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1250800000020

第20章 中药泡茶常服有害

(十)中药泡茶常服有害

由于喝茶的好处很多,人们都喜欢喝茶,这是无可非议的。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不少人常常在茶中放一些中药,以增强喝茶的疗效,如有人嗓子痛,就在茶中放点胖大海,以清热利咽;如有人血压、血脂高,常喝用决明子泡的茶;又有人心脏不大好,就常喝银杏叶茶,至于枸杞子由于色红、又有补血滋阴的作用,喝枸杞子茶的人就更多了,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中药外,人参、甘草、西洋参、杜仲等中药亦常常使用,像这样长年累月地用中药泡茶是否有不宜之处或者说有害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即不宜常服中药泡茶。

1.“是药三分毒”药物是用来治病的,任何中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应该点到为止,千万不可长期服用,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久而服之,夭之由也”,意思是说,如果长久地服用一些中药,可使此药所入之脏偏胜,其脏气偏胜,就会影响另一脏的功能,时间长了,人就会短命,也就是说,尽管你服的中药是针对你的病证而选用的,亦不可长久服用,病差不多了,即应停药。

2.喝中药茶宜辨证祖国医学治疗疾病最大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但很多人喝药茶不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病情、体质的药茶,而是只要这个药茶好就喝,如有的人气本不虚,却常喝人参茶,要不了多久,就会上火,咽干。有的人血不虚,却常喝枸杞茶。“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是中医看病保健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补阴、阳虚补阳,即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而不是这个药好即吃、即喝。

3.中药泡茶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选用中药泡茶进行保健养生,必须因人、因时、因地,绝对不能随意喝之。因人是指人们因年龄、性别、职业、体质不同,所选择的药茶亦不同,如干重体力活的,可喝点西洋参茶,因为干重活耗气伤津,易造成气阴两伤,而西洋参既补气又养阴;如脑力劳动者,因经常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常致使心血不足,就应喝点枸杞茶、莲子茶。因地,是指因地区不同,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人们所喝的药茶亦不同。因时,是指春夏秋冬季节不同,所喝药茶也要有讲究,如春季宜喝点花茶,可清除内热或消除春温之气的侵袭;如冬季就应喝点红茶,暖暖胃。

总之,运用药茶保健,必须讲究科学,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千万注意不要长久地饮服一种药茶。

(十一)喝酒真能御寒吗

时至冬日,天气严寒,不少人为了御寒取暖,常常采取喝酒的方法,少则二三两,多则半斤。若高兴起来,甚至有喝到一斤酒的。而且所喝的酒一般是白酒,且度数较高,常常是四五十度以上。尤其是一些从事野外作业的,喝酒御寒几乎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那么,喝酒果真能御寒吗?

医学研究证明,由于酒精成分能使体表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致充血。这时的皮肤温度就会升高,可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但是,这种温暖的感觉是不能持久的。因为体表的血管越是扩张、松弛,体热的散发就越快,体温就会急剧下降,人就会产生强烈的寒冷感觉。喝了酒反而比不喝酒更容易寒战,受凉或感冒。由上可知,喝酒御寒的说法是不对的。但人们喝的若是药酒,如现在人们冬季常喝的人参酒、鹿茸酒等,却能起到一定的御寒功效。

药酒是以白酒或黄酒为溶媒,与不同的中药混合浸制而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药酒在冬季喝了都会起到御寒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必须使用能够补阴、壮阳的中药加入白酒或黄酒中才行。因为补阴、壮阳的中药皆可补充人体阳气的不足或者振奋人体的阳气。所谓阳气,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即老百姓所说的“火力”。正如俗语所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这里的火力即指阳气。那么,又有哪些中药有补阴、壮阳的作用呢?如人参、鹿茸、杜仲、肉苁蓉、锁阳、仙灵脾等。用这些药泡酒喝,皆可起到御寒的作用。

但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并非人人皆可喝这些药酒。其最好的适应证是经常感到手脚不温、冰凉或常常怕冷者使用;或虽然手脚不凉,但要到冰天雪地里干活,不可常饮用。若在温度20℃多度的房间里,手脚又不凉者,即使在冬季,最好也不宜喝这些药酒。

药酒的配制方法较多,家庭中可采用冷浸法,即把中药研成粉末,密封浸泡在50度以上的好白酒内,每日摇荡一次,一般10~30天后就可饮服,药量与酒量的比例可掌握在18左右。第一次药酒服完后,还可酌加白酒再浸一次,然后滤去渣饮用。

(十二)与酒相克的食物

“无酒不成席”这句话恐怕在中国已家喻户晓,可是您知道喝酒时不应再吃什么食物吗?

