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12476300000004

第4章 高耸入云的山峰(4)

山的深处还有冰凝的帷帘悬垂着,称为“冰门”。在山的更高处,偶尔会有冰冷的气流夹着呼啸声,沿狭窄的洞穴通道吹过。“冰雪巨人”是水渗入到数万年前形成的石灰岩洞的结果。冰像洞穴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冬天穴内异常寒冷。春季的融水和雨水渗进洞穴里,瞬间便凝结成壮观的积冰造型。

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在阿尔卑斯山区,因为四周有高山的保护,越深的山谷越干燥,越高的山峰则有较多雨量。降雪量也是各地区不同。海拔700米的地区,有雪的日子每年约3个月;1800米地区,有雪的日子可达半年;2500米地区,有雪的日子可达10个月;2800米以上地区,则终年积雪。在冬天,阿尔卑斯山区经常阳光普照,故此冬天是到阿尔卑斯山旅游的最佳季节。

埃特纳火山

埃特纳火山是意大利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欧洲最大的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海拔高度约3300米。埃特纳火山下部是一个巨大的盾形火山,上部为300米高的火山渣锥,说明在其活动历史上的喷发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埃特纳火山处在几组地层断裂的交汇部位,一直活动频繁,是有史以来喷发历史最为悠久的火山。其喷发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到目前为止已喷发过500多次。

埃特纳火山粗看起来埃特纳火山与一般的山峰没什么两样,因其海拔较高,山顶还有不少积雪。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地下的火山灰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炉渣,凝固的熔岩随处可见。站在火山之巅,人们能感觉到脚下的火山正在微微地颤抖,好像随着脉搏一起跳动,这就是典型的火山性震颤。据当地火山监测站人员观测发现,每日午后两点左右,火山震颤达到最高峰。埃特纳山上还不时地发出沉闷的声响,那是气体喷出的声音。火山的热度会通过地表传到人的脚上,使人觉得脚底也是温热的。

在火山口的侧壁上,还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直径约两三米的大圆洞,形状很规则,就像是人为挖的洞一样,里面还不时地逸出气体。山上遍布着各种大小的喷气孔,硫质气味很浓,喷气孔旁边常有淡黄色的硫磺沉淀下来。山顶上还分布着几条大裂缝,宽约20~50厘米,可能是地下岩浆上隆时,地表发生变形造成的。这些现象都说明埃特纳火山的活动性是很强的。一阵风吹来,火山喷出的有毒气体就迅速弥漫开来,一阵浓浓的硫磺味飘过,浓烟很快就会包裹了山上的一切,使人胸闷、窒息。

埃特纳火山被称为世界上爆发次数最多的火山。有文献可以证明的第一次爆发发生在公元前475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它至今已爆发500多次。1699年的一次爆发,滚滚熔岩冲入卡塔尼亚市,使整个城市成为一片火海,两万多人因此丧生。

19世纪以来,埃特纳火山的爆发更为频繁。1852年8月的爆发是规模较大的一次。火山连续喷射了372天,喷出的熔岩达100万立方米,摧毁了附近几座市镇。1979年起,埃特纳火山的喷发活动持续了3年,其中1981年3月17日的喷发是近几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次。从海拔2500米的东北部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夹杂着岩块、砂石、火山灰等,熔岩以每小时约1000米的速度向下倾泻,覆盖了一大片的树林和广阔的葡萄园,吞没了数百间房舍。此后埃特纳火山在1987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和1998年多次爆发。

2001年,熔岩从火山的喷口中流出,流向附近地区。最近的一次爆发则是在2002年10月下旬,顶端的火山口中,喷起含有火山灰的烟柱。据统计,自埃特纳火山首次喷发以来,累计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00万。由于它是活火山,火山口则始终冒着浓烟。入夜,火山孔道里的熊熊烈火影射在烟云上,十分壮观。在每次火山爆发时,来自欧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难以计数。

