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细节全书
12478000000006

第6章 做人从修身开始(5)

一直到后来正式创立微软公司,盖茨也才19岁。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盖茨和保罗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和劳累。他们在一间灰尘弥漫的汽车旅馆中租用了一间办公室,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旅程。他们挤在那个杂乱无章、噪音纷扰的小空间中,没日没夜地写程序,饿了就吃个比萨饼充饥,实在累得受不了了就出去看场电影放松一下。

盖茨一直是一个以工作狂而著称的人物,即使到了39岁结婚的时候,他还经常加班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对于其他任何一个亿万富翁来说,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尽管微软公司一向以员工习惯性加班拼命工作而闻名,但那些工作得眼冒金星的员工还是心悦诚服地说,他们之中几乎没有谁能比盖茨更能这样严格地对待自己。

他每周工作差不多60个小时。虽然他每年能够休两周的假,但他还是会利用这个时间来看看软件,以便能够跟上现在迅速变化的形势。比尔·盖茨曾说过:“我热爱我的工作,所以我也喜欢长时间地工作。”

他的人生哲学是:我要赢,赢就是我的哲学,赢的本身就是目的;他的目标是:向前,向前,充满活力;他的风格是:永远先人一步;他的胆识是:向万有引力挑战。这些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而这些所有的要素,全都靠严格的自律支撑着。

其实,在通往微软帝国辉煌的道路上,盖茨经历过无数次极端痛苦和无奈的选择,每当他的价值观与事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他的自律精神就会立即发挥作用,帮助他维护好自己的事业。

比尔·盖茨证明了自律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没有任何人可以在缺少它的情况下获得并维持住成功。甚至可以这么说,无论一个领导者有多么过人的天赋,如果他不善于运用自律,就绝不可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自律是成大事者的素质之一。自律能促使人步步攀向高峰,是个人能力得以卓有成效地维持的关键所在。

不去反省,等于停止进步

人往往只看得见别人的过错,却看不见自己的缺失,面对别人的指责,也常不加自省,反倒以恶言相向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这样的人怎能进步,怎能是一个完美的人?下面是一个神话:

有一天,天神说:“所有的动物们听好,如果有谁对自己的相貌或形体不满意的,今天都可以提出来,我会尽量帮你们修正。”

于是,天神转身对猴子说:“猴子过来吧!你先说,你和他们比较之后,你认为谁最完美呢?你对自己的外形满意吗?”

猴子回答说:“我啊!我觉得我的四肢完美,相貌更是无可挑剔,所以我十分满意啊!要跟其他动物比较的话,我倒觉得熊老弟的长相挺粗笨的,如果我是他的话,这辈子我再也不要看见自己这个蠢模样!”

这时,大熊蹒跚地走过来,大伙都认为他也会这么认为的。

可是,没想到他却开始吹嘘起自己,不仅认为自己外表威武雄壮,还不客气地批评起大象。他说:“你们看一看大象老哥吧!虽然他十分壮硕,但是尾巴那么短,耳朵又太大,身体根本笨重得毫无美感可言!”

老实的大象听到大熊这番话,虽然没有辩驳,却批评起其他的动物:“以我的审美观来看,海中的鲸鱼比我肥胖多了,而蚂蚁则太过渺小!”

这时,小蚂蚁抢着说:“微生物才渺小呢!和他们比较起来,我简直就像一只巨象一样!”

大殿前,没有一只动物懂得反省自己,全都在互相批评与指责对方,更没有一个动物肯承认自己的不足。

天神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挥手叫他们离开。

这些动物们口沫横飞地指责别人的缺点,失去了完善自己的一个绝佳机会。

批评容易自省难,对许多人来说,缺点永远长在别人的身上,而自己的过错却可以用很多种角度去原谅。

还是赶紧站到镜子前照一照吧!仔细地看着镜里的自己,是否长了斑点,多了好些不妥,可能也会发现一丝进步,那就将好的继续发扬,不好的赶紧改正吧!

不能勇于反省自己的人,是不能正视和看清自身缺点的,也不能得到成长。经常反省,用反省这面镜子照出自身的缺点,及时加以改正,性格就能不断趋于完美,人生就能不断获得进步。

每天总结自己,修正习惯偏差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我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夹,标示着‘我所做过的蠢事’。夹中插着一些做过的傻事的文字记录。我有时口述给我的秘书做记录,但有时这些事是非常私人的,而且愚蠢之极。没有脸请我的秘书做记录,因此只好自己写下来。每次我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重看一遍我对自己的批评,可以帮助我处理最难处理的问题——管理我自己。

我曾经把自己的麻烦怪罪到别人头上,不过随着年龄渐增,我最后发现应该怪的人只有自己。很多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认清了这一点。”

拿破仑被放逐到圣海伦岛时说:“我的失败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怪罪任何人。我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自己,这也是造成我的悲惨命运的主因。”

富兰克林每晚都自我反省。他发现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订一个要改进的缺点做目标,并每天记录赢的是哪一边。下一周,他再努力改进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难怪富兰克林会成为受人爱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艾尔伯特·哈伯特说过:“每个人一天起码有五分钟不够聪明,智慧似乎也有无力感。”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诗人惠特曼曾说:“你以为只能向喜欢你、仰慕你、赞同你的人学习吗?从反对你的人、批评你的人那儿,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训吗?”

