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刮痧疗法治百病
1254300000003

第3章 刮痧疗法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功用

第三章 刮痧疗法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功用

(一)理论依据

1.以中医脏腑学说理论为基础一切疾病,皆是脏腑生理功能失调的反应,而脏腑学说理论又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脏腑通过经络沟通内外、表里、上下,联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组合成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病自内生,必会通过脏腑经络和所属部位而显现于外;病由外致,必会通过经络而传之于内(脏腑),故《灵枢本脏篇》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所以,无论何病皆可视其外应(皮部)而察之于内(脏腑)。凡疾病的治疗皆本于脏腑,一切从脏腑出发,是刮痧治病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刮痧疗法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离不开脏腑。外治之理,皆本内治之理,法异途归,其理则一,所以外治作用力亦离不开脏腑,离则偏,合则切。刮痧作用于体表,通过刺激反应点(皮肤)痧痕透泄病毒(病邪)于外,又通过经络和神经传导和反射作用而传导于内,应之内脏,使之失调的脏腑生理功能得以恢复正常,其病自愈。

2.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灵枢刺节真邪篇》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灵枢官能篇》又指出:“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在临床中,这都是针灸医家必须遵循的治疗准则。刮痧疗法亦不例外,同属理学的范畴,亦是从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取穴或取相应部位刮治,都离不开经络,故循经取穴,察虚实,视应动,知寒温,明经络都是刮痧治病取穴施治的基本准则。

3.“皮部论”是刮痧治病的着眼点刮痧疗法属外治法之一,是通过施治于人体之体表皮部来达到治病之目的。

传统的针灸医家在应用经络诊治疾病时,重点是取相应经脉的穴位,而刮痧疗法则重在穴位的皮部。因为穴位代表的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确切地说是一个立体的部位,这也同样是皮部的表现。除正规穴位(经穴)外,常可发现阿是穴(无定位,随处皆可出现),即使是正规穴位,生病时所在位置也往往发生改变,通过诊察皮部以确定反应的穴位,从而判断变动的经脉。病有好转,“穴”也随之换位置,称为穴位的变动。这微妙的变动很少会离开相应的皮部,一般是在该经脉相应的皮部范围内变动。加之刮痧疗法作用面积大,往往不是一个穴位,而是几个腧穴的综合效应,即使变动也不离其中,其一,病理性反应点(即痧象)皆出现在相应之皮部(尤背部为多见),取其施治则恰切其病;其二,所谓阿是穴,按其皮部有压痛点即是;其三:凡本脏腑和本经络之病变,皮色变异(即痧象)皆不离本脏腑经络之面(皮部)也;其四,凡此四者总不离皮部之范围。所以说皮部是刮痧疗法的着眼点,其道理亦在于此。

《素问皮部论》云:“欲知皮肤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说明,皮部者,皆本源于十二经脉,是诸经在外之应也。《素问皮部论》又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故皮者有分部。”人体,本十二经脉连结内外,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贯穿一体。每经各有其循行分布区域所属,故十二经脉之外应必有十二皮部,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区域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人体体表皮部。因此,十二皮部也就是十二经脉的反应区。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在人体相应的皮部反应出来,如面部是肺胃经的皮部;阴部是肝肾经的皮部;胁部为肝胆经的皮部;背腰部是膀胱经的皮部;胸腹部是肾胃经的皮部等。人体体表之皮部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之部位划分的十二皮部,又因为皮肤(皮部)是“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客也,针石缘而去之”,“审察卫气,为百病母。”因此,皮部在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和治疗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上下同法”,即手足皆有同名之阴阳经脉的理论,将手足之三阴、三阳共十二经之皮部合而为六经。杨上善在《太素》中注释说:“阳明经脉有手有足,手则为上,足则为下。手阳明在手为下,在头为上;足阳明在头为上,在足为下,诊色,行针皆同法也,余皆仿此。”十二皮部合为六经皮部的原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依据。

