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辨儿科杂病脉证并治 (2)
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变。主要是为了发育一些小骨骼。之后的那三次大蒸,是生长全身经脉的。变蒸发热,无汗,可以用药发汗。吐的厉害的,可以微微攻下,通大便。别的药千万别乱给。长大看牙齿,不到32颗的,是变蒸周期不到位。你发育不好,也会影响寿命的。
6. 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竟辄觉情态有异。其变蒸之候,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变蒸有轻重,其轻者体热而微惊,耳冷尻冷,上唇头白泡起如鱼目珠子,微汗出,其重者体壮热而脉乱,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辄吐哯,目白睛微赤,黑睛微白。(千金)
之所以变蒸,是生长脏腑经络,气血去进行营养,因此要有反应。变蒸后,就增长灵性。变,为咳逆上气。蒸,为身体发热等。轻的,发热微微胆小易受惊吓,耳朵和臀部发凉,上嘴唇的头上起白疱,微微出汗。反应重的,要发高烧,脉数而脉率不稳。或者出汗,或者无汗,不吃东西,吃了就吐出来。哯,吐物无声。白眼球发红,黑睛瞳孔那个地方的外面微微像有层白膜。要记住这些反应,见到了,再问问天数,就知道是变蒸反应,不要给乱治。
7. 又云:目白者重,赤黑者微。变蒸毕,目睛明矣,此其证也。单变小微,兼蒸小剧,凡蒸平者五日而衰,远者十日而衰,先期五日后之五日为十日之中,热乃除耳。儿生三十二日一变,二十九日先期而热,便治之如法,至三十六七日蒸乃毕耳。恐不解了,故重说之。且变蒸之时,不欲惊动,勿令旁多人,儿变蒸或早或晚不如法者多。(千金)
这里的“目白者重,赤黑者微。”和上条不矛盾。该这样来理解。整个眼睛发白,包括黑睛有白膜,这是重的,眼白发红或者有小血管黑紫,是轻症。变蒸的时间,持续5~10天,就会症状消失。需要治疗的,要治疗得法。辨证的时间,也有提前的,也有错后的。辨证的时候,不要惊动小儿,要他清净调养,人多了,搅闹环境,还容易带来病邪。
“儿变蒸或早或晚不如法者多”。这句看来,古代的一般家庭,也不懂这个问题,因此叫“不如法者多”。这个知识,要普及的。西医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过是没有中医说得详细和明了。
8. 又初变之时或热甚者,违日数不歇,计变蒸之日,当其时有热微惊,慎不可治及灸刺,但和视之。若良久热不可已,少与紫丸微下,热歇便止。若于变蒸之中,加以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其诊皆相似,惟耳及尻通热,口上无白泡耳。当先服黑散以发其汗,汗出,温粉粉之,热当歇,便就瘥。若犹不都除,乃与紫丸下之。儿变蒸时若有寒加之,即寒热交争,腰腹夭纠,啼不止者,熨之则愈也。(千金)
刚刚变蒸的时候,发高烧很厉害,过了时间,就是5~10天,还不停止。这个时候,医生要问清孩子多大了,几个月了,计算正常的变蒸时间,如果在正常期内,发热而易惊,一定不要给轻易治疗。要慢慢观察,如果高热持续而不缓解,可以稍稍的给点紫丸,通一下大便,就会解除发热。
如果在变蒸期内,感受了时行的温病外邪,或者没到变蒸期而得了外感病,症状都一样的。区别是,没到变蒸期而得了外感的,耳朵和臀部,都是热的,上唇没有白疱。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先服点黑散,发点汗,汗出来了,可以用温粉扑一下收汗,免受风邪。温粉,现在可以用痱子粉就行。热消除了,就会好。如果还不好,就用紫丸,通大便。如果变蒸的时候,感寒了,寒热往来交争,手脚乱蹬,腰和肚子都带动起来,哭闹不止,要用温熨法治疗以祛寒。
9. 变蒸与温壮伤寒相似,若非变蒸,身热耳热尻亦热,此乃为他病,可作余治,审是,变蒸不得为余治也。(千金)
变蒸的症状,与外感伤寒温病相似,如果不是变蒸症状,身体、耳朵和臀部,都会发热,可以按外感病治疗。如果是变蒸症状,耳朵和臀部要发凉的,不要乱治。