尽管埃特纳火山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但火山喷吐出来的火山灰铺积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以致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兴旺。海拔900米以下的地区,多已被垦殖。这里广布着葡萄园、橄榄林、柑橘种植园和栽培樱桃、苹果、榛树的果园。由当地出产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更是远近闻名。而在埃特纳火山海拔900~1980米的地区为森林带,林木葱绿,有栗树、山毛榉、栎树、松树、桦树等,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木材。海拔1980米以上的地区,则遍布着沙砾、石块、火山灰和火山渣等火山堆积物,只有稀疏的灌木及藻类。这里也有一些地方终年积雪。

埃特纳火山下的葡萄园

古时候,这些中间夹有一层层冻火山灰的雪,在夏天被人收集起来,运输到那不勒斯和罗马销售,供制造雪糕之用。当地人把它视作是比葡萄酒更重要的商品。现在人们不断与火山进行斗争,通过改变岩浆的流向,将埃特纳火山对居民的破坏降低到最小。

维苏威火山

维苏威火山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位于那不勒斯市东南,海拔高度1281米。维苏威火山在历史上多次喷发,最为著名的一次是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碎屑流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两万多人口的庞贝古城。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把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挖掘出来,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完好地保存着,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庞贝古城至今仍是意大利著名的游览胜地。

今天,如果我们到维苏威山顶火山口的边沿去观察,很难想象到公元79年的那次巨大的灾难就是从这个火山口降临到周围地区的。从火山口里冒出来的几缕蒸汽只是极有限地向我们透露着一点火山仍然生存着的迹象。

目前,维苏威火山正处在爆发结束以后一个新的沉寂期。如果按照它以往的记录推算的话,维苏威火山的下一个活跃期距离我们今天还相当遥远。但是,大自然的活动有时并不严格遵循某种规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一股热流从火山口冲出地面。虽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绝非不可能。

从高空俯瞰维苏威火山的全貌,那是一个漂亮的近乎圆形的火山口,正是公元79年那次大喷发形成的。维苏威火山并不太高,走在火山渣上面脚底下还发出沙沙的声音。由于维苏威火山一直很活跃,因此后期形成的新火山上一直没有长出植被,看起来有点秃。而早期喷发形成的位于新火山外围的苏玛山上已有了稀疏的树木。站在火山口边缘上可以看清整个火山口的情况。火山口深约100多米,由黄、红褐色的固结熔岩和火山渣组成。从熔岩和火山灰的堆积情况还可看出维苏威火山经历了多次喷发,熔岩和火山灰经常交替出现。尽管自1944年以来维苏威火山没再出现喷发活动,但平时维苏威火山仍不时地有喷气现象,说明火山并未“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

维苏威火山维苏威火山地区最让人神往莫过庞贝古城了。公元前50年,著名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博内提出假说,断定维苏威地区的岩石为火成岩,但他却没有发现火山再次进入活跃期的任何征兆。甚至在公元62年一场大地震肆虐维苏威地区之后,人们还仍然认为维苏威山是一座宁静的平顶山峰。公元79年8月初,维苏威火山周围的地区又发生了多次震颤。与此同时,数口水井干涸了,泉水停止了涌动,所有这些都在表明地球内部的压力在升高。

8月20日,这一地区发生了一次震级不高的地震。马和牛群表现得兴奋异常、惊慌不安,鸟却出奇地安静。一些对公元62年的地震还记忆犹新、心存恐惧的人们纷纷收拾起财物,开始向安全地带撤离。他们走得再及时不过了。

8月23日夜晚或24日清晨,火山灰开始从火山口溢出,下风处的地上铺上了薄薄一层火山灰。刚发生的一切看上去似乎仍无大碍。但是,在下午1点钟左右,火山这只恶魔开始显露出狰狞的面目。随着巨大的爆裂声,火山口的底部像一个封住固体岩浆的塞子,在巨大的压力下终于再也承受不住,被撕成碎块冲上天空。维苏威火山变成了一门巨大的、炮口冲天的火炮。熔岩以大约两倍声速的速度向大气层喷射。在冲上天空的过程中,它们被粉碎成小颗粒,冲势也渐渐减弱下来,扩散成一个大云团,被气流带往东南方向。火山所在地的庞贝和斯塔比亚即将遭受岩屑和碎石的暴雨般的袭击。

