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1250800000010

第10章 “饮食要回归自然” (1)

(一)“饮食要回归自然” (1)

《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明确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又说:“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这是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内经》从朴素的唯物主义出发,明确提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空气和食物是人体生命的物质条件,人类舍此不能维持生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一股品尝“野菜”新潮。在北京、上海、广州、四川等地,野菜不但走俏市场,备受青睐,而且上了大宾馆、大饭店的席面。据报道:企业生产的各类真空包装的野菜,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油炸蚕蛹和油炸“知了”已成为深圳、珠海等地区一些高档宾馆的名菜。云南一旅游区宾馆、酒店林立,而一个体户开办的“野菜馆”则生意兴隆,宾客日日爆满。其实,不但野菜在中国受欢迎,而且在世界也非常受欢迎。目前,世界许多地方开始兴起“野菜热”,有的国家出现一些经营野菜的“野菜餐馆”,将野菜经过精心烹制,做成味美可口的佳肴、食品,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野菜热”实属“回归大自然”,这是当前人们叫喊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回归大自然”如同象征新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一样,均发自西方工业化社会,波撼发展中国家,大有席卷全球之势。

近年来,西方由于受到“三高”饮食带来的健康问题的困扰,提出了“饮食回归自然”之说,揆其旨义,无非是尽量摄取低盐、低糖、低油脂、低热量的食物,多吃些野菜、野果、野味,口味力求清淡自然。日本的营养学家和农学博士川鸟四郎在87岁时做了一次体检,得98分,其原因是50年来他一直身体力行他的饮食养生理论,即他写的《我的饮食方法——自然主义营养学》,其法可概括为6条,其中3条为:①不饥不吃,吃时细嚼后和唾液下咽;②绿叶菜以水煮食,每次400克上下,只以少量盐调味;③尽量多吃白萝卜、胡萝卜、甜椒、芹菜等生菜。这里足以说明此为不折不扣的“饮食回归自然”。其实,我国人民食用野菜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采食野菜的记载。南宋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诗,就是“饮食回归自然”的范例,诗云: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灵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米铢盐酪不须添。

新采的新鲜蔬菜,几乎不加什么矫饰,完全是田园风味。上述诗的自然恬淡的意境,流露出了作者对待饮食的自然主义养生态度。

过去,我国勤劳俭朴的劳动人民有食用野菜的传统习惯和丰富经验。如今,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靠野菜果腹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食野菜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野菜长期生长繁衍在深山幽谷、茫茫草原、旷野荒地、浅海礁岩、河畔湖荡以及田埂屋边等适宜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中,有很强的生命力。人们采摘入菜,具有质地新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

它不但和蔬菜一样含有人体必需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等营养物质,而且有关研究指出,许多野菜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其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含量还高于常见的蔬菜,尤其是有的野菜特别味美可口,为一般蔬菜所不及。有的野菜除了食用供给人体营养素外,还可作为药物,治疗某些疾病,即所谓“医食同源”。荠菜能够健脾胃、明目止血、解毒利尿;马齿苋可预防痢疾、治溃疡等疾病。

我们现在吃野菜,对有些人来说固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味。但是,我们相信有不少饱经沧桑的人们则是在重吃野菜的咀嚼中琢磨这种“回归”过程中的辛酸苦辣。

1常用的野菜、野果

(1)刺玫果:又名野蔷薇、野玫瑰等,是蔷薇科植物、多年生灌木。

其近成熟时,维生素C含量可达10毫克/克,比沙棘高25倍,比山楂高400倍,堪称水果中的维生素C之王。近年药理学研究表明,刺玫果是安全无毒的天然保健食物,它具有降低血流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对于中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脑综合征,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尤其对于血脂偏高、冠状动脉供血不全所引起的冠心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对癌症病人因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如无力、厌食、昏晕、易感冒等,这些都可以长期服用刺玫果而恢复健康。