与其等待敌人来攻击我们或我们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动手。我们可以是自己最严苛的批评家。在别人抓到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认清并处理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样做的。

当达尔文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种起源》时,他已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学说一定会震撼整个宗教界及学术界。因此,他主动开始自我评论,并耗时15年,不断查证资料,向自己的理论挑战,批评自己所下的结论。

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查尔斯·卢克曼曾经用100万美元请鲍伯·霍伯上广播节目。鲍伯从不看赞赏他的信,只看批评的信,因为他知道可以从中学到一点东西。

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了解管理与作业上有何缺失,特地邀请员工对公司提出批评。

有一位香皂推销员,甚至主动要求人家给他批评。当他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接得很少。他担心会失业,他确信产品或价格都没有问题,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他自己身上。每当他推销失败,他会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忱不足?有时他会折回去,问那位商家:“我不是回来卖给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你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无妨,请不必保留。”

他这个态度为他赢得了许多友谊,以及珍贵的忠告。他后来升任了高露洁公司总裁,他就是立特先生。

人不可能避免犯错,但切不可一错再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著,而有的人却成就低下?其实,答案很简单:有的人一错再错,没有及时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延缓了前进的步伐。

孔子曾夸他的一个弟子颜回,说他:“不迁怒,不贰过。”孔子非常重视的一项品质就是“不二过”,就是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可能还会有另一些你没想到的后果。

后果1:暴露了你的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

如果你老是犯同样的错误,这表明你的思维模式出现了僵化之处。在做错事之后,也许你想很好地反省自己,但你却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所以下次做事时还是出错;也许你发现了问题,但因为受到长期累积下来的行为习惯的束缚,下次做时还是明知故犯。这种人若是带兵打仗,定会吃败仗;待人处事时,也会生出许多是非。

由于你何种场合出错早就被人料定了,那你在与人竞争时还有什么胜利的可能呢?

后果2:影响他人对你的评价

当人们评价一个人时,往往先看外表,再看其所做的具体事情。事情做得越好,进行得越深入,评价就高。如果老是做错事,人们对你的评价就低。若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评价就更低了,因为别人会对你的反省能力、做事能力及用心程度产生怀疑。即使你是无心之过,犯的是小错,别人也会对你的评价大打折扣。

人应该慎重地面对犯错及其后果。首先,你要反省与检讨自己,彻底了解自己犯错的原因何在,是能力问题、技术问题?还是性格问题、观念问题?尤其是后面的二者,有必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检讨,这样才不会自我欺骗,逃避真正的问题。其次,要反思自己及别人错误的经验,借反思来提高自我警觉。人会犯错,经常是因为性格及习惯所造成的,反思错误的经验有助于修正自己性格及习惯上的偏差。

一点小改变,人生大不同。每天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总结,日积月累,天长日久,就能获得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性成功。

以人为镜,时常审视自己

有个孩子曾经这样问他的老师:“我们的眼睛为什么不对着长,使两只眼睛对看,可以马上看到自己的样子,不必担心牙齿上有菠菜屑,也不必担心嘴边的饭屑?”

这个只有小孩会想到的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很多动物的眼睛都是分别长在两侧的,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因为两侧可以看到的视野更广,因为动物们要时刻关注着周围的环境,伺机而动。而人类就不同了,脑后无眼,身后事不回头是不能知道的。于是孔子感慨于:“人苦于不自知”。我们人类眼睛演化的目的是朝前看,“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看得见别人脸上的小雀斑,但是看不见自己脸上的青春痘。为此,人类发明了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但是有了镜子以后,人类就真的有了自知之明了吗?

在心理学上曾有个很有趣的实验,用镜子来测试动物知不知道什么叫自我。

实验者先把一面镜子放进黑猩猩笼中,十天之后,将黑猩猩麻醉,在它额头上点了一个无臭无味的红点。黑猩猩醒来后,镜子还没有放进来前,它并不会用手去摸额头,但是当镜子放进笼子后,黑猩猩一看到镜子中的“倩影”,便立刻用手去摸额头,而且用力去搓,表示它知道镜中是自己,而且知道自己原来是没有红点的。

后来实验者又将另一只猩猩先麻醉,给它额头上点上红点,然后把镜子放进笼子里。猩猩表现出认得镜子中的是自己,但却没有去关注额头上那个红点,更没有用手去摸甚至是搓。

这个实验很让人震惊,当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就会很自然地接受目前的自己,不管自己的变化会是多么巨大,不管这个变化是好是坏,都泰然接受,因为没有对照,所以没有任何异议地接受。但是一旦照过了镜子,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了,那么一有非自主的改变便立刻发觉,而且这个觉识出现后,不可逆转,已经知道便无法再假装不知道,便会在“镜子”前面一直看,所以有没有自知是非常重要的。

小小的、薄薄的镜子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经常用得着,它可以让我们看到看清自己,发现脸上的灰尘,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

但生活中还有另一类镜子,我们的眼睛或许看不见它,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不到它,但它确实每时每刻都存在,并如影随形相伴在我们的左右。那就是人,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作为自己和别人的镜子,既可鉴己又可照人,这也许就是古人热衷于“以人为镜”的最好的理由了。

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看到了自己处理朝政时的得失,使自己颁布的政令更合乎民意,因而他能赢得天下太平,博得盛世美名。司马迁因受宫刑,绝望至极,但他看到:文王被拘,始有《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才写《国语》……历史上诸多不幸的伟人都能成就一番事业。司马迁以他们为镜,看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看到了希望并汲取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于是,他发愤著书立说,以顽强的意志,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以让自己在生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把伟人,成功者当作镜子,可以让我们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鼓励我们前行,也可以让我们接受他们失败的教训,工作上少走弯路。以人为镜,不可一味模仿,一味邯郸学步,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以人为镜,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以人为镜好处多,但要选对镜子,选对自身有益之镜,如若拿错了镜子,就会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要么自卑,要么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