1.酒后不宜再吃芥与辛辣的食物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酒后食芥及辣物,缓人筋骨”。意思是说,若酒后再吃芥与辣的食物,可使人疲惫痿软。又为何原因呢?酒本为大辛大热,而芥与辣物,亦属大热,刺激性很强,二者同食,火上加油,致人生火动血。若是素体阴虚阳盛,害处更大,此外,辛辣动火之物,皆能刺激神经扩张血管,更助长酒精的麻醉作用。

2.喝酒不宜再吃糖每逢婚庆喜宴,酒与糖是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婚姻是人生中的最大一件事,哪有不喝喜酒吃喜糖的?但《本草纲目》引述陈藏器话说:“凡酒忌诸甜物”,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医学认为,糖类味皆甘,而甘生酸,酸生火,特别是饴糖、红糖尤甚。而酒类甘辛大热,故酒与糖不宜相配,久则生热动火,损害身体。

现代营养学认为,酒精能影响糖的代谢,原因是酒精氧化形成过剩的还原辅酶Ⅰ,从而使三羧酸循环受到抑制,这时被外周利用的葡萄糖数量因而降低,导致血糖上升,吃糖时饮酒,影响糖的吸收,格外容易产生糖尿。

此外,酒与茶亦有相克之处,如《本草纲目》中说:“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意思是说,嗜酒又好饮浓茶的人,久而久之,造成肾脏的损害,出现膀胱冷痛,水肿消渴等肾功能不全的症状。中医营养学认为,米酒味甘微寒,能补虚润肠清热解毒,白酒甘辛大热能散冷气,通血脉,除风下气,性味功能皆相左。

(十三)与鸡蛋相克的食物

所谓相克,是指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若食物相克,则降低食物的营养素的利用率或引起中毒反应。鸡蛋是人们常吃的食物,由于鸡蛋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蛋白质的生物价接近100,利用率最高,营养价值最好,故鸡蛋几乎人人皆吃,爱吃,但对于与鸡蛋相克的食物却鲜为人知。

1.鸡蛋不宜与白糖同煮糖水荷包蛋被人们视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用鸡蛋与白糖同煮,会使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2.鸡蛋与豆浆不宜同吃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又含皂苷、胰蛋白酶等,这些成分与鸡蛋中的部分生物活性物质相遇,则发生反应,如蛋清中的卵黏蛋白与豆浆白胰蛋白酶结合后,则失去营养成分,降低了营养价值。

3.鸡蛋与兔肉同食亦不妥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鸡蛋同兔肉食成泄痢”。究其原因,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各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若同炒共食,则易产生刺激胃肠道的物质而引起腹泻,故不宜同食。

此外,亦有人认为,鸡蛋还不宜与生葱、蒜同时食用,否则易诱发哮喘或气短。

(十四)吃牛肉必须注意的问题

牛肉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普遍食用的三大肉食之一。牛肉蛋白质中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甚多,故营养价值高,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及病后恢复期的人吃牛肉非常适宜。但牛肉是一种发物,凡患有疮毒、湿疹、瘙痒等症者应忌食;肝炎、肾炎患者亦应慎食,以免病情复发或加重。研究人员发现,吃牛肉过多的人患大肠癌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因为牛肉中含有丙醛。不新鲜的牛肉或变质牛肉,丙醛含量会增多。丙醛是一种致癌物,因此吃牛肉要适量,以新鲜为好,即使放入冰箱内贮存,时间也不能过长,取出食用时应放在冰箱下层慢慢解冻,以免丙醛量增多。

食用死牛肉容易发生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因为7%的牛体内含有这种细菌。人们吃了被沙门菌污染的牛肉会引起肠道反应和中毒症状,多有畏寒、发热、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因此,死牛肉不宜食用。

牛脑、牛肝、牛肾等胆固醇含量偏高,凡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炎、脂肪肝、肥胖病等证的人均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