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1252700000039

第39章 消食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第20章 消食药应用与配伍禁忌

神曲

【来源】出自《药性论》,为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

【性味功用】甘、辛,温,归脾、胃经。功能消食和胃。适用于饮食积滞证,以外感食滞者尤为适宜。

【药理作用】含有酵母菌、淀粉酶、挥发油、苷类、脂肪油及维生素B等。尚含有酶类、麦角固醇、蛋白质等。可通过对辅酶的构成而发挥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并通过氧化供能,促进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用药禁忌】

1.性温,凡外感风热、内热炽盛、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

2.功善消除饮食积滞,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久服,恐损伤正气。

3.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胃酸过多以及胃溃疡患者不宜多用及大量长期服用。

4.孕妇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女性哺乳期乳汁过少者忌大剂量服用。

【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神曲不宜与抗生素同用,容易使抗生素降低作用。

【炮制用法用量】生用偏于和中,兼有发散之力;炒用长于消食;焦用善于化滞。可助金石药物消化吸收,故用金石药时多以本品糊丸以助药力。

【饮食禁忌】忌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少食面类、碱类食物。

山楂

【来源】出自《本草经集注》,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major NEBr或山楂C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功用】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适用于:①肉食滞积证;②泻痢腹痛、疝气痛;③瘀阻所致胸腹痛、痛经;④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药理作用】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强心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含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具较强的抗癌作用。山楂还具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用药禁忌】

1.性温,凡外感风热、内热炽盛、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

2.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使胃酸增加,胃酸过多、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患者忌用;肥胖症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3.含糖比较丰富,龋齿患者忌多用;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4.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忌大量内服或单味久服。

5.具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并且味酸,孕妇忌用。

6味酸,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不宜服用;女性哺乳期乳汁过少者忌大剂量服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①忌铁;②服人参时忌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磺胺类药合用,山楂含有机酸,可以酸化尿液,容易使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在肾小管酸性尿液中析出结晶,造成尿路损害,产生血尿、结晶尿等;②不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③不宜与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药合用,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从而降低疗效;④可以酸化胃液,提高酸度,使红霉素的单键水解而失去抗菌作用,故不宜与红霉素合用;⑤碘化钾与山楂同时服用,容易析出游离碘,对胃黏膜造成伤害。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内服宜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消食散瘀用生山楂,止泻止痢用焦山楂。

2.用量入煎剂常用量10~15g,通经化瘀时可用至30~120g。

【饮食禁忌】①忌与鱼虾藻类同食,易中毒;②不宜与猪、牛、羊肝,牛奶,蛋黄等同用,易失效;③不宜与葱、蒜同食,食后可致失眠;④不宜与黄瓜、南瓜、胡萝卜、笋瓜等同食。

麦芽

【来源】出自《药性论》,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i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

【性味功用】甘、平。归脾、胃、肝经。功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适用于:①米面薯蓣食滞证;②断乳、乳房胀痛;③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胁痛、脘腹痛。

【药理作用】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维生素B、脂肪、磷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麦芽煎剂有轻度促进胃酸(总酸与游离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麦芽浸剂口服,麦芽渣水提、醇沉精制品注射均有降血糖作用。麦角类化合物可抑制催乳素分泌;微量大麦芽碱有抗真菌作用。

【用药禁忌】

1.功善消食行气消胀,适用于食积或气滞等实证,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

2.煎剂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过多、消化性溃疡等病患者忌用。

3.有降血糖作用,低血糖患者忌大量长期服用麦芽或相关制剂。

4.小儿食积化热者忌单味药服用。

5.哺乳期妇女乳汁过少者或妊娠胎热者忌大剂量服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地榆、石榴皮、仙鹤草、侧柏叶、萹蓄、五倍子、虎杖等含有大量鞣质,可以与麦芽发生相互作用而降低后者的药效,故不宜同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阿司匹林及烟酸合用,以免降低生物活性;②麦芽含有酪胺类物质,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同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宜入煎剂或入丸、散。生麦芽偏于和胃消食;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焦麦芽消食积之力较大。

2.用量常用量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120g。

【饮食禁忌】忌难消化的食物。

莱菔子

【来源】出自《日华子本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功用】辛、甘,平。归入肺、胃经。功能降气平喘、消食除胀、行气化痰。适用于:①食积气滞证;②咳嗽痰喘,胸闷食少。

【药理作用】含多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及芥子酸甘油酯,少量挥发油,尚含莱菔素、莱菔苷。莱菔子对小肠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并且可以抑制胃排空;能降低血压,降低心室搏动指数。能干扰甲状腺素的合成。有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具抗细菌及抗真菌作用。

【用药禁忌】

1.莱菔子辛散耗气,气虚及大便溏泻者慎服;脱肛、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者忌单味药服用。

2.莱菔子功善化痰消食,无食积痰滞者慎用;痰多咳嗽、痰多色黄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3.莱菔子有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莱菔子可以干扰甲状腺素的合成,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忌单味药长期服用。

5.孕妇慎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人参同用;②不宜与地黄、何首乌同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碘补充同用,可能降低疗效;与降压药同用时不宜剂量过大。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内服宜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2.用量常用量6~10g。因辛散耗气,不宜大量久服。

【饮食禁忌】①与胡萝卜同用可降低疗效,不宜合用;②不宜与橘子同食,可诱发甲状腺肿;③不宜与苹果、梨、葡萄等一起食用。

鸡内金

【来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

【性味功用】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消食和胃、涩精止遗、通淋化石。适用于:①饮食积滞、小儿疳积;②肾虚遗精、遗尿;③砂石淋证、胆结石。

【药理作用】含胃液素、角蛋白、氨基酸及微量蛋白酶、淀粉酶等,可以减慢小肠蠕动,刺激胃腺,促进消化;能加速放射性物质的排泄。

【用药禁忌】

1.可以减慢小肠蠕动,腹胀、便秘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2.刺激胃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胃酸过多病人不宜大量服用,多用可致呕吐。

3.为消食化滞之品,适用于食积之证,若无积滞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所含酶成分可与鞣酸结合而失效,故不宜与大黄、地榆、萹蓄等药合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四环素、阿司匹林、烟酸等合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宜研末服,亦可煎服,但研末用效果较好。

2.用量研末服1.5~3g;入煎剂3~10g。

【饮食禁忌】不宜与富含鞣酸的食物(如茶、咖啡、柿子、苹果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