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肝胆病名家医案
1253700000011

第11章 胆胀 (2)

第3章 胆胀 (2)

陈某,女,38岁,教师。自诉右胁下胀痛不适2周,伴口苦口干,太息,夜卧不宁,舌淡红,苔黄,脉弦。B超检查示胆石症与慢性胆囊炎,诊为胆胀。

【处方】厚辛汤加减:柴胡、陈皮、栀子、枳壳、郁金、当归、茯苓、合欢花、蒺藜、佛手各10g,金钱草30g,厚朴10g。

服药10剂,胁痛缓解,继服20剂,症状消失,舌脉如平人。复查B超未见胆囊结石,乃停药观察。随访1年未见复发。

【解析】胆胀的病位在胆,病机为胆气疏泄失调,郁而化热,以胁下胀痛或胀满、口苦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可有胸闷、口干、太息等伴随症状。多见于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厚辛汤以行气消胀、利胆清热为主,有轻扬和解配伍之妙。“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血皆少,为清静之府,寒气干之,故胁痛口苦,气郁不舒,故善太息也。当轻扬和解,厚辛汤主之。”吴氏的临床治疗体会,如见胆胀之证,即可投厚辛汤,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随症加味治疗,效果更好。

(四)范国木梁治疗胆胀验案[李磊,范哲,魏翠柏范国木梁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胆胀病经验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3):10]

张某,男,42岁,干部。右胁胀痛2月余,进食后胃胀不适,纳差,晨起干呕,乏力畏寒,大便稀,舌质紫黯,苔白厚腻,查体可见胆俞穴压痛阳性,B超示:胆囊壁粗糙,囊壁厚03 cm。诊断为胆胀。

【处方】乌梅15g,细辛6g,川椒3g,桂枝15g,黄柏15g,黄连15g,当归10g,姜黄15g,附子10g,白鲜皮15g,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服4剂后干呕症状消失,胃胀减轻,但自觉胸中及呼吸时亦热,且手足尖麻木感,原方去附子,川椒改1g,继服6剂。症状基本消失,复查B超示:胆囊壁光滑,壁厚02 cm。继服10剂,随访2年未复发。

【解析】范氏认为胆胀患者往往虚实挟杂,寒热并行,故治疗上立温经通降法,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方中重用乌梅酸平入肝经,纳气补肝阴;当归性温入肝,养血通络;川椒、细辛亦性温,温脏祛寒,细辛交通上下,领诸药环转周身,调气血,通络脉以运其枢;干姜苦温补脾阳,令阴阳和;人参甘寒,益脾中之阴,与乌梅相配,酸甘化阴,与当归合用,补养气血;黄连、黄柏苦寒清上热,同时亦可去姜、附之燥烈之性;附子入肾暖水脏,以固其根。全方诸药配伍,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补调助益,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乌梅丸本是治疗蛔厥的首选方剂,其具有“辛苦酸甘同用,寒热并行,气血兼顾,调和肝脾,扶正祛邪”的特点,范氏用于治疗胆胀,确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五)吴立文治疗胆胀验案[金智生吴立文教授治疗胆胀经验介绍新中医,2003;35(11):10]

王某,女,42岁,2000年11月26日初诊。右胁下胀痛,反复发作2年余,曾经某医院胆囊造影检查,诊为慢性胆囊炎,初用庆大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症状好转,后因饮食不当或情志不舒,又多次反复,再用庆大霉素治疗则无明显效果。近因胀痛加重,延中医治疗。诊见:患者形体较胖,自感右胁下胀痛,触之更甚,厌食油腻,口黏口苦,嗳气恶心,大便不畅,舌苔厚腻偏黄,脉弦无力。证属痰浊湿热内蕴,阻于胆腑,失于通降。治宜疏肝利胆,清化湿热。

【处方】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柴胡12g,黄芩、枳实、法半夏、焦山栀各l0g,白芍20g,黄连3g,大黄(后下)5g,郁金、瓜蒌、鸡内金各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3剂后,胀痛减轻,恶心嗳气消失。继用上方6剂,胀痛基本消失,饮食好转,腻苔渐退,但自感倦怠乏力,大便偏溏,时有腹胀。此乃病久伤正,兼脾虚不运,治宜健脾益气。上方减黄连、大黄、郁金,加黄芪30g,茯苓、姜黄各15g,木香(后下)6g。再服15剂,诸症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解析】胆胀在发病过程中,往往肝病及胆或胆病及肝,形成肝胆同病。因此,胆病须治肝,治胆须调肝。而胆与胃在生理上存在着“胆随胃降”的关系,能共同调畅脾胃肝胆之气机,协同胃腑受纳、腐熟水谷。胃失和降,则影响胆的和降;反之,胆的病变亦影响胃的和降。本案中证属痰浊湿热内蕴,阻于胆腑,失于通降;处方中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疏肝利胆,清化湿热。久病伤正,吴氏重视补虚祛邪,二诊时患者胀痛基本消失,饮食好转,腻苔渐退,故减黄连、大黄、郁金;但自感倦怠乏力,大便偏溏,时有腹胀,加黄芪、茯苓以健运脾胃,加姜黄、木香以加强理气。

(六)戴永生治疗胆胀验案[戴永生临证病案3则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69]

