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肝胆病对证自疗
1253600000021

第21章 肝炎 (2)

第一节 肝炎 (2)

按:肝脾关系密切,肝病可及脾,脾病可及肝,两者在病机上往往相互影响。本案患者出现疲困乏力、脘腹胀满、恶心,是由于肝病及脾,脾运失司所致。故治疗上以柴胡、青皮、延胡索、川楝子疏肝为主,肝气条达则脾运复常,刑氏还在方中以山楂、炒麦芽顾护脾胃。瘀毒留滞乃肝炎的主要病机,故以当归、赤芍、丹参养血柔肝,补中寓通。丹参一味,可抵四物,养则血源充足,通则肝体可柔,血无郁滞,合郁金、牡丹皮凉血疏肝,以茵陈、土鳖虫、丝瓜络清肝胆及络中之瘀热,以半支莲、泽泻、薏苡仁清热解毒,利水化湿,使邪从水道而出。毒消热清,内环境改变,则促进HBsAg转阴。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刑子亨》

三、肝脾失调

验案1

储某,女,33岁。1975年9月14日初诊。

患肝炎病5年,肝区经常疼痛,容易生气,疲乏无力,吃饭不好,恶心,睡觉多梦,下午发热。月经提前五六天,血量不多。头部昏晕,经常感冒。脉沉弱,舌苔少。

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开胃化郁止痛,方用归脾汤加味。

白术9g,党参9g,黄芩15g,当归15g,炙甘草6g,远志9g,炒酸枣仁15g,木香1.5g,龙眼肉9g,板蓝根15g,茵陈15g,香附9g,莲子9g,炒扁豆9g,焦山楂9g,茯苓9g,沉香(研末、分2次冲服)1.5g。3剂。隔日1剂。

9月19日二诊:服上药后,饮食好转,肝区疼痛减轻。惟睡眠仍不安,乏困无力。脉左沉虚,右短而数,舌色淡薄。9月14日处方加银柴胡、白芍各9g,牡丹皮、焦栀子各6g。3剂。隔日1剂。

9月25日三诊:乏困减轻,吃饭进一步好转,自感精神比以前好,下午发热消失。睡眠仍不太好。脉左缓右急。9月14日处方,9月19日加味,再加败酱草9g。3剂,隔日1剂。

9月29日四诊:食欲显著增进,恶心消失,头部亦感轻松,睡眠稍好,前方照服3剂,隔日1剂。

10月6日五诊:诸症大退,病情基本痊愈,脉缓有力。前方照服5剂,隔日1剂。

按:肝炎有多种类型,此例患者,在于肝气犯脾,食睡不佳,恶心欲吐,容易生气,月经提前,下午发热,疲乏无力,经常感冒,右胁肋疼痛。症见虚实相兼,需要有补有泻。方用归脾汤的原因,因为该方主治心脾两经血不归肝,血虚发热,食少体倦,怔忡健忘,脾虚血乱,不能归经等症。方中参、苓、芪、术、炙甘草,甘温补脾,龙眼肉、酸枣仁、当归、远志濡润养心,木香善理三焦之气,达到调气舒脾,气和血亦活。可见本方实有调气解郁的作用。故妇科病多用之,妇女肝火亦多用之。加味板蓝根、茵陈、败酱草、香附、沉香、银柴胡、白芍、牡丹皮等药,可以起到解毒、消肿、清热、利胆、疏肝、化痰开郁诸作用,皆肝炎所需要者。沉香一味,尤为切要,盖沉香为下气助阳补命门,助脾胃要药。香附通十二经八脉气分,解六郁、治多怒。二药配合,最能升降诸气。肝炎一病,在于血疑,而血凝的原因,在于气滞,尤其气机升降秩序的失宜,是本病最关重要的一环。沉香、香附合用最能解决这一问题。