(2)荠菜:又名地菜、田儿菜,几乎各地的田埂、地头、路旁、沟边、渠畔均有生长。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花溪头荠菜花”,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荠菜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初春的荠菜,细嫩清香,特别鲜美。将荠菜洗净,用沸水浸泡5分钟,捞出后细切,与切成碎屑的香豆腐干、榨菜、虾米等拌匀;再加上香油、细盐、味精,便成了一道清淡可口的下酒菜。用荠菜、猪肉做成的菜肉馅饺子、包子,也很好吃。荠菜豆腐羹、荠菜冬笋炒鸡丁、荠菜炒肉片是众所周知的家庭美味。此外,用荠菜、碎肉熬粥,有一定滋补作用,对幼儿、老人特别适宜。

荠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C,还有钾、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10余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荠菜中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胡萝卜,B族维生素的含量是香蕉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橘子的2倍,钙质的含量与豆腐相同,可以说荠菜的营养价值是许多蔬菜望尘莫及的。

荠菜不仅是一种上等菜肴,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民间就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中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平、无毒,具有和脾、健胃、明目、止血、利尿、解毒等功效。若患高血压、时常头痛眩晕者,可用鲜荠菜50克,加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荠菜所含的黄酮素、芸香苷等,有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近年来,临床又用于治疗肾炎、痢疾等疾病,疗效也很明显。

“时绕麦田求野荠”,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佳句。您不妨在工作之余,在空气清新的大自然里去寻找那天然珍品——荠菜,既可饱口福,又可健身疗疾,何乐而不为。

(3)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果肉多汁,味酸微甜,又名醋柳果、酸刺果。

沙棘果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P,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是苹果的400倍。此外,沙棘中还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黄酮类物质。

早在古代,我国的少数民族医生就用沙棘果入药,如元世祖时期的皇宫御医,就把沙棘果作为长生不老药让忽必烈经常服用。忽必烈活了80多岁,他的长寿可能与吃沙棘果有关。

《中药大辞典》记载:“沙棘果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肠、补脾、健胃、生津止渴、清热泻火之效。”现代医学亦已证实,沙棘果是宝贵的生命活性物质胡萝卜素、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甾醇的最主要的浓缩物,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局部缺血、调整血压、改善全身的自我感觉等都起主要作用。

平素可将鲜沙棘果100克去杂洗净,放入铝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约1小时,加入白糖拌匀即成。常饮培补人体正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4)刺梨: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又名茨梨、木梨子,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其作用在《四川中药志》载:“解暑、消食”;在《贵州民间方药集》载:“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现代研究证实,刺梨果鲜品每100克含水分81克,蛋白质0.7克,脂肪0.1克,糖类13克,钙68毫克,磷13毫克,铁2.9毫克,胡萝卜素2.9毫克,族维生素B1 0.05毫克,维生素B2 0.03毫克,维生素C 2 585毫克,维生素D 2 800毫克,维生素P 6 000毫克,维生素E 3毫克等。

近年,我国科研界发现,刺梨汁治疗铅中毒有特殊疗效,而且对致癌物有较好的阻止作用。科研者在铅作业生产现场,对26名工人进行了体检,发现他们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综合征和消化道疾病等症状。他们经服浓缩刺梨汁,每次8毫升,每日3次,连服3日后,自觉症状有明显好转,如腹部隐痛好转占81.8%、失眠好转占76.9%、腹泻好转占75%、头痛好转占71.4%、头昏好转占66.7%。患者在治疗中无任何不适反应。在具体使用时,可将刺梨去杂洗净,晾干水分,切碎后榨出液汁,放铅锅内煮沸即成。

(5)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是当今多国新兴的野菜热的一种。

蒲公英的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含维生素的蔬菜,以其烹制的一小碗鲜菜,所含有维生素A超过同量胡萝卜的1/5以上。同时它还含有大量的铁,其含量几乎同甜菜一样,维生素B1和维生素A1的含量也超过大多数绿叶菜。

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对感冒发热、淋巴结炎、尿路感染、扁桃体炎均有疗效。

以蒲公英做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炒吃,也可以凉拌,若加点柠檬则味道更鲜。蒲公英的花可酿成味美色香的酒。在国外,蒲公英已成为市场上保健食品中引人注目的一种新原料。日本采用蒲公英煎制的汁,经浓缩提炼出一种与咖啡相似的物质,名为“蒲公英咖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

(6)沙葱:学名茗葱,是多年野生植物,为百合科植物野葱的全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