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12476300000006

第6章 多姿多彩的水域(1)

水在地球上随处可见,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以上被水覆盖着。难怪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叫水球呢!水就像是地球的血脉,降水、河流、地下水、湖泊、泉水、海洋、蒸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水循环则使地球之水永不枯竭,供给着地球上一切生物必须的水源。因此,人们又将水称为“生命之源”。或许正是出于对“生命之源”的感恩,人们历来对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地球上的水所展现的美是多姿多彩的。河流的奔腾不息,湖泊的晶莹透彻,瀑布的飞流直下……无不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壮观的大瀑布之一。它位于贵阳以西160千米的白水河上。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瀑布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水雾。迷蒙的细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彩虹,幻影绰绰,奇妙无穷。

黄果树瀑布群是以著名的黄果树瀑布为中心的一个瀑布群体,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瀑布和地下瀑布组成。瀑布群集中分布在约450平方千米区域内的贵州北盘江支流打邦河、白水河、灞陵河和王二河上。

黄果树瀑布群形成于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地区,统称“岩溶瀑布”。科学工作者经过考察把它们分为两种类型,即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代表的河流袭夺型瀑布和以关脚峡瀑布为代表的断裂切割型瀑布。黄果树瀑布群被称为“岩溶瀑布博物馆”。

多姿多彩的水域黄果树瀑布群由于分布在岩溶洞穴、明河暗湖中,构成“瀑布成群、洞穴成串、星潭棋布、奇峰汇聚”的世界罕见自然景观。黄果树瀑布群按地理位置和河流体系可划分为五大片区,即黄果树中心区、灞陵河区、天星桥区、关脚峡区和龙潭暗湖区。滴水滩瀑布位于灞陵河上游,距黄果树瀑布以西1000米。它是灞陵河上的一个支流突然坠落而成,由7级组成,总高达410米;最后一级为高滩瀑布,宽63米,高达130米,是瀑布群内最高的瀑布。雪白的瀑布飞流直下如一匹白练,与两旁黛青色山岩上的苔藓相互映衬,别具风格。天星桥瀑布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6000米处,这里是石、树、水的美妙结合。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中心区位于贵州省镇宁、关岭两县境内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的白水河和灞陵河上。白水河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中,发出震天巨响,10里之外即闻其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使人惊心动魄。数百年前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至黄果树瀑布时曾这样描述:水自“溪上石漫顶而下”,“万练飞空”,“揭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黄果树瀑布的水,随季节变换出种种迷人奇观。水帘洞冬春季节水小时,瀑布铺展在整个崖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人们赞美它如银丝飘洒,豪放不失秀美;秋、夏水大时,如银河倾泻,奔腾浩荡,势不可挡,瀑布激起的水雾,飞溅100多米高,飘洒在黄果树街上,又有“银雨洒金街”的美称。

在正面看黄果树瀑布,景色壮丽,而在瀑布背后的洞穴里观瀑,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人们早知道瀑布背后的山腰上有洞穴,并称之为水帘洞。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水帘洞,但像黄果树这样的水帘洞却是绝无仅有的。水帘洞长达134米,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和3股洞泉。在水帘洞里看彩虹,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而且从每个洞窗看,各有不同的景象。只要是晴天,上午9点到11点之间,在瀑布前一般都能看到彩虹,有时还可以看到“双彩虹”,前面一道长,后面一道短;前面一道色彩浓,后面一道色彩淡。黄果树这个地区除瀑布以外,还有许多奇特的洞穴。这些洞穴中堆积了千姿百态的滴石、边石,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洞穴世界。

纳木错

纳木错是闻名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千米,总面积为近200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纳木错藏语为“天湖”之意,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北麓,西藏自治区当雄和班戈县境内。纳木错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纳木错据《措之解说》中记载,纳木错的全名是:“纳木错秋莫·多吉贡扎玛”。纳木错是第三世纪末和第四世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大型构造断陷湖。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3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传说纳木错是绵羊的主护神,所以每逢藏历的羊年,纳木错将要敞开圣门迎接众神前来汇集。据传,天下之众神按照不同的年份进行轮流汇集,藏历马年汇集到岗嘎德斯,猴年汇集到南方的杂日山,羊年则汇集在纳木错。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往纳木错朝圣转经。从藏历羊年的元月开始到年底十二月止转湖队伍终年不断。既有骑马转湖的又有徒步跋涉的,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以转湖朝圣一次为积大德,并相信也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福。这种心理驱使信徒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日夜兼行地转湖不止,即便是走不动路的老者或者残者也乘马前往,并认为转得越快功德也越高。所以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不分昼夜地拼命往前跑,竟能在10天之内转纳木错一周。

在藏北众多的湖泊中,人们为何如此笃信纳木错呢?这也许是除了在纳木错周围有4座古老的寺院外,其主要原因就是纳木错独特的山水景色和各种奇石异土及其美妙的传说给纳木错涂上了神秘的色彩。

