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走近太空之子(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12462500000002

第2章 永争遨游太空的苏联人(2)

虎父无犬子

盖尔曼·季托夫(ГерманСтепановичТитов),1935年出生于苏联阿尔泰州科斯亨区。父亲是位老师,多才多艺,不仅擅长乐器、写诗和演讲,还会开拖拉机、做木匠活、做园艺。他甚至在季托夫上五年级时学习德语,为的就是教会儿子德语。

在父亲的影响和培养下,季托夫从小就品学兼优,十分惹人喜爱。他像父亲一样,做事有始有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一次,他家乡有位司机报名参加了空军,回乡时身着军装,肩章上的金纽扣闪闪发光。虽然他不过是某个机场军需部门的一名小兵,但在家乡人眼中,简直可说得上是衣锦还乡。这件事给年幼的季托夫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当一名飞行员的梦想便种在他幼小的心灵中。

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后,季托夫参加了航校驾驶技术考试,之后进入斯大林格勒飞行员学校学习,毕业后正式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圆了儿时的梦想。

从斯大林格勒飞行员学校毕业后,季托夫曾在列宁格勒郊外的锡韦尔斯基镇服役。他的飞行员生涯一直很顺利,服役两年就获得了两个列宁格勒共青团市委证书,《接班人》杂志还对他进行过采访。

差点儿与航天员职业失之交臂

1957年,苏联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秘密进行筹备。1959年10月的一天,季托夫的领导请他去谈话,问他愿不愿意乘坐新式飞机飞行。是乘火箭,还是卫星?季托夫感到好奇。他驾驶过米格-17、米格-15战斗机,它们都重达几吨,比第一颗卫星大很多。太空飞行,这在当时似乎是不可想象的。当得知自己即将入选航天员队伍,并有机会进入太空飞行时,季托夫十分兴奋和激动。

接下来的许多时间,季托夫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他喜欢上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关于地球与天空的幻想》一书,并从中了解了许多航空航天的知识。

1959年12月,季托夫休假回来,他原先所在的团已经被取消,他被分到另一个团。当他了解到,休假期间调他到航天员中队的通知被人寄回去的时候,他愤怒极了,坚决地追回了通知。12月25日他来到莫斯科航天员中队报到,那里共有20名年轻的飞行员。当时他们没有专门的训练基地,只能到离住地不远的部队受训。后来的训练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成的。

季托夫和其他入选的飞行员一道进行了严格的身体训练和科学实验。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就顺利通过了测试,入选了航天员的后备队伍。

季托夫的优异表现也给宇航专家科罗列夫留下了深刻印象:“反应迅速、灵活机敏、镇定自若是季托夫的显著特点,并且他的观察力和做出严格分析的能力又是难能可贵的。”其实,当初季托夫是和加加林一起作为候选人参加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只不过他的乌克兰血统最终阻碍了他完成自己的梦想。

迟来的太空飞行

在加加林的太空飞行成功之后,季托夫当仁不让地成为苏联第二个飞上太空的人选。尽管自身条件十分优越,季托夫还是在自己的首次太空飞行之前做足了准备工作,比如到工厂、研究所、实验室学习新技术,熟悉设备性能,和其他航天员探讨交流经验,并请加加林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

1961年8月6日早晨,季托夫驾驶“东方2号”宇宙飞船以每小时28万千米的速度进入近地轨道。在飞行的过程中,他经受住了超重、发动机噪音、机器震动和失重等一系列严峻的考验。在飞船平稳飞行以后,季托夫开始对飞船的设备进行检查,并用摄像机第一次拍摄了太空、地面和月球的景象。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季托夫准确而又娴熟地完成了一系列试验操作。医生通过无线电遥测设备测量出他在飞行中的生理参数,监视他的声音和脸色变化,一切正常。

季托夫从太空中拍摄的第一张地球照片在飞船飞行到第4圈时,季托夫开始第一次休息,然后开始进行体育锻炼。在飞船飞行到第6圈时,他开始吃晚饭。第7圈时开始睡觉。等他一觉醒来,身体的不适感一扫而光。

在太空飞行中,睡眠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有一次他居然多睡了35分钟。计划安排睡觉的时间是晚19时至凌晨2时,可温控系统有点毛病,他2点差10分醒来,想再眯一会,结果睡过了头。

季托夫十分留恋太空飞行,后来他在回忆时说:“从飞船上看地球,就像从飞机上俯瞰地球一样,只是略小了些。地球上光与影的交错仿佛黄昏时刻。周围白云缭绕,眼前总是一片明亮;而远处是一条淡蓝色的镶边。”

