每日1次。

主治:泌尿系感染。

附记:程爵棠经验。屡用有效,久治效佳。

配穴方三肾俞、膀胱俞、三焦俞、关元。并随证配穴:石淋配肾俞、次髎、中极;血淋配命门、志室、三阴交;气淋配肝俞、胆俞、中极、期门;膏淋配中极、命门、三阴交、阴陵泉;劳淋配脾俞、胃俞、足三里、中极。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再加刮配穴,手法力度均较轻,操作范围较广泛。

主治:淋症。

附记:王平经验。用之临床,应配合其他疗法方可取得满意疗效。应禁食辛辣、肥腻、油炸食品,绝禁房事,避免过劳。

配穴方四分2组:一为膀胱俞、中极、肾俞、阴陵泉、行间、支沟;二为膀胱俞、中极、血海、三阴交。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背部肾俞至膀胱俞,再刮腹部中极穴,然后刮前臂支沟穴,最后刮下肢部阴陵泉与行间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先刮背部膀胱俞,再刮腹部中极穴,然后从下肢血海刮至三阴交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热淋(第1组)、血淋(第2组)。

附记:王富春经验。屡用效佳。

配穴方五分2组:一为脾俞、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二为肾俞、三焦俞、膀胱俞、次髎、关元、中极、水道、曲泉、阴陵泉、三阴交、中封、然谷。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背部的脾俞、肾俞、膀胱俞,再刮腹部的关元、中极,然后刮下肢部的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第2组先刮背部的肾俞、三焦俞、膀胱俞、次髎,再刮腹部的关元、中极、水道,然后刮下肢部的曲泉、阴陵泉、三阴交、中封、然谷穴。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急慢性尿道炎(第1组)、急慢性膀胱炎(第2组)。

附记:王敬、杨金生经验。屡用效佳。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系指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总称。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病因)多因湿热下注,蕴结下焦,久郁不解,凝结成石,阻塞其位,不通则痛。

(症状)腰腹绞痛,甚则剧痛难忍,或隐痛不止和血尿,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梗阻或感染等症状。

(疗法)

配穴方一肾俞、志室、三焦俞、关元俞、三阴交、阳陵泉。剧痛难忍配阿是穴(压痛点);小便短涩配期门、中极。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配穴,刮后在阿是穴加拔罐;中极加指压。每日1次,用平泻法或补法。

主治:肾绞痛。

附记:程功文经验。屡用效佳,止痛有效率达100%。此仅为治标之法,若要根治应配合药物治疗为宜。

配穴方二肝俞、脾俞、肾俞、膀胱俞、京门、志室;中极、三阴交。并随证配穴:下焦湿热配三焦俞、阴陵泉、大敦;气滞血瘀配气海、血海、关元、阳陵泉。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再随证加刮配穴,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

主治:急性输尿管结石。

附记:王平经验。临床屡用,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若配合西药解痉治疗,则临床效果更佳。对于顽固性疼痛者,应配合其他疗法以助其结石排出。

配穴方三脊椎两侧,胸9~12与腰骶椎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的部位及下腹部,下肢小腿内外侧区及膝弯区。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长强)轻刮3行,再重点刮胸9~12与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及异常反应的部位,手法力度中等,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下腹部、小腿内外侧区及膝弯区(诱导)。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泌尿系各种结石。

附记:程爵棠经验。多年使用,效果甚佳。若配合药物治疗,则临床效果更佳。

配穴方四脾俞、三焦俞、肾俞、膀胱俞、次髎、志室、京门、气海、中极、阴陵泉、三阴交。

治法:用刮痧法中的中泻或补法依次在上述穴位的皮区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主治:膀胱结石(砂淋、石淋)。

附记:程爵棠经验。临床屡用,止痛效果颇佳,但若要根治,仍须久治始著,若配合用金钱草50克,海金沙15克,鸡内金(研末兑入)、延胡索、郁金、滑石各9克,水煎内服,不间断,有助结石排出。忌食油腻和酒类。

配穴方五膀胱俞、中极、肾俞、阴陵泉、委阳、然谷、气海、足三里。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背部肾俞至膀胱俞,再刮腹部气海至中极,然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然谷,最后刮下肢外侧委阳、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石淋。

附记:王富春经验。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属中医“白浊”范畴,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临床所见有急、慢性之分。

(病因)多因饮酒过度、会阴损伤或手淫和房事不节及下元虚惫,而致湿热之邪乘虚入肾,下注膀胱,与气血壅滞,结聚会阴所致。病有急慢,证有虚实。肾虚或脾虚为病之本,湿热为病之标。急性多湿热,慢性兼肾(脾)虚。

(症状)急性见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伴有腰骶部、会阴区及大腿内侧不适等;慢性常见尿后滴尿,尿道口有分泌物渗出,伴有腰部酸痛,小腹及会阴区有坠胀不适感,以及性欲减退、遗精等。

(疗法)

配穴方一脊柱两侧,腰骶尾椎及其两侧,下腹部,腹股沟区,臀部,股内侧区及膝弯区。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长强),轻刮3行至泛红为止,再重点刮腰骶尾椎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臀部、下腹部、腹股沟区、股内侧区及膝弯区。急性用泻法,慢性用补法或平泻法。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急、慢性前列腺炎。