纳木错中5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这五座岛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5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岛居5个半岛之冠。扎西半岛位于湖的东侧,像是湖岸伸入湖中的一只拳头。远远望去,它是个小山包,由于山包中间明显裂开,人们说它是个睡佛,短的一段是脑袋,长的一段是身子,腿侧伸入湖中隐而不见。其实,这是个由石灰岩构成的约10平方千米的半岛,由于湖水的侵蚀,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溶洞狭长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满了钟乳石。岛上到处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间还有自然连接的石桥。岛上地貌奇异多彩,巧夺天工,实属奇观。纳木错阴面有18大梁,阳面有18大岛。藏北牧人自豪地说:“纳木错美如画,阴有18大梁,最著名的山梁在阳面,阳有18大岛,最著名的岛在阴面。”就是说在纳木错湖周围共有18道山梁,其中除多加山梁在阳面外,其余都在湖的阴面即南边。

纳木错共有18个岛,其中扎西岛在阴面外,其余诸岛均在阳面即纳木错湖的北边。虽然纳木错海拔达4718米,但岛上、湖滩上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牧草和柏树林。湖岛上那些岩洞及树丛中还有极丰富的水生物,这些水生物给熊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乐园。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所在地区的岩石一般都是石灰岩。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苍山洱海

苍山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苍山洱海保护区地处滇中高原西部与横断山脉南端交汇处,主峰点苍山位于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顶端保存着完整的典型冰融地貌,洱海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苍山洱海山水相依,绵延40余千米,宛如一幅色彩鲜明的山水画卷。

苍山,又名点苍山,共有19座山峰,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是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点苍山的云变幻多姿,时而淡如青烟,时而浓似泼墨。在夏秋之交,不时出现玉带似的白云横束在苍翠的山腰,横亘百里,竟日不消,妩媚动人。

在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湖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还有18条溪水,泻于19峰之间,滋润着山麓坝子里的土地,也点缀了苍山的风光。苍山还是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不仅有几十种杜鹃,而且有珍稀的茈碧花和绣球似的马缨花等。

点苍山

苍山自然景观优美,风景名胜荟萃。如闻名遐迩的蝴蝶泉、奇险兼有的凤眼洞和龙眼洞、历史悠久的将军洞,以及南诏德化碑感通寺、中和寺等文物古迹。山顶有绮丽的花甸坝子、洗马潭、黄龙潭、古代冰川遗迹等自然景观。古人将苍山多种自然景观概括为苍山八景,即晓色画屏、苍山春雪、云横玉带、凤眼生辉、碧水叠潭、玉局浮云、溪瀑丸石、金霞夕照。

洱海形成于距今12万多年前的大理冰期。当时,在大理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壳断裂为一个大的内陆盆地,而后聚水成湖。洱海地区因受沿横断山脉北上孟加拉湾海洋风的侵袭,下关、大理一带经常刮风,所以湖面多浪。一遇大风,湖面波涛汹涌,呈现出“海”的幻觉。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洱海水面海拔1900米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千米,东西宽3~9千米,周长116千米,面积251平方千米。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汇水面积达2565平方千米,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自古及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韵士写下了对其赞美不绝的诗文。南诏清平官杨奇鲲在其被收入《全唐诗》的一首诗作中描写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汪洋,烟波无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光绮丽,景色宜人。巡游洱海,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三岛为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四洲为青莎鼻洲、大鹳淜洲、鸳鸯洲、马濂洲;五湖为太湖、莲花湖、星湖、神湖、渚湖;九曲为莲花曲、大鹳曲、蟠矶曲、凤翼曲、罗莳曲、牛角曲、波曲、高莒曲、鹤翥曲。随着四时朝暮的变化,各种景观呈现出万千气象。

苍山下的洱海

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淡水湖泊及水生动植物、南北动植物过渡带自然景观、冰川遗迹。区内具有明显的七大植物垂直带谱,保存着从南亚热带到高山冰漠带的各种植被类型,是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富有的地区。本区已鉴定的高等植物有28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6种,同时还是数百种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苍山花卉,品种繁多。云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鹃花、玉兰花、报春花、百合花、龙胆花、兰花、绿绒蒿,在苍山都能寻找得到踪迹。其中,仅杜鹃花品种就有41种,从山脚直到海拔4100米的积雪地带,层层叠叠,成片成簇。苍山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气候适宜,植被茂密,至今还生活着鹿、麂、岩羊、野牛、山驴、野猪、狐、雉鸡以及少数的珍稀动物如麋鹿(四不像)等。

知识点植物垂直带谱

植物垂直带谱是生物垂直分布最典型的代表。在山岳,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所以从山麓到山顶,低温或高温便成为分布的限制因素而出现若干个生物分布界线。这种垂直分布带,与由温度因素而出现的南北方向的水平分布带一样,表现为由低地到高地方向的分布。

完整的植物垂直带谱为常绿阔叶林(海拔<1500米)—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1500~2400米)—常绿针叶林(海拔2400~2800米)—常绿针叶、落叶针叶混交林(海拔2800~3500米)—亚高山灌丛草甸(海拔3300~3800米)—高山草甸(海拔3800~4500米)—高山寒漠土(海拔4000~5000米)。

三江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