中医的外治法都是通过皮部实现其作用的,但拔罐和刮痧疗法比其他外治法更依附于皮部。刮痧后的刺激反应点(即痧痕),往往要数天后才吸收,对皮部形成较为持久的良性刺激,有效地达到治疗作用。如果刮痧疗法再配合其他外治法综合运用,则可进一步加强疗效。

(二)作用机制 (1)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互为制约的整体。因此,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当内脏出现疾病,在体表,特别是在脊柱两侧会出现病理性反应点(又称阳性反应点,即痧象),也就是十二皮部分布的地方,它是内在脏腑通向体表的枢纽。刺激机体的某个部位或某穴位的皮部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相应的全身反应。人体是通过经络系统将内外、表里、阴阳、脏腑、器官等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协调整体。人体内在系统发生了变化(即脏腑功能失调),必然会通过经络系统而反应于体表;同样,术者对于人体外在的刺激也会通过经络系统而传导至人体的内部,以达到刺激机体、调整系统功能的效果。在经络理论中,皮部是经脉功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皮部属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屏障,具有卫外安内的功能,起到对外接受信息、对内传达命令的作用。内外相通才能发生效应,亦是机体的“受纳器”和“效应器”的外在表现。因此,皮部在人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刮痧治疗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它借助某些特殊工具,对体表的特写部位(或经穴、阳性反应点)进行良性刺激。它作用于人体表皮部的特定部位,有选择地寻找对于某些疾病的特殊反应点(即痧象)或腧穴进行有程序的刺激,这种刺激产生的痧痕,通过经络的传导或反射作用传至体内,激发并调整体内紊乱的生理功能,使之阴阳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各部之间的功能协调一致,从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同时,以八纲脏腑辨证,通过对相应皮部的经络线、穴位,施以或泻或补等刮治手法(轻刮为补、重刮为泻)予以良性刺激,可以充分发挥卫气的卫外安内作用,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增强脏腑之功能,以达到扶正驱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刮痧的性质和量,以及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因为人体的一切变化反应,无不是由于刺激信息所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刺激信息(包括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通过刮痧刺激皮部,使皮下充血,毛细血管扩张,秽浊之邪气由体内宣泄,把阻滞经络的病源排泄于体外,使病变脏腑的器官、细胞得到营养和氧气的补充,使全身血脉畅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汗腺充血而得开泄腠理,病邪从汗而解,使周身气血迅速得以畅通,损伤的细胞活化,气血周流通达五脏六腑,阴阳平衡,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从而恢复自身的愈病能力。人体之所以能够保持着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天人相应,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主要是依靠体内的自我调节系统来实现的。这种自我调节系统结构是在脏腑主宰下,由大脑→脊髓→经络(包括运行其间的气血、体液)和皮部所组成。而人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是有赖于自我调节系统,而皮部又是自我调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疗法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疗法,即通过刮治对局部或某些穴位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使人体的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官由于传导和反射作用,促进大脑皮质的正常功能,从而调整各组织的生理功能而产生效应。进而言之:一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或体液的传递,对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刺激信号,通过中枢神经的分析、综合,用以调整自主神经,遏阻病势的恶性循环,对机体各部位的功能产生协调作用,并达到新的平衡;二是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强,使肌肉和末梢神经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功能的旺盛;三是对循环、呼吸、中枢系统具有镇静作用;四是直接刺激末梢神经,能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细胞免疫力具有增强作用,从而增进人体的防御功能;五是因刮治面积宽,使局部产生热效应。根据热则行,冷则凝以及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的原理,局部的微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致使局部组织血容量和血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从而使营养状况改善,血管的紧张度与黏膜的渗透性改变,淋巴循环加速,细胞吞噬作用增强,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更新与功能的恢复,重新建立起人体顺应自然生理循环的医疗保健效应。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论证和探索,刮痧疗法取得与针灸、按摩治疗相似的疗效,进一步证实了本疗法的医理与中医基础理论是相符合的,是防治疾病的有效医疗方法,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由此可见,刮痧的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起到一种综合效应。因为一切疾病的治疗概括而言不外是药物治疗(化学的)和非药物治疗(理学的)2类。刮痧疗法与针灸疗法一样,同属非药物的理学治疗,与药物治疗之作用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药物有物质之供应,为直接补充之作用,刮痧疗法无物质之补充,仅属于间接之辅助而为直接之激发。二者功效虽同,但施法虽异,其理则一。