10. 当其变之日,慎不可妄治之,则加其疾。变且蒸者是儿送迎月也,蒸者甚热而脉乱,汗出是也。近者五日歇,远者八九日歇也。当是蒸上不可灸刺妄治之也。(千金)
变蒸时期,不能乱治,否则,变证百端。变蒸,是按月发育,严重了要高热而脉数而脉率不稳,还要汗出。5~10天就没事了。这个时期,不能用药和针灸。他是反复强调不要妄治。
11. 治小儿变蒸,发热不解,并挟伤寒温壮,汗后热不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进,乳则吐,食痫,先寒后热,紫丸方。(千金)
代赭 赤石脂(各一两) 巴豆(三十枚) 杏仁(五十枚)
上四味为末,巴豆、杏仁别研为膏,相和,更捣二千杵,当自相得,若硬,入少蜜同捣之,密器中收。三十日儿服如麻子一丸,与少乳汁令下,食顷后,与少乳勿令多,至日中当小下热除。若未全除,明旦更与一丸。百日儿服如小豆一丸,以此准量增减。夏月多热,善令发疹,二三十日辄一服佳。紫丸无所不疗,虽下不虚人。
这个方子,是“属阳明病”的方子。去阳明里实的。
赭石,苦咸寒。主治鬼注、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这个药,可以降逆,通大肠,清内外热。
赤石脂,甘平。主治黄疸、泄利、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它是辅佐药,防止过下,也解表,还补虚啊。
巴豆,辛,热,有毒。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小儿容易有乳食积滞和痰瘀,它效果最好,微量就显效,还容易喂食。别的药,都怕过于寒凉,还难吃。
杏仁,苦辛温。主治欬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对症药,下逆气而止咳喘。
这个方,攻下而不寒凉,配伍得当,寒热平和。通里逐积聚痰饮的同时,还顾全表证。并且后面交代一句:“紫丸无所不疗,虽下不虚人。儿科圣药。比太极丸强多了。凡是小儿食积痰瘀导致的阳明病,里实外热的,吐逆的,发热癫痫抽搐的,都可以用。”
学生:王氏保赤丸怎么样?
都不如这个方子。小儿,最多的病,就是食积,然后大便硬,脸蛋一红,就要来病了。这个时候,提前给用点这个药,大便一通,就好了。然后,孩子消化功能好,不容易得病。老百姓管这个叫“食火”。容易得西医的肺炎。
“夏月多热,善令发疹,二三十日辄一服佳。”看看这句,就是保健用法。夏天热,容易发疮疹,一个月左右就给吃点,通一下大便。儿科医生出名的,都少不了这个方。即便不是这个方,药物也大同小异。如今的太极丸,是代表,但是,不好买了,还价格很高。疗效也不好。大概是巴豆不给足量了。
学生:正常孩子也可以吃吗?
大便干燥就要吃。小儿,只要保证大便通畅,就很少得病。要注意方后的服法。小儿内伤百病,多生于食积痰瘀。
12. 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黑散方。(千金)
麻黄 杏仁(各半两) 大黄(六铢)
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细细纳散,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一月儿服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风。百日儿服如枣核,以儿大小量之。
治疗外感病的。时行温病,就是指的外感病,不单纯指的温病,也包括伤寒。对治的是太阳阳明病。解表降逆气,发汗定喘止咳。同时用微量大黄,消里面的食积,开胃进食。大黄微用,有调中之妙。
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这里大黄的量要掌握好,要微量,不能比麻黄和杏仁多。多了,有了泻下作用,表邪就要入里的。它在这里,是调中化食积,连带清热。用的十分巧妙。
择乳母法
1. 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是血气所生也。其乳儿者,皆宜慎于喜怒。夫乳母形色所宜,其候甚多,不可求备。但取不胡臭、瘿瘘、气嗽、瘑疥、痴癃、白秃、疠疡、沈唇、耳聋、齆鼻、癫痫,无此等疾者,便可饮儿也。师见其故灸瘢,便知其先疾之源也。(千金)
