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蛔厥证 (1)
蛔厥,古称“蚘厥”,是指蛔虫上窜胆道,卒然发生胁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甚则吐蛔,四肢厥冷,痛止如常人的一种病证。蛔厥的发病率已大大下降,但在儿童及广大农村并不少见,尤其是蛔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
蛔厥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胆道蛔虫病,占胆道疾病的20%~30%。
张仲景对蛔厥做过比较详细的论述,并以乌梅丸作为治疗蛔厥的主要方剂。《伤寒论·厥阴篇》云:“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蛔厥的发生多由于饮食不洁,感染蛔虫,复因饥饿、驱虫不当,使胃肠寒热失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蛔虫内扰胆腑,梗阻胆道,郁闭肝胆气机,气血涩滞不通,肝胆络脉挛缩拘急而发病。肝胆气滞,胆汁疏泄失职,胆汁外溢可见黄疸;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甚者气机逆乱,阴阳不相顺接发为四肢厥逆。病变后期,可化生湿热,甚则肉腐成脓形成痈疡,亦可变生诸症。
一、辨 证 论 治
(一)阳气郁滞
【证候】胁下疼痛剧烈,手足逆冷,冷汗出,或呕吐,脉沉伏,舌质淡黯。
【分析】蛔虫上窜,气机逆乱,阳气郁滞,故胁下疼痛剧烈,手足逆冷,冷汗出;胃气上逆则呕吐;阳气不能外达,故脉沉伏,舌质淡黯。
【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破滞,安蛔止痛。
【方药】四逆散(《伤寒论》)加味。
恶心、呕吐、口苦者,加半夏、黄芩、竹茹;脘痞纳呆者,加山楂、神曲、麦芽;体倦、乏力者,加黄芪、白术、茯苓;化湿化热者加蒲公英、金钱草;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郁金、徐长卿。
(二)肝胆湿热
【证候】目睛、皮肤发黄,色泽鲜明;或壮热口渴,心中懊,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蛔虫攻胆,湿热蕴结,胆汁不循常道,浸淫肌肤,下注膀胱,故目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疸较重,色泽鲜明,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胁胀痛而拒按;热性燔灼、伤津故壮热口渴,心中懊;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故恶心呕吐,纳呆;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安蛔止痛。
【方药】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减。
肝郁气滞者,加柴胡、白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者,加蒲公英、败酱草、虎杖、半枝莲;瘀血阻滞者,加三棱、莪术;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徐长卿、乳香、没药。
(三)寒热错杂
【证候】腹痛突然发生,为上腹部剑突下剧烈的阵发性绞痛,伴有“钻顶”样感。发作时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痛后如常人。常伴有恶心、呕吐,甚则呕出胆汁,吐出蛔虫;舌淡红苔白,脉弦。
【分析】本证多因饮食不洁,饥饱失常,发热、下利、服用驱虫药量不足因素等,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蛔虫乘机扰动,钻窜胆道发病。
【治法】 寒热并治,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丸(《伤寒论》)加味。
热重,加金银花、生石膏;便秘,加大黄;呕吐频繁,加生姜、制半夏;气虚体弱加黄芪。
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一)乔保均治疗蛔厥验案(《乔保均医案》)
乔某,男,56岁,农民,1953年6月3日初诊。
患者3个月来常形寒肢冷,时值6月仍棉不离身,前医按“厥证”投以当归四逆汤不效,又按“中阳不足”投以附子理中汤亦无效,特转诊于余。刻诊:四肢厥冷如冰,喜暖恶寒,身着棉衣,乏力身疲,心烦欲死,得食则安,多食易饥,呕恶频作,口干不欲饮水,大便黏而不爽,间有蛔虫混杂,小便量少色黄。查见形体虚浮,面色晦黯,间见点状白斑;舌质淡,苔黄厚腻;脉沉滞。证属蛔厥,乃寒湿内郁,郁久化热,复加虫积,诸邪和聚,中阳被遏,四肢失于温煦所致。治宜寒热并用,清热燥湿,益气养血,温脏安蛔。
【处方】以乌梅丸化裁:乌梅30g,党参15g,当归15g,细辛5g,干姜10g,川椒9g,桂枝15g,附子10g,黄连9g,黄柏10g,食醋适量为引,3剂,水煎空腹温服。