根据临床实践体会,结合《中国针灸学》的论述,刮痧疗法的原理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免疫作用人对各种病原菌的侵袭,是抗体的抵抗功能。抗体之产生多在血液中,现代医学以某种病菌之疫苗注入人体,发生刺激即能于血液中产生多种抗体,遇有某病之病菌,即不能为害,即称为对某病的免疫性。今日之防病工作中,普遍注射疫苗,即为提高体内之抗体,增强免疫力,可在某病之流行期不受传染,免生疾病。

刮痧亦属刺激疗法,在刺激作用下,可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亦能产生多量血清而增加抗体,促进白细胞之噬菌作用,故对于免疫方面自是有其价值。刮痧刺激之预防效果亦较为广泛。

2.杀菌作用凡外因病症中,除跌伤、化学、温热等创伤之外,皆为病原菌之感染。刮痧为治疗方式之一,与药物之直接杀菌者有所不同。刮痧仅对各组织所受病毒之刺激反应予以安抚,助以调遣。如减低各部分之神经痛,使抗力集中,病灶之血行疏通。药物治疗可直接杀菌;刮痧治疗乃间接杀菌。刮痧虽能增加血清抗体与白细胞等之杀菌能力,但力量有限,故急性传染性疾病应配合其他疗法以助之,方能治愈。

3.消炎作用炎症为由各种外因之刺激或细菌、毒素之刺激而来之充血现象,亦为生理的自然抗体与保卫之机变,但是能引起生理上的不安,如疼痛、发热,而加强体力的消耗与食欲减退,反而使抵抗力下降,削弱了保卫功能。在药物疗法上,消炎必配合杀菌或促进血管收缩与渗出物之吸收;刮痧对于炎症多为远隔治疗,或为诱导或为反射,借神经之感传与激发,调整其局部之血行,使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黏膜的渗透性增强,淋巴循环加速,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排毒作用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同时使充血部位之血液有新陈之交替,杀菌能力与炎性渗出物之吸收得以加强。同时因血行通畅之故,患部之压力减低,亦可以解除神经之疼痛或灼热感。因此,通过刮痧疗法促进食欲,恢复体力,使白细胞之噬菌力随之加强,炎症自可迅速消灭,从而人体组织细胞得到营养、血液得到净化,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4.营养作用营养为维持健康重要的一环。刮痧之于营养,主要是刺激主持消化功能之神经,加强生理的摄取功能和助长消化机制。故刮痧后虽并不供应富有营养之物质,但能健脾开胃,激发消化功能旺盛。

营养不良的原因不一定是营养物质缺乏,可能是因为主持摄取营养功能之神经衰弱,即使有丰富之滋养物,亦不被吸收。刮痧对此类情况,即可针对其主持消化与摄取之神经予以刺激,促进其功能,加强其摄取能力,如维生素B1缺乏之脚气病、维生素A缺乏之视力减退和眼球干涩,经数次刮治,其症状皆可消失。诸如此类病症,可见不一定缺乏某物质而实为某物质不被吸收所致。故消化不良、营养障碍之病症,若非本质之变化,刮痧较药物治疗有效。

5.镇静作用运动神经受某种病因之刺激而痉挛,感觉神经受某种病因之刺激或压迫而疼痛。在一般医疗上,一方面行原因疗法,同时行镇静、镇痛疗法,或单纯的行镇痉、镇痛疗法,在名词上统称之为镇静法。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

(二)作用机制 (2)