医案出处:《刘星元临证集》

验案2

南某,女,23岁。1979年5月10日初诊。

患者于4年前罹患肝痛,经多方治疗,始终迁延不愈。近1年来,头晕不能自持,周身乏力,动则虚汗淋淋,饮食日减,胸闷胁痛,口苦喜冷饮,手足心热,小腹坠胀,遇冷辄重,大便溏。月经量多挟有血块。当地化验肝功能不正常,肝大肋下约4cm。面色无华,舌胖淡,苔微腻,脉弦大无力。

辨证为中气不足,肝脾失调,湿热未净。治宜补中益气、调和肝脾,兼以清利。方用补中益气汤合逍遥散化裁。

生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升麻5g,柴胡10g,陈皮10g,当归10g,白芍10g,黄芩10g,清半夏10g,茵陈20g,生牡蛎(先煎)30g,合欢皮10g,白蒺藜10g。嘱其带方返回当地服用。

经3个月患者来信云服上方30剂后眩晕已除,食量大增,余症悉减。复查肝功能亦明显恢复,惟时感胃脘隐痛。嘱方去黄芩,加丹参15g,砂仁3g,再进30剂。

按:本案因肝病日久,湿热未净在致肝病传脾,由实转虚,形成肝脾同病且以脾虚为主的病理转变。脾为生化之源而主升清,脾气虚惫,清阳不升故晕不能自持,且乏力、汗出、纳差、便溏,小腹冷坠均系脾虚之象;胸闷、胁痛、口苦、手足心热、脉弦为肝郁见证。治疗本着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采用补中益气合逍遥散肝脾同治而又以实脾为主,因本病常挟湿热未净,故每每酌掺入黄芩、连翘、茵陈、板蓝根等清利之品以降酶。合欢皮配白蒺藜活血祛瘀,软坚散结,能消肝脾大,是临床常用的经验对药之一。

医案出处:《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周某,男,25岁。1971年7月2日初诊。

胁痛纳呆5个月有余。5个月以来,经常两胁胀痛,尤以右侧较重,脘闷胀纳呆,进食后闷胀更甚,且厌油腻,恶心,腹胀便溏,四肢困乏无力,精神倦怠,小便基本正常。曾住院治疗月余,好转出院。但近因过食瓜果,致腹泻后复发,投用中西药物时好时犯。诊见神志清楚,自动体位,肝大肋下3cm,触痛明显,质中等硬度;脾未触及。肝功能化验:黄疸指数3U;谷丙转氨酶280U。面色无华,形体瘦弱。舌质淡红,苔白略腻,脉象弦滑。

辨证为肝郁不疏,横逆犯脾,湿困中焦,损伤脾胃。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柴胡9g,青皮9g,郁金12g,薄荷4.5g,白术6g,厚朴9g,陈皮9g,茯苓12g,丹参15g,甘草6g。水煎,分3次服。

7月5日二诊:胁肋胀痛及脘闷腹胀减轻,肢困体乏好转,余症同前。守原方再进3剂,用法同前。

7月8日三诊:胁肋胀痛,脘闷腹胀,便溏纳呆等进一步改善,精神转佳,肢困乏力好转,原方加白术6g,大枣3枚,砂仁6g,健脾开胃。5剂,用法同前。

7月13日四诊:胁肋胀及脘闷腹胀解除,便溏基本成形,纳食及肢困乏力明显好转,药既见效,仍守原法调整续治。

柴胡9g,白芍9g,郁金6g,薄荷4.5g,党参9g,白术9g,大枣3枚,茯苓12g,砂仁6g,炙甘草6g。5剂。水煎,分3次服。

7月18日五诊:纳食正常,大便成形,身困乏力基本恢复。复查肝功:黄疸指数4U,谷丙转氨酶正常。面色红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缓和。改投香砂六君子汤全方加郁金6g,白芍9g,柴胡6g,健补脾胃。

连进20余剂,调理善后,获临床基本治愈。

按:《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本例胁痛,历时5个月不愈。查其所用药物,皆茵陈、栀子等苦寒药类,以清利肝胆湿热,惟治其肝,忽视健脾,致使肝郁不解,胁胀不除。肝病不愈,损及脾虚,无力运化,而湿困中焦,则脘闷腹胀,纳呆便溏。故治疗当疏肝解郁与健脾和胃同时并举,疏肝则木郁条达而肝脾调和,健脾则中土能运,湿无存留,而胃气强健。今首以柴胡、薄荷、丹参等疏肝解郁,白术、陈皮、茯苓、大枣、砂仁等健脾和胃,待肝郁疏理后,专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强胃,兼以舒肝,以收“实脾,则肝自愈”之功。

医案出处:《刘选清临证经验选》

验案4

于某,男,47岁。1976年2月9日初诊。

患“慢性肝炎”多年,近来发现肝大,肝区隐痛不止,痰多稠厚,口苦而涩,苔垢腻色黄,脉弦滑。

辨证为气滞血瘀,肝旺脾弱。治拟健脾疏肝,清化湿热。

当归12g,柴胡6g,黄芩9g,苍、白术各6g,茯苓12g,平地木30g,败酱草30g,夏枯草30g,丹参9g,牡丹皮9g,野荞麦根15g,石菖蒲9g,茵陈15g。7剂。

按:慢性肝炎,病程日久,往往正虚邪实夹杂。正虚方面主要是肝肾阴血不足及肝木克土以至脾虚,而邪实方面则主要有气滞、血瘀、湿热(湿毒)等几个因素。治疗时常须兼顾,方可收效。虽然湿毒是慢性肝炎的关键病因,但一味地清热解毒或活血化瘀有时效果不理想,故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常用逍遥散加减养血疏肝健脾,再配以清热解毒利湿之品,常用的有败酱草、田基黄、夏枯草、矮地茶等,该类中药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皆有降转氨酶及保肝作用。

本例病虽日久,但口苦舌苔垢腻,说明湿热仍盛,肝大为有瘀血。除以逍遥散加减健脾疏肝外又加平地木、败酱草、夏枯草清热解毒;丹参、牡丹皮凉血活血;黄芩、茵陈清湿热;野荞麦根、石菖蒲化痰。

医案出处:《沈仲理临证医集》

验案5

李某,男,成年人,1960年6月6日初诊。

两胁不舒,右边有痛感,胸腹胀痛,夜眠不安,大便溏薄。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无黄疸型肝炎。脉象弦而动数。

此为肝郁脾湿。用疏肝行气燥脾利湿法。

白芍9g,青皮9g,木香6g,厚朴花9g,陈皮6g,苍术9g,茯苓9g,法半夏9g,薏苡仁15g,生谷芽9g,甘草3g。3剂。

服上方3剂后,胁痛消失,大便正常,诸症亦缓解。

按:本案无黄疸型肝炎以胁痛不舒为主要表现,肝木克脾土,脾失健运则胸腹胀痛、大便溏薄,“胃不和则卧不安”,故患者夜眠不安。李氏以白芍、青皮、木香疏肝行气,以陈皮、茯苓、谷芽、甘草健运脾胃,以厚朴、苍术、法半夏、薏苡仁燥湿利水。诸药合用则肝气畅,脾胃健,诸症自除,卧亦能安也。

医案出处:《李斯炽医案》

四、湿热阻滞

验案1

孙某,男,22岁。患乙肝1年有余。肝功能检查:ALT230U/L,曾服“联苯双脂”等降酶药,ALT始终在100U/L以上。现的疼痛而胀,口苦,不欲饮食,头晕,疲乏无力,腰酸痛,小溲赤秽,大便不爽,望之面如尖垢不洁。舌红,苔白腻挟黄色,切脉弦滑。

辨证为湿热毒气侵犯肝胆,疏泄不利。治宜清热解毒利湿,疏利肝胆气机。

柴胡15g,黄芩10g,茵陈15g,土茯苓12g,绵马贯众12g,重楼12g,炙甘草4g,虎杖12g,大金钱草15g,垂盆草5g,白花蛇舌草12g,土鳖虫10g,茜草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