30多千米之外,在海湾另一端的米塞纳海港,一位受惊的年轻人目睹了这次火山爆发。这位少年历史上称为小普林尼,当时他正和母亲一道来到米塞纳拜访他的叔父老普林尼。按照他的记述,云团在火山爆发的第一阶段酷似一棵松树。先是升腾到天空,像树干一样,然后从顶端发散出分叉。颜色时白时黑,黑白相间,好似含有尘土和火山渣。与此同时,维苏威火山东南方向的海岸和丘陵地带已变成一个恐慌的世界。重见天日的庞贝古城随高空气流而至的云团覆盖了庞贝和附近的庄园,将它们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接踵而至的是无休止的岩屑雨,这些岩石小的还不及米粒,大一些的则似拳头。这些岩屑是一种气体释放后形成的多孔的、重量较轻的石头,但大约10%是实心石头。尽管落下来的大部分是浮石,由于下降速度很快,这些较重的抛射物使不少人丧生。火山灰在这一地区飘落了几天之久,致使庞贝的大部分地方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火山最后一次喷发释放出的火山灰几乎覆盖了所有剩余的一切,掩盖了城市痛苦不堪的最后挣扎。

根据测算,这次火山爆发持续了30多个小时,喷发到地面的物质大约有3立方千米。“庞贝爆发”在我们所知道的火山爆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然也是人口稠密区最大的火山爆发。直到18世纪初期考古挖掘以前,庞贝是在地面上被勾销了的古城。

比利牛斯山

雄伟壮观的比利牛斯山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交界处,是两国的界山。比利牛斯山是阿尔卑斯山脉向西南的延伸部分,西起大西洋比斯开湾,东迄地中海利翁湾南,长435千米,宽80~140千米。按自然特征分为三段:西比利牛斯山,自比斯开湾畔至松波特山口;中比利牛斯山,自松波特山口至加龙河上游河谷;东比利牛斯山,自加龙河上游至利翁湾南,亦称地中海比利牛斯山。

比利牛斯山脉是欧洲西南部最大的山脉,东西走向,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上,以海拔3352米的珀杜山珀杜山顶峰为中心,面积达30639万平方米。山体的轴部是强烈错动的花岗岩和古生代页岩、石英岩;两侧为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北部山坡是砾岩、砂岩、页岩。北部山坡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是500~2000毫米,植被有山毛榉和针叶林。南部山坡则属于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为500~700毫米,植被类型为地中海型硬叶常绿林和灌木林,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地区,冬季气温为-6℃~2℃,湿度小,有典型的地中海型植物石生栎、油橄榄、栓皮栎等;海拔400~1300米之间的地区,冬季气温在-6℃~-13℃间,降水量较多,是落叶林分布带;海拔1300~1700米之间的地区,冬季气温在-13℃~-16℃间,降水量多,是山毛榉和冷杉混交林带;海拔1700~2300米之间的地区,冬季气温在-16℃~-20℃间,是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300米以上,是高山草甸;海拔2800米以上,为冰雪覆盖带。比利牛斯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藏:铁、锰、铝土、汞、褐煤等矿产丰厚。另外,山中风光优美、景色宜人,既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又是冬季登山滑雪的理想场所。

阿拉扎斯河谷是奥尔德萨和珀杜峰国家公园里的四个河谷之一,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面积达156平方千米。

阿拉扎斯河谷

阿拉扎斯河谷的源头是瑰丽的索阿索冰斗,河谷峭壁上有马尾瀑布倾泻而下。索阿索冰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圆形洼地,在15万多年前由珀杜峰山坡上的冰川侵蚀而成。从索阿索冰斗再往上走是极富有挑战性的小径,沿山谷的岩壁通向更荒凉的地方。登山者要借助打进岩石里的铁钉,才可通过险峻的山路。大自然漫长的侵蚀作用蚀掉了崖顶上一排排狭窄的石灰岩岩架。弗洛雷斯峰沿着阿拉扎斯河绵延近3000米,高达2400米,令人目眩。冒险登上去可欣赏令人心旷神怡的山谷全貌。山谷像条绿色飘带,从公园的嶙峋地貌中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