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1250800000023

第23章 多咽几口唾沫有益健康

(十七)多咽几口唾沫有益健康

不少人常常有吐口水的习惯,究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口水对人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吐掉可使咽里干净利落,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的。

唾液,俗称口水,为津液所化。中医认为,它是一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天然补品,所以古人给予“玉泉”、“琼浆”、“金津玉液”、“甘露”、“华池之水”等美称。漱津咽唾,古称“胎食”,是古代非常倡导的一种强身方法。

1.唾液的保健作用《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为涎,肾为唾”,唾液由脾肾所主。脾肾乃先天、后天之本,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因此,唾液在摄生保健中具有特殊价值。李时珍说:“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气。心气流于舌下为灵液。道家语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红炉点雪》中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月,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可见唾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吞津咽液能益寿延年的道理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唾液中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类成分,含有10多种酶,近10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有机酸和激素等,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氨基酸、涎腺激素等,其中涎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加速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完成,延缓人体功能衰老。经常保持唾液分泌旺盛,直接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改善毛发、肌肉、筋骨、血液、脏腑的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2.咽唾养生长坐、卧、站姿势均可,平心静气,以舌舔上,或将舌伸到上牙齿外侧,上下搅动,然后伸向里侧,再上下左右搅动,古人称其为“赤龙搅天池”,待到唾液满口时,再分3次把津液咽下,并以意念送到丹田。或者与叩齿配合进行,先叩齿,后漱津咽唾。每次三度九咽,时间以早晚为好。若有时间,亦可多做几次。

二、食养的基本原则

所谓食养的原则,是指在日常的膳食生活中要注意科学的方法,使膳食能真正起到补养身体的作用而不致发生弊端。这正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里所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一些人吃东西,总爱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好吃,就吃什么。比如明明已经大腹便便,却还要每餐吃个十成饱;明明已经骨瘦如柴、大便秘结、小便黄,还要常吃易生火的食物,如生姜、葱、蒜之类。总之,人们吃东西,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因为,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之于医药、体育、气功、衣着等保健措施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