刮痧的镇静治疗价值并不逊于麻醉剂之镇静法,且较一般治疗价值为高。以其能针对病灶部之主神经,并沿其神经干线直接予以强烈刮治而抑制之,得以旺盛其部位之充血,减轻其压迫,消退其炎症,抑制其兴奋,俾趋于正常后,复刮拭远端之肢末,分散中枢之兴奋,至出现“痧痕”后,患部组织便得到宁静,则痛可止,而痉亦因之而缓解,其病自愈。这是因为,通过刮治,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二是通过直接刺激,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三是其疼痛、痉挛、紧张的肌肉得以舒展。

6.强壮作用无论神经、细胞,内至脏腑,外至五官,或为全部,或为一部,不论是因病而起或因衰老所致,其生理功能发生衰弱现象,如四肢肌肉麻痹萎缩、视力减退、嗅觉失常、心脏衰弱、消化不良、健忘、失精、体倦、疲惫等,除针对原因治疗,皆得用强壮疗法治之。

刮痧之兴奋作用与药物有异。药物治疗是给以某种物质制剂或含有某种物质之食品,如缺乏钙或磷者,即以钙或磷制剂与之;缺乏维生素者,即以某种维生素制剂与之;缺乏某种内分泌激素者,即以某内分泌激素制剂与之。有物质之实际补充,亦有刺激之作用,此为药物之强壮疗法。刮痧则仅具刺激作用,如细胞、神经、内分泌腺之内分泌功能,藉刮治之轻微刺激,由大脑起调整作用,从症候上则渐见好转,即是证明其趋于活泼而恢复正常,衰弱的症状因而消失。刮痧有各种健体作用,可见机体衰弱不用药物补助,仅以刮治刺激而有效者,自是其理由。但此类治愈病例尚有一定限度,年龄较大、身体已至衰老时期,或因脏器硬化,或为癌肿所致,刮痧之取效则甚微,或无效。

7.收敛作用腺管口之括约肌功能失常,出现流泪、唾液不收、自汗、盗汗、漏精、脱肛、二便失禁等症状以及唾液、胃液分泌太多,瞳孔血管部分扩大,肠蠕动加速等,除原因疗法外,直接用止涩收敛作用的药物,可起到收敛或抑制效果。

刮痧对于此类病症亦属适用。每视其病灶部位之所在,直接刺激其部位有关神经而反射至大脑,由大脑传至其组织而发生兴奋紧张作用,同时其血行旺盛而畅通,细胞活泼而有力,管口之括约能力加强而达到收缩之目的。

8.强心作用在正常生理中,维持生命持续而一息不容稍停者,是心脏之输血运动。当身体发生疾病后,医者要首先注意心力如何,若有衰弱现象,除原因治疗外,每辅以强壮心力之药物,发现心力不足时,必予以大量维持心力之制剂。

在刮痧刺激作用中,几乎每一个刺激点,皆有强心作用,尤以四肢末梢部分之刺激点更强。如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四肢厥冷,脉搏细微或停止,一般认为是脑缺血与心脏衰弱所引起,每因刮痧刺激四末即可恢复,因为刮痧有强心作用。其实四末行刮治刺激,只可谓有兴奋神经作用及间接强心作用。盖猝然失神之脑缺血,因为心脏功能之不强,亦由主搏心运动与主持血管扩张神经等功能不强,因一时之某种刺激,致发生一时性麻痹状态,借剧痛之反射,促使神经迅速恢复原状而已,若意谓为强心,似未尽合理。

然刮痧又自有其强心作用。在大病或久病之后,体力衰弱、脉搏缓小或细数,易有出汗、心悸、眩晕、气促等症状,以轻重适当之刮治刺激直接与心脏有关的主干神经,确能有强壮心脏功能之作用,其效用持续数周至数月。

9.自身溶血作用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由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这种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产生自体溶血,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这样可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状况改善,同时使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强,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自身溶血是一种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不但可以调整免疫功能,而且还可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以及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的作用。