梅某,男,53岁。2000年12月9日初诊。3年前,因右胁部反复隐痛作胀伴微热,去省级某医院体检:墨菲征阳性,可触及胀大的胆囊。B超示:胆囊壁毛糙略增厚,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服用中、西药物虽能控制,终因劳累或饮食不慎每每发作。刻下:体胖,症见每至下午身微热,右胁部胀满作痛牵引胃脘胀闷热感,纳呆口苦,大便时干,小便微黄,舌体瘦质红,舌边夹瘀点,舌苔薄黄,脉象弦缓,左尺弱。四诊合参,缘由肥人多湿,湿阻气机;湿热留恋,胆腑阴伤所致的胆胀病证。治以利胆和胃,清热养阴。

【处方】柴胡、川楝子、广木香、延胡索各10g,蒲公英18g,黄连3g,夏枯草15g,石斛12g,淮山药15g,甘草6g。5剂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

二诊:右侧胁部胀满痛略减,余症同前,守方加百合12g,以协调胆木、胃土与肺金的生克关系,服10剂。

三诊:右侧胁痛大减,胃脘胀闷兼热感缓解,大便转软,但微热。思久痛入络,舌边瘀点系有瘀血发热之征,即入郁金9g,以活血利气,酒炒延胡索凉血化瘀,进服10剂。

四诊:舌边瘀点减少,微热偶见,思之其溲黄有湿热伤阴之势和左尺脉弱主肾不足之征,遵张景岳“阳中求阴”之法,加入温而不燥、行而不泄的沉香温中暖肾,以资生胃阴,银柴胡替柴胡清其虚热。

【处方】沉香2g,百合12g,郁金、银柴胡、川楝子各9g,木香6g,延胡索12g,蒲公英18g,黄连3g,夏枯草15g,石斛12g,淮山药15g,甘草6g。进服10剂。

五诊:时值春节,不免油腻之品增多,但未见病情反复,微热口苦已除,小便正常,脉缓,用参苓白术散加味以扶土抑木。

【处方】泡参15g,白术12g,炒扁豆15g,陈皮9g,山药、莲子各15g,砂仁9g,薏苡仁18g,桔梗、青皮各9g,金钱草12g。

服10剂,以巩固疗效,并嘱B超复查,至2001年3月体检B超未见胆囊炎征象。

【解析】本案由湿热久留胆腑,既阻胆胃气机升降,又伤胆汁与阴液,因而反复不愈,方药紧扣胆胃同治,清热养阴,服药40余剂,缠身痼疾得以根除。

(七)李木森治疗胆胀验案[哈志强李木森辨治胆胀经验刍议江西中医药,2004;6(35):7]

龚某某,男,53岁,干部,2003年3月2日就诊。于某医院行B超示: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②肝脾未见异常。患者有“慢性胆囊炎并多发性结石”病史,嗜烟酒及辛辣荤腥食物,因工作社交关系,饮食及情志多次诱发胆绞痛,迁延3年有余,于外院多次进行抗生素及相应对症治疗,症状时缓时发。3日前症状复发,胀痛尤甚,遂求诊于中医治疗。诊见:患者体态丰腴,右胁胀痛,胁下触痛尤显,伴见肩背痛胀,口黏口苦,厌食油腻,呕恶泛酸,胸闷不舒,溲黄,尿时涩痛,大便干结难下,苔黄厚腻,脉弦数。证属痰浊湿热内蕴,郁于胆腑,气机通降失常而为病。治宜疏肝利胆,清利湿热兼以涤痰通腑。

【处方】利胆消石汤化裁:茵陈20g,柴胡10g,全瓜蒌16g,半夏10g,川黄连8g,黄芩10g,枳壳10g,虎杖15g,鸡内金10g,甘草6g,金钱草15g,山楂20g,大黄8g(另包,后下)。

服上方7剂后,胁下触痛明显减轻,右胁胀痛、胸闷不舒症状缓解,口苦、呕恶泛酸症状消失。遵循医嘱,继服上方7剂,胀痛消失,时有右胁隐痛伴见神倦肢冷,纳寐尚可,小便正常,大便偏溏,舌红而苔少。系病久虚滞,治以温阳益气,调肝利胆。原方去川黄连、黄芩、茵陈、山楂、大黄,加黄芪20g,茯苓10g,姜黄10g,木香3g (后下),继服7剂后,诸症消失。

【解析】肝胆气机通降失常故见胁胀痛,胁下触痛尤显,伴见肩背痛胀。痰饮多为肝胆功能疏泄失职所致。李老认为“肥人多湿”、“体胖多痰”,且久病伤正,肝失疏泄,津液不布而痰饮为患。痰浊湿热内蕴则口黏口苦,厌食油腻,呕恶泛酸,胸闷不舒,苔黄厚腻。李老所处利胆消石汤中,以柴胡、枳壳、山楂疏肝利胆,以茵陈、川连、黄芩、虎杖、鸡内金、金钱草以清利湿热,以瓜蒌、半夏、大黄以涤痰通腑。二诊时痰浊湿热症状已明显好转,故去川连、黄芩、茵陈、山楂、大黄,加黄芪以益气,加茯苓以健脾利湿,加姜黄、木香以调肝利胆。

参考文献

1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59

2常章富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