二诊:药后心烦、呕吐均减,惟肢冷、恶寒如故,大便3日未行,腹部胀满,疼痛拒按,脉沉实,舌质红,苔黄腻,此乃寒、湿、热、虫诸邪结聚,形成积滞,中阳受阻,不能布达所致。治宜通腑导下,荡涤有形积滞。
【处方】拟大承气汤化裁:大黄30g,芒硝10g,枳实15g,川厚朴10g,乌梅15g,槟榔13g,川椒9g,干姜5g,2剂,水煎服。
三诊:服后便泄2次,其色如酱,质黏、腥臭,混杂蛔虫数10条之多,泄后腹内顿觉舒适,食量减半,四肢渐温,但肢端仍有冷感,厥未全回,内在虫积未净,仍宗一诊方药,续服2剂。
四诊:四肢转温,脱棉换单,食量趋于正常,惟腹胀且痛,大便不爽,舌苔稍黄,脉沉滞。邪去未尽,复又作祟。当追其穷寇,除恶务尽,仍拟大承气汤,药量较二诊减半,再进1剂。
五诊:日泄4次黏液稀便,间见蛔虫数条,随而四肢温和,身力渐增,但食欲减退,腹部微胀,舌淡红,苔白略腻。虫积虽除,中土受损,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方宗香砂六君子汤调理旬日而愈。
【解析】本案为蛔厥,乔氏以乌梅汤治之不效,肢冷、恶寒如故,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故思为寒、湿、热、虫诸邪结聚,形成积滞,中阳受阻,不能布达所致。予大承气汤以通腑导下,荡涤有形积滞。方中重用大黄达30g,枳实15g,同时合用乌梅、槟榔以驱虫,服后便泄并排出蛔虫10余条,有形之积聚得泄,郁滞之气机得通故顿觉舒坦。后再以乌梅汤及大承气汤以除尽余邪,并以香砂六君子汤调理脾胃而善后。本案中患者服通导驱虫之剂后排出蛔虫较多,当是胆腑及肠腑均有蛔虫,故泄下与驱虫合用蛔虫得以排出,奏效明显。
(二)王玉玲治疗蛔厥验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王玉英医案》)
王某,女,9岁。
初诊:1976年7月29日。
主诉:昨晚饭后起,突然脘腹剧痛阵阵发作,哭闹不停,呕吐涎沫,不能进食,口干欲饮,便秘尿黄。
诊查:脘腹偏右有压痛,有时如细绳蠕动,下唇黏膜有小颗粒十余个;舌红苔薄,脉乍大乍小。
辨证:蛔虫上逆胆道,致为蛔厥。
治法:利胆驱蛔。
【处方】乌梅10g,川黄连3g,干姜3g,川椒3g,槟榔10g,广木香10g,川大黄10g,土楝根皮(须洗去红皮)1尺。
水煎分3次服。
二诊:前方服1剂后,解大便3次,并下蛔虫10余条;脘腹痛止,稍有腹胀,不思纳谷。仿前方去川大黄,加焦山楂、神曲各10g,调理2日出院。
【解析】本案中患者为蛔厥,王氏用《金匮要略》之乌梅丸加减治之,疗效满意。清代柯韵伯云:“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乌梅丸中,乌梅味酸,干姜、川椒性辛,黄连味苦,酸、辛、苦三者兼备,加木香理气,川大黄通腑,槟榔、土楝根皮驱虫,效如桴鼓。患者得下后,排出蛔虫,脾胃有所损伤故稍有腹胀,不思纳谷,去通下之川大黄,加焦山楂、神曲健脾胃以调理善后。
(三)陈树森治疗蛔厥验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陈树森医案》)
徐某,女,45岁。
初诊:1976年12月16日。
主诉:患者昨日中午因吃凉肉包子,约10分钟后出现上腹疼痛,阵发性加重,牵引两侧腰痛,呕吐1次,未见咖啡样物,无腹泻。用山莨菪碱10mg肌注后缓解,现呈隐痛,进食后阵发性加重,一天来进食很少,无寒战发热。
1976年8月以来,因阵发性上腹痛,曾先后在我院住院两次。第一次诊为胆道蛔虫症,急性胃炎,经用青链霉素、解痉药治疗缓解。同年12月第二次住院诊为急性胃炎,胃痉挛。经对症治疗缓解,出院后上腹仍时有隐痛。
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墨菲征阴性,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大便检查:蛔虫卵0~2/视野。初予青链霉素抗感染,山莨菪碱及痛痉平解痉止痛,病情不见减轻。故于12月16日请中医会诊。
诊查:证如前述。诊见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无力。
辨证:证属肝胆湿热。
治法:予清利湿热、理气止痛法。
上法治疗无效。于12月22日静脉胆道造影15分钟、30分钟,胆道显影清楚,胆道内可见一条状密度减低区,部分胆管显影,胆囊未显示,未见具体阳性结石影。诊断:胆道蛔虫症。普外科会诊认为属胆道蛔虫症,蛔虫死于总胆道内,病延较久,服药排出可能性很小,需转外科手术治疗。因患者不愿手术故未转,再次请中医会诊。
二诊:12月24日。诊为蛔厥,用利胆驱虫法。
【处方】乌梅15g,川黄连6g,川椒3g,川楝子根皮30g,鹧鸪果30g,乌药10g,茵陈60g,大黄3g。
另用:番泻叶6g,开水泡饮之;雷丸粉10g,早晚空腹各1次,连服3天。
三诊:12月28日。服药4剂,排出蛔虫1条,上腹痛缓解。继服原方药。
四诊:1977年1月4日。患者未再排出蛔虫,阵发性上腹痛未再发作,胃纳增加,偶有右上腹轻度隐痛,估计蛔虫已经排出,乃胆经湿热未清,再予清利湿热,佐以理气法。
【处方】柴胡10g,白芍15g,白术10g,枳实10g,蒲公英15g,黄芩15g,广郁金15g,广木香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