在飞船飞行到第16圈时,地面指挥中心通知他返航。他飞完最后一圈,并战胜了飞船制动产生的超重,在接近地面时从飞船上弹射出来,乘降落伞在距萨拉托夫州红角村不远的田野着陆。至此,季托夫乘“东方2号”宇宙飞船绕地球航行25小时11分钟,完成了自己的首次太空飞行,创造了又一个航天奇迹。

未完成的理想

季托夫在此次飞行以后再没有前往过太空,而是进入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和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深造,并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重点是解决火箭飞行器问题。1964年起,他领导一个实验小组先于美国开始研制可多次使用的“螺旋号”宇宙飞船。但这项工作没能成功,其前景也没有得到军方的认可,课题也最终流产了。1972—1979年他担任了国防部航天设备总局第一副局长,主管科技工作。

季托夫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员——1961年8月他第一次飞上太空时还不满26岁。1998年,美国航天员格伦以77岁高龄飞上太空,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航天员。因此,季托夫晚年最大的理想,就是在他78岁时再进入太空,他要再创纪录。然而2005年9月21日,季托夫带着这个遗憾溘然长逝,享年70岁。俄罗斯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悼念安葬仪式,以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深切怀念。

知识点人在太空是如何睡觉的

在地面生活的一套方法拿到太空上肯定是行不通的,在天上生活跟地面差别最大的要算是睡觉了。宇宙飞行中的人,在没有重力、空间狭小、几个人轮班工作的载人航天器中睡眠,不仅与地面上不同,而且还十分有趣。人在地面时,最舒服的方式是躺在床上睡觉,但在太空中可以选择的睡眠姿势就很多了。在失重环境中,你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飘着睡,甚至倒立着睡。只要在居住舱内随便找个角落,没有噪音的干扰,就可以舒舒服服睡上一觉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睡前要将自己固定在舱壁上或床板上,以免因空气流动而到处飘动,也可以避免飞船有速度变化和振动冲击时撞在舱壁上,这样不仅会撞坏设备或碰在仪器开关上,而且可能伤及身体。

列昂诺夫:穿越太空行走的生死之门

1965年3月18日,列昂诺夫在宇宙中迈出了人类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开创了人类在太空行走的先例。

拥挤的第一次升空

阿列克谢·列昂诺夫(АлексейЛеонов),1934年5月30日出生于苏联克麦罗沃州季苏利区的利斯特维扬卡镇。幼年时因受到国内掀起的“太空热”的影响,列昂诺夫一直向往太空飞行,他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科幻名著《地球之外》中获得了不少航空航天知识,这给了他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从太空归来后,他提到,这本书里对宇宙飞船舱内的一切描述和他在飞船内所见到的是一模一样的。

1960年,苏联宇航局招收航天员时,他积极申请并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加加林等人一起成为苏联第一批航天员预备队成员。

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冷战正酣。加加林实现了人类首次上天,为苏联人争得了荣誉,而落后的美国人则感觉颜面无光。1963年底,苏联人得到消息,美国将在1964年春天进行两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为了抢在美国人前面实现三人上天,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命令宇宙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列夫在下一个革命节,也就是1964年11月7日前,送三位航天员同时升空。

当局下了死命令,这可愁坏了科罗列夫:设计新的容量更大的宇宙飞船在时间上是无论如何来不及的,仍用之前的“东方号”宇宙飞船又承载不了三名航天员。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冒险,改装“东方号”。

首先改装的就是座椅,原来的“东方号”只有一张坐椅,设计师要加装两把座椅。邮票上的“上升1号”加装后,狭小的座舱并排又容不下三张座椅。后来设计师将座椅改成三角形,尽量节省空间才勉强放下三把座椅。

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飞船的负重。运载火箭的最大负载只有5300多千克,为了减轻重量,科学家们将“东方号”飞船上的许多装置,包括逃逸救生装置等一概拆除,甚至把那些不必要的螺栓都卸掉了,还进口了新的无线电设备和先进仪器取代原来的笨重设备。最后连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也要求减轻体重,只能携带水果、蔬菜、肉类等必需的食品,甚至都没有穿宇航服。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列昂诺夫和另外两名航天员被塞进了由“东方号”改装的狭小的“上升1号”并1964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实现了首次宇宙飞船载三人的奇迹。不过,这次飞行没有取得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科学实验成果。

太空漫步

在又一次赢得老对手美国以后,苏联情报部门又获悉,美国要率先进行太空行走,他们甚至得到了准确的发射日期:1965年3月23日。为了再次在太空争霸战中领先,苏联当局决定赶在美国之前实现航天员的太空行走。