过去大户人家,都要找奶娘。这个习惯不好。除非你真的没有奶,才可以找。找奶娘,有个严格的选择标准。为什么?因为人的善恶和脾气秉性,都是气血所发,而乳汁,也是气血所生。奶娘要是身带疾病,性格乖戾,那个奶汁也不会好,孩子吃了,要生病。很多人不懂,哺乳期,得了病,乱吃药,她那个乳汁里就有药的成分,孩子吃了,就等于一起和你吃药了。还有的,生气上火,孩子吃了奶,也要发生内热。因此,选择奶娘,要注意。要选择健康的人,性格温和善良的人。不要找残疾人、皮肤病人,咳嗽气喘的,有癫痫的,等等。
“师见其故灸瘢,便知其先疾之源也。”这句话,看来是要医生检查乳娘的身体了。医生看到她的身上有灸瘢,就会知道她以前患过什么疾病。古人治病,多用化脓灸,会留下瘢痕的。古人,对于这些方面,十分谨慎。
小儿初生养护并寿夭辨证
1. 生男宜用其父旧衣裹之,生女宜用其母故衣,皆勿用新帛为善,不可令衣过厚,令儿伤皮肤,害血脉,发杂疮而黄,儿衣绵帛特忌厚热,慎之慎之。(千金)
女孩,用母亲的旧衣服包裹,男孩,用父亲的旧衣服包裹。为什么?求阴阳平和感应的意思。刚出生的孩子,阴阳稚嫩。男孩为阳,女孩为阴,过于稚嫩,因此求父母的旧衣物,去包裹,得以固护。并且,不要怕孩子凉着,不要包裹过厚。
那么,为什么用旧衣服?不用新的?新的衣服,不柔软,硬啊,摩擦孩子稚嫩的皮肤,搞不好,还会带来过敏的。现在可好,什么婴儿用品,早就都准备好了,还都是高档的,那些染织的颜料,也都是化工品,这个要注意,不是什么好事。婴儿,体温很高的,不是很怕冷,你给包裹太厚,就要“上火”的,搞得内热炽盛,加上新衣服刺激,会发疮疡的。这样的情况,很多见。在医院回来没几天,就屁股上生湿疹,哭闹的了不得。一个是屁股和肚子包裹的太厚,一个是垫的尿布是新的,还不是没有染色的纯白棉布,大小便给浸湿了,哪能不刺激?哪能不得湿疹?这些,都要注意。
2. 凡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则令肌肤脆软,便宜中伤,皆当以故絮衣之,勿用新绵也。(千金)
婴儿,那个肌肉皮肤脆弱,需要锻炼才能强壮。你给用厚衣服裹着,好了,那个皮肤就“不干活”了,将来,一见风就感冒。所以说,“暖衣则令筋骨缓弱”。一定要多见风,多见太阳。并且,还是强调用旧衣服,要用棉布。你们看看,那些困难的人家,尤其过去农村的孩子,没有现在的这个奢侈条件,衣服薄,满月了,就抱到外面,那个身体,反而很强壮。
学生:做月子,也要到户外活动吗?
没满月,可以不到户外,但是要保证屋内通风,晴天在屋里晒太阳。坐月子,搞得风雨不透,像个蒸笼,母子没有不做病的。不见过堂风,不直接吹风,就可以。
3. 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千金)
满月了,有风和日丽的天气,就可以抱到户外去玩,多见太阳,多见风。这个风,指的是和风。这样才会锻炼孩子的抵抗外邪的能力。如果藏在屋里,厚衣厚被的,就像那个屋中养殖的花草,不见风日,拿到外面,见到风吹日晒,就枯萎了。
4. 儿洗浴断脐竟抱毕,未可与朱蜜,宜与甘草汤。以甘草如手中指一节许,打碎,以水二合煮,取一合,以绵缠沾取,与儿吮之,连吮汁,计得一蚬壳入腹止,儿当快吐,吐去心胸中恶汁也。如得吐,余药更不须与。若不得吐,可消息计。如饥渴,须臾更与之,若前所服,及更与并不得吐者,但稍稍与之,令尽此一合止。如得吐去恶汁,令儿心神智能无病也。饮一合尽都不吐者,是儿不含恶血耳,勿复与甘草汤,乃可与朱蜜以镇心神,安魂魄也。(千金)
这个办法,如今已经都不知道,也没人用了。简单说一下就行。小儿刚出生,口中有羊水,一啼哭,就咽下去了。这个东西不吐出来,会导致很多疾病。他用甘草汤。这个甘草,要用生甘草,解毒的。现在可以用棉签,沾着甘草汁,给小儿吸吮,量呢,是“一蚬壳”,就是海蚬壳能装下的那么多。
服后,会吐的。吐了就不要喂了,不吐,再喂,直到把那一“合”的量,都吃干净,还不吐,就说明腹中无恶物,也就是那个羊水。如果吐去了羊水,孩子将来不患神志疾病。之后,再吃点朱蜜,安神定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