附记:程爵棠经验。多年使用,多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若配合其他疗法,则效果更佳。如急性配用龙胆50克,土茯苓30克,滑石30克,皂角刺10克,共研细末,每取20~30克,以冬瓜汁或蜂蜜调匀作成饼状敷于神阙穴和关元穴,每日换药1次。慢性则用艾炷行隔姜温炙神阙穴和关元穴各3~5壮。临证也常配用自拟龙胆消炎汤内服。方药见《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

配穴方二肾俞、膀胱俞、气海、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大敦。

治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刮肾俞、膀胱俞;点揉气海、中极,再刮阴陵泉、三阴交、大敦。手法力度视证情而定。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前列腺炎。

附记:陈志敏等经验。本病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以本疗法为辅,其效始著。同时,应防止尿路感染,勿饮酒及辛辣等刺激物,节制性生活。

配穴方三肾俞、八髎、关元、三阴交。配穴:神阙。

治法:用刮痧法。先轻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在配穴上拔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附记:程功文经验,久治疗效尚属满意。

配穴方四分2组:一为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二为关元、中极、水道、秩边、三阴交、太冲。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背部的肾俞、膀胱俞,再刮腹部的关元、中极,然后刮下肢部的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第2组先刮腹部的关元、中极、水道,再刮腹部秩边穴,然后刮下腹部的三阴交、太冲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第1组)、白浊(第2组)。

附记:王敬、杨金生经验。屡用有效。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属中医“癃闭”范畴。本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青年人亦有之。

(病因)多因肺热气壅,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或三焦火热,气逆不降,水道不通,或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湿热下注膀胱,或肾阳不足,三焦气化失司而致开阖不利所致,与脾、肺、肾、三脏(三焦)功能失调有关。

(症状)前列腺肥大症,见小便不通或不利。若伴见头晕,脑胀,口渴,胸闷,气短,心烦,小腹胀满,舌红苔黄,脉弦数多为三焦火热;咽干烦渴,呼吸急促,苔黄,脉数者多属肺热气壅。

(疗法)

配穴方一脊柱两侧,胸1~5及其两侧,头顶区,前额区,胸骨柄区(含天突、膻中),下腹正中线,膝弯区。配穴:少商、商阳。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长强)轻刮3行,再于胸1~5及其两侧重刮(由轻到重用泻法)7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头顶区(可用梳背刮或梅花针叩刺)、前额区(用棉纱团刮或用椎压法)、胸骨柄区、下腹正中线及膝弯区,最后以三棱针点刺配穴(少商、商阳)放血各1或2滴。每日1次。

主治:前列腺肥大(肺热气壅型)。

附记:程爵棠经验。屡用效佳。必要时可加刮肘下内侧旁肺经循行段。

配穴方二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气海、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腰俞、中极、百会。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配穴。每日1次,待症减淋畅后,继用补法刮配穴。

主治:前列腺肥大症。

附记:金春乐经验。屡用效佳,但须久治。

配穴方三脊柱两侧,腰骶椎及其两侧和头顶区,胸骨柄区,下腹部,膝弯区,小腿内侧区。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长强)轻刮3行(大椎穴多刮),再于腰骶椎及其两侧重刮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头顶区、胸骨柄区、下腹部、小腿内侧区及膝弯区。每日1次。

主治:前列腺肥大症(三焦火热型)。

附记:笔者家传经验。验之临床多效。

配穴方四肾俞、膀胱俞、中极、气海、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溪。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背部的肾俞、膀胱俞,再刮气海、中极,然后刮下肢部的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前列腺增生症。

附记:王敬、杨金生经验。屡用有效,久治效佳。

乳糜尿

乳糜尿,属中医五淋中的“膏淋”范畴。临床所见尤以30~60岁发病率最高。

(病因)本病多因斑氏丝虫病所引起,偶见于泌尿系结核或肿瘤。中医认为,多因过食肥甘,湿热下注,或脾虚气陷,肾虚不固,精微下注所致,与脾、肾二脏有关。在劳累或进食油腻食物时可诱发或加剧。

(症状)小便如乳白色,白如豆浆,或米泔水样,或微血尿而无尿道疼痛。初起为湿热,久之可见本虚而成虚实兼挟之证。

(疗法)

配穴方一膀胱俞、中极、肾俞、命门、阴陵泉、三阴交。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背部肾俞至膀胱俞,再刮背部命门,然后刮腹部、中极,最后刮下肢部阴陵泉至三阴交。初起用泻法,久之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膏淋。

附记:王富春经验。

配穴方二肾俞、膀胱俞、脾俞、中极、三阴交。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脾俞、肾俞至膀胱俞,再刮腹部中极穴。然后刮下肢部三阴交。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乳糜尿。

附记:程爵棠经验。

配穴方三分2组:一为膀胱俞、中极、肝俞、期门、间使;二为膀胱俞、中极、关元、足三里、脾俞。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背部肝俞至膀胱俞,再刮胁部期门穴及腹部中极穴,然后刮前臂间使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先刮背部脾俞至膀胱俞,再刮腹部关元至中极,然后刮下肢部足三里穴。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气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