10.利尿、通便、发汗作用肾脏功能发生障碍,则尿量减少;肠蠕动减少或有阻塞,则大便不通;皮肤汗腺紧密,则不出汗,故肾、肠、汗腺等为代谢产物之排泄组织。如因大脑皮质管理排泄中枢功能失调,即发生排泄不畅,代谢产物蓄积,成为有害物质,产生中毒证候或致使体温升高。

医家根据人体生理现象而得知内脏神经为大脑皮质管理下之内分泌所营养维持,如排泄组织发生障碍,即属其神经功能作用减低。古人之刮痧,对于排泄障碍按其所属寻取有关部位予以适当的刮治刺激,皆能得到其利尿、通便、发汗之作用。这是由于刺激反射于大脑皮质,由大脑皮质起调整作用,传达其组织之神经发挥其功能的结果。从临床经验实例之观察,刮痧之所以能调整排泄功能,是在刺激其有关神经传达大脑时,似有间接调整其部之血行之故,故其效用往往较药物更为持久。大脑本有其兴奋功能,刮痧之激发作用只是恢复其本态而已。如本身之精力因久病而消耗殆尽,或因年老泉源枯竭,则刮痧之效用不如药物显著。

总之,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符合中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思想,这就是刮痧疗法能够治好病的基本道理所在。

(三)功用

刮痧疗法的功用(功效),随着刮治部位和手法(刮法)之不同,也不一样。根据古今医家的经验和笔者40多年来临床体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发汗解表通过刮治患者体表皮肤,使皮肤出现充血现象及毛细血管扩张,腠理得以开泄,可以将充斥于体表病灶、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体外,自汗而解,从而达到邪去正安,其病自愈的目的。同时,由于温邪脓毒得到透达体外,又可收到祛痰解痉,软坚散结之功效。

2.舒筋活络通过刮治所产生的良性刺激下的神经反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甚至破裂,一方面祛除邪气;另一方面又使局部和相应脏器组织的血流量(气血)加速而得以畅通。此即中医所称的“祛邪通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能。

3.消肿止痛通过对皮部的刮治刺激,传导至机体内部,祛除邪气,舒筋活络,使内部经脉得以通畅,气血得以加速运行,邪退而肿消,络通而痛止,从而达到了“祛邪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4.清热解毒由于运用刮痧、挑痧、放痧等综合手法的刺激,使体内邪气(病毒、细菌)透达于体表,最终排出体外,故而清除了体内之瘀热、病毒,达到了清热解毒的目的。

5.调和阴阳中医认为,阴阳失调,百病丛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保持和调整机体的阴阳的相对平衡是防病治病的重要保证。刮痧,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皮肤神经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导到神经中枢,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得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得以调整,使之机体内之阴阳趋于相对的平衡,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加强大脑皮质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又使局部皮肤相对应的内脏及组织代谢旺盛,从而促进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6.温经散寒由于刮痧面积宽,刮治的刺激作用使局部产生热效应,通过皮肤感受器和经络传导给相应的内脏器官组织产生兴奋过程,使体内寒邪得以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双重治疗功效。

7.行气活血寒则气凝,瘀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寒、气、血三者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气滞血瘀之病变。由于刮治的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促进了血流量的加大和血液循环的加速,使人体气血得以畅通,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的治疗作用。

8.增强皮肤渗透性刮痧可使部分细胞间隔破坏,汗腺充血,腠理开泄,使皮肤渗透性增强,从而可大大提高皮肤的渗透作用。这样,既有利于祛除邪气,又可为皮肤局部用药打下基础。因为真皮血管的扩张、渗出及细胞吞噬活动的增强,明显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而增强其药物的效果。

9.调和气血,改善脏腑功能当气血凝滞或经脉空虚时,刮治的刺激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滋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热皮毛,荡涤体内瘀血,使气血得以畅通,又使虚衰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兴,增强驱除病邪之力。

10.增强免疫功能刮痧可使表皮瘀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气血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恢复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提高机体的整